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暍

中暍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诸中门》:“中暍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脉从证之良法也。”

猜你喜欢

  • 红如柿色舌

    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 广狗肾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黄狗肾之产于广东者,详该条。

  • 茵芋丸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茵芋叶、铅丹、秦艽、钩藤皮、石膏、杜蘅、防葵各一两,菖蒲、黄芩各一两半,松萝半两,蜣螂十枚,甘草三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三岁以下小儿每服五丸,三岁以上每服七丸,五岁以

  • 并阴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 断谷

    即辟谷。见该条。

  • 一奇散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当归、川芎。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产后头痛。

  • 叶香侣

    【介绍】:见叶慕樵条。

  • 镇逆白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石膏90克,知母45克,清半夏24克,竹茹18克。用水五盅,煎汁三盅,先温服一盅,病已愈者,停后服,若未痊愈者,二小时后再温服一盅。治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俱,其

  • 实证自汗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 杏林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