内经吴注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总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小儿按摩经·六筋》:“诸惊风,掐总筋可治。”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0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病证名。见《慎斋遗书》卷八。《痢证汇参》卷二:“内伤之痢有三。有七情内伤,劳力内伤,饮食内伤。虽属一证,而治各不同。”详见七情痢、劳役痢、饮食内伤痢等条。
病证名。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称为妊娠失音。参见子喑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详瘴条。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