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06~?【介绍】:清医家。名璿,中州夏邑(今属河南)人。中年始专攻医学,对温病研究尤深,推崇吴又可学说,深痛世人不能明辨伤寒与温病而贻误病情。因著《伤寒温疫条辨》。其立方遣药多宗刘完素,
出《益部方物略记》。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清·陈士铎《石室秘籙》:“视各物倒置,人又无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运气术语。指凡逢丙辛为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按摩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为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按摩博士条。
病证名。指疳疾併发消瘅。《幼幼集成》疳疾“骨蒸之病,多起于胃。其始也,邪火上冲而能啖,火消灼而善饥。盖胃为气血之海,气血不足,邪火杀谷,水之精气不足济之,渐成口秽烦躁,夜热朝凉,毛焦口渴,气促盗汗,形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又名猴疳。由胎中感受遗毒所致。临症初生儿臀部焮肿溃烂,红赤无皮;重者可延及遍体,以上窍为甚。治疗:内服猴疳化毒丹。外用甘草水溻洗。并搽黄连油或青黛散敷之。类似胎传梅毒。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登高跌坠,或闪挫受伤,损及冲任,恶血下流,以致突然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或黑黯有块,腹部按之疼痛。治宜行血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汤,或用七厘散、益母膏等。
证名。指嗳气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失节,食滞不化,停积胃肠所致。《类证治裁·症》:“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暖腐,保和丸。”参见宿食病、伤食条。
五郁之一。指肺气郁闭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癃闭、气喘、胀满、不眠,皆金郁也。治宜泄之。泄者渗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气也。”可用泄郁汤、和金汤、善泄汤等方。参见五郁、郁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