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热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汗为五液之一,属心。《灵枢·九针论》:“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与血是同源异流。临床上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可伤
【介绍】:明代医家。字仲衡,江西人。学儒,兼通医。曾在灵寿、霍山等地做官,为人治病,不计报酬。著有《石亭医案》、《岐黄奥旨》、《太素脉诀》等书,皆佚。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该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藏医学著作。(梵名《索玛拉扎》、藏名(《门杰代维给布》)。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初,作者不详。全书113章。分别论述人体的胚胎、生理解剖、病因(内因:即隆、赤巴、培根失调。外因:季节气候、居住环境等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