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五指毛桃根

五指毛桃根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根

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ēn

别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桑科植物粗叶榕。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粗叶榕,又名:三龙爪、亚桠木、五指毛桃五爪龙、五指牛奶。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中空,全株被灰色绒毛。单叶互生,纸质,多型,长椭圆状披针形、狭或广卵形,长8~25厘米,宽4~1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边缘有锯齿或呈波状,有时全缘;托叶卵状披针形,长8~20毫米。花序成对腋生,球形,基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花黄绿色;雄花生于花序内壁近顶部,具梗;萼片4,紫色,线状披针形;雄蕊2或1枚;瘿花的萼片与雄花的相似;子房球形或卵形,花柱侧生,柱头漏斗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内,具梗或近无梗;萼片与雄花的相似,但较狭,颜色也较淡。瘦果椭圆形,有小瘤状凸体。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谷、路旁的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部。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健肿补肺,行气利湿。治肺痨咳嗽,盗汗,肢倦无力,食少腹胀,水肿,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化湿,行气止痛,除痰止咳。治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作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劳伤咳嗽。"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固表,舒筋活络,行气化湿。治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盗汗,病后体弱,产后无乳,妇女白带,胃痛,胸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复方①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的慢性肝炎:穿破石二市斤,五指毛桃半市斤,葫芦茶三两,加水浸煮两次,浓缩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入防腐剂,静置,过滤。较重者每天服90毫升,分二次服;轻者,每天服45毫升,一次服完.以一个月为一疗程,(广州市卫生管理局《新医药通讯》(2):18~19,1972)

②产后无乳:五指牛奶2两,炖猪脚服。(《广西中草药》)

③白带:五指牛奶1两,一匹绸2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灯台树果

    药材名称灯台树果拼音Dēnɡ Tái Shù Guǒ英文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Hemsl.)Poyark.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灯台树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

  • 小叶爬岩香

    药材名称小叶爬岩香拼音Xiǎo Yè Pá Yán Xiānɡ别名小毛蒟、十八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小叶爬岩香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rboricola C. DC.采收和储

  • 猪肚

    《中药大辞典》:猪肚药材名称猪肚拼音Zhū D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纲目》

  • 小红柳根

    药材名称小红柳根拼音Xiǎo Hónɡ Liǔ Gēn别名乌柳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红柳的根和须状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microstachya Turcz.采收和储藏:春、夏、

  • 辛夷

    《中国药典》:辛夷药材名称辛夷拼音Xīn Yí英文名FLOS MAGNOLIAE别名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鳞花草

    药材名称鳞花草别名牛膝琢、鳞衣草来源爵床科鳞花草Lepidagathis incurva D. Don[L. hyalina Nee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苦木根

    药材名称苦木根拼音Kǔ M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查

  • 东北羊角芹

    药材名称东北羊角芹拼音Dōnɡ Běi Yánɡ Jiǎ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北羊角芹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变蛋

    药材名称变蛋拼音Pí Dàn别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