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补汤

五补汤

①《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黄芪三分,炮附子人参槟榔白术百合、炒酸枣仁茯苓(去皮)、麦门冬(汤浸去心)、肉桂各半两。为末,分为十帖,每帖加生姜五片,水煎,空腹服,日二次。治肝虚胆寒,夜间少睡,睡即惊觉,心悸神思不安,目昏心躁,肢节痿弱。②《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五味子、黄芪、白术各一两,肉桂、人参、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熟)、茯苓(去粗皮)、当归、炙甘草沉香熟地黄陈皮(汤浸、去白)、半夏(汤洗去滑)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生姜一块,大枣二枚,水煎去滓,食前服。治虚劳痰饮,脾胃不和四肢乏力,不思饮食。

猜你喜欢

  • 恶(wù 误)寒

    证名。即怕冷。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

  • 当归黄芪汤

    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当归、黄芪、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半钱。为粗末,水煎服。治疮疡痛不可忍。如发热加黄芩;烦躁不得眠加栀子;呕则倍加白术。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黄芪、芍药各二两,

  • 风眩

    ①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又称风头眩。指因风邪或风痰所致的眩晕。详见风寒眩晕、风热眩运、风痰眩晕等条。②癫痫的别称。《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

  • 仙白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 悬泉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中封。见该条。

  • 膻中发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膻中疽。见该条。

  • 王祉庭

    【介绍】:见王裕庆条。

  • 土白芷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 张子方

    【介绍】:见张千里条。

  • 酒积便血

    病证名。多因嗜酒过度,湿热结蓄大肠所致。初起宜清湿热,解酒毒。选用黄连丸、酒蒸黄连丸、约营煎、聚金丸、槐角丸之类。日久下痢脓血,腹痛不瘥,宜用乌梅丸、樗白皮散。酒湿从寒化者,宜用二术煎、四君子汤或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