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六书>看伤寒识证内外须知

《伤寒六书》看伤寒识证内外须知·

大抵伤寒先须识证,察得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亲切,更审汗、吐、下、温、和解之法治之,庶无差误。先看两目,次看口舌,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满用药。如目皆黄,必为欲愈之病也。

眼胞忽陷,目睛直视,必难治也。开目欲见人,属阳,闭目不欲见人,属阴。目睛不明,神水已竭,不能照物者,亦难治也。

次看口舌,上有白苔者,为热。见黄苔者,为热甚。见黑苔及生芒刺者,必死。

后按其心胸,有痛而满闷者,亦未经下之,为表邪尚在少阳部分,只用小柴胡汤加枳壳桔梗为的。如按其心下满痛甚者,已经下矣,为结胸,正用陷胸汤,看微甚而用之。陷胸宜从缓治。结胸证,烦躁悉具者,死也。

如小腹觉有硬痛,当按其痛处,更问其小便通利若何。如通,则知蓄血下焦,宜破瘀血,用桃仁承气汤,下尽黑物为好。如小便不通,则知津液留结,宜五苓散加木通、山栀治之。

但觉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脉浮,不拘日数,即是太阳表证。浮紧有力,无汗,为伤寒,宜发汗;浮缓无力,有汗,为伤风,宜实表。

但见肢痛,咽干而渴,身无热,手足温,脉沉有力,明是热邪传来太阴里证,宜当下之。如肢痛,自利不渴,恶寒,手足厥冷,脉沉无力,此是太阴自受寒也,宜当温之。

但见口燥咽干而渴,妄语怕热,大便闭,或微利清水而大渴,脉沉有力,明是热邪传来少阴里证,不拘日数,即宜下之。如肢痛,泄利呕吐,怕寒,手足厥冷,不渴,脉沉无力,此是少阴直中自受,内寒阴证,急用温之。

但见舌卷囊缩而渴,身不热,外虽四肢厥冷,内有实热,脉来沉缓有力,或大便闭实,明是热邪传来厥阴之证,即宜下之。如肢痛,泄利呕吐,不渴,怕寒,四肢厥冷,小便清利,脉微无力,此是厥阴自中,其寒证也,急宜温之。俱照前六经中用药。

其一切燥渴,大便闭,发狂谵语,腹满微厥,斑血证,脉来有力者,俱是从三阳邪热传入三阴里证,宜当下之,轻重用药无疑。如寒,当急温之,不可缓也。有伤寒一日传二经,为两感,三日传尽,必死;再传,止于六日。夫两感发于表者,麻黄葛根汤也;攻里者,调胃承气汤也。如未尽善,须问病者有无痛处。大小便通利,若胸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气,乃因下早而成也。未经下者,非结胸也。乃表邪传至胸中,证虽满闷,尚有表邪,未及乎腑,正属少阳部分,用小柴胡汤加枳壳以治之。如未效,以本方加小陷胸汤,服之而愈。痛甚者,大陷胸汤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