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噎

五噎

病证名。①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②从病因上分,又有因气滞血瘀、火炎、痰凝、食积五者所致噎者。《证治汇补》卷五:“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归七情之变。”参见噎、噎膈条。

猜你喜欢

  • 肾经寒痰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寒痰。详见该条。

  • 李炳

    【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声,号西垣。江苏仪征人。编著有《辨疫琐言》等书。

  • 虚冷泄泻

    病证名。《活幼心书》:“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治宜温中,用理中汤。

  • 督脉络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督脉之别。《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脊柱强直;虚则头重难支,头动摇则腰脊不适。

  • 散热消毒饮子

    《审视瑶函》卷三方。炒牛蒡子、羌活、黄连、黄芩、薄荷、防风、连翘各等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目肿如杯,疼痛,泪多,羞明。

  • 新加四妙汤

    见《中医验方汇选·外科》。当归60克,玄参、金银花各30克,黄芪、甘草、制乳香各15克,没药10.5克,赤芍药、炮穿山甲各9克。水煎,每早、午、晚各进一服,每服一煎,次日煎渣再服,每两日服一剂。治脱骨

  • 翻花起肛

    证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肛,读如仙(xiāng),浮肿、胀大的意思。《玉篇·肉部》:“肛,肿也。”指疮疡久不敛口,四周高起坚硬似翻花。古人用老蟾蜍,破腹连肚杂,以竹刀刺蟾身数孔,贴疮沿上,轻者

  • 笔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 湿冷腰痛

    腰痛之一。又称寒湿腰痛。与肾着相似。《金匮翼·腰痛》:“湿冷腰痛者,坐卧冷湿,久久得之,《金匮》所谓肾着是也。”详寒湿腰痛、肾着条。

  • 芎黄丸

    《杨氏家藏方》卷三方。川芎、大黄(用无灰酒煮)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送下。治风热壅盛,头昏目赤,大便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