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

人们流传一种错误的见解认为不能让高血压病人跌倒,跌倒后会发生中风,因此若看到高血压病人跌倒应该赶快将他扶起站好才能避免发生中风。其实发生中风的高血压病人是先发生中风然后才跌倒于地。真要发生中风,在安稳的睡眠中也可以发病。

对倒地的中风病人应少搬动,先察看一下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以及肢体瘫痪情况。要搬动病人时,应使其保持平卧位,多人一起合作将他从地上搬至床上。切忌将病人强行扶起撑住在站立位。

在救护车来到以前,病人如有呕吐,应将病人头部转向一侧,迅速将口腔中呕吐物清除,以免呕吐物倒流,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神志模糊不清的病人千万不要将任何茶水或“开窍”药物滴灌进病人口中。

在急性期抢救过程中。不应忽视基础护理工作 每2小时翻身1次。急性期中风病人翻身要有一定的技巧:

(1)幅度要逐步由小到大,将软枕头垫塞在病人的背部与臀部使之保持略呈侧卧的位置。可从偏左侧卧→仰卧→偏右侧卧→仰卧→偏左侧卧,每隔2小时改变一次体位;

(2)头位也要作相应的变动。不然,若一直保持仰卧位,后枕部头皮也会发生褥疮;

(3)最好是2人协调配合为病人作翻身活动;

(4)动作要轻柔,按要求做不会因翻身而加重病情。

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以及营养的维持 发病3天后不能进食者应开始插胃管鼻饲。凡中风病人在发病后1周左右病情不见好转,或一度好转重又恶化的,除注意有无肺部感染外,应检查血液有无低钾、低钠、低氯化物的现象,还要警惕有无酸中毒。不少病家轻信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能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密切观察血压变动 高血压性脑溢血病人常在发病后2~3天血压会有所下降,这时候不宜再重用降血压药物。

对中风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治疗应该从急性期就开始,第一步是帮助瘫痪肢体作被动活动。临床医院的护理人员常喜欢在病人的瘫痪肢体上作静脉输液,因为补液针头不会因病人肢体活动而滑脱;但这样一来,就妨碍了对瘫痪肢体作被动活动的机会。应该建议护士在健侧肢体上作静脉输液,家属就可以不时地为瘫痪肢体作被动活动。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幅度要大,但动作速度要慢而轻柔。不要只注意手指关节与手腕,还要注意肘关节与肩关节。不少病人在中风后发生肩关节粘连,就是因为没有在急性期注意肩关节充分的被动活动。在下肢,应对髋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都作被动活动。

应及早鼓励病人在床上作肢体的主动活动锻炼,并争取早日下床作走动锻炼。主动锻炼开始得愈早对功能的康复愈有利。

在各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特别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蛛血),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常见中风(脑内出血或脑血栓形成),一般中风都有偏瘫等明显的局灶性体征,而蛛血仅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严重的蛛血会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与颈项强直,不会被忽视,最多是被误诊为脑膜炎。最要提防的是首次轻微的蛛血,可能只有轻至中度的头痛,没有偏瘫症状,甚至也没有颈项强直和呕吐,易被误诊为一般性感冒引起的头痛;这种病例在第二次复发蛛血时可迅速导致死亡,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在老年病例中更要注意蛛血的首发症状可能不是头痛而是精神症状或眩晕。笔者最近遇到的一位病人是退休的老医师,晚上全家在看电视时,他突然从沙发上起来,站到电视机前精神恍惚,不停地转圈,讲话语无伦次,经急送医院,通过腰池穿刺检查脑脊液证实为蛛血。

另外要注意,发病时有剧烈头痛伴短时间(数分钟)神志不清,但旋即恢复意识,能主动提供病史,并无偏瘫等局部体征的,要注意有蛛血的可能!对脑卒中来讲,预防重于治疗。积极治疗高血压,以防血脂过高,禁烟、戒酒等已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尚有两类情况必须注意:

(1)高血压病人不宜盲目过度降低血压,因可能导致脑血供不足。尤其要注意作用相同而商品名称不同的降压药物(例如各种钙通道阻滞剂)不要多药共用,也不宜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饮酒,以免造成血压过渡降低;

(2)在老年病人中要注意心脏功能,因心脏输出量不足而出现“脑血供应不足”症状的病例数要比大众(也包括一般临床医生)所估计的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