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上白苔或左或右,余见黄黑的舌象。见于寒热错杂证。例如素有脾肾阳虚,四肢不温,脉沉细,又有大肠湿热下利、腹痛,宜清热利湿兼温肾健脾(见《四诊抉微》)。
通指温热的属性。包括:①气候暖和或炎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乃去,候乃大温。”②温邪,温热类的致病因素。③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④温热病的简
即补法。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多因生疥疮搔抓破皮,继发感染作脓,或湿热蕴毒所致。皮损形如豆粒,顶含稠脓,痛痒相兼。治宜内服秦艽丸,外搽蛇床子散。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为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条。
见《桂海虞衡志》。即韶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