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从阳引阴

从阳引阴

治法理论之一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引领,引出。从阳引阴指从阳分引出阴分的邪气,或从阳分引出阴分的正气,本指针法而言,但也适用于其它治疗手段。《类经》十二卷注:“阴阳之义,不止一端,如表里也,气血也,经络也,藏府也,……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与“阴病治阳”之义相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阴经而选阳经穴位治疗,《卫生宝鑑》载述的“大接经法”就是从阳引阴的运用,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医中一得

    温病类著作。1卷。清·顾仪卿撰于1863年。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症之证治。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胃、脾所致,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缠绵难愈。此书收入《三三

  • 定志小丸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即定志丸第一方,见定志丸条。

  • 五眼果

    见《广西中草药》。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 弹石脉

    七怪脉之一。脉象沉实之极,如用指弹石的感觉。

  • 问寒热

    十问之一。寒热是疾病常见证候。问寒热情况主要是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气血阴阳。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区别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属表证;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包括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

  • 温热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小儿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壮热,发痉者。治宜辛凉镇痉。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之类。参见风温痉条。

  • 手屈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 冰翳

    病名。①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冰翳内障,详该条。②似指某些并发性白内障。“冰翳初患,头额眉睑遍痛,眼中赤涩。此由肝脏积热,久成内障,其翳如冰,瞳人渐大。”(《古今医统》)

  • 蛇障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瘭疽。见该条。

  • 腹皮痛

    证名。出《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马莳注:“邪气有余,则腹皮必痛。”参见腹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