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古无疔字,丁通疔,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疡医准绳》卷二:“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或衣服触着而疼痛忽生,或白而肿实,或赤而浮虚,其状不一,……若因剥割疫死牛马猪羊,瞀闷身冷,遍体俱有紫疱,此疔毒也……”历代文献以疔命名者如:满天星疔、红丝疔、烂疔、麻子疔、石疔、雄疔、雌疔、火疔、暗疔、乌茄疔、水疔、蛇眼疔、蛇头疔、水蛇头疔、蛇节疔、蛇背疔、蛇腹疔、断指疔、蛀节疔、泥鳅疔、鳅肚疔、鱼肚疔、鱼尾疔、鱼脐疔、牛疔、猪疔、牛拘疔、马疔、马口疔、羊疔、羊须疔、狗疔、牛皮疔、羊毛疔、托盘疔、穿板疔、手糟疔、松子疔、盐肤疔、浮沤疔、瓜藤疔、杨梅疔、驴马疔、蜈蚣疔、豆腐疔、水洗疔、刀镰疔、葡萄疔、冷疔、脱骨疔、血疔、卷廉疔、忘汲疔、燕窝疔、骊龙疔、腾虎疔、钉脑疔、赤疔、青疔、黑疔、黄疔、白疔、赤面疔、白刃疔、黑靥疔、紫靥疔、黄鼓疔、五疔、十三疔、三十六疔、十指疔、疫疔、人中疔、承浆疔、印堂疔、迎香疔、合谷疔、手丫疔、火焰疔、手背疔、虎口疔、指疔、螺疔、沿爪疔、中节疔、足底疔、穿心疔、颊疔、颧疔、鼻疔、镇口疔、反唇疔、髭疔、虎须疔、眉疔、对疔、正对口疔、偏对口疔、足面疔等一百余个。详见各该条。

猜你喜欢

  • 药枣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逼牙风

    病名。见《喉危治异》。多由阳明邪热上冲,或肾水虚亏,虚火上炎,致满口牙齿动摇,牙缝出血,或龈肉呈红紫色。治法:属邪热上冲所致者,宜清热泻火,可选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属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

  • 张湛

    【介绍】:晋代养生学家。著有《养生要集》一书,已佚。内容残见于《千金方》、《医心方》及其他书中。据《晋书》,豫章太守范宁患目痛求医于张。张示以药方为:“一、损读书;二、减思虑;三、专内视;四、简外观;

  • 毫毛

    ①皮肤上的细毛。《灵枢·五变》:“循毫毛而入腠理。”②眉中的长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 眼唇蛔虫征

    望诊巩膜可见蓝点,下唇部粘膜有散在、白色半透明的颗粒突起。这些征象,可作为蛔虫病诊断的参考。

  • 杨梅漏

    病名。肛漏之一。《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症生于肛门周围,时出腥水,不甚疼痛。治法:内服中九丸,外贴千搥纸,其腥水自止。”

  • 张从正

    【生卒】:约1156~1228【介绍】: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自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精通医术,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多偏于寒凉,并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认

  • 五志

    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与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性味

    同气味,详该条。

  • 四科简效方

    书名。4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4年。本书分甲、乙、丙、丁四集,收录内、外、女、幼四科的单验方,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