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五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五·

[卷五]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论热病。故篇曰热论。盖论外因之热病也。太阳之气主表。阳明之气主肌。凡外淫之邪。始伤表阳。皆得阳气以化热。故曰凡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六日气周。七日来复。死于六七日之间者。六经之气已终。而不能复也。

愈于十日以上者。七日不作再经。十三日六气已复。故愈。)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大也。属、会也。

谓太阳为诸阳之会。)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风府、穴名。在脑后发际内一寸。乃督脉阳维之会。督脉者。

总督一身之阳。与太阳之脉。挟背下行。言太阳之气。生于膀胱。出于胸胁。升于头项。主于肤表。太阳之脉。起于睛明。会于风府。挟督脉循行于背。经气皆阳。故为诸阳主气。)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为者。谓太阳之气为之也。太阳标阳而本寒。天之寒邪。始病太阳之气者。同气相感也。得太阳标阳之化。是以则为病热。所谓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治反其本。中标之方。言本寒邪而反为热病。反以凉药治之。是病太阳之标热。而不病天之阴寒。是以热虽甚不死也。)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阴寒之邪。得阳气以化热。虽传入于三阴。而亦为热病。七日来复于太阳。不作再经。而其病自愈。若两感于寒者。阴阳交逆。荣卫不通。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状、形象也。伤寒之邪。病三阴三阳之气。而兼涉于皮肤肌络之形层。故曰状者。

谓无形之气象。有形之形层。)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太阳之气主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阳气在上。故头项痛。背为阳。故腰脊强。此言始病。太阳之气也。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七日来复于太阳者。此六气之相传。不涉有形之经络。故首论太阳而不言太阳之经也。

然伤寒为病。变幻无常。有病在六气。而不涉六经者。有经气之兼病者。有气分之邪。转入于经者。为病多有不同。是以太阳只言气而不言经。阳明少阳。兼经气而言也。倪冲之曰。有云素问言其常。而常中有变在焉。)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之气主肌肉。身热者。病阳明之气也。病虽在气。而阳明之脉。挟鼻络目而属胃。故有目疼鼻干之形证。胃不和。故不得卧也。杨君立问曰。六经伤寒。既病在气。奚复见有形之证。曰太阳曰阳明者。谓无形之气也。以有形之病。证无形之气。非实病于经也。若邪在经则溜于腑。不复再传少阳及三阴矣。)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少阳之气。主枢主胆。胆气升则诸阳之气皆升。所谓因于寒。欲如运枢也。诸阳之气。从枢胁而出于肤表。太阳主表。阳明主肌。少阳主胸胁。胸胁痛而耳聋者。病在气而见有形之经证也。)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脏者。里也。阴也。言三阳之经络。皆受三阳邪热之病。然在形身之外。而未入于里阴。可发汗而解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六经之脉。皆外络形身。内连脏腑。三阴之脉。言内而不言外者。谓伤寒之邪。随阴气而循于内也。杨君立曰。即此可见病在气而见于经证也。)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气相传。虽入于里阴。而皆为热证。故燥渴也。)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厥阴木火主气。故烦满。

脉循阴器。故囊缩也。)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夫经络受邪。则内干脏腑。此言六气相传。而经脉亦病。是以荣卫不行。脏腑皆伤。而为死证也。)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此所谓两感者。承上文而言。荣卫血气皆伤。以致脏腑俱病。故不免于死。若止于气分相传。六日已周。七日来复于表阳。

则太阳之病气渐衰。而头痛少愈矣。)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

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伤寒之邪。为毒最厉。故曰大气。邪气渐衰。则正气渐复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脏脉、谓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病传六气。故当调其六经。经气相调。则荣卫营运。而不内干脏腑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前三日在阳分。故当从汗解。后三日在阴分。故当从下解。此言六气相传。表里阴阳之大概耳。然伤寒有病传者。有不传者。有八九日仍在表阳而当汗者。有二三日邪中于里阴而当急下者。此又不在阴阳六气之常法也。)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伤寒论曰。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盖因伤寒热甚之时。而强食其食。故有宿食之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伤寒论曰。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谓其余热未尽。而强增谷食也。此即复释上文之意。)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夫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正气虚者。

补其正气。余热未尽者。清其余邪。伤寒论曰。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者以下解之。此之谓调其逆从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少愈者。邪热未尽也。肉、谓豕肉。豕乃水畜。其性躁善奔。盖天之寒邪。即太阳寒水之气。邪未尽而食以豕肉。是动吾身之寒。

以应病之余热。似犹寒伤太阳而复病也。此言天之六淫。与人之六气相合者也。水畜之肉。其性寒冷。是以多食则遗。)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

(此复论阴阳两感之为病也。太阳与少阴相为表里。一日而阴阳俱受其邪。是以见太阳之头痛。少阴之烦满咽干。)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见太阴之腹满。阳明之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见少阳之耳聋。厥阴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谷气绝也。不知人者。神气伤也。此脏腑皆病。荣卫不行。故尽气终而死也。倪冲之曰。伤寒重在胃气神气。胃气已绝。则水浆不入。邪伤神脏。则昏不知人。即病在三阳。亦系危证。如两感于寒。而胃气尚存。神气清爽者。即不致于死也。)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

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此言荣卫血气。脏腑精神。皆阳明之所资生。如胃气先绝者。不待六气之终。三日乃即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

勿止。(此复论邪气留连之热病也。凡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此即病之伤寒也。如邪气留连而不即病者。至春时阳气外出。

邪随正出而发为温病。盖春温夏暑。随气而化。亦随时而命名也。伏匿之邪。与汗共并而出。故不可止之。)(诸弟子问曰。本篇论三阴三阳之脉。皆属足经。是以有传足不传手之说。盖本诸此乎。曰。伤寒相传。病在三阴三阳之六气。盖以六经配合六气。经之所循。即气之所至。故兼论其脉。非病在有形之经。而可以计日相传者也。夫天为阳。地为阴。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木。在天为风。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是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

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是人之形骸脏腑。感在天无形之六气。在地有形之五行。而生长成形者也。是以人身有无形之六气。以配三阴三阳之经脉。有有形之脏腑骨肉。经脉皮毛。以应在地之五行。而三阴三阳之经气。又由五脏五行之所生。此亦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是以有病在无形之气。而涉于有形之经者。有病在有形之皮毛肌脉。筋骨脏腑。而涉于无形之气者。此形气之相感也。若夫伤寒之邪。系感天之六气。故当于吾身之六气承之。病在六气。而六经之经脉应之。此人与天地之气。相参合者也。按六微旨大论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太阳为诸阳主气。故先受邪。是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六日经尽。七日来复。而病气即衰。如七日不愈。又从太阳而当作再经。此病在无形之六气。故能六经传遍。而来复于太阳。若病在有形之经脉。此系转属一经之病。而不相传于别经者也。再按同篇曰。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君火治之。中见太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又曰。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少阳太阴从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

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盖太阳标阳而本寒。少阴标阴而本热。此皆有寒热之化。故曰从本从标。如天之寒邪。即太阳之本气。而病在太阳之标阳。得太阳阳热之气。而反化为热病。是反天之本寒。而反病标阳之热。所谓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既病太阳标阳之热。而反以凉药治之。所谓治反其病。

中标之方。此太阳之从标也。如病在太阳。而不中标阳之热化。则太阳经中。有四逆汤及诸附子汤。以救太阳之本寒。

此太阳之从本也。如少阴经中。有急下之大热证。此少阴之从本也。有急温之大寒证。此少阴之从标也。故曰。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如阳明感阳热之悍气。则为大下之热病。如得中见阴湿之化。则为汗出和平之缓证。如厥阴得中见少阳之火化。则为便利脓血之热证。如病本气之阴寒。则为手足厥逆之危证。此皆寒热阴阳之气化者也。本篇论太阳为诸阳主气。先受天之寒邪。得太阳标阳以化热。即六经传遍。热虽甚而不死。故篇名曰热病论。盖专论病热之伤寒。而不论伤寒之变证。以其得太阳阳热之气化故也。至如其脉连于风府。循胁络嗌。皆病在无形之六气。而见有形之经证。非太阳之脉可传于阳明。阳明之脉可传于少阳。少阳之脉可传于三阴者也。能明乎天地阴阳。五行六气之化。庶可与论伤寒之为病。诸生复问曰。是伤寒之邪。只病在足经而不病手经耶。曰。六脏六腑。配合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以应三阴三阳之气。然阴阳之气。皆从下而生。自内而外。故灵枢经云。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是以本经以三阴三阳之气。始应足之六经。足之六经。复上与手经相合。)

[卷五] 刺热篇第三十二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此论五脏之热病。夫五脏者。五行之所生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人之十二经脉。上应天之六气。伤寒之邪。病三阴三阳之气。是以死于三日六日。而愈以十二日也。五脏之热病。病涉于五行。是以死生皆系于十干也。病六气者。外因之邪。病在肌形。病五脏者。内因之病。伤五脏之神志。灵枢经之所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病形也。曰先者。谓先有此内因之热。而先见是证也。肝主疏泄。故小便赤黄。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腹痛也。肝藏魂。魂伤。故多卧。木火主气。故身热也。此言内因之病。始在气分。先下而上。内而外也。倪冲之曰。先者。谓先有此内热之证。而未与外热交争也。)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热争者。寒与热争也。此言外淫之邪。内干五脏。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也。外因之邪。

内干五脏者。即阴阳应象论之所谓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也。盖风寒之邪。始伤皮毛。留而不治。则入于肌腠。以及于经脉。留而不治。则内干五脏。故曰。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者。即玉机论之所谓传化。有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者是也。谓外感风寒之邪。内伤五脏。移皆有次。又因五志内伤。故令不得以次相传。致令人有大病也。魂伤则狂言。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脉布胁肋。故胁满痛。风木之热甚。故淫于四末也。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王子方曰。寒已化热。故曰热争。)庚辛甚。

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病在肝。加于庚辛。庚辛不死。起于甲乙。大汗者。正胜邪而外出也。气逆者。热淫而反内逆也。)刺足厥阴少阳。(黄帝曰。外因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治也。夫形先病而未入脏者。谓外因之邪。未内入而与脏热交争也。脏先病而形乃应者。谓五脏之热。出于形身。而与外热相应也。盖邪并而逆于内者难治。内热出而外合于形身之间。刺之易愈也。

杨元如曰。此篇乃记述之书。是当复引君臣问答以证之。)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圆圆、周转也。此言肝脏之热发于外。而与形热相应。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也。盖三阳之脉。上循于头。肝热与少阳交争。因脉引而上冲于头也。当知病在气者关于脉。病在脉者关于气。脉气之道。大宜体会。)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心志在喜。

而恐胜之。先不乐者。为恐所伤也。夫心为君主之官。脏热乃神志之病。故独举心脏。以申明五脏之热。乃五志之为病也。)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外内交争。热干神脏。故卒然烦痛也。少阴病者。欲吐不吐。故善呕。

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头痛。心之华在面。故面赤。心主血。故无汗也。董帷园曰。论热争。当在内因外因之证兼看。)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心病者。加于壬癸。壬癸不死。起于丙丁。逆则无起色矣。)刺手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宜刺二经。以泻其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阴气从足上行至头。

故先头重。阳明之脉巡颊。故颊痛也。脾络注心中。故心烦而颜青。热邪干胃。故欲呕。脾主肌肉。故身热也。)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经云。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

主内。阴脏热于内。阳热甚于外。阴阳外内交争。故腰痛不可用俯仰也。腹者脾土之郛郭。故腹满泄。胃之悍气。上冲头者。循牙车。下人迎。故颔下痛也。)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脾病者。加于甲乙。甲乙不死。起于戊己。

如反逆而内干于脏。则不能外出而汗解矣。)刺足太阴阳明。(足太阴阳明。相为表里。)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

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皮毛者。肺之合。脏气热于内。故淅然寒栗于外而恶风寒。盖热盛则寒也。肺上连于喉嗌。故舌黄。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故身热也。)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热干肺脏。故喘咳不得太息。肺主胸中之气。气伤。故痛走胸背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而手阳明之脉。上循于头。故头痛不堪。

热争于内。故汗出而生寒也。王冰曰。肺之络脉。上会于耳中。故头痛不堪。倪冲之曰。肺脏居于胸中。而俞在肩背。)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肺病者。加于丙丁。丙丁不死。起于庚辛。如气逆。则遇胜克之日即死矣。)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此言六经之刺。皆宜泻而不宜补者也。肺乃五脏之长。故举肺以申明之。)肾热病者。

先腰痛。苦渴数饮。身热。(腰者肾之府。故先腰痛。肾主骨。故。肾为水脏。津液不能上资。故苦渴数饮也。

按五脏之热病。皆主身热。盖内因之热。从内而外也。五脏之热争。多主内证。盖外淫之热。交争于内也。)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足下热。不欲言。(外热在太阳。则头痛而强。内热在肾。故寒且。足下热者。热流阴股也。不欲言者。肾为生气之原也。)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其争气上逆。则为项痛。员员淡淡。痛之微也。膀胱者肾之府。太阳为诸阳主气。其气上升。肾藏之热。随太阳之气。而上冲于头也。此阴阳热气。外内交争。一随脉引。一随气升。皆阴出之阳。故只头痛而不死。)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肾病者。加于戊己。戊己不死。起于壬癸。从则外出于形身故汗出。逆则内干于真脏。故死。)刺足少阴太阳。(足少阴太阳。相为表里。五脏六腑。经气之相通也。)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本气旺日。谓之所胜。汗出。则热随外泄而自愈矣。所谓自得其位而起也。按此节乃论经气之兼证。故曰大汗。曰汗出。盖气分之汗大。经脉之汗微。)肝热病者。左颊先赤。(此言内因五志之热病者。必先见于色也。五色之见。各有其部。肝属木而位居东方。故左颊先赤。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

乃病脏。今始见于色者。尚在气也。故曰治未病。未病者。病未及于脏也。)心热病者。颜先赤。(五色篇曰。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心合火而位居南方。故颜先赤。颜、额也。)脾热病者。鼻先赤。(土位中央。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肺属金而位居西方。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腮下谓之颐。肾属水而位居北方。故颐先赤。此后天之卦象也。)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者。谓虽病而未与外热交争也。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刺未病。言脏气病而形未应者。当先刺之。勿使荣交而为难治也。)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此复申明五脏之热。先见于色者易愈也。部、面部也。从部所起者。如肝热病左颊先赤。至甲乙大汗而病已矣。此病在五脏之本气。而不与外热交争。故至期而愈。如小便先黄。腹痛身热。是涉于有形之形层。将与外热交争。而有反逆之危险矣。)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反者。谓反逆为顺也。言不能治其未病。以致外内交争。其气反逆于内者。急当以刺取之。至三日而后已。如再不急治。使外内阴阳之热。重逆于内则死矣。按伯高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三刺者。三周也。九日者。病久而外内交争也。)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此言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当自大汗而病已也。胜日、谓本气胜旺之日。如肝之甲乙。心之丙丁。)诸治热病。

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诸热者。谓表之三阳。里之五脏。外内之热交争也。饮之寒水。里之使寒也。寒衣寒处。表之使寒也。以刺取之。必俟其身寒而后止。)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此言外因之热。病在三阳者。各有刺取之法也。先胸胁痛者。病发于少阳也。足少阳主筋。热甚则筋急。故手足躁扰。灵枢经曰。热病手足躁。取之筋间。故当刺足少阳。以泻阳分之热。补足太阴。以御外入之邪。盖邪在少阳。三阳为昼。太阴当受邪也。)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病甚者。阳热甚而及于内也。水热穴论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云门、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伯曰。夫寒甚则生热也。此言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甚于表阳。而入于内者。当为五十九刺也。又按。孔穴圆经无骨穴。有肩穴。又腰俞穴。一名髓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热病始于手臂者。病在上而发于阳也。故当刺手阳明太阴。手太阴之主表也。)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始于头首者。太阳之为病也。刺项者。刺风池风府也。太阳为诸阳主气。

其脉连于风府。故刺之而汗出乃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热病始于足胫者。

发于阳而始于下也。故当刺足阳明以取汗。)热病身先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此病发于阴而为热病者。当取足少阴也。肾主骨而为生气之原。气伤故身重。肾开窍于耳。故耳聋。少阴病但欲寐。故好瞑也。病甚者。亦当为五十九刺。灵枢热病篇曰。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盖足少阴主骨。

故取之骨也。五十九刺骨者。取骨空之穴也。夫少阳少阴主枢。热在少阳者。可入于里阴。热在少阴者。可枢转而外出。

故在阴分阳分之病甚者。皆当为五十九刺也。张兆璜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故病在少阳少阴。

而皆为热甚。)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此言少阴少阳之二气相通也。夫阴阳出入。皆从枢转。热病先眩冒而热。病发于少阳也。胸胁满。将入于里阴矣。故当刺足少阴少阳。从枢转而外出。按以上三节。用十六先字。

盖言有先于内者。有先于外者。有先从气分者。有先见于色者。皆当先治之。勿使其外内之交争也。张兆璜曰。首节论热甚于少阳。上节论热甚于少阴。此论少阴与少阳相合。盖君火与相火之相合也。)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日。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此言外病六气之热。内有五脏之热。始在气分。而未及于经荣者。当急取汗而解。勿使外内相交。而成不救也。伤寒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见太阳之脉者。乃六气之病。

始在太阳之表阳。此外因之热病也。荣、华也。谓赤色之荣于颧颊之间。乃五脏之热。始病气而见于色。此内因之热病也。曰骨者。谓尚在内而隐见于皮肤之间。当此之时。五脏之荣色。尚未与表阳之气相交。表阳之热。尚未与五脏之荣气相交。故良工曰。病在太阳者。可从表汗而解。热在五脏者。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今且得汗。是可待时而已矣。若不急从汗解。则太阳之热。与脏热相交。而太阳与厥阴之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矣。按此节与玉机真藏论之所谓传化。有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之义相同。盖表阳之邪。始病太阳。六气相传。移皆有次。不以次入者。因五志内伤。而五脏内热。太阳之脉与厥阴脉争见者。是太阳之热。与肝热相交矣。

盖太阳为阳之始。厥阴为阴之终。举太阳与厥阴交争。是表阳之邪。不以次入。而与五脏之热。随所乘传。阳脉与阴脉争见者。皆为死证。故不必备言五脏也。当知表阳之热。先气而经。经而脏。五脏之热。亦先从气而经。内而外也。外内之热。交出于阳分者生。重逆于阴脏者死。首节论内热与外热交争。此论外热与内热交争。)其热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此言表阳之热。与脏热交争。不以次入。惟少阳与肾脉相连耳。本输篇曰。少阳属肾。盖少阳之气。发原于肾。故热病内连肾者。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日。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颊前、颐也。外见少阳之脉。少阳之热病也。色荣颊前。肾脏之热病也。)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此言刺未病者。当取之气穴也。气穴者。

泻五脏气分之热。故曰三椎下间。四椎下间。乃溪谷之穴会。与五脏之俞穴不同也。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泻肺热也。膈中热者。泻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脏真也。)荣在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此言五脏之热。入于经荣者。当取之骨穴也。脊背之尽处曰。谓如取荣穴。当在而至项上之三椎。陷者中而取之。盖气为阳。荣血为阴。故取气穴。在三椎至七椎之间。从上而下也。取荣俞之穴。在骨之十四椎。

而上至项上之三椎。陷者中而取之也。灵枢经曰。穷骨者骨也。张兆璜曰。此所谓刺之反者。)颊下逆颧为大瘕。

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膈上也。(此复结内病五脏之热。不重感于外邪者。无外内之交争。而止于在内之脏腑。自相乘传也。颊下为颐。如颊下之色。上逆于颧。是肾热乘肝。当为大瘕泄。如下于牙车。是肾热乘胃。当主腹满。逆于颧后。是热邪乘胆。当为胁痛。如逆于颊上者。是在膈上心肺之分也。盖言五脏之热。色见于面部。而有外邪之热者。当治其未病交争。勿使外内相合。而成不救之死证。如五脏之热。见于面部而无外因之热病者。亦当治未病乘传。勿使其有瘕泄腹满之病。张兆璜曰。此篇首言五脏之热病。末结五脏之热色。自相乘传。盖五脏之热。有重感外邪者。必有外因之交争。如止病在内。而不感于外邪者。只当于在内之脏腑中求之。张应略曰。有在外之热病。有在内之热病。有病在外而内不病者。有病在内而外不病者。不必定有外内之交争。故复以此证明之。)

[卷五]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温病者。冬伤于寒。先夏至日发者。为病温也。阴阳交者。谓汗乃阴液。外出于阳。阳热不从汗解。复入之阴。

名曰阴阳交。交者。乃正不能胜邪。而邪复伤正气。故为死证。)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

谷生于精。(汗生于水谷之精。水谷之精。由精气之所化。故曰谷生于精。夫汗之发原有二。一出于水谷之精。一出于肾藏之精。而曰皆生于谷者。言肾藏之精。亦水谷之所生也。)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交争于骨肉者。邪气伏匿于骨肉之间。至春时与正气交争。而发为温病。得汗是精气胜。而邪当共并而出矣。倪冲之曰。胃主肉。

肾主骨。谷精之汗出于胃。血液之汗原于肾。邪在肉者。得水谷之汗而解。邪在骨者。得肾精之汗而后解。

)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此言水谷之精。由肾藏精气之所化。所谓谷生于精也。夫肾为水脏。受水谷之精而藏之。其精气上与阳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消水谷之精微。而复生此精。是先后二天。互相资生者也。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则热邪复伤其阴精矣。精气受伤。则不能复与阳明合化。而使之食。是精气之生原并绝。其寿命可立而倾也。董帷园曰。互相生长之道。旋转如环。)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此复引热论。以释明汗生于谷。谷生于精。

不能食而精无俾者之义。灵枢热论篇曰。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

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夫汗者。精气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是邪气盛而精不胜也。阴脉、少阴之脉。极、终也。此邪热盛而少阴之气终也。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是阳热盛而胃气绝也。)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脉不与汗相应者。胃气虚而不胜其邪。正不胜邪。是胃气将绝。其死明矣。肾藏志。狂言者。是精气伤而志先死。志先死者。不过一日半而死矣。)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病而留者。一死也。胃气绝者。一死也。肾气绝者。一死也。夫肾为生气之原。肾之精气。由水谷之所生。水谷之精。由肾气之所化。如汗不胜邪。而肾藏之精气尚在。一生也。如精气受伤。而阳明之生原未绝。一生也。愈者。谓邪病去也。邪虽去而生气已绝。必死之道也。以上论邪正阴阳之理。而归重于正气之生原。不可伤也。)帝曰。有病身热。

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按此篇评论阳热之邪。惟藉阴精以制胜。汗者精气也。一出于水谷之精。一出于肾藏之液。水谷入胃。津液四布。汗出溱溱。水谷之精气也。又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所藏之精。奉心化赤而为血。血之液为汗。此肾藏之精气也。是以上节论汗生于谷。此以下复论风伤肾藏之精焉。盖风行则水涣。水气泛溢。

则精气自虚。此节论风动肾藏之精气。劳风节论风动肾藏之水气。肾风节论风动肾藏之水邪。而总属精气皆虚。)岐伯曰。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风为阳邪。开发肌腠。腠理之汗。水谷之精也。津液外泄。

风热留之。故身热也。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而上逆。逆于上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之厥逆也。上节论病虽愈而正气绝者死。此以下论邪病虽留。而根本不坏者不死。邪正虚实。大有死生之关系。而学人不可不审。)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巨阳、太阳也。太阳之气主表。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则为病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阳热在上。则阴气从之。从之则为厥逆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表里者。阴阳也。刺表以泻风热之阳邪。

刺里以下少阴之逆气。饮之服汤。以助水津之汗。)帝曰。劳风为病何如。(此论劳汗当风。而伤其肾也。烦劳则阳气外张。精气内绝。阳虚于外。则易于受风。精虚于内。则反动其水气矣。)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伯言风动寒水之气。

法当在肺下。水热穴论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强上者。头项强也。阳气张而重感于风。则使人强于上。阴精竭而更受其伤。故目肓不可以视也。)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肾之水液。入肺为涕。自入为唾。风动肾水。注在肺下。故唾出若涕。肺主皮毛。肺受风寒。故恶风而振寒。此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而逢于风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金匮水气篇曰。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此水寒之气。厥逆于上。则有形之水。将欲随之。故当急救其水邪。勿使其上溢。以致不能俯仰也。)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此言救俯仰之法。当从小便而出也。巨阳引精者。谓太阳膀胱之府。津液藏焉。气化则出。巨阳气盛。能引肾精之邪水。从小便而出者。三日而愈。中年精气虚者五日。老年精气衰者七日。三五七者。阳之数也。谓得阳气之化。而阴水自出矣。)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

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此言水寒之邪。逆于肺下者。又当从上窍以出之。此上下分消之法也。夫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今肾藏之水气。反逆于上。则四脏之津。皆为之凝聚而不下矣。青黄涕者。

肝脾之津也。脓乃赤白之间色。如脓状者。心肺之津也。四脏之津。不下归于肾。反凝聚于肺下。故当咳而出之。肺之下。脾之上也。或从脾而出之口。或从肺而出之鼻。皆涕唾所出之外窍也。肺主气而至清虚。故邪浊伤之则死。)帝曰。

有病肾风者。面然。壅害于言。可刺不。(音附音芒不否同。肾风者。因风而动肾藏之水。故又名风水。。足也。然。肿貌。言面足然而肿也。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水邪上逆。故壅害于言。)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肾为风邪所伤。则精气已虚。故不当刺。虚反刺之。后五日。其逆气必至。平脉篇曰。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谓精气虚。则水邪之气反上逆矣。五日者。言风邪亦始病太阳。五日则病及少阴而动其气矣。)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

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病名风水者。因风而动其水也。在刺法中。谓在本经水热穴论中。)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

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风邪伤肾。精气必虚。阴虚则阳往乘之。故时时发热。肾为生气之原。

故少气也。阳加于阴则汗出。湿热上蒸。故从胸背而直上于头。热在下焦。故小便黄也。倪冲之曰。太阳与少阴标本相合。风邪伤肾。始病太阳。甚则入肾。今肾热上蒸。亦随太阳之气而上。故从胸背而上至于头。)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此申明阳邪伤阴。而动肾藏之水也。正偃、仰卧也。水上乘于胃。则胃中不和。故不得正偃。肺脉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故上迫肺也。上节论阳热伤其精气。此复论动其水焉。倪冲之曰。劳风注在肺下。

谓水气迫于肺下。而所出之涕。乃是肺液。非肾藏之水也。盖肺乃水之生原。肾气反逆。则水源凝聚于上矣。今正偃迫肺。亦系胃气上乘。而非肾藏之水。即目下微肿。亦属水邪在腹。而肿见于目下。当知肾虚水泛。止至于腹耳。)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太阴者至阴也。水邪上乘于腹。始伤胃而渐及于脾。故微肿先见于目下。脾主合同束也。倪冲之曰。水止在腹。

肿见于目下者。水气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真气者。脏真之心气也。心属火而恶水邪。水气上乘。则迫其心气上逆。是以口苦舌干。)卧不能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此言水气上乘。始胃而脾。脾而心。心而肺也。肾为本。肺为末。金水子母之脏。皆积水也。是以水气上逆于肺。则咳出清水。)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此言肾邪上乘于胃。则胃气上薄于心。胃气薄于心。则心气迫于肺矣。水邪乘胃。故不得卧。胃络上通于心。阳气入阴。

阴阳相薄。故惊恐也。心气上乘于肺。金畏火热。故咳甚也。上节论水气从下而上。此复论腑脏之气。亦从下而上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此言水气乘于经脉之中。

随经环转。复从上而下也。水病本于胃。而随经下泄。故腹作雷鸣。薄于脾则烦而不能食。盖脾络上膈注心中。故烦。

上焦主纳。故不能食也。胃脘阻隔。故食不下。水气随经下流。故身重难以行也。倪冲之曰。按经旨水邪止乘于胃。

其薄脾干肺迫心。乃胃气之转乘。非水邪直至于心下。盖肾者胃之关也。水出于关。则邪留在胃。故曰病本于胃。)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帝曰。善。(中焦之汁。流溢于肾而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血之液为汗。此节首论风伤肾藏之精。末结不能奉心化赤。盖此篇评论阳热之邪。惟藉阴精汗液以制胜。前章论谷精之汗。不能胜邪者死。此言肾藏之精。为风邪所伤。而又不得心气下通以化赤。是风邪亦不得从汗解矣。再按荣气之道。纳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荣于经隧。常荣无已。是血乃中焦水谷之汁。而行于经脉。渗于皮肤。有二道焉。夫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此专精而行于经隧之血也。

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者。是流溢于胞中。布散于皮肤之血也。胞脉属心。得心气下通而为血。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

生毫毛。男子至唇口而长髭须。女子至胸中而下为月事。是血之液为汗者。乃渗于皮肤之血。非经脉之血也。故举女子之月事以申明之。气上迫肺者。真气上逆。口苦舌干。惊则咳甚。是心气上炎而不下通也。此篇虽曰评热。然皆论精血汗液之生原。盖知生始之原。则知所以养正而胜邪矣。水谷之精藉肾藏精气之所化。胞肾之精血。由胃腑水谷之所生。

王芳侯曰。出红汗曰蔑。此渗于皮肤之血。而又不能化汗者矣。)

[卷五]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调、和也。顺也。言人之阴阳水火。荣卫气血。表里上下。皆当和调。逆调则为病矣。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此论上下阴阳之不和也。非常温者。谓非常有温热之病在表也。非常热者。谓非常有五脏之热在里也。为之者。乃阳热之气为之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火为阳而居上。水为阴而居下。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于上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

寒从中生者何。(身非衣寒。表无寒也。中非有寒气。里无寒也。寒从中生者。谓寒从阴中而生也。)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痹气者。气闭也。阳气少而阴气多者。因是人多痹气故也。病在阴者名曰痹。寒湿之气。闭于里阴。则火热不得下交于阴而阴气盛。阴气盛则阳气渐衰。阴寒之气过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盖热出于阳火。故烦。寒出于阴水。故如从水中出。此上下水火阴阳之不和也。)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

何也。(此论表里阴阳之不和也。四肢为诸阳主气。四肢热者。阳热之气在表也。逢风寒而如灸如火者。邪正相搏。因表阳之热。而热更盛极也。此节论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和调则阳生阴长。逆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耳。)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阴气虚者。里阴之气虚也。阳气盛者。表阳之气盛也。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四肢者。阳明之所主也。两阳、阳明也。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相得者。自相得而为热也。阴气少者。少阴之气少也。少水者。津液少也。

津液少而不能还入胃中。则火盛而不能灭矣。夫肾主藏精。阳明之所生也。肾之精气。复上与阳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

火土之气。阴气虚少。则阳独治矣。然独阳不生。谓不能再生长其阳热。惟此独胜而止矣。张兆璜曰。能灭盛火。即是阴阳和调。)逢风而如灸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此释明阳明之气。主于四肢。而又所主肌肉也。二阳之气。在于皮肤肌腠之间。而又逢风热之阳邪。邪正相搏。则火热炽而销铄其肌肉矣。)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

然不冻栗。是为何病。(身寒而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者。太阳气衰。而寒在表也。不冻栗者。二阳火热之在里也。)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肾气胜者。肾水之气胜也。以水为事者。膀胱之水胜也。谓其人水寒之气偏胜。水寒偏胜则太阳气衰。太阳气衰则孤阴不长矣。水、精水也。肾藏之精枯不长。而膀胱之一水。不能胜二火矣。夫肾生骨髓。水生肝。

肾脂不生。则髓不能满于骨。是以寒至骨也。以上兼论阴阳水火。互相生长之道。高士宗曰。一水不能胜二火句。似为衍文。)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肝者。一阳初生之木火也。心者。地二所生之君火也。肾为牝脏。孤脏也。孤脏之阴。藉太阳标本以合化。太阳气衰。则孤阴不长矣。膀胱之津液。不能胜二火。故其人不能冻栗者。二阳之火热在内也。病名曰骨痹。病在髓枯而骨痛也。故其人当骨节拘挛。此论表里阴阳之不调也。)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此论荣卫之气不和也。苛、虐也。谓虽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虚实者。不和也。言荣气不得卫气之和。则荣气虚。卫气不与荣气相和。则卫气实也。盖阳道常实。故曰实。然则过犹不及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不仁者。不知痛痒。不用者。痿而不胜。盖言荣卫不和。则两者皆虚矣。

荣卫两虚者。不仁且不用。不仁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虚也。张兆璜曰。此释明上文之所谓虚实者。乃不和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人身者。荣卫之所循行也。志者。五脏之神志也。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

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荣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是三者之所当和调者也。如三者皆相失而不相有。则气血不行。魂魄离散而死矣。此言荣气当与卫气和调。荣卫之气。

又当与神志和调者也。)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

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此论经气上下之不调也。经气生于脏腑。故曰何脏使然。)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一呼一吸曰息。息有音者。呼吸有声。气逆之所致也。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三阳者下行。今反逆而上。以致呼吸之有音也。朱圣公曰。是阳明之逆也句。概上下二节而言。)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按灵枢动输篇。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

不知其极。岐伯曰。气之离脏。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盖言十二经脉。皆足阳明胃腑之所生。胃气上注于肺。

以司呼吸。下注于肾。以资十二经脉。故曰。阳明者。胃脉也。言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胃之所出血气者。从大络而上注于肺。从胃脉而下注足少阴也。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则为不得卧而息有音。手太阴逆。则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

足少阴逆。则为不得卧而喘也。此论经脉呼吸之逆调也。下经者。即下文之所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盖阳明之津液。随气而下注于肾。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而肾之水气。反上客于阳明。是以胃不和而卧不安也。再按上十焉息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如弓弩之发。上注于肺。以行呼吸。以荣经脉。居十分之十焉。下八焉伏者。谓阳明所生之津液。下注于足少阴。如水之下岸。居十分之八焉。盖荣气宗气卫气。皆主上行。是气之十分。皆上行也。

津液二分。行于经隧。八分流溢于肾。故止八分而伏藏于下也。何道从还者。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

冲脉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气街者。气之径路也。如络绝则径通。是流溢于肾藏之精液。从冲脉气街之道路。还循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而莫知其极。此血气生始之根原。经脉循行之道路。学人所当用心理会者也。张兆璜曰。灵枢论经脉顺行之道。此篇论经脉逆调之因。故当复引经语以证明之。)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此言手太阴之调逆也。肺主呼吸。肺之络脉逆。故呼吸不利而息有音也。夫脉之循于里曰经。浮而外者为络。外内上下经络相贯。循环无端。络脉逆则气留于经。而不行于络矣。络脉浮于皮肤之间。其病轻微。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此言足少阴之逆调也。夫津液者。水谷之所生。肾者胃之关也。胃之水液。从关而下。入于肾者顺也。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而下入于肾。则肾之水气。反循津液之道路。而上乘于胃矣。是以胃不和而卧不安也。故曰。肾者水脏。主藏津液。又主卧与喘也。夫手太阴足少阴阳明。主血气生始之根原。经脉呼吸之道路。人之一身。总不外乎水火阴阳。荣卫气血。是以上章论水火阴阳之寒热。后章论呼吸经脉之逆调。

杨君立问曰。帝问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岐伯皆未详答。后人有言简脱者。

有增补其文者。是耶非耶。曰。此节专论气之呼吸。脉之顺逆。盖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是以三阳之脉上行。则气逆而为息有音。如三阳之脉顺行而下。止阳明不得从其道。是当不得卧而息无音矣。如病在经脉。则阴阳不和而不得卧。筋骨不利而不能行。今病在络脉。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圣人立言。浑然栝。或言在意中。或意居言表。奈何后学不细心体认。而妄增臆论耶。)

[卷五] 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曰。夫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音皆。吴曰。、亦疟也。夜病者谓之。昼病者谓之疟。

方书言夜市谓之市。盖本乎此也。蓄、病息邪伏也。卢子繇曰。疟者。惟火金。酷虐殆甚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伸欠、引伸而呵欠也。

卫气同邪气将入于阴。表气虚。故先起于毫毛。伸欠。)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

阴阳相移也。(邪正阴阳之气。上下出入。故交争于上下也。病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是虚实更作。阴阳寒热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邪与卫气内薄。

则三阳之气。同并于阴矣。并于阴。则阴实于内。而阳虚于外。阳明之气主肌肉。而经脉交于颔下。是以寒栗鼓颔。太阳之气主表。而上升于头。其经脉上会于脑。出于项。下循背膂。故腰背头项俱痛。马莳曰。阳气陷则阴气胜。经云。

病痛者阴也。)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阳虚于外。则阴胜于里矣。经云。二阴主里。是以骨寒而痛。而寒生于内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并于阳则阴虚而阳盛。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是以喘渴而欲冷冻饮料也。卢子繇曰。不列少阳形证者。以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而开之能开。阖之能阖。枢转之也。设舍枢则无开阖矣。离开阖无从觅枢矣。

故开阖既陷。枢机岂能独留。倘中见枢象。即为开阖两持。所以持则俱持。陷则俱陷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

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卢子繇曰。以夏气通于心。心主荣血之故也。经云。以奉生身者。莫贵于经隧。故不注之经而溜之舍也。舍即经隧所历之界分。每有界分。必有其舍。如行人之有传舍也。倪冲之曰。天之暑热。

与君火之气相合。心主荣血。故邪藏于荣舍。卫气者。阳明之悍气也。风木寒水。乘侮土气。故风水之邪。与卫气并居。)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卢子繇曰。暑令人汗出空疏。腠理开者。以暑性暄发。

致腠理但开。不能旋阖耳。不即病者。时值夏气之从内而外。卫气仗此。犹可捍御。因遇秋气。机衡已转。自外而内矣。

其留舍之暑。令汗出空疏。腠理开。风遂乘之以入。或得之以沐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风与水气。亦得阳随卫而外出。得阴随卫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也。莫子晋问曰。卫气日行于阳。奚先入于阴而致寒栗伸欠也。曰。邪得阴而内入。得阳而外出。邪气与卫气并居。故同邪内陷。非卫气之行于阴也。

夫内为阴。外为阳。邪留于形身之外。与卫应乃作。卫气日行于阳。故发作于日也。)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间去声言邪气舍深。内薄于里阴之分。阳气独发于外。里阴之邪。留着于内。阴邪与阳气交争。而不得皆出于外。是以间日而作也。按此节经文。与薄于五脏募原之因不同。)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此言邪从风府。而客于脊背之间者。发作有早晏也。卫气一日一夜。行阴阳五十度。而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邪先客于脊背而与卫气相遇故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骨。(此申明卫气日下一节。则上会于风府也亦晏。故病作日晏也。盖卫气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客于脊背之邪。还入风府。而与卫气相遇则病作。其卫气出于风府。日下一节。则上会与风府也稍晏。故病作稍晏。二十一日下至骨。

则上会于风府也益晏。故病作益晏也。)二十二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

故作日益早也。(伏膂、伏冲膂筋也。卫气外循督脉而下。内循冲脉而上。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其气日高。则会于风府也日早。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募原者。横连脏腑之膏膜。即金匮所谓皮肤脏腑之纹理。乃卫气游行之腠理也。不得与卫气皆出。故间日也。)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帝问邪有不从风府而入。其病亦以日作者何也。)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客于头项者。谓客于风府也。伯言邪入于风府。循膂而下。留其处者。有虚实之不同。若邪中异所。则无有早晏矣。虚实者。早晏也。言卫气虚而日下。则其发日晏。卫气实而日上。

则其发日早。此邪从风府而留于脊膂之间者也。若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矣。如邪中于头项。卫气行至头项而病作。

中于腰背手足。邪即舍于腰背手足之间。卫气行至腰背。与腰背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卫气行至于手足。与手足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此或发于早者。每日早发。或发于晏者。每日晏发。非若客于风府之邪。日晏而日早也。张兆璜曰。

风府循督脉而下。至脊内循冲脉而上。乃卫气之隧道。故邪留于此内者。遇卫气之日上日下。而病有早晏之分。)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卫气之所在者。谓卫气行至邪气所在之处。与邪相合而病作。故风邪或中于头项。或中于腰背手足。无有常处。非定客于风府也。夫卫气之行。

至于所在之处而发。必开其腠理。腠理开。然后邪正相合。邪与卫合之处即其府也。)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夫疟皆生于风。然病风者。常在其处。病疟者。休作有时。故帝有此问。)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风邪则伤卫。故病风者。留于肌腠筋骨之间而不移。疟气舍于荣。故随经络以内薄。与卫气相应乃作也。)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风寒曰凄。水寒曰沧。盖夏时暑热溽蒸。腠理开发。或汗湿从风。或得之于沐浴。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至秋时复伤于风。风寒两感。是以寒热之病成矣。按此节所论先寒后热。与上节不同。上节以夏伤之暑。藏于荣之所舍。秋受之风寒。与卫气并居。盖荣为阴。卫为阳。此气得阴而内薄。得阳而外出。是以荣舍之邪。先行于阴而为寒。复行于阳而为热。此乃吾身中之阴阳寒热也。此节论夏受凄沧之水寒。秋伤于风之阳邪。此论天之阴阳寒热也。是以经旨少有不同。学人亦宜体析。)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天之阴邪。感吾身之阴寒。天之阳邪。感吾身之阳热。是以先受之寒。先从阴而病寒。后受之风。复从阳而病热。病以时作者。应时而作。无早晏也。)帝曰。

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王冰曰。以其先热。

故谓之温。倪冲之曰。此天之阴阳。病患身之阴阳。阴阳两感。是以寒热交作。虽有先后之感。与故病新病不同。学者亦宜体认。)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其者。承上文而言。

上文之所谓温疟者。邪气藏于骨髓之中。骨髓者。肾藏之精气所生。故久而不去。则与肾气相合。是以温疟之病气藏于肾。其气先从内而出之外也。从内出之外。故阳病极而复反入之阴。其但热不寒者。邪气藏于骨髓之中。而肾阴之气。

先与骨气相绝。是外邪不及于里阴。而独发于阳也。热伤气。故少气。心恶热。故烦冤。手足为诸阳之本。故手足热。

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温疟之不复寒者。名曰瘅疟。瘅、单也。谓单发于阳而病热也。卢子繇曰。瘅疟有二因。

此其一也。)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

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其为病逆。未可刺也。(音稿漉音鹿。阳热为有余。阴寒为不足。经言。引灵枢顺逆篇而言。、热甚貌。浑浑、邪盛而脉乱也。漉漉、汗大出也。言当此之时。邪病甚而正气逆。故未可刺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此言寒热始盛之时。乃阴阳之气交并。正气错乱未分。故未可刺。张兆璜曰。此言热为阳实而有余。寒为无气而不足。所谓有余不足者。阳气邪气也。)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

阴胜则寒。阳胜则热。(上节论阳气虚实之寒热。此论阴阳胜并之寒热。皆属阴阳未和。而邪气方盛。俱未可刺。)疟者。

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此复论在天阴阳之邪而为寒热也。风者阳邪也。寒者阴邪也。风寒之气。变幻不常。如病风而为热。极则阴邪之寒气复至。病寒而为寒。极则风邪之阳热复至。当如寒热虚实之有三因也。)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上节论阴阳交并。正气未分。故未可刺。此承上文而言。邪气方盛。未可刺也。邪气之发。如火之烈。如风雨之不可当。故经言方其盛时而取之。必毁伤其正气。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兵法云。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避其来锐。击其惰归。倪冲之曰。

如火之烈。阳热盛也。如风雨不可当。阴寒盛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邪气未发。则正气未乱。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去。所谓治未病也。若待其已发。虽良工弗能为。为其气逆故也。上节论治其已衰。此先治其未发。)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早者。

谓病之未发。晏者。谓病之已衰。)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

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此申明治未病之法也。且者。未定之辞。言疟之将发。阴阳之将移。必从四末始。盖三阴三阳之气。从手足之井荥而更移也。如病在阳而阳已伤。则阴经将从而受之。故当先其未发之时。坚束其四末。令邪在此经者。不得入于彼经。彼经之经气。不得出而并于此经。审其证而候其脉。见其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而去之。此阴阳真气。往来和平。而未得交并者也。倪仲宣曰。疟气舍于皮肤肌腠之间。故病见于孙络。)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言疟病未发之时。其脉候证候。何如而应。)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言疟气者。有阴阳更并之盛虚。皆当气之所在也。如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欲知脉与病之相应。但审证之寒热。脉之躁静。则知病之在阴在阳矣。)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言阴阳之所以更盛更虚者。卫气行之也。

卫气者。行阴而行阳者也。是以卫气相离。其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六腑者。谓六腑之募原也。六腑之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也。相失者。不与卫气相遇也。盖六腑之募原。其道更远。气有所不到。故有时相失。不能相得其邪。故或间二日。或数日乃作也。倪冲之曰。藏之膜原而间日发者。乃胸中之膈膜。其道近。六腑之膜原。更下而远。故有间二日。或至于数日也。张介宾曰。按本经言疟之间二日。及数日发者。以邪气深客于六腑之间。时与卫气相失。其理甚明。丹溪以作于子午卯酉日者。为少阴疟。作于寅申巳亥日者。为厥阴疟。作于辰戌丑未日者。为太阴疟。此不过以六气司天之义为言。然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阳明矣。巳亥虽曰厥阴。而寅申则少阳矣。

丑未虽曰太阴。而辰戌则太阳矣。如三日作者。犹可借此为言。若四五日者。又将何以辨之。殊属牵强。倘按此施治。

未必无误。学人不可执以为训。马玄台曰。本经言间日数日发者。邪与卫气不相值。何丹溪乃以为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半。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年。不知何据为然。董帷园曰。看书当参讨经义。庶不为前人所欺。)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言阴阳更胜。而有甚与不甚。故阳热甚则渴。或不甚则不渴矣。)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言有不必夏伤于暑。而为病疟者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伯言夏伤于暑。

秋必病疟者。此应四时者也。应四时者。随四时阴阳之气。升降出入而为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反四时者。非留蓄之邪。乃感四时之气而为病也。秋时阳气下降。天气新凉。故感秋凉之气。而为病者寒甚。冬时阳气伏藏于内。即受时行之寒。得阳气以化热。故寒不甚。春时阳气始出。天气尚寒。故恶风。夏时阳气外泄。腠理空疏。故多汗。此随感四时之邪。而即为病疟也。倪冲之曰。春伤于风。故恶风。夏伤于暑。故多汗。秋伤于湿。故寒甚。冬伤于寒。则为病热。故寒不甚。盖言风寒暑湿之邪。在四时而皆能病疟也。)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此复问前节温疟之病因。是以帝问温疟与寒疟。病皆安舍。而伯只答其温疟焉。盖寒疟之因。已谕悉于前矣。但前节以先伤于风。后伤于寒。为温疟。此论先出于阳。后入于阴。为先热后寒。一论在天阴阳之邪。一论形身中之阴阳出入。文义虽殊。而理则合一)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

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后寒。名曰温疟。(藏真下于肾。

肾藏骨髓之气也。冬气通于肾。故邪藏于骨髓之中。而内与肾气相合。夫至春阳气大发。而邪不能自出者。邪藏于骨髓之中。而气行骨外故也。脑为精髓之海。脑髓烁者。暑气盛而精髓烁热也。肌肉消者。腠理开而肌肉消疏也。汗乃肾藏精髓之所化。或有所用力。则伤动其肾气。是以所藏之邪。得与汗共并而出矣。夫骨气与肾气相合。故病气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外也。从内出外。则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气从内出之外。故病复反入之阴。张兆璜曰。故先热而后寒者。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名曰瘅疟矣。故字宜着眼。)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反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此复论瘅疟之有因于内热者也。肺主周身之气。肺素有热。故气盛于身。其气厥逆上冲。故不泄于外。而但实于中。

此外内皆实者矣。气止实于外。则邪不能外侵。故因有所用力。腠理开而后邪舍于皮肤之内。中气实则邪不能内入。故其气不及于阴。而单发于阳也。心主血脉之气。气内藏于心者。谓邪藏于血脉之中。而气内通于心也。内藏于血脉之里。

外舍于分肉之间。阳气盛而无阴气以和之。是以阳热不衰。而令人消烁脱肉也。前节论外因之瘅疟。此论兼有内因之瘅疟也。故金匮要略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是阴气绝而阳气独发者。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亦名瘅疟。是瘅疟之有二证也。

张兆璜曰。邪舍于血脉之中。而气内藏于心。与邪藏于骨髓之中。而病藏于肾者同义。但肾为阴脏。故邪复反入之阴。

心为阳脏。故气不及于阴。而单发于阳也。)

[卷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此承上章以记刺疟之法。故不曰论。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音谒。此论三阴三阳经气之为病也。太阳是动病者。腰似折。冲头痛。太阳标阳而本寒。故先寒后热。背为阳。故寒从背起也。、如火之炽。、暑热气也。太阳乃日中之阳火。故然也。如热在气分者。热止汗出。其病则愈。此乃经气之兼证。故病难全已。当刺中出血。以泻在经之邪焉。按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其变病。刺中血者。谓取手少阴之阴穴也。此所谓中出血。是亦当取项上之络。腰下之浮矣。王氏曰。中、委中也。卢子繇曰。此但详足经而无手经者。经云风寒暑火。天之阴阳也。张兆璜曰。疟之足经。与伤寒同义。盖天之六淫伤人三阴三阳之气。皆从足而起也。)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音亦。解、懈惰也。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少阳主枢。寒不甚。热不甚。枢象也。胆病者。心中。恐人将捕之。少阳相火主气。故热多。少阳所生病者汗出。当取足少阳之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之中。刺入三分。留三呼。此足少阳之荣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

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阳明者。两阳合明。阳热光明之气也。病则反其本。而洒淅寒甚。

热去汗出。则病气去而喜见光明。复其阳明之本气也。本气复而仍取足阳明者。经邪未去也。故当取足跗上冲阳。刺入三分。留十呼。此足阳明原也。按三阴三阳之病。论在六气。则不涉经络之有形。是以见太阳之先寒后热。少阳之寒热从枢。如少阴之标寒本热。此病无形之六气也。又如胆病之恐人将捕。脾土之灌溉四旁。少阴之呕吐。厥阴之腰痛。是又涉于有形之经。当知经不离乎气。气不离乎经。可分而可合者也。能明乎经气之理。进乎道矣。王芳侯曰。日月光、明也。火气、阳热也。)足太阴之疟。一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一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足太阴脾土主气。主灌四脏。心肺居上为阳。肝肾居下为阴。脾为孤脏。中央土。间于阴阳之间。膻中者臣使之官。

喜乐出焉。膻中乃宗气之所居。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经云。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一令人不乐。好太息者。足太阴病疟而上及于心肺也。肾病者寝汗出。肝脉缓甚而善呕。所生病者为呕逆。一汗出。病至则善呕者。下及于肝肾也。病至者。言病至于肝脏则善呕。呕已则肝脏之病已衰。而即当取之。盖言脾疟而病至于四脏。见四脏之病已衰。而即当取之足太阴也。不嗜食。多寒热。太阴之本病也。脾病而不能转输。故不嗜食。太阴居中土。间于阴阳之间。故多寒热也。)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少阴寒水主气。

故呕吐甚。少阴标阴而本热。故多寒热。热多寒少。本气胜也。大凡病热多而阳气胜者易愈。寒多而阴气胜者难已。欲闭户牖而处者。阴寒甚也。故其病难已。本经曰。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王芳侯曰。阳热甚者。宜刺泄其邪。阴盛故不言刺也。)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腰痛小腹满。厥阴之经证也。木乃水中之生阳。故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经云。肝气虚则恐。盖肝藏之神魂不足。故意恐惧也。木主春生之气。厥阴受邪。

故生气不足。木郁不达。故腹中悒悒也。宜刺足厥阴之太冲。在足趾本节后二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一呼。朱圣公曰。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气虚则恐惧矣。)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肺者心之盖。故令人心寒热。心气虚则善惊。如有所见。经云。心者。神之舍也。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物。宜刺手太阴之列缺。手阳明之合谷。列缺在手腕后寸半。刺入三分。留三呼。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刺入三分。留六呼。

卢之颐曰。邪不干脏。列脏证者。非真脏之藏。乃脏募之气化证也。莫仲超曰。邪入于五脏六腑募原之间。不干脏腑之气。则为间日之疟。干脏腑之气。则为五脏六腑之疟。涉于三阴三阳。则为六经之疟。故曰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心为火脏。心气热。故烦甚而欲得清水以自救。热极生寒。故反寒多。寒久则真火气衰。故不甚热也。宜刺手少阴之神门。在掌后锐骨端陷者中。刺三分。留七呼。)肝疟者。

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苍乃东方之青色。肝主色。故令人色苍苍然。胆病者善太息。胆附于肝。故肝病必及于胆。肝胆主春生之气。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生阳不升。故其状若死。刺足厥阴中封见血。在内踝前一寸半陷者中。仰足取之。伸足得之。刺入四分。留七呼。)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湿热下行则肠鸣。上蒸则汗出也。鸣已汗出者。下行极而上也。宜刺足太阴之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三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同旬。足少阴寒水主气。故令人洒洒然。腰乃肾之府。故腰脊痛而欲其宛转也。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难。目摇动而不明。骨之精为瞳子。故目然也。肾主生气之原。手足为诸阳之本。邪病则有伤生气。故手足寒也。宜取足太阳之委中。足少阴之大钟太溪。委中在约横纹中央有动脉。大钟在内踝后街中。刺入二分。留七呼。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胃疟者。令人且病也。

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胃主受纳水谷。故胃疟者。令人病饥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满腹大。横脉、脾胃之横络脉也。)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此言疟之寒热。乃病在阴阳之气分。当取于阳明太阴焉。夫三阳主表。三阴主里。疟发身方热。是邪将出于表阳。阳明者。两阳合明。间于二阳之间。主行气于周身。阳盛之气也。

故当取阳明之冲阳。摇针以开其穴。泻出其血。则阳热去而立寒矣。)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夫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手太阴阳明主天。足太阴阳明主地。故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又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疟方欲寒。是邪将入于里阴。故当刺手足阳明太阴。使天地阴阳之气。上下外内和平。而无偏阴之患矣。)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旁五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旁去声。此言疟病在经络者。当取其背俞焉。盖经脉内合五脏五行之气。五脏之俞在背。故当取背俞以泻之。脉满大急者。

邪盛于经脉中也。、胁也。旁、倚也。俞者。五脏俞之旁。近于胁。乃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也。谓当旁五俞各刺其一。肥者深而留之。瘦者浅而疾之。各适其当。以出其血焉。)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此言经脉之气虚陷者。宜灸足少阴也。盖经脉之气。发原于少阴肾脏。脉小者。脉气虚也。经云诸急为寒。小实急者。脉气虚寒而邪气实也。艾名冰台。能启陷气之阳。故当灸少阴胫下之太溪。以启经脉之生气。刺足小指之井穴。以泻经脉之实邪。此论攻邪。又当审其正气也。)疟脉满大急。刺背俞五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俞俱音输各篇皆同。此复申明背俞。与俞之经气相通也。曰背俞五俞背俞各一者。言背俞旁之五俞。与背俞各刺其一也。背俞者。离脊骨两旁。各一寸五分。乃五脏之俞也。俞者。去脊骨两旁各三寸。近于胁。乃五脏神气之所舍。故曰魄户者。谓肺藏魄也。曰神堂者。谓心藏神也。曰魂门者。谓肝藏魂也。曰意舍者。谓脾藏意也。曰志室者。谓肾藏志也。此俞与背俞之气相通。故当各取之。适其肥瘦。以行其针而至于出血也。此盖言邪盛于血脉者。取五俞。甚而及于五脏者。兼取背俞。是以上节之灸胫。此下之用药。亦少有别焉。莫子晋曰。血者神气也。故病在经脉而邪伤血者。宜取脏神所舍之俞。然经脉内合五脏。故又当兼取其背俞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便平声。此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经气虚者。便于用药。而不宜用针也。脉缓大虚。血气两虚也。灵枢经云。少气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上节论经脉生始之原。本于足少阴肾。此言经俞血气。又五脏五行之所生。然有邪有正。有实有虚。而灸刺用药。各有所宜也。)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此论治疟母先后其时。先发如食顷者。谓疟未发前如一饭之顷。正气未乱。

因而调之。所谓无刺之热。浑浑之脉也。若待其已发。邪方盛时而取之。则失其时矣。)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此言邪在皮肤气分者。宜刺十指之井穴也。疟在气分。故不见于脉。

脉不见者。谓不见满大急之脉也。当刺十指之井穴出血。血去其病立已。盖所出为井。乃经气始相交会之处。故刺之可泄气分之邪。身有赤如小豆者。邪在肤表气分。有伤淡渗皮肤之血。故赤如小豆。当先取而去之。此言邪在经脉之血。

与淡渗皮肤之血。所见脉证不同。而取刺亦各有别。)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此言邪在脏腑经脉者。更有刺之之法也。十二疟者。谓六经五脏胃疟也。其发各不同者。言厥阴与肝疟。阳明与胃疟。太阴与脾疟。少阴与肾疟。各有脏腑经气之不同也。故当时察其病形。或腰痛头重。或心寒善惊。以知其何脉之病。盖经脉乃胃腑之所生。五脏之所主。故曰以知何脉之病。)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先其发时如食顷者。先于未发之前而刺之也。刺之者。以足太阳之疟取中。阳明之疟取足。肺疟刺手太阴阳明。心疟刺手少阴也。一刺则病衰。二刺则知。三刺则病已。按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杨元如曰。邪在气分者。宜后其时以刺之。盖气为阳。其性锐。故当避其来锐。邪在血分者。宜先其时以取之。盖血为阴。其性柔。故当迎而夺之。)不已。

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中盛经出血。又刺项以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舌下两脉。任脉之廉泉穴也。

中、王氏谓委中也。盛经者。谓血气盛于此也。项以下挟脊者。俞背俞也。盖任脉统任一身之阴。为经络之海。而脏腑之经俞。皆属于太阳。故刺本经不愈。而复取任脉。及足太阳之中背俞。其病立已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此言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必先问其所先发者。先刺之。倪冲之曰。用三先字者。谓邪或舍于头项。而又兼中于腰背。或舍于腰背。而又兼中于手足。卫气先至之处。其病先发。是一日之中。或又有两发之疟也。)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头上、谓上星百会。两额、谓悬颅。两眉间为攒竹诸穴也。项背痛者。或刺风池风府。

或项背所痛之处。随其病而取之。中、王氏谓委中也。手少阴阳明十指间者。谓十指间之少冲商阳也。足阳明十指间者。足十指间之厉兑也。盖少阴心脏主血脉。而手足井荥之血气。皆阳明之所生。是以手足痛者。独取于少阴阳明。张兆璜曰。惟项背之疟。见证不一。有邪入于风府。随卫气上下而日作早晏者。有邪留于项背。而遇卫气以日作晏者。有邪留于项背之间。而不与卫气之日作晏者。故概而言之曰先刺之。)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此言病风疟者。亦当取足太阳之经也。疟发则汗出恶风者。表阳之气虚也。三阳、太阳也。背俞、太阳之经俞也。盖太阳之气主表。邪伤太阳。则表气虚而恶风。故宜泻太阳之邪。)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髓病。以针针绝骨出血。立已。(下敬切音酸音附音谗。此风邪深入于骨髓中者。宜刺足少阳之绝骨穴。盖少阳之气主骨也。、足骨。、足面也。风邪入伤骨髓。故痛不可按。针、九针之第一。主泻阳热之气者也。绝骨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针二分。

留七呼。倪仲宣曰。足乃阳明之部分。此风木之邪。贼伤胃土。故名曰髓病。)身体小痛。刺至阴。(此言风疟之病。

身体痛者。宜取至阴之经也。脾为阴中之至阴。而外主四肢肌肉。故经云。脾络实则一身尽痛。是以身体小痛者。宜刺脾脏之经。盖亦风木之邪。贼伤脾土也。)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此承上文而言手足三阴之井穴。不宜出血。盖井穴乃经气之交。故邪在阳之气分者。宜泻出其血。病在阴之经而宜取阴之井者。可间日一刺。则邪气自泄。不必至于出血。以泄真阴之气。张兆璜曰。此申明上文之所谓刺至阴者。当刺至阴之井穴。并申明所谓至阴者。非太阳之至阴也。)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此言疟之渴与不渴者。又有水火寒热之气化也。太阳之上。寒水主之。故不渴者。取足太阳。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故渴者。取足少阳。间日者。邪入于里也。夫邪入于里则渴。是以间二日或间数日者。有阴阳更胜之或甚或不甚。若阳分之邪入里。则有水火寒热之或渴或不渴也。)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病气藏于肾。若汗不出。是邪不能出之于阳。故当为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以第四针刺骨也。)

[卷五]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帝突问脏腑寒热相移。则为何如之病。盖承上章而复论疟气之厥逆也。寒热者。邪正阴阳之气也。如邪舍于脏腑募原之间。阴阳外内相乘。则为往来之寒热。如脏邪传移于脏。腑邪传移于腑。则为气逆之变病矣。是以此篇单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杨元如曰。疟邪不解。多生变病者。当知气厥之所致。倪冲之曰。疟不死人。病疟而有死者。传脏故也。)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按下文肾移热于脾。此移寒于肝。

亦当作脾。脾主肌肉。寒气化热。则腐肉而为痈脓。脾统摄元真之气。脾脏受邪。故少气也。)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主血。寒则血凝泣。经曰荣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挛也。)肝移寒于心。狂。隔中。(肝为阳脏。而木火主气。阳并于阳故狂。心居膈上。肝处膈下。母子之气。上下相通。肝邪上移于心。留于心下。故为隔中。盖言脏不受邪。五脏之寒热相移。留薄于脏外而干脏气。不伤脏真者也。倪冲之曰。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盖病脏气者生。伤脏真者死。)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受心邪。则不能通调水液而惟下泄矣。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之死证。)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肾为水脏。肺主生原。是以肺之寒邪。下移于肾。而肾之水气。反上涌于肺矣。大肠乃肺之府。肺居膈上。故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有声。如以囊裹浆者。

水不沾流。走于肠间也。倪冲之曰。肺移于肾。肝移于心。传其我所生也。肾移于脾。脾移于肝。侮其所不胜也。心移于肺。乘其己所胜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主血。故热甚则衄。)肝移热于心则死。

(心主君火而不受邪。邪热乘之。故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心肺居于膈上。火热淫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矣。

膈消者。膈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肺移热于肾。传为柔。(肾者水也。而生骨。肾脏燥热则髓精不生。是以筋骨痿弱。而为柔。)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死不可治。(太阴湿土主气。不能制水。而反受湿热相乘。脾气虚伤。

则不能磨运水谷。而为肠下利。谷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者。胞之室也。冲任起于胞中。为经血之海。胞移热于膀胱。是经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热则水道燥涸。故癃闭也。张兆璜曰。脏为阴。腑为阳。故脏邪相传。有寒有热。腑邪相传。但热不寒。盖寒邪在腑。亦化热矣。)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

上为口麋。(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属小肠。小肠之下。名曰阑门。济泌别汁。渗入膀胱。膀胱反移热于小肠。是以膈肠不能下渗。湿热之气。反随经上逆。而口为之糜烂矣。)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瘕。为沉。(音伏与伏同。瘕者假也。假津血而为聚汁也。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移热于大肠。则津液留聚。而为伏瘕矣。沉、痔也。小肠主火。

大肠主金。火热淫金。则为肠痔。邪气脏腑篇曰。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曰沉者。抑上古之省文。或简脱耶。朱圣公曰。诸家注释。皆以沉为伏瘕沉滞。按经文用二为字。是系二证。不可并作一证论。当以师注为是。)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主受纳水谷。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热邪。反逆乘于胃。是以胃热则消谷善食。阳明燥热。则荣卫津液不生。故虽能食而瘦。亦、解也。谓虽能食而身体懈惰。故又谓之食。)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五脏六腑之生气。皆取决于胆。胆气燥热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胃气热则消谷善饥。故亦曰食。张兆璜曰。足少阳之疟。

令人身体解。今胃移热于少阳。故亦名曰食。)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音遏。胆气上升。则热随入脑。挟鼻两旁曰。辛者。鼻辛酸也。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盖脑为精髓之海。髓者骨之充也。

脑者阴也。故脑渗则为涕。愚按胞胆脑髓。奇恒之府也。肠胃膀胱。四形脏也。论奇恒之府相传者。谓胆与脑。胞与膀胱。无经络之相通。乃热邪在气而气相乘也。至于肠胃之逆传。亦邪热在气而不在腑。故为伏瘕食之证。而不得从下解。杨元如曰。肾主藏精而居下。脑为精髓之海而居上。胆者中精之府也。三者并主藏精。精气相通。故胆邪移入于脑。倪冲之曰。少阳属肾。胆气通于脑。脑髓通于肾。是精气之上下循环。)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此总释脏腑寒热相移。皆在气而不在经。故曰得之气厥也。夫热气上升。迫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蔑。

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瞑。言邪出于脑。则传于气分。而为衄蔑瞑目之证。并释经脉内连脏腑。如脏邪在经。入脏则死。

腑邪在经。则溜于肠胃而从下解。此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而末结曰。得之气厥也。)

[卷五] 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主气而位居尊高。受百脉之朝会。是咳虽肺证。而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此首论咳属肺脏之本病也。肺为阴。主秋金清肃之气。是以形寒饮冷则伤肺。皮毛者。肺之合。天之寒邪。始伤皮毛。皮毛受邪。则邪气从其合而内伤肺矣。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寒饮入胃。则冷冻饮料之邪。从肺脉而上至于肺矣。外内之邪合并。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矣。)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次论五脏之邪上归于肺。而亦为咳也。乘春则肝先受邪。乘夏则心先受邪。乘秋则肺先受邪。是五脏各以所主之时而受病。如非其秋时。则五脏之邪。各传与之肺而为咳也。)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人与天地参也。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之气相合。故五脏各以所主治之时而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上乘于肺而为咳。甚则上行极而下为泄痛矣。)乘秋则肺先受邪。

乘春则肝先受邪。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此申明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也。曰先受之者。

谓次即传及于肺而为咳也。咳乃肺之本病。故先言肺先受邪。)帝曰。何以异之。(言何以明其五脏之不同也。)岐伯曰。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状、形状也。肺司呼吸。故咳则喘息有音。肺主气。甚则随气上逆而唾血也。)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脏腑病形篇曰。心脉大甚为喉。盖喉乃肺之窍。心火淫金。故喉仲介然如梗状。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上挟咽。故咽喉皆肿痛也。)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肝脉布腰肋。上注肺。故咳则两胁下痛。不可转者。不可以俯仰也。胁下谓之。盖肝邪上乘于肺则为咳。甚则下逆于经而不可以转。转则下满也。)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脾脏居右。故咳则右胁下痛。脾气上通于肺。肺之俞在肩背。故阴阴引于肩背也。不可以动者。不能动摇也。经脉篇曰。肝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脾病则身体皆重。不能动摇。盖微则上乘于肺而为咳。甚则病及于本经。)肾咳之状。

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肾脉贯膈。入肺中。故咳则肺俞相引而痛。肺肾皆积水也。故甚则咳涎。)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奈何者。何状也。安所受病者。病从安生也。盖五脏之气。

与天地四时五行之气相参合。故各以时受病。而六腑之病。又从脏气而转移。)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

呕甚则长虫出。(脾与胃合。脾病移于胃。则胃气反逆。故呕。呕甚则谷气消。谷消则虫上入胃。故甚则长虫出。长虫、蛔虫也。张兆璜曰。胃之精气。上输于脾。脾病传胃。故胃气反逆而为呕。)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胆汁。苦汁也。邪在胆则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汁也。)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大肠者。肺之府。为传道之官。是以上逆则咳。下逆则遗。失当作矢。廉颇传曰。坐顷三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失气、后气也。夫厥气上逆则咳。下逆则为失为遗。气与咳俱失者。厥逆从上下散也。张兆璜曰。阴阳气厥。则为寒热相移。邪气上逆则为咳。下逆则为失为遗。寒热之气。客于形身则为痛。当知百病皆生于气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水道出焉。故咳而遗溺。灵枢经曰。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是以肾咳不已。膀胱受之。久咳不已。三焦受之。是肾为两脏。而合于六腑者也。三焦为中渎之府。故腹满。咳则上焦不能主纳。故不欲食饮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此言膀胱三焦之咳。皆邪聚于胃。而上关于肺故也。夫三焦为决渎之府。膀胱者。津液之所藏。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矣。水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咳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故使人涕唾。水气上乘。故面浮肿而气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

治其经。(咳在五脏。当治其俞。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以草度其背。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合治内腑。故咳在六腑者。取之于合。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浮肿者。取肺胃之经脉以治之。)

[卷五]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

所谓明也。(本经云。气伤痛。盖痛在有形之形身。而伤于无形之气分。是病皆生于寒热七情。而证见于脏腑经脉。举痛而论。百病皆然。能会通此道。庶明而不惑。是以帝言知天道者。苟能验于人。知往古者。苟能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足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知要数之极。斯所谓之明道者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冷验于己。而发明解惑。可得而闻乎。(经云。知一为工。知二为上。知三为神。知斯三者。望见其色。按其脉。问其病也。

是以帝欲闻此三者之应验。而开发于未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请示问端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

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泣音涩卒叶村入声经气流转。如环无端。寒气客之。则凝泣而不行矣。客于脉外则脉缩蜷而血少。客于脉中则脉满而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也。张兆璜曰。气为阳。血为阴。气无形。血有形。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正言其形气交感之要道。)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

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形、证也。言通证之各有不同。将何以别之。)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绌音屈炅音炯重平声。绌、犹屈也。寒则血凝泣。故脉缩蜷。缩蜷则绌急而外引小络。夫经脉为里。浮而外者为络。外内引急。故卒然而痛也。炅气、太阳之气也。脉寒而得阳热之气。则缩绌即舒。故其痛立止。若复感于寒。则阳气受伤。故痛久而不止。莫子晋曰。太阳、日中之火也。太阳主诸阳之气。阳热之甚者也。此受天之寒邪。得吾身之阳气以化热。故痛立止。)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荣血行于脉中。阳气行于脉外。寒邪在脉。与阳相搏。则血气淖泽而脉满矣。脉满。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于脉中。阳气惟升而从上。血气不能相将而循行。则乱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

故按之痛止。(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金匮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盖在外则为皮肤肌肉之腠理。在内则为横连脏腑之膜原。皆三焦通会元气之处。如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则内引小络。故痛也。夫痛者阴也。气为阳。经络为阴。是以本篇论痛。皆邪伤于经脉。如邪客于脉外之气分。而迫于经络为痛者。或得炅。或按之则痛止。盖寒邪得气而易散也。如邪入于经络而为痛者。甚则不可按。或虽按之无益。盖阴分之邪难散也。此邪在膜原之气分。牵引小络而痛。故按之即止。张兆璜曰。邪在肌腠之脉外。则外引小络而痛。邪在膜原之脉外。则内引小络而痛。盖膜原之间。有血络也。)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挟脊之脉。伏冲之脉也。伏冲之脉。上循背里。邪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倪冲之曰。则深者。谓邪客于挟脊之冲脉则深。在于腹之冲脉。则浮于外而浅矣。)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此言冲脉之循于腹者。会于咽喉。而散于脉外也。夫冲脉之循于背者注于经。其浮而外循于腹者。至胸中而散于脉外之气分。故脉不通则气因之。而喘动应手。谓脉逆于胸之下。而气因病于胸之上。喘动应手者。人迎气口。喘急应手也。倪冲之曰。分别冲脉之有挟脊循腹。故曰随腹直上。则气因之。)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此言太阳为炅热之气。虽寒客于经俞。得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之脉者。足太阳之脉也。太阳之脉循于背。而五脏六腑之俞。皆注于心。故相引心而痛。心为阳中之太阳。盖与太阳之气。标本相合。是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

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肝主血。故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则血泣脉急。

肝脉布胁肋。循阴器。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倪冲之曰。五脏六腑之经俞荣血。发原于冲脉。而藏于厥阴之肝经。寒伤荣。故客于冲脉背俞厥阴也。)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此承上文而言。寒气在上。厥气在下。上下相引。而为痛也。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故腹痛引阴股。盖言经气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为痛。)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此言膜原之间。亦有血络。寒气客于膜原之血络。不得入于大经而成积也。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盖言脉在于外内之络脉者。必转入于大经。而后乃代谢。如血气稽留于络脉。则宿昔而成积矣。宿昔、稽留久也。息、止也。大经、脏腑之大络也。)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五脏。

脏阴之气。厥逆于上。而从上泄。则阴气内竭矣。阳热之气。又未入于内。则里气虚伤。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得阴阳之气。复反于内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愚按在脏之邪。溜腑而解。在肠胃之邪。从下泄而解。今脏腑之邪。皆从上逆而出者。病气而不入经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此言寒气客于小肠之间。转入于肠内。故不成积聚而为后泄腹痛也。杨元如曰。邪在于膜原血络之中。转注于大经。则入于肠内。盖邪入于经。则溜于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此承上文而言小肠之邪。不得后泄而为热闭也。热气者。寒气稽留而化热也。小肠为赤肠。乃心脏之府。

故感火气而化热。瘅、消瘅也。小肠主液。肠中热则液消而为瘅热矣。焦者火之气。感火热之气而为焦渴也。液消热燥。

则受盛之物坚干而不得出。故痛闭不通矣。杨元如曰。此篇论寒气。而末结热气一条者。谓寒邪稽留不去。得阳热之气而能化热者也。)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言而可知者。言其病而知其处也。视而可见者。观其色而见其病也。)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五脏六腑之气色。皆见于面。而各有所主之部位。视其五色而可见其病矣。中有热则色见黄赤。寒则血凝泣。故面白脱色也。青黑乃阴寒凝滞之色。故为痛。)帝曰。扪而可得奈何。(谓按其脉而得其病也。)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主病之脉者。脏腑所主之病脉也。坚而血者。邪气实也。陷下者。正气虚也。言邪正虚实。皆可扪而得之。)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夫寒暑营运。天之阴阳也。喜怒七情。人之阴阳也。是以举痛而论阴阳寒热。知百病之皆生于气焉。董子繁露曰。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张兆璜曰。智者之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温。

和喜怒而安居处。则苛疾不起。百病不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问寒热七情。皆伤人气。而气有上下消耗之不同。是何病之所生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怒为肝志。肝主藏血。怒则肝气上逆。故甚则呕血。木气乘脾。故及为飧泄。脾位中州。肝脏居下。故呕血飧泄。皆为气上。)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喜乃阳和之气。故志意和达。荣卫疏通。其气舒徐而和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心气并于肺则悲。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上连于肺。心系急则肺布而叶举矣。肺主气而位居上焦。主行荣卫阴阳。肺脏布大。而肺叶上举。则上焦之气不通。而荣卫不能行散矣。气郁于中则热中。气不营运。故潜消也)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气者。水中之生阳也。肾为水脏。主藏精而为生气之原。恐伤肾。是以精气退却。而不能上升。膻中为气之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然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气却则上焦闭。闭则生升之气还归于下。而下焦胀矣。上下之气。不相交通。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腠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寒气客之。则腠理闭而气不通。故气收于内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卫行脉外之腠理。汗乃荣血之阴液。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炅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惊则心无所倚。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惊则心气散而无所倚。神志越而无所归。思虑惑而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散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之谓之志。因志而在变谓之思。故思则心神内存。正气留中而不行。故气结矣。)

[卷五]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此篇论外不涉于形身。内不关乎脏腑。在于宫城空郭之中。

或气或血。或风或热。以至于女子之妊娠。皆在于空腹之中。故篇名腹中论。帝曰。心腹满者。谓胸膈间乃心主之宫城。

腹中乃脏腑之郛郭也。)岐伯对曰。名为鼓胀。(鼓胀者。如鼓革之空胀也。此因脾土气虚。不能磨谷故旦食而不能暮食。

以致虚胀如鼓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取鸡屎上之白色者。鸡之精也。

鸡属阳明秋金。在卦配巽风木。此乃脾土艰于运化。以致胀满不食。风木制化土气。阳明燥合太阴。醴乃熟谷之液。酿以稻米。炊之稻薪。主补益中土。而先行于荣卫者也。故一剂则腹中温和。二剂其病则已。张兆璜曰。鸡鸣于寅酉之时。鸣则先鼓其翼。风木之象也。盖木击金而后鸣矣。又说者曰。羽虫无肺。故无前阴。屎中之白者精也。)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饮食不节。则复伤其脾。

故时有复发也。或虽非饮食不节。值其病且已之时。而即受其饮食。故当病气聚于腹。此深戒其慎节于饮食也。)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上节论腹中气虚。其病在脾。此论腹中血脱。所伤在肝也。夫血乃中焦水谷之汁。专精者行于经隧。为经脉之血。其流溢于中者。注于肾脏而为精。复奉心化赤而为血。从胞中而注于冲脉。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淡渗于皮肤。而生毫毛。卧则归藏于肝。寤则随卫气而复行于皮肤之气分。男子络唇口而生髭须。女子以时下为月事。此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之血也。是以此血虚脱。则肝气大伤。有病胸胁支满者。肝虚而胀满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伤。

故妨于食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渗皮毛则肺虚。无所归藏于肝则肝虚。肝肺两虚。是以病至则先闻腥臊臭也。肺气虚。出清液。肝脏虚。先唾血也。不能充肤热肉则四肢冷。肝开窍于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时时前后血者。肝无所藏而虚泄矣。)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有所大脱血则伤肝。肝伤。在女子则月事衰少不来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则伤精。精伤则无从而化赤矣。气生于精血。精血虚脱则气竭矣。杨元如曰。伤寒论热入血室。刺肝经之期门。本经曰肝伤。故月事衰少。是女子之月事。发原于胞中。

上行于冲任。布散于皮毛。归藏于肝脏。而后下为月事者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问治以何药。复以何法救之。)岐伯曰。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贼同茹当作茹。乌骨、乌贼鱼之骨也。鱼状若胞囊。腹中有墨。脊上只生一骨。轻脆如通草。盖乌者肾之色。

骨乃肾所生。主补益肾藏之精血者也。茹一名茜草。又名地血。汁可染绛。其色紫赤。延蔓空通。乃生血通经之草也。

夫鱼乃水中动物。属阴中之阳。血中之气。故用乌骨四者。以布散于四肢也。血乃中焦所生。用茹一者。主生聚于中焦也。夫飞者主气。潜者主血。卵白主气。卵黄主血。雀乃羽虫。丸以雀卵者。因气竭肝虚。补血而补气也。豆乃肾之谷。五者土之数。气血皆中焦所生。故宜饭后而服五豆许也。鲍鱼味咸气臭。主利下行。故饮鲍鱼汁以利肠中。而后补及于肝之伤也。又按。甲乙经茹作茹。)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盛、满也。少腹、脐下也。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病在血分。有脉络之联系于上下四旁也。伏梁、如梁之横伏于内也。按上二节论气血之虚胀。此下二节论血气之实胀也。)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

不可治。治之每切按致死。(裹大。如囊之裹物而大也。居肠胃之外。在空郭之间也。不可治者。不可治以按摩也。如急切欲其解散而按摩之。必致痛而欲死。盖有形之邪。不易散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此下、谓少腹阴前后二阴也。冲脉起于胞中。并足阳明。挟脐左右。循腹上行。此因阴中必下脓血。循经而上。则迫及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以致留积脓血于肠胃之外。而如囊裹之大也。张兆璜曰。胃脘正当膈间。曰膈挟胃脘内痈者。谓痈生于膈胃之间。乃在胃外之膜原。而非胃上也。朱圣公曰。此系热中之病。故在阴则下脓血。上则迫生胃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齐脐同。久病者。谓痈生于膈胃之间。病者不觉。故痈脓渐积于腹中。而成裹大也。脐上乃腹中之气分。故为逆。脐下乃胞中之血分。易于行泄。故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勿动者。不可按摩引动也。亟、急也。言亟当迎而夺之以泻之。其刺取之法。用圆利针。微大其末。

反小其身。令可深纳以取痈痹。此论在针经之刺法中。)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伏梁。此风根也。(此论邪留气分而为伏梁也。气行于肌腠之间。是以身体股皆肿。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此风邪伤气。而留于脐腹之间。故曰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肓音荒。大肠、谓大肠之外。空郭之间。风邪之气。充溢于大肠之外。而留着于肓。肓乃膏肓。即膜原之属。肓之原。出于脖。正在脐下。故绕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也。盖风邪之根。留于脐下。动之则风气淫佚。而鼓动其水矣。水溢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热中、谓脓血风邪留中而为热也。消中、谓气虚血脱。而为消中之虚满也。膏粱、浓味也。芳草、芳香之草。石药、金石之药也。芳草之气。升散为阳。故令人发狂。金石之药。沉重为阴。故令人发癫也。)夫热中消中者。

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富贵之人。形乐而志苦。华食而纵淫。夫四体不劳则血气留滞。心志烦苦则中气内伤。膏粱华食则脾胃有亏。放纵淫欲则精血耗竭。是以热中消中。多生于富贵之人。如不丰美其食。是不合其心。留中之病。宜于上下分消。若禁芳草石药。故病不能愈。)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

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芳草者。其气急疾于馨散。石药者。其性坚劲于下沉。

故非中心和缓之人。服之则中气易于虚散也。)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此言腹中之气。脾所主也。和柔敦化。土之德也。热中消中。有虚有实。皆为热气留中。若更服芳香悍热之药。二者相遇。则内伤中和之脾土矣。脾病者。加于甲乙。至甲乙日。恐有胜克之变。故至期更当别论也。)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以下三节。复申明腹中之气与血焉。腹气者。脾气也。内主于腹。外主于肌。与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不同也。腹中之血者。起于胞中。散于脉外。与十二经脉之血不同也。是以腹中之气血虚脱。则为消中之虚胀。腹中之血裹气伤。皆为有余之伏梁。今复论腹中之气。反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胸腹之肿痛满胀。下节论腹中之血气和平。则为怀子之且生。末节论三阳之气。反下入于阴。则为腹中之胀。当知血气流行。而又各有所主之部署也。倪冲之曰。胸腹胀满者。因中气厥逆于上而虚胀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

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夫诸阳之气上升。而腹气又厥逆于上。是阳气重上。而有余于上矣。夫阳气陷下则灸之。今阳盛于上。而反灸之。则阳热之气。反入于经脉之阴则为喑。若以石砭之。则阳气外泄而虚。虚则狂矣。气并者。血气合并也。须其厥逆之气。与血相并。而后治之。可使全也。张兆璜曰。脾气主于腹中。行于肌肉。乃五脏元真之气也。冲脉之血。亦从胸中而散于肌腠皮肤之间。故与脾气并合。须其气并者。使气归于肌腠。而与血交并。如石之则泄于皮肤之外。灸之则逆于经脉之中。)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此论腹中之血气和平。而有生成之造化也。夫气主生物。血主成物。怀子者。血气之相和也。且生者。谓血气之所以成胎者。虚系于腹中。而无经脉之牵带。故至十月之期。可虚脱而出。当知月事怀妊之血。在气分而不在经脉也。身有病者。月事不来也。无邪脉者。血气和平也。杨元如曰。至哉坤元。资生万物。腹中之气。坤土之气也。是以白术补脾。为养胎之圣药。冲任之血。原于肾藏之精。阳主施化。阴主成形。是以归芎熟地。乃胎产之神方。)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

乃胀而头痛也。帝曰。善。(此言三阳之气。主于形身之表。如下入于阴中。则为腹胀矣。夫病热者。阳脉盛也。阳脉盛者。三阳之气动之也。是以人迎之脉。一盛盛在少阳之气。二盛盛在太阳之气。三盛盛在阳明之气。三阳俱盛。当主病热头疼。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如阳入于阴。又当病在头与腹。乃胀而头痛也。盖言表里阴阳之气。各有所主之部署。如阴气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肿痛。阳气下入于阴中。则为腹中胀也。莫仲超曰。伯言病热者。阳脉也。

以三阳之动也。谓阳脉之盛。乃三阳之气动之。兼申明阳入于阴。乃是三阳之气。而非三阳之经脉也。伤寒论曰。脏腑相连。邪高痛下。此言经病于表阳之上。而下连于里阴。经脉上下相连。故病在上而痛在下也。当知病在经脉。而随经下入于里阴者。则痛而不胀。此病在气分。而阳气下入于腹中。故胀而不痛也。)

[卷五]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按此篇承上章而复记病在形身之外。经络之间。令人腰痛者。有刺取之法也。夫身半之中。在内为腹。在外为腰。腹中之血气。不循经而灌于膜原郛郭之间。是以为病则胸满腹胀。为治所不宜灸砭。至于阴阳经脉。皆从腰而循转。是以为病则痛于有形。为治皆所当刺取。此形身外内之各有别也。所谓经脉者。足之三阴三阳。及奇经之八脉。皆循腰而上。惟足太阴之脉。从膝股内廉。入腹属脾。以主腹中。故不论于外也。

张兆璜问曰。足之三阴三阳。及奇经八脉。有从腰脊而上循于头项。有从胸腹而上属于膺喉。今独主腰痛者。何也。曰。

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而带脉横束于其间。是以无病则天地交而经脉调。病则经气阻滞于其间而为痛。故诸脉皆令人腰痛也。)刺其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足太阳之脉。从巅别下项。挟脊抵腰中。经脉阻滞于其间则腰痛。

上下不能疏通。故引项脊。尻背如重状也。王冰以委中为中。在膝后屈处。出血者。泻而疏之也。春无见血者。正月太阳寅。故不宜出血。以泄太阳方盛之气。按此篇记经脉为病。而痛于腰之实证。与内伤肝肾外病筋骨之虚痛者不同也。)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少阳之气主夏。而夏气在皮肤。故皮中如针刺。循循、渐次也。少阳主枢。循循不可以俯仰者。经脉病而枢折也。足少阳之脉。从目锐。循颈至肩。故不可以回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膝外廉。阳陵泉之下。有独起之骨为成骨。盖足少阳主骨。至此筋骨交会之处。为成骨也。少阳为心之表。主夏之三气。故夏无见血。莫仲超曰。太阳之气。生于水中。故主正月寅而始盛。少阳为君火之相。故为心之所表。夫少阳主初生之气者。少阳先天之所生也。少阳为心之表者。少阳之上。相火主之也。太阳正月寅者。太阳从水中之所生也。太阳主夏火之气者。太阳之后天也。阴阳之道。推散无穷。学人当详究其妙。)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顾、回视也。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经脉强急于前。

故不可回顾于后。夫血脉荣卫。阳明之所生也。血脉和则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阳明脉病则神气乃虚。精神虚乱。卒然见非常物。神不足则悲也。)刺阳明于前三。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前三者。足之三里。及上廉下廉也。阳明居中土。故当上下以和之。阳明主秋令。故秋无见血。杨元如曰。少阳太阳之气。生于下焦水中。

而合于上焦君相之火。故有先后天之分。阳明之气。生于中焦水谷而居中土。故独主于秋令也。)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足少阴之脉。上股内廉。贯脊属肾。故痛引脊内廉也。)刺少阴于内踝上二。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内踝上二。取左右之太溪也。夫血乃精水之所生。肾主闭藏。以奉春生之气。春时出血。则泄其所藏。是以多则不可复矣。)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足厥阴之脉。抵少腹。布胁肋。故腰痛如张弓弦。盖弱端长。

肝之平脉也。肝脉病。故强急如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腿肚也。踵、足跟也。鱼腹、谓之形如鱼腹也。视踵之间。鱼腹之外。循之有脉累累然者。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刺之三。(肝主语。故其病令人善言。默默、安静貌。谓虽善言而不狂妄也。不慧、语言之不明爽也。其病若此者。于踵之外。刺之三。三者。取经外穴也。按腰中如弓弦者。所病在经也。善言不慧者。病厥阴之气而有是证也。三阴三阳之主腰痛。有单病在经者。有病经而及于气者。故以此筋分而论之。)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ktkt然。

时遗溲。(kt音荒。解脉者。散行横解之络脉也。盖经脉为里。浮而横者为络。络脉横散于皮肤之间。故名曰解脉。

诸络脉者。在皮之部。皮主太阳之气分。故痛引肩目。时遗溲。而宜取太阳之也。散上声。)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

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膝后筋肉分间。太阳之委中穴也。外廉之横脉。穴外之横络也。针经云。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故宜泻出其血。黑变赤而止。倪冲之曰。邪在横解之络脉。故亦取横脉以泻之。)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此复论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是以令人腰痛如引带。腰似折者。太阳之气病也。

横盛于中。则上虚下实。下实则气并于阴。故善恐也。)刺解脉在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有结络如黍米。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此论阳跷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跷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是男女阴阳。经络交并。故为同阴之脉。其脉行健。故名曰跷。有阻于中。则不上行。故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怒意。言肿突如怒起也。按跷脉为病。少腹痛里急。腰及髋下相连阴中痛。阴疝。本经言痛如小锤居其中。即里急阴疝之证也。)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三寸。以附阳为。直上循役外廉。故宜取外踝绝骨之处。)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此论阳维之脉而令人腰痛也。阳维、总维一身之阳。阳气盛。故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下间。去地一尺所。(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故当与太阳合下间而取之。

盖取阳维之也。上去踝七寸。是离地一尺所矣。)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此论带脉为病而令人腰痛也。衡、横也。带脉横络于腰间。故曰横络之脉。夫足之三阳。循腰而下。足之三阴。及奇经之脉。皆循腰而上。病则上下不通。阴阳间阻。而为腰痛之证。惟带脉横束于其间。无上下之相贯。故必因举重伤腰。以致横络之脉绝伤。而恶血归之。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也。)刺之在阳筋之间。上数寸。横居为二出血。(阳谓足太阳之浮。在臀下腿筋之间。上数寸。是在腰尻之下矣。横居二者。盖随带脉之横形而取之。按灵枢经曰。足少阳之正主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是带脉。之下连于足少阴太阳。故当从浮而上。循太阳之络以取之。)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此论任脉为病而令人腰痛也。任脉起于至阴。与督脉交会。分而上行。故名曰会阴。任脉统任一身之阴。汗乃阴液。故漯漯然汗出也。汗干则液竭。故令人欲饮。走者阳象也。任与督脉。上下相交。饮已欲走者。阴液周而交于阳也。)刺直阳之脉上三。

在跷上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直阳之脉。督脉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直上。故曰直阳。其原起于肾下胞中。循阴器。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故取跷上下者。循足太阳之络以泻之也。按会阴节后。当有刺条。刺直阳前。宜有腰痛。或简脱与。抑督与任交病在阴而取之阳耶。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歧。一在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又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入喉上颐。会太阳于晴明穴。是任督二脉。阴阳合并。分而上行。然其间又有交会之处。张兆璜曰。饮已欲走。是阴入于阳。故当从督以泻任。且任脉循于腹。而其痛在腰。是所病之因在任。而所成之证在督也。)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此论阴维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阴维之脉。起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故名飞阳者。谓阴维之原。从太阳之脉。走少阴而起者也。怫怫、郁怒貌。肾病者。意不乐。气并于肾则恐也。朱永年曰。任督二脉。

与阳维阴维阳跷阴跷。皆阴阳互相交会而起。)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阴维之脉。在内踝上五寸。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腹。故于此取之。盖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乃足少阴与阴维交会之处。)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ktkt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此论阴跷之脉而令人腰痛也。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其脉起于跟中。同足少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目内。合于太阳阳跷。是以痛引膺。目ktkt然。交足太阳。故甚则反折。循咽喉。故舌卷不能言也。马莳曰。昌阳、即足少阳穴名。一名复溜。又名伏白。)刺内筋为二。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内筋谓大筋之前分肉也。太阴后。大筋前。上踝二寸所。即阴跷之。交信穴也。)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此论冲脉为病而令人腰痛也。冲脉者。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灌于皮肤。渗于脉外。故名散脉也。冲脉为十二经脉之原。心主血脉。故痛而热。热甚生烦。其循于腹者。出于气街。挟脐下两旁各五分。至横骨一寸。经脉阻滞于其间。故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起于胞中。故甚则遗溺。)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冲脉者。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故取膝前外廉者。

取冲脉之下俞也。以上论奇经之八脉。皆循腰而上。故并主腰痛。)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此论肉里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肉者分肉。里者肌肉之纹理也。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分肉之间。溪谷之会。

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盖谓溪谷分肉之间。亦有穴会。循脉往来。邪气淫溢。用微针取之。与取络脉之法相同。夫分肉起于筋骨。属于气分。咳则动气。故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也。)刺肉里之脉为二。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为二者。取左右二足穴也。足少阳阳辅穴。又名分肉穴。在太阳膀胱经之外。少阳绝骨穴之后。去足外踝四寸。乃其脉也。夫肌肉之纹理。属骨而生。从筋而起。足少阳属骨主筋。故取少阳之分肉穴也。按分肉之间。溪谷之会。小痹淫溢。循脉往来。能令人腰痛也。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令人腰痛。是以首论横解之络脉为痛。末论肉里之间。亦循脉而为腰痛也。)腰痛挟脊而痛。至头ktkt然。目ktkt欲僵仆。刺足太阳中出血。(kt音除。此论经俞为病。而令人腰痛也。夫五脏六腑之俞。皆在太阳之经。而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上至于头目。是以腰痛挟脊。而上及于头目者。邪入于经俞也。ktkt短羽之鸟。背强欲舒之象。

阳盛者不能俯。故欲僵仆也。夫邪之伤于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络。孙络满则传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俞。邪中于人。虽有浅深。然皆在于形身上下之间。故并主腰痛。是以论肉里之肤腠。解脉之横络。足之三阴三阳。及奇经之经脉。以至于太阳挟脊之经俞。为痛之见证。各有不同。而取刺亦各有法也。)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中出血。(此论阴阳之气不和而令人腰痛也。痛上寒者。腰以上寒也。痛上热者。腰以上热也。夫阴阳二气。皆出于下焦。阳气不能上升。则腰痛而上寒。阴气不能上升。则腰痛而上热。盖气阻于阴阳上下之间。故腰痛也。太阳、巨阳也。为诸阳主气。阳明间于二阳之间。为阳盛之经。故上寒者。当取此二经。以疏三阳之气。少阳主枢。故不可俯仰者。当取足少阳也。厥阴主一阴初生之气。故上热者取足厥阴。少阴之气。中合于阳明。上合于肺脏。阴气逆于下。故中热而喘也。、隙也。谓经穴之空隙为。阴者。足少阴之筑宾穴也。)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按此以下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系衍文。

谨照王氏原注。王冰曰。上寒。阴市主之。在膝下三寸。伏兔下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不可顾。三里主之。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肉分间。足阳明脉之所入也。)上热刺足太阴。(王冰曰。地机主之。在膝下五寸。足太阴之也。)中热而喘。刺足少阴。(王冰曰。涌泉大钟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足少阴脉所出。大钟在足跟后街中动脉。足少阴之经也。)大便难。刺足少阴。(王冰曰。涌泉主之。)少腹满。刺足厥阴。(王冰曰。太冲主之。在足大趾本节后内间。动脉应手。足厥阴脉之所主也。)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王冰曰。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昆仑悉主之。不可举。申脉仆参悉主之。束骨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申脉在外踝下五分。容爪甲。阳跷之所生也。仆参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阳阳跷二脉之会。愚按王氏所取之穴。不过承袭前人。或彼时医家任取。非出于经旨也。)引脊内廉。刺足少阴。(王冰曰。复溜主之。从腰痛上寒不可顾。至此件经语。除注并合朱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无。乃王氏所添也。

今注云。从腰痛上寒。至并合朱书十九字。亦非王冰之语。盖后人所加也。)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此复结足太阴之络而为腰痛也。控、引也。、季胁空处也。足太阴之络。从髀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

而循尻。内入腹。上络嗌。故腰痛引少腹而控也。腹拘急。故不可以仰息。按此篇承上章之论腹中。而并记刺形身之腰痛。足之三阴三阳。皆循腰而上下。而足太阴之脉。从股内廉。入腹属脾。以主腹中。是以首节只论少阴厥阴。而不及于足太阴也。然太阴之支别。从髀贯尻。亦令人腰痛。故复记于篇末。以使后学知形身外内经络之各有别也。)刺腰尻交者。两踝胂上。以月生死为数。发针立已。(胂音申。腰尻交者。腰下胯骨间。乃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于其间。故曰腰尻交也。两踝即腰下两旁起骨。胂即两踝骨上陇起肉也。以月生死为数者。月生一日一。二日二。渐多之。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渐少之。盖月生则人之血气渐盛。月亏则人之血气渐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盖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故以月之生死为期。张兆璜曰。月晦始苏曰朔。每月朔日。是月始生之一日也。)左取右。右取左。(脉之大络。左注右。右注左。此邪客于大络。故当以左右两间取之。若在横解之浮络。是又当总取外廉之横脉矣。)

[卷五]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风乃阳动之邪。而人之表里阴阳。血气脏腑。又有虚有实。故其为气也。善行而数变。因其善行数变。是以或为寒热。或为偏枯。或外在于形身。或内至于脏腑。其病各异。其名不同。)岐伯对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此论风邪客于肤腠而为寒热也。皮肤肌腠之间。乃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风邪客之。则气不内通。邪不外泄。风动之邪。善行而数变。动而腠理开。则元气弛而洒然寒。变而腠理闭。则邪热留而胸膈闷。其为寒也。则三焦虚而食饮衰。其为热也。则邪热盛而肌肉铄。栗、振寒貌。盖言邪之所腠。其正必虚。

正气为邪所伤。故使人栗而不能食也。名曰寒热。音秩)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此论风邪客于脉中而为寒热也。夫血脉生于阳明胃腑。

如风伤阳明。邪正之气。并入于胃。则循脉而上至于目。盖诸脉皆系于目也。其人肥浓。则热留于脉中而目黄。其人瘦薄。则血脉之神气外泄而为寒。脉中寒则精神去而涕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

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此论风邪伤卫而为肿疡不仁也。足太阳之脉。

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背膂而络脏腑之脉俞。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项之风府。亦循背膂而日下一节。是以风客太阳。与太阳之气俱入于项背之间。行诸脉俞。散于分肉。转干卫气。以致卫气所行之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然高起。而有痈疡。卫气凝滞于项背之间。不能循行于周身之肤腠。故其肌肉麻痹而不知痛痒也。兆璜曰。风伤阳明之气。入胃而循于脉中。风行太阳之脉俞。复散于肌肉而转干卫气。是太阳之气主表。阳明主肌而主脉也。音。起也。引起也。

邪气胀肉曰。太玄经股脚如维身之疾。注、大也。枝大于干为疾也。)疠者。有荣气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此论风伤荣气而为疠疡也。、肉也。夫营卫皆精阳之气。浮气之不循于经者为卫。精气之营于经者为营。有营气热者。言有因风伤营气。据而为热。热出于肉之间。则肌脉外内之气不清矣。鼻者肺之窍。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风邪与荣热搏于皮肤之外。则荣卫之气不清。故使其鼻柱陷坏而色败恶。而皮肤溃癞也。)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此承上文而言。如风寒之邪。客于脉中而不去者。亦名曰疠也。风寒、寒风也。

风寒之邪。客于脉中而不去。则营气受伤。亦名曰疠风。夫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故或名曰寒热。盖亦或为寒中热中之病。以上二节。论风伤营风。皆名曰疠。如营热搏于脉外者。为败坏之疠疡。风寒留于脉中者。为寒热之疠风。故曰疠者。有营气热。言有一种疠者。因营气之热。外出于肉之间。荣卫邪正之气相搏。阴阳清浊之气不清。以致鼻柱败坏。皮肤癞疡。此毒疠之甚者也。有因风寒客于脉中。久而不去。或为紫云白癜之疠风。故为寒中热中之营病。此为疠之轻者也。兆璜曰。寒伤营。故风寒客于脉中而不去。风乃阳热鼓动之邪。故与营气为热。而复出于肉之外。应略曰。前二节论风伤气血。后二节论风伤营卫。营与血。气与卫。各有分别。故为病不同。)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此论风伤五脏之气。而为五脏之风也。夫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脏。是以人之脏气。合天地四时。

五行十干之气化。而各以时受病也。风者。虚乡不正之邪风。故曰风。曰邪。曰伤。曰中。盖言不正之风。或伤之轻。

或中之重也。)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此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而亦为脏腑之风也。夫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故各以时受病者。病五脏之气也。如风中于经俞。则内连脏腑。故亦为脏腑之风。病五脏之经也。以上答帝问脏腑之风。有二因也。愚按此二因。与金匮之所谓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之因证不同。金匮之所谓中脏中腑者。邪直中于脏腑。而伤脏腑之元神。本篇之论。一因随时而伤脏气。一因经络受邪而内连于脏腑。是以五脏之风状。只见色证。而不致如伤脏神之危险者也。)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此论风邪偏客于形身而为偏风也。门户者。血气之门户也。夫上节之所谓风伤血气者。乃通体之皮肤脉络也。如各入其门户而中其血气者则为偏枯。

谓偏入于形身之半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此论风气循风府而上为脑风也。风府穴名。在项后中行。乃督脉阳维之会。上循于脑户。故风气客于风府。循脉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此论风客于头。而为目风也。系同。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风入于头。干太阳之目系。则为目风。足太阳寒水主气。

故为眼寒也。)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此论饮酒中风而为漏风也。酒者熟谷之液。其性栗悍。其气先行于皮肤。故饮酒中风。则腠理开而为汗泄之漏风也。)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此论入房中风。而为内风也。夫内为阴。外为阳。精为阴。气为阳。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守。入房则阴精内竭。汗出则阳气外弛。是以中风。则风气直入于内而为内风矣。)新沐中风。则为首风。(此论新沐中风而为首风也。以水灌首曰沐。新沐则首之毛腠开。中风则风入于首之皮肤。而为首风矣。)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此论久在肌腠之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在外则为泄风。盖脾胃之气。外主肌腠。内主腹中。风邪久在肌腠而入于中。则脾胃之气受伤。而为肠风飧泄。盖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也。

若久在外之腠理。则阳气外弛而为泄风。泄风者。腠理开而汗外泄也。以上论风气之善行数变。所中不一其处。而见证各有不同。)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长上声。风乃东方之生气。为四时之首。能生长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无常。故为病不一。如春时之非东风。夏时之非南风。或从虚乡来之刚风谋风之类。皆其变化而为他病也。方、处也。言风邪之客于人。无有常处。如风气客于皮肤之间。则为寒热。客于脉中。则为寒中热中。客于脏腑。则为脏腑之风。循于风府。则为脑风。风入系头。

则为目风。无有常处。而致有风气也。上三句言风气之变化。下二句论风客于人。而无有常方。王子方问曰。按此篇岐伯所答。详于帝问。后人乃疑之。或言帝有所缺问者。或有增补其问者。果属缺文与。曰。圣经安可改也。夫帝曰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则百般风证。尽括三句之中。故复曰。风者。百病之长也。盖言风之变化无常。即此论中不能尽其变证。岂可以胶执之识见。而增改圣经乎。)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诊、视也。验也。帝问五脏之风证。见于形身之外。其状不同者。所在何处。愿闻其诊验之法。病能者。谓脏气受邪。能为形身作病也。)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普梗切差瘥同。风为阳邪。开发腠理。故多汗。风气伤阳。邪正不合。故恶风也。然、浅白貌。肺属金。其色白。肺主气。在变动为咳。风邪迫之。故时咳短气也。昼则阳气盛而能胜邪。故瘥。暮则气衰。故病甚也。眉上乃阙庭之间。肺之候也。张兆璜问曰。五脏之色。如肺始言然白。而复曰诊在眉上。其色白。有似乎重见矣。曰。所谓然白者。谓肺气受风而脏气之见于色也。所谓诊在眉上。其色白者。谓五脏之病色见于面也。灵枢五色篇曰。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部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故先言五色。而复言五色之见于面部者。谓病之从内而外也。圣人设教浑然。后虽不言治。而治法已在其中矣。)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心为火脏。风淫则火盛。故唇舌焦而津液绝也。风化木。木火交炽。故善为怒吓。心主舌。病甚则舌本强而言不可快。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故诊验在口。口者。兼唇舌而言也。)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

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肝开窍于目而主泣。故善悲。本经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腠于目。是以俱悲。故泣出也。盖言悲而后泣出也。微苍、淡青色也。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风木合邪。则火热盛而嗌干。肝气病。故善怒也。怒胜思。故时憎女子。目者肝之官也。故诊在目下。)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脾主肌肉四肢。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脾气病也。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经络篇云。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土位中央。故所诊在鼻。兆璜曰。五脏四时之风。始于脏气。而后病于形身。自内而外也。夫邪干脏则死。此病在脏气。而不伤于脏真也。如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乃经络受邪。亦内干脏腑。然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溜于腑。是以后只言胃风者。乃经络之邪。总归于胃。阳明为万物之所归也。)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音芒音台。风邪干肾。则水气上升。故面然浮肿。风行则水涣也。肾主骨。故脊痛不能正立。、烟煤。黑色也。肾主藏精。少阴与阳明会于宗筋。风伤肾气。故隐曲不利。水气上升。故黑在肌上。水乘土也。应略曰。

诊在眉间目上者。肺肝之本部也。心诊在口。脾诊在鼻者。母病而传见于子位也。肾病而见肌色黑者。乘其所不胜也。

是以本篇五脏之诊。与灵枢经之五阅五色篇之法。少有不同。盖言五脏之色。有见于面邪之本位。而又有乘传之变者也。)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颈有风池风府。乃经脉之要会。故颈多汗。胃腑受邪。故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也。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腹胀满。是以形寒则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胃者肉其应。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乃诸阳之会。因沐中风。则头首之皮腠疏而阳气弛。故多汗恶风也。风者天之阳气。人之阳气。以应天之风气。诸阳之气。上出于头。故先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户内。盖风将发而气先病也。至其风发之日。气随风散。故其病少愈。张兆璜曰。风将发而所舍之风亦发。故先一日病甚。人气之通于天也。)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饮酒者。胃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或因胃气热而腠理疏。或络脉满而阴液泄。故常多汗也。酒性悍热。与风气相搏。故虽单衣而亦不可以常服。酒入于胃。热聚于脾。脾胃内热。故食则汗出。甚则上搏于肺。而身汗喘息恶风。身常湿也。津液内竭。故口干善渴。阳气外张。故不能烦劳于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帝曰。善。(泄风之病。风久在腠理而伤气。故多汗。汗泄衣上。渐渍渗泄。玄府不闭也。津液外泄。故口中干燥。上渍其风者。谓身半以上。风湿相搏。则阳气受伤。故不能烦劳其事。若妄作劳。则身体尽痛而发寒矣。按偏风而下。只论首风漏风泄风之状。盖此三者。皆在皮肤气分。风气相搏。而善行数变。故曰肺风之状。肾风之状。首风之状。言风气变动之病状也。如入于经脉。在偏风则为半身不遂。循经入脑则为脑风。循系入头则为目风眼寒。不复再有变证。故不复论也。)

[卷五] 痹论篇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音避。痹者闭也。邪闭而为痛也。言风寒湿三气。错杂而至。相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者善行而数变。故其痛流行而无定处。)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为阴邪。痛者阴也。是以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湿流关节。故为留着之痹。按灵枢经有风痹。伤寒论有湿痹。是感一气而为痹也。本篇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三邪合而为痹也。灵枢周痹篇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是寒痹先发而他痹复发也。本篇论风气胜者为行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是三气杂合。而以一气胜者为主病也。经论不同。因证各别。临病之士。各宜体认。)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帝问三气之外。而又有五痹也。上节论天之三邪。此下论人之五气。)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五脏之气。合于四时五行。故各以其时而受病。同气相感也。)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肺合皮。心合脉。

脾合肌。肝合筋。肾合骨。邪之中人。始伤皮肉筋骨。久而不去。则内舍于所合之脏。而为脏腑之痹也。)故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所谓五脏之痹者。各以其五脏所合之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盖皮肉筋骨。内合于五脏。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始病在外之有形。复伤在内之五气。

外内形气相合。而邪舍于内矣。所谓舍者。有如馆舍。邪客留于其间者也。邪搏于五脏之间。干脏气而不伤其脏真。故曰舍。曰客。而上见其烦满喘逆诸证。如其入脏者则死矣。张兆璜曰。首言以冬遇此为骨痹者。谓痹病之多深入也。故先言骨而筋。筋而脉。脉而皮肤。)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此论五脏之气受邪。而形诸于病也。肺主气而司呼吸。其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痹则烦喘而呕。兆璜曰。脏气受邪。则病在五脏。五脏受病。

腹转及于经脉形层。)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主脉。故痹闭而令脉不通。邪搏心下。鼓动而上干心脏则烦。故烦则心下鼓也。肺者心之盖。而心脉上通于肺。故逆气暴上。则喘而嗌干。心主噫。心气上逆而出。则善噫也。夫水火之气。上下时交。心气厥逆于上。则不能下交于肾。肾气虚。故悲也。兆璜曰。心下鼓。暴上气。谓邪气上逆也。厥气上。谓正气厥逆也。)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骇。肝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循喉咙。入颃颡。肝气痹闭。则木火郁热。故在上则多饮。在下则便数。上引于中。而有如怀妊之状也。)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尻苦高切音。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转。故善胀也。脊椎尽处为尻。肾主骨。骨痿而不能行。故尻以代踵。阴病者不能仰。故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解惰。脾脉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咳也。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府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府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胞痹者。

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者膀胱之室。内居少腹。邪闭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脑。脑渗则为涕。上为清涕者。太阳之气。痹闭于下。不能循经而上升也。愚按六腑之痹。只言其三。盖营气者。胃腑之精气也。卫气者。阳明之悍气也。营卫相将。

出入于外内。三焦之气。游行于上下。甲胆之气。先脏腑而升。夫痹者闭也。正气营运。邪不能留。三腑之不病痹者。

意在斯与。)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此言脏气不藏。而邪痹于脏也。阴气者。脏气也。神者。五脏所藏之神也。五脏为阴。阴者主静。故静则神气藏而邪不能侵。躁则神气消亡。而痹聚于脏矣。)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言肠胃伤而邪痹于腑也。夫居处失宜。则风寒湿气。中其俞矣。然当节其饮食。勿使邪气内入。如食饮应之。邪即循俞而入。

各舍其腑矣。)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此申明阴气躁亡。而痹聚于脏也。淫气者。阴气淫佚。不静藏也。淫气而致于喘息。则肺气不藏。而痹聚在肺矣。淫气而致于忧思。则肾气不藏。而痹聚在心矣。淫气而至于遗溺。

则肾气不藏。而痹聚在肾矣。淫气而致于阴血乏竭。则肝气不藏。而痹聚在肝矣。淫气而致于肌肉焦绝。则脾气不藏。

而痹聚在脾矣。是以在脏腑经俞诸痹。留而不已。亦进益于内。而为脏腑之痹矣。夫寒湿者。天之阴邪。伤人经俞筋骨。

风者。天之阳邪。伤人皮肤气分。是以三邪中于脏腑之俞。而风气胜者。其性善行。可从皮腠而散。故其人易已也。愚按下文云。六腑亦各有俞。盖言五脏六腑。俱各有俞。如风寒湿气。中于五脏之俞。而脏气淫躁。则邪循俞内入。而各聚于脏矣。中于六腑之俞。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邪亦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矣。上节所谓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而为五脏之痹者。合五脏之气而舍于内也。此节论邪中脏腑之俞。循俞而亦进益于内。先言阴气消亡。痹聚在脏。故后只言六腑。亦各有俞云。)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此言五脏之痹。循俞而入脏者死也。夫风寒湿气中其俞。其脏气实。则邪不动脏。若神气消亡。则痹聚在脏而死矣。按邪从皮肉筋骨而内舍于五脏者。此邪干脏气。而不伤于脏真。故痹客于脏。则为烦满喘呕。脉不通。心下鼓。嗌干善噫诸证。其留连筋骨间。而不内舍于其合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随气而易散。若中其俞。则内通五脏。兼之阴气不藏。则邪直入于脏。而为不治之死证矣。)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此言六腑之痹。乃循俞而内入者也。夫居处失常。则邪气外客。饮食不节。则肠胃内伤。故食饮居处。为六腑之病本。张兆璜曰。痹聚在五脏者。因其阴气不藏。神气消亡。痹舍于六腑者。亦其饮食居处。此节用三亦字。俱当着眼。)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饮食入胃。大小肠济泌糟粕。膀胱决渎水浊。蒸化精液。营养经俞。如居处失常。而又食饮应之于内。则经脉虚伤。邪循俞而入舍其腑矣。张兆璜曰。邪中五脏之俞。而阴气淫躁应之。邪中六腑之俞。而食饮应之。故曰。六腑亦各有俞。而食饮应之。再按灵枢口问篇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夫风寒雨湿。合而为痹矣。居处失常。

则邪中脏腑之俞矣。喜怒病脏。惊恐伤阴。则阴气消亡矣。饮食自倍。则肠胃乃伤矣。是以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于阴阳。故能形与神居。度百岁乃去。)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此论治脏腑之痹而各有法也。夫营俞治经。故痹在脏者。当取之于俞。合治内腑。故痹在腑者。取之于合也。又当循形身经脉之分。皮肉筋骨。各有所发。各随其有过之处而取之。则其病自瘳矣。)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经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气篇曰。荣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

常营无已。是水谷之精气。从肺气而先和调于脏腑。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而乃能入于脉也。入于脉。故循脉上下。复贯五脏。络六腑。盖言五脏六腑。受谷精之气。营行于经脉。经荣之气复贯络于脏腑。互相资生而资养者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者。水谷之悍气。其气疾滑利。故不能入于脉。不入于脉。故循于皮肤分肉之间。分肉者。肌肉之腠理。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盖在外则行于皮肤肌理之间。在内则行于络脏络腑之募原。募原者。脂膜也。亦有纹理之相通。故曰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络小肠之脂膜谓之肓。是以在中焦。则熏蒸于肓膜。行于胸膈之上。则散于心肺之募理。行于腹中。散于肠胃肝肾之募原。

是外内上下。皮肉脏腑。皆以受气。一日一夜。五十而周于身。)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荣卫之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旋转而不休息者也。故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邪合。而留连于皮肤脉络之间。故不为痹也。盖言痹在皮者。肺气之所主也。痹在肌者。

脾气之所主也。痹在脉者。心气之所主也。荣卫之气。虽在皮肤络脉之间。行而不留。故不与邪合。)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不仁、不知痛痒也。燥者。谓无汗。湿者。多汗而濡湿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故痛者寒气多也。络始篇曰。病痛者阴也。人有阴寒。故痛也。上寒字言天之寒邪。下寒字言人之寒气。盖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如感天之阴寒。而吾身之阳盛。则寒可化而为热。

如两寒相搏。凝聚而为痛痹矣。)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通字当作痛。病久入深者。久而不去。将内舍于其合也。邪病久。则荣卫之道伤而行涩。邪入深。则不痹闭于形身。而经络时疏。故不痛也。荣卫行涩。则不能营养于皮肤。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此言寒热者。由人身之阴阳气化也。人之阳气少而阴气多。则与病相益其阴寒矣。邪正惟阴。故为寒也。)其热者。阳气多。

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人之阳气多而阴气少。邪得人之阳盛。而病气胜矣。人之阳气盛。而遇天之阴邪。

则邪随气化而为痹热矣。张兆璜曰。与病相益者。言人之阴气多而益其病气之阴寒也。病气胜者。言人之阳气多而益其病气之热胜也。此论天有阴阳之邪。而人有寒热之气化。)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湿者。天之阴邪也。感天地之阴寒。而吾身阴气又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兆璜曰。阳热盛者多汗出。濡湿之汗。又属阴寒。医者审之。)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经云气伤痛。此论邪痹经脉骨肉之有形。

而不伤其气者。则不痛也。夫骨有骨气。脉有脉气。筋有筋气。肌有肌气。皮有皮气。皆五脏之气。而外合于形身。如病形而不伤其气。则只见骨痹之身重。脉痹之血凝不行。筋痹之屈而不伸。肉痹之肌肉不仁。皮痹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证。而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此承上文而言。凡此五痹之类。如逢吾身之阴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又非若病气之有寒则痛。阳气多则为痹热也。此言形气之病。

各有分别。故帝嘉其善焉。兆璜曰。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如逢寒则阳亦阴寒。故皮肤则虫。逢热则阴亦阳热。故筋骨弛纵。)

[卷五]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痿者。四肢无力委弱。举动不能。若委弃不用之状。夫五脏各有所合。痹从外而合病于内。外所因也。痿从内而合病于外。内所因也。故帝承上章而复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夫形身之所以能举止动静者。由脏气之养于筋脉骨肉也。是以脏病于内。则形痿于外矣。)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也。(肺属金。肺热则金燥而叶焦矣。肺主皮毛。肺热叶焦则皮毛虚薄矣。夫食饮于胃。其精液乃传之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脏腑。是五脏所生之精神气血。所主之皮肉筋骨。皆由肺脏输布之精液以资养。皮肤薄着则精液不能转输。是以五脏皆热而生痿矣。灵枢经云。皮肤薄着。毛腠夭焦。着者。皮毛燥着。而无生转之气。故曰着则生痿矣。)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心为火脏。心气热则气惟上炎。心主脉。故脉气亦厥而上矣。上则身半以下之脉虚而成脉痿也。夫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以利关节。故经脉虚则枢折于下矣。枢折。即骨徭而不安于地。骨徭者。筋缓而不收。故筋骨徭挈不收。足胫缓纵而不能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胆者中精之府。其应在筋。是周身之筋膜由胆藏之精汁以营养。胆附于肝。肝气热则胆汁泄而口苦矣。胆汁泄则筋膜无以营养而干燥矣。筋膜干则挛急而发为筋痿也。)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阳明燥金主气。从中见太阴之湿化。是以脾气热则胃干而渴矣。脾胃之气。并主肌肉。阳明津液不生。太阴之气不至。

故肌肉不仁而发为肉痿也。)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主藏精。肾气热则津液燥竭矣。腰者肾之府。是以腰脊不能伸举。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气热而精液竭。则髓减骨枯而发为骨痿也。)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

此之谓也。(此申明五脏之热而成痿者。由肺热叶焦之所致也。脏真高于肺。朝百脉而行气于脏腑。故为脏之长。肺属干金而主天。居心主之上。而为心之华盖。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心志靡宁。而火气炎上。肺乃心之盖。金受火刑。即发喘鸣而肺热叶焦矣。肺热叶焦。则津液无从输布。而五脏皆热矣。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而成痿者。此之谓也。者。

足痿而不能任地。故曰。谓下经本病篇有此语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

(此以下复论心肝脾肾。各有所因。而自成痿也。胞络者。胞之大络。即冲脉也。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海。

心主血脉。是以胞络绝则心气虚而内动矣。阳气、心气也。心为阳中之太阳。故曰阳气。未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

悲哀太甚。则神志俱悲而上下之气不交矣。是以胞络绝而阳气内动。心气动则心下崩而数溲血矣。)故本病曰。大经空虚。

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本病、即本经第七十三篇之本病论。大经、胞之大络也。胞乃血室。中焦之汁。奉心化赤。流溢于中。从冲脉而上循背里者。贯于脉中。循腹右上行者。至胸中而散于脉外。充肤热肉。生毫毛。是胞络之血。半行于脉中。半行于皮腠。脉外之血少。则为肌痹。脉内之血少。则为脉痿。是溲崩之血。从大经而下。先伤皮肤气分之血。

而复及于经脉之中。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按皮肤之血。卧则归肝。五脏生成篇曰。人卧血归于肝。

正此血也。故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再按男子络唇口而生髭须。女子月事以时下者。肝经冲脉之血也。是以崩溲或大吐衄而不致于死。若心主脉中之血。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坏判矣。)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此论肝气自伤而发为筋痿也。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则肝气伤矣。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足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意淫于外则欲火内动。入房太甚则宗筋纵弛。是以发为阴痿。及为白淫。白淫者。欲火盛而淫精自出也。)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下经、即以下七十三篇之本病论。今遗亡矣。言本篇所论筋痿者。又生于所愿不遂而伤肝。兼之使内入房之太甚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渐于湿者。清湿地气之中于下也。以水为事者。好饮水浆。湿浊之留于中也。若有湿浊之所留。而居处又兼卑下。外内相湿。

以致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

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论劳倦热渴而成骨痿也。远行劳倦则伤肾。逢大热则暑伤阴。渴则阴液内竭。是以阳热之气。内伐其阴。而热合于肾矣。肾者水脏。水盛则能制火。今阳盛阴消。水不胜火。以致骨枯髓虚。足不任用于身。而发为骨痿也。)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痿病之因。皆缘五脏热而精液竭。不能营养于筋脉骨肉。是以有因肺热叶焦。致五脏热而成痿者。有因悲思内伤。劳倦外热。致精血竭而脏气热者。皆当诊之于形色也。爪者筋之应。齿者骨之余。)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论言、即本病论中之言也。帝以伯言痿病之因于脏热。当从五脏所合之皮肉筋骨以治之。如夫子言可矣。然论言治痿。

何独取于阳明。)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者。水谷血气之海。五脏六腑。皆受气于阳明。故为脏腑之海。宗筋者。前阴也。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诸筋皆属于节。主束骨而利机关。宗筋为诸筋之会。阳明所生之血气。为之润养。故诸痿独取于阳明。)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溪谷者。大小分肉腠理也。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渗灌于溪谷之间。

与阳明合于宗筋。是以宦者去其宗筋。则伤冲任。血泻不复。而须不生。)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少阴太阴阳明。冲任督脉。总会于宗筋。循腹上行。而复会于气街。气街者。腹气之街。在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间。

乃阳明之所主。故阳明为之主。长、主也。)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带脉起于季胁。围身一周。如束带热。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与奇经之任督冲维。经循于上下。皆属带脉之所约束。督脉起于会阴。分三歧为任冲。而上行腹背。是以冲任少阴阳明。与督脉皆为联系。)故阳明虚则宗筋纵。(阳明为水谷之海。主润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弛。

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则成痿矣。故诸痿独取于阳明。)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阴阳经脉。皆属带脉之所约束。如带脉不能延引。则在下之筋脉纵弛。而足痿不用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曰。善。(伯言治痿之法。虽取阳明。而当兼取其五脏之荥俞也。各补其营者。补五脏之真气也。通其俞者。通利五脏之热也。调其虚实者。气虚则补之。热盛则泻之也。和其顺逆者。和其气之往来也。筋脉骨肉。内合五脏。五脏之气。外应四时。各以其四时受气之月。随其浅深而取之。其病已矣。按诊要经终篇曰。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夏刺络俞。秋刺皮肤。冬刺俞窍。春夏秋冬。各有所刺。谓各随其五脏受气之时月。合其浅深而取之。不必皮痿治皮。而骨痿刺骨也。)

[卷五] 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与中风不同。有寒热者。

有阴有阳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阴阳二气。皆从下而上。是以寒厥热厥之因。

由阴阳之气衰于下也。)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足下、足心也。热为阳厥。而反起于阴分。故问之。)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足三阳之血气。出于足趾之端。表者。外侧也。三阴之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若阳气胜。则阴气虚而阳往乘之。故热厥起于足下也。张兆璜曰。足心、足少阴经脉之所出。阴阳类论曰。三阳为表。二阴为里。盖太阳为诸阳主气。少阴为诸阴主气也。)帝曰。

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趾而上于膝者。何也。(上节论阳胜于阴。则为热厥。而寒厥起于阴之本位。故问之。兆璜曰。阴阳二气。阴为之主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趾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

不从外。皆从内也。(足三阴之血气。起于五趾内侧之端。里者内侧也。集于膝下者。三阴交于踝上也。聚于膝上者。三阴经脉。皆循内股而上。故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兆璜曰。阴阳二气。皆起于足。是以伤寒病足经而不病手经也。张应略曰。阴阳六气。只合六经。足之六经。复上合于手者也。)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此下二节论寒厥热厥之因。寒厥因失其所藏之阳。故曰失。)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宗筋根起于胞中。内连于肾脏。阴阳二气。生于胃腑。输于太阴。藏于肾脏。太阴阳明。合聚于宗筋者。中焦之太阴阳明。与下焦之少阴太阳。

中下相合。而会合于前阴之间。兆璜曰。论寒厥曰太阴阳明之所合。论热厥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阴阳二气。本于先天之下焦。而生于后天之中焦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

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此言寒厥之因。因虚其所藏之阳而致之也。夫秋冬之时。阳气收藏。

阴气外盛。此寒厥人者。因恃其质壮。过于作劳。则下气上争。不复藏于下矣。阳气上出。则阴藏之精气亦溢于下矣。

所谓烦劳则张。精绝也。邪气者。谓阴脏水寒之邪。夫阳气藏于阴脏。精阳外出。则阴寒之邪。因从之而上矣。)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此言气因于中焦水谷之所生。然藉下焦之气。

为阳明釜底之燃。如秋冬之时。过于作劳。夺其阳气。争扰于上。阴寒之邪。又因而从之。则中焦所生之阳亦衰。不能渗营于经络矣。中下之气。不能互相资生。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兆璜曰。渗者。渗于脉外。营者。

营于脉中。营气宗气。皆精阳之气。营行于脉中。诸阳之气。淡渗于脉外。非独卫气之行于脉外也。)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此言热厥之因。因伤其中焦所生之阴气也。灵枢经云。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夫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酒亦水谷悍热之液。故从卫气先行于皮肤。从皮肤而充于络脉。是不从脾气而行于经脉。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夫饮入于胃。其津液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于肺。通调于经脉。四布于皮毛。是从经脉而行于络脉。从络脉而散于皮肤。自内而外也。酒入于胃。先行于皮肤。先充于络脉。是从皮肤而入于络脉。反从外而内矣。不从脾气通调于经脉。则阴气虚矣。悍热之气。反从外而内。则阳气入矣。阳明乃燥热之府。藉太阴中见之阴化。

阴气虚而阳热之气内入。则胃气不和矣。胃不和。则所生之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能营于四肢。而为热厥矣。)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悍。

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夫饮酒数醉。则悍热之气。反从外而内。而酒气聚于脾中矣。若饱以入房。则谷食留于胃中。脾脏不能转输其精液。而谷气聚于脾中矣。气聚于中而不得散。酒气与谷气交相侵搏。则热盛于中矣。

中土之热。灌于四旁。故热遍于身也。入胃之饮食。不能游溢精气。下输膀胱。故内热而溺赤也。夫肾为水脏。受水谷之精而藏之。酒气热盛而悍。则肾脏之精气日衰。阴气衰于下。而阳气独胜于中。故手足为之热也。张兆璜曰。寒厥因失其所藏之阳。而致中气日损。热厥因伤其所生之阴。而致肾气日衰。当知中下二焦。互相资生者也。张应略曰。

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是人之所当调养者。阴阳精气耳。苟得其养。可同归于生长之门。苟失其养。则为暴仆卒厥。)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

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暴不知人。卒然昏。或仆扑也。半日气周之半。一日气行之周。)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阴气盛于上。谓中焦之阳气日损。阴气独盛于上也。阴盛于上。则下焦之阳气亦虚。阳虚于下。

是以腹胀满也。)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下气、谓下焦之元阳。邪气、肾藏水寒之邪也。阳气盛于上。谓阴气虚而阳气独胜也。阳盛于上。则下气重上。下气上乘。则寒邪随之而上逆。逆则阳气乱于上。而卒不知人。灵枢经曰。清浊之气乱于头。则为厥逆眩仆。此论阴阳二气之并逆也。兆璜曰。前论下气上争。则中焦之阳气日损。阴气虚中。则下焦之肾气日衰。此复论阴气盛于上。则下气亦虚。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

又一辙也。)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上节论阴阳二气之厥。故帝复问其经脉之厥状焉。病能者。能为奇恒之病也。夫奇恒之病。不应四时。多主厥逆。是以六经之厥。能为诸脉作病者。皆属奇恒。因于论厥。故列于厥论篇中。原属厥逆奇恒之病。故先提曰病能。而列于病能篇之前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巨阳、太阳也。足太阳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背挟脊。抵腰中。下贯臀。入中。循内。出外踝之后。是以厥逆于上。则为首肿头痛。厥逆于下。则为足不能行。神气昏乱。则为仆。太阳为诸阳主气也。此病在经而转及于气分。故曰发。)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癫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其脉循腹里。属胃络脾。经气厥逆。故腹满胃不和。不得卧也。阳明乃燥热之经。其经气上出于面。故面赤而热。)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从耳后。入耳中。下颊车。循胸过季胁。出膝外廉。循足跗。故逆则暴聋。颊肿胁痛。足不可以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音嗔。引起也。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故厥则腹满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也。)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

腹满心痛。(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贯肝膈。入肺中。出络心。注胸中。循喉咙。挟舌本。经脉厥逆。而阴液不能上资。是以口干心痛。肺金不能通调于下。故溺赤。水火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故腹满也。)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

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足厥阴之脉。内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故厥则少腹肿痛而腹胀。其下循阴股。

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是以泾溲不利。阴缩而肿。肝主筋。膝者经之会。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

其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厥阴木火主气。荥俞厥逆。故内肿热也。阴阳二气。皆起于足。故只论足之六经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厥在经脉。故当随经以治之。如经气盛者。用针泻而疏之。经气虚者。以针补之。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此复论三阴三阳之气厥也。夫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五脏六腑之所生也。脏腑之气逆于内。则阴阳之气厥于外矣。故复论手足十二经气之厥逆也。中土之气。主溉四旁。足太阴气厥。故为之急挛。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脾气逆而不能转输其精气。

是以心气虚而痛引于腹也。此是主脾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脾气焉。按首言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是以先论足六经脉之厥状。次言阴阳二气。出中焦水谷之所生。脾主为胃行其精液。是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五脏六腑。皆受气于阳明。故复论手足三阴三阳之气厥也。)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

按呕变当作变呕。灵枢经云。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言苦寒之味。过伤少阴。转致中胃虚寒。而变为呕逆。与此节大义相同。且有声无物曰呕。故不当作呕出变异之物解。)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挛者。

肝主筋也。腰者。肝之表也。虚满者。食气不能输精于肝也。前闭者。肝主疏泄也。肝主语。谵语者。肝气郁也。)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三阴俱逆。是阴与阳别矣。不得前后者。阴关于下也。诸阳之气。皆生于阴。

三阴俱逆。则生气绝灭。是以手足寒而三日死矣。此厥在气分。故主三日死。谓三阴之气厥绝也。若厥在经脉。则为厥状病能。而不至于死矣。)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太阳主诸阳之气。阳气厥逆。故僵仆也。阳气上逆则呕血。阳热在上则衄血。此太阳之气。厥逆于上。以致迫血妄行。)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

项不可以顾。(少阳主枢。是以少阳气厥。而机关为之不利也。颈项者。乃三阳阳维之会。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转行。项不可以回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少阳相火主气。火逆于内。故发为肠痈。不可治者。谓病在气分。而痈肿在内。非针刺之可能治也。若发惊者。其毒瓦斯干脏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咳也。阳明之气主肌肉。故厥则身热。经云。三阳发病。主惊骇。衄血呕血者。阳明乃悍热之气。厥气上逆。则迫血妄行。此病在气而及于经血。故皆曰善。)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太阴厥逆。肺气逆也。肺主气。故虚满而咳。不能通布水津。故善呕沫。此是主肺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肺气焉。夫阴阳之气。皆出于足。此论脏腑之气。故并及于手焉。)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心主者。手厥阴包络之气也。手少阴者。心藏之气也。包络为君主之相火。二火并逆。将自焚矣。故为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太阳所生病者。耳聋。小肠主液。故逆则泣出也。夫心主血脉。小肠主液。而为心之表。小肠气逆。则津液不能营养于经脉。是以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盖腰项之间。乃脉络经俞之大会也。)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治主病者。(手阳明者。肺之府也。手少阳者。手厥阴三焦也。阳明主嗌。

肺主喉。兼三焦之火气并逆。是以发喉痹而嗌肿也。阳明乃燥热之经。三焦属龙雷之火。火热并逆。故发也。张兆璜问曰。手之六经。独心主少阴。与阳明少阳合论者。何也。曰。天之六气。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脏。

五脏配合五腑。是只五脏五腑。以应五方五行。五色五味。五音五数也。所谓六脏六腑者。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合为六脏六腑。复应天之六气。是以论手心主而兼于少阴。论手阳明而合少阳也。曰手厥阴为心脏之包络。固可合并而论。手阳明与少阳并论者。其义何居。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中上二焦。并出于胃口。下焦别手阳明之回肠而出。故论手阳明。而兼于少阳也。)

[卷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按以下四篇论奇恒之为病。篇名病能者。言奇病之不因于四时六气。而能为脏腑经脉作病也。疏五过论曰。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方盛衰论曰。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

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盖言本经之上经。论气之通于天。下经言病之变化。临病之士。

审证辨脉。察色观形。分时候气。别正甄邪。再当比类奇恒。合之病能。诊可十全。方为得道。是以本卷一十五篇。自热病论至厥论。论疾病之变化。而以奇恒四篇。续于其后。谓疾病变化之外。而又有奇恒之病。诊恒病之脉证。又当合参之于病能。庶不致有五过四失之误。首论胃脘痈者。言荣卫血气。由阳明之所生。血气壅逆。则为痈肿之病。与外感四时六淫内伤五志七情之不同也。张兆璜曰。病能者。言奇病之形能也。)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

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胃脉者。手太阴之右关脉也。人迎者。结喉两旁之动脉也。盖胃气逆。则不能至于手太阴。而胃脉沉细矣。气逆于胃。则人迎甚盛。人迎甚盛。则热聚于胃矣。)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人迎者。胃之动脉也。故胃气逆。则人迎脉盛。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则留滞而为痈矣。)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此言胃不和而卧不安也。夫五脏所以藏精者也。精者胃腑水谷之所生。而分走于五脏。如脏有所伤。乃精有所往而不受。则为卧不安矣。

盖五味入胃。津液各走其道。是胃腑所生之精。能分寄于五脏则安。逆留于胃。即为卧不安之病。上节论胃中气逆。则为脘痈。此言胃腑精逆。则卧有所不安。是奇恒之道。如璇玑玉衡。神转不回。如回而不转。则失其相生之机。如有所留阻。则为痈逆之病。故人不能少空悬其病也。张兆璜曰。夫百病之始生。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而又有奇恒之病。故人不能少悬其病。玉师曰。奇恒之病。病经气之厥逆。血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故先论阳明精气之逆。)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此言肺气逆而为病也。脏真高于肺。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逆则气盛而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矣。偃、仰也。奇恒阴阳中。谓玉机诸论篇中。言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也。张兆璜曰。此处提奇恒二字。)帝曰。

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此论肾气逆而为病也。夫左脉主血当沉。右脉主气当浮。今脉不然。其所主之病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脉合四时。故冬诊之。左右脉皆当沉紧。今左脉反浮而迟。是逆四时之气矣。肾主冬气。而又反浮在左。故当主病在肾。颇关涉于肺。当为腰痛之病。)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

故肾为腰痛之病也。(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是水谷所生之精气。先至于手太阴。太阴肺金。相生而顺传于肾。肾当复传之于肝。今反见浮迟之肺脉。是肾脏有病。而气反还逆之于母脏。故当主肾病之腰痛。而颇关涉之于肺也。)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经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此言五脏相通。虽顺传有次。然不得相生之正气。而反受母脏之寒邪。则为痈肿之病矣。)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等、类也。痈虽同名。而为病之因。各有其类。)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灵枢痈疽篇曰。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又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故痈肿。盖言邪客于脉络之中而为痈肿者。宜用针开除以去之。夫肾脉上贯肝膈。肾与肝脉。皆循喉咙入颃颡。故痈肿在颈。此病因于肾也。)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肝藏之血。行于皮肤气分。如肾藏之寒邪。顺传于肝。肝气盛而血聚于皮肤之间而为痈肿者。宜石而泻之。盖石者。

砭其皮肤出血。针者。刺入经穴之中。故病在脉络者宜针。病在皮肤者宜石。是以同病异治而皆已也。张兆璜曰。陷下者又宜灸。始言针灸而后只言针石者。盖此篇论五脏之相传。而肾藏之气已传于肝。故只宜针宜石。设或有回陷于肾者。又当灸之。此虽不明言。盖欲人意会。读者宜潜心参究。不可轻忽一字。)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经曰。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又肝病者善怒。此肝虽顺传于心。而不得相生之正气。反受肝之寒邪。寒凌心火。故为怒狂。)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折、屈逆也。决、流行也。本经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此言肝气上逆。则阳气暴折而不得出。阳气难于流行。则肝气亦未得而治。故善怒也。)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

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心为阳中之太阳。巨阳者。心之标阳也。少阳者。肝之表气也。

夫阳明乃胃之悍气。故独动而不休。巨阳少阳不动者也。今不动之气。反动而大疾。故使人怒狂也。)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是食入于阴。而长气于阳也。此言巨阳少阳。受气于心肝二脏之阴。肝心之气上逆。以致巨阳少阳之动大疾。故夺其食。则阴气衰而阳动息矣。)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夫所谓怒狂者。肝邪上乘于心。铁乃乌金。能伐肝木。故下肝气之疾速也。)帝曰。善。有病身热懈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酒风。(此言脾气逆而为病也。夫饮酒数醉。气聚于脾中。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而四肢懈堕也。热盛则生风。风热相搏。是以汗出如浴。而恶风少气。张兆璜曰。饮酒者。先充络脉。从络脉而反逆于脾中。在心主脉。

是从心气之传于脾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酒气聚于脾。

则不能上输于肺。而下输膀胱矣。易曰。山泽通气。泽泻服之。能行水上。如泽气之上升为云。而复下泻为雨也。术乃山之精。得山土之气。能通散脾气于四旁。麋衔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能去风除湿者也。合三指撮者。三乃木之生数。取制化土气之义。后饭者。复以谷气助脾也。夫奇恒之病。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今论胃腑所生之精气。以太阴始。而顺传于肾。肾传之肝。肝传之心。心传之脾。是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而又有不得偃卧腰痛颈痈诸病。是四时六淫。七情五志之外。而有奇恒之逆传。奇恒之中。而又有顺传之奇病。故人不能虚悬其病也。按本经八十一篇。内论疾病者。只二十有奇。而论奇恒者有十篇。当知人之生病也。多起于厥逆。)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

聚者坚也。搏者大也。(此论切求奇恒之脉法也。夫胃腑五脏之病能者。其气逆者。其脉沉细。故所谓沉之而细者。其应手如针之细而沉也。再按而摩之。切而求之。如胃精之聚于胃。脾气之聚于脾者。其脉坚牢而不鼓也。又如肺气之盛。

肾气之上搏于肝。肝气之上搏于心者。其脉应指而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上经者。谓上古天真。生气通天。至六节藏象藏气法时诸篇。论人之脏腑阴阳。地之九州九野。其气皆通于天气。下经者。谓通评虚实以下。至于脉解诸篇。论疾病之变化。金匮者。如金匮真言。脉要精微、平人气象诸篇。论脉理之要妙。以决死生之分。藏之金匮。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故曰。金匮者。所以决死生也。按本经以七七四十九篇。为上下经。后附论刺论穴。论五运六气。五过四失。如易之以八八六十四卦。分上下经。而后附系辞说卦诸篇之义。

张兆璜曰。按新校正云。晋皇甫士安序甲乙经云。素问亦有亡失。隋人全元起注本。亦无第七卷。唐时王冰。以天元纪大论、五营运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政纪论、至真要论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取以补所亡之卷。

是以上经下经之说。不合八十一篇之平分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揆度者。切度奇恒之脉病。奇恒者。言奇病之异于恒常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奇者。病五脏之厥逆。

不得以四时之气应之。所谓恒者。奇恒之势。乃六十首。亦得以四时之气。而为死生之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揆度奇恒。所指不同。故当切求其脉理。而复度其病处。如本篇论五脏之病能。当摩之切之。以脉求之。如太阳之肿腰椎。少阳之心胁痛。阳明之振寒。太阴之病胀。又当得其病处。而以四时度之。)

[卷五]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论奇恒之府。而为奇恒之病也。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此六者。名为奇恒之府。是以本篇之所论。有犯大寒。内至骨髓。上逆于脑之脑髓骨病。脉解篇之脉病。口苦之胆病。

九月而喑。及母腹中受惊之女子胞病。皆奇恒之府而为病也。盖此六者。地气之所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与气之通于天。病之变化者之不同。故所谓奇病也。张兆璜曰。一因子以病母。一因母以病子。妊娠子母。性命相关。岐伯对曰。

胞之络脉绝也。(胞之络脉。胞络之脉也。绝谓阻隔不通也。盖妊至九月。胞长已足。设有碍于胞络。即使阻绝而不通。)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声音之道。在心主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之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音声。故曰。舌者。音声之机也。胞之络脉系于肾。足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

胞之络脉阻绝。则少阴之脉亦不通。是以舌不能发机而为喑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十月胎出。则胞络通而音声复矣。)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刺法、谓针经内之法也。疹、病也。

言毋损其不足。益其有余。使成其病。而后复调治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石也。(、谓针。石、砭石也。针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是以身羸瘦者。不可妄用针石。此章重在有余。而兼引其不足。)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泄、谓用针泻之。针经曰。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

精泄则病益甚而。按腹中胞积。皆为有形。在女子胞则曰无益其有余。在息积曰不可灸刺。在伏梁曰不可动之。是腹中有形者。皆不可刺泄。刺虽中病。而有形之物不去。则反泄其精气。正气出而邪病反独擅于其中。故为疹成也。朱圣公曰。女子胞。腹中积。皆为有余。)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此肺积之为病也。肺主气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积曰息奔。在本经曰息积。积者渐积而成。是以二三岁不已。夫肝肺之积。皆主胁下满。积在肝则妨于食。此积在肺。故不妨于食也。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凡积当日用导引之功。调和之药。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只用药而不导引。则药不能以独治也。)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此其气积于大肠之外而为伏梁也。大肠为肺之府。气逆不通。是以身体髀股皆肿。此根因于风邪伤气。留溢于大肠之间。而着于肓。肓者。即肠外之膏膜。其原出于脖。正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盖风气留溢于脐下。与水脏水腑相连。动之则风行水涣。而为水病矣。水逆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张兆璜曰。奇恒之病。多因于积聚厥逆。

前论腹中。此论奇恒。不可谓之重出而置之勿论。应略曰。腹积有五。止论肺与大肠者。谓病在气也。故在肺曰气逆。在大肠则曰其气溢于大肠。)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

(此论诸筋之为病也。夫奇恒之势。诊有十度。度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如心脉满大。肝脉小急。

脉来悬钩。脉至如喘之类。皆所以度脉也。如肝满肾满肺满则为肿。肝气予不足。木叶落而死。肾气予不足。去枣华而死。皆所以度脏也。如肌气予不足。肤胀身肿。大肉陷下。皆所以度肉也。诊筋之病。所以度筋也。如十二俞之予不足。

水凝而死。所以度俞也。如正月太阳。三月厥阴。五月阳明。十月少阴。所以度阴阳气也。皆为病之异于恒常者也。夫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是以筋病急而尺脉数也。)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诸筋之会。聚于宗筋。冲脉者。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是以筋病而腹必急也。夫十二经之筋病。惟手太阴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是少阴筋病甚者。死不治。是以白色黑色见者。则病甚也。)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

善。(此论脑骨髓之为病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故所犯大寒之气。而内至骨髓也。诸髓皆属于脑。故以脑为主。髓邪上逆。则入于脑。是以头痛数岁不已。齿乃骨之余。故齿亦痛也。此下受之寒。

上逆行巅顶。故名曰厥逆。)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五气者。

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美。则臭味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见于外窍也。瘅、热也。按金匮要略曰。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若人能养慎。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如此人数食甘美。而致口甘消渴者。乃不内外因之病也。故列于奇病之中。)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苦先入心。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者香美。肥者浓味也。浓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

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香草。陈气、积气也。盖味有所积。以臭行之。从其类而治之也。)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胆病者口苦。阳陵泉、胆之合穴也。帝言有病口苦。取阳陵泉而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按灵枢经曰。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夫寒热。实证也。

此系胆虚气溢。当取募俞。不当取其合穴。故口苦之不愈也。)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夫谋虑在肝。决断在胆。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

肝脉挟胃贯膈。循喉咙。入颃颡。环唇内。故咽为肝之外使。是以肝病而亦证见于口也。)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谋虑不决。则肝气郁而胆气虚矣。胆之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矣。上节论脾气实。此论胆气虚。

虚实之气。皆能为热而成瘅。)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门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四椎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其所治之法。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今经已亡。愚谓七十二篇系刺法论。抑或在此篇中。今所补遗经二篇。乃后人撰者也。)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此论阴阳二气。生于太阴阳明。阴阳不和而为死证也。夫水谷入胃。脾主行其津液。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太阴不足则阳明甚盛。太过不及则阴阳不和。阴阳不和则表里之气皆绝矣。夫入胃之饮。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太阴病而不能转输于上。颇在肺而不能通调于下。则病癃矣。夫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今地气不能上升。而惟下泄。是以一日数十溲。此太阴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身热如炭。阳明盛也。阳明脉挟喉。其在膺中。颈膺如格。胃气强也。阳明盛强。则人迎躁急。颇关在肺。故喘息气逆。此阳明之有余也。阳明盛强。则与脾阴相绝。太阴不得受水谷之精。是以脉微如发。此太阴之不足也。)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

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病在太阴与胃肺也。夫阳明乃燥热之经。从中见太阴之湿化。太阴不足。则胃气热而人迎躁盛矣。胃气上逆。颇关在肺。而为喘息气逆矣。胃气盛强。不能游溢精气。而太阴不足矣。太阴不足。则五脏六腑皆无所受气。而为厥逆之死证也。兆璜曰。伤寒论云。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气生热。则阳明与太阴绝。而太阴不足矣。太阴不足。则太阴与阳明绝。而胃中燥盛矣。阴阳表里之相关也。)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此言有余不足之皆为病也。五有余者。谓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而气逆。此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病癃。一日数十溲。太阴脉微细如发。亦病气之不足也。兆璜曰。在阳明曰五病气。在太阴曰亦病气。是先因有余。而致病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

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阳明者表也。外得五有余。不能行气于表之三阳矣。太阴主里。内得二不足。不能行气于里之三阴矣。此其身之表里阴阳皆为断绝。亦正死也明矣。)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此女子胞之为病也。有所大惊。则气暴上而不下。夫精以养胎。而精气并居者也。母受惊而气上。则子之精气亦逆。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愚谓巅亦作癫。按婴儿癫痫。多因母腹中受惊所致。然癫疾者。逆气之所生也。故因气上逆而发为癫疾。

兆璜曰。胎中受病。非止惊痫。妊娠女子。饮食起居。大宜谨慎。则生子聪俊。无病长年。)帝曰。有病然。如有水状。

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然、浮肿貌。如有水状者。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也。

是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其脉大紧也。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外受之风邪。故身无痛也。水气上乘。故形不瘦。风木水邪。乘侮土气。故不能食。即食而亦不能多也。兆璜曰。邪干上焦则不能食。

在中焦则食少也。)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为水脏。水生风木。此肾脏自生之风。非外受之邪。故曰病生在肾。兆璜曰。天有六淫。人亦有六气。奇恒之病。多不因于外邪。)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水者火之胜。不能食者。水邪直入于上焦也。善惊者。水气搏于心下也。夫心不受邪。惊已而心气痿者。心受邪伤也。)

[卷五]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此承上章记奇病之广大。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满谓脏气充满也。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如满而皆实。是为太过。

当即为肿。然此论脏气实而为肿。与气伤痛。形伤肿之因证不同也。)肺之雍。喘而两满。肝雍。两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大跛。易偏枯。(雍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盖满在气。则肿在肌肉。雍在经。则随经络所循之处而为病也。肺主呼吸。其脉从肺系横出腑下。故喘而满。肝脉环阴器。抵小腹。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两满。而不得小便。脏气雍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肾脉起于足下。循内踝。上内。属肾络膀胱。故自脚下至少腹满。肾主骨而寒水主气。故足胫有大小。髀大而跛。变易为偏枯。此论脏气雍于经脉。而为此诸病。与邪在三焦之不得小便。虚邪偏客于形身。而发为偏枯之因证不同也。)心脉满大。痫螈筋挛。(痫螈、抽掣也。挛、拘挛也。心为火脏。火热太过。是以脉大而痫螈筋挛。)肝脉小急。痫螈筋挛。(肝主筋而主血。小则为虚。急则为寒。此肝脏虚寒。而不能荣养于筋。故为挛螈之病。此论筋之为病。有因心气之有余。有因肝气之不足。

与风伤筋脉。筋脉乃应之为病不同也。)肝脉骛暴。有所惊骇。(骛音务。骛、疾奔也。又乱驰也。言肝脉之来疾而暴乱者。必有所惊骇故也。此言因惊骇。而致肝脉暴乱。非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也。兆璜曰。七情之中。心肝主惊。

因惊骇而致肝脉骛暴者。所谓病生于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者。所谓情生于病也)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脉络阻于下。则音不出于上。脉络疏通。其音自复。故脉不至而喑者。不须治之。其病自已。此系经脉所阻之病。与邪搏于阴。则为喑之不同也。)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小急、虚寒之脉。瘕、聚也。脏气有所留聚。故脉见小急而不鼓。)肾肝并沉为石水。(肝乃东方春生之木。主透发冬令闭藏之气。如肝肾之脉并沉。是二脏之气皆闭逆于下。而为石水矣。石水者。肾水也。如石之沉。腹满而不喘。)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肝主风木。

肾主寒水。如肝肾之脉并浮。是二脏所主之气。皆发于外。故名曰风水。如浮而并虚。是脏气不藏而外脱。故死。此言肝肾之气。过于闭藏。则沉而为水。过于发越。则浮而兼风。皆本脏所主之气。而自以为水为风。与本经之热病论、水热穴论、灵枢论疾诊尺篇。及金匮要略诸经。皆论石水风水之不同也。)并小弦欲惊。(小者。血气皆少。弦则为减为寒。

肝藏之气生于肾。脉并小弦。是二脏之气皆虚。而欲发惊也。前论肝雍之惊病有余。今弦小欲惊。病不足。皆本脏本气之为病也。上节言虚脱于外者死。此言本虚于内者惊。)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大则为虚。急则为寒。

沉为在下在里。故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心疝之有形在少腹。其气上搏于心。故心脉搏而滑急也。肺脉当浮而反沉搏。是肺气逆聚于内而为肺疝矣。)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此言疝瘕之病。病三阴三阳之气而见于脉也。子繇曰。瘕者假也。假物而成有形。疝字从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三阴之气者为疝。玉师曰。瘕在肠胃之外。故三阳急。疝病五脏之气。故三阴急。)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二阴、少阴也。痫厥者。昏迷仆扑。卒不知人。此水气乘心。是以二阴脉急。二阳、阳明也。阳明者土也。土气虚寒。则阳明脉病。

故发惊也。)脾脉外鼓沉为肠。久自已。(肠、下痢也。着至教论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此三阳并至。干薄脏阴。乃奇恒之下痢。与外受六淫之邪。迫于经络。而为下利脓血者不同。故病见于脏脉。而各有死生之分。脾为阴脏。位居中央。受三阳阳盛之气。迫而上行。则其脉外鼓。搏而下沉。则为肠下痢。盖言阳气上下之无常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故虽受阳热之气。

其病久而自已。玉师曰。疝瘕肠。皆病在三阴三阳之气分。首节论阳热之气伤脾藏之津液而为肠。次论阳热之气伤肝肾心藏之血而为肠下血。后论三阳之气甚而三阴之气伤者死。)肝脉小缓为肠。易治。(经云、缓者多热。小者血气皆少。此阳热之气。干薄脏阴。致肝藏之血气下泄而虚。故其脉小缓也。肝主藏血。故虽受阳邪。尚为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下血。(肠下血者。或下痢赤色。或下血也。肾主藏精。为精血之原。阳热之气。下薄于肾。故为肠下血。阴血伤。故脉小。热邪干肾。故沉而搏也。)血温身热者死。(夫阴阳相和则生。偏害则死。三阳为阳。三阴为阴。

气为阳。血为阴。三阳之热。薄于阴血。血受热伤。故血温也。身热者。三阳盛而三阴之气绝也。)心肝。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此承上文而言。阴血盛者。虽受阳薄。尚为可治。盖重阴血以待阳也。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脏。受阳盛之气。而为肠者。亦下血。如二脏同病。则阴血盛而可以对待阳邪。故尚为可治之证。)其脉沉小涩为肠。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上节分血气为阴阳。此复以三阴三阳之气论阴阳也。脉小沉滞者。三阴之气。为阳薄所伤也。其身热者。阳盛而阴绝也。七日死者。六脏之阴气终也。按此系奇恒之病。缘于阴阳不和。非关外淫之气。

医者大宜体析。如因表邪而发热者。其脉必浮。或见滑大。初起之时。必骨痛头疼。或恶寒喘急。表证始盛。里证尚微。

盖先表而后入于里也。此系三阳之气。直并于阴。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沉涩。一起之时。里证即急。或噤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发惊昏沉。或嗌干喉塞。身虽热而热微。外证轻而里急。此三阳之气。疾起如风。至如砺。当急用抑阳养阴之药以救援。若见身有微热。而用表散之轻剂。因脉小涩。而用和调之缓方。三日之后。即成不救矣。存德好生之士。

当合参诸经。细心体认。幸勿以人命为轻忽也。张兆璜曰。危险之证。当用瞑眩之药以急救。若用平和汤而愈者。原不死之病也。服平和汤而后成不救者。医之罪也。张应略曰。当汗而急汗之。正所以养阳也。当急下而大下之。正所以养阴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此言荣卫血气虚逆。而成偏枯也。夫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濡筋骨以利关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是故荣卫调。

则筋骨强健。肌肉致密。如血气虚逆。则皮肤筋骨。失其荣养。而成偏枯之患矣。荣卫之气。由阳明之所生。血脉乃心脏之所主。阳明气血皆多。其脉当浮大。今脉沉而鼓动带涩。灵枢经曰。涩为少气。伤寒论曰。涩则无血。是血气虚于内矣。推而外之。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前连于胸。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盖营卫血气。皆从此内膈而外达于形身。营卫不足。则膈气虚矣。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证。故名曰膈偏枯也。夫心主血脉之气。小则血气皆少。坚急为寒。心气虚寒。则血脉不行。筋骨无所荣养。而亦成膈外之偏枯。夫邪之偏中于身。及风之伤人而成偏枯者。乃外受之邪。当主半身不遂。此由在内所生之血气虚逆。故主于膈偏枯。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男子血气从左而转。女子气血从右而旋。是以男子之病发于左。而女子之病发于右也。)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夫营卫气血。虽生于阳明。主于心脏。然始于先天之肾中。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不喑舌转。

是先天之根气不伤。故为可治。偏枯而主三十日起者。言其愈之速也。其从者喑。三岁起。从、顺也。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阴阳血气虽顺。而喑者至三岁之久。而后能复也。兆璜曰。不喑舌转。先天之气在也。其从者喑。后天之气复也。)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年不满二十者。脏腑正盛。血气方殷。而反有此衰败之证。比及三年。五脏胃腑之气。

渐次消灭而死矣。兆璜曰。如外感风邪者。值此少壮之年。更易愈矣。此因于内损。故名曰膈偏枯。)肺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血衄、血出于鼻也。脉搏击而血衄者。经热盛而迫血妄行。血脱。故身热也。脉来悬钩者。心之脉也。浮者。肺之脉也。心主血脉。肺主皮肤。而开窍在鼻。心脉来盛。上乘于肺而致衄者。此血衄之常脉也。

夫因外感风寒。表阳盛而迫于经络之衄者自愈。若心脉盛而迫于皮肤之血以致衄者。为常脉。此表里阴阳。外内出入。

而皆为衄病之常。若脏气不守。经血沸腾。脉至而搏击应手者。此热盛而血流妄行。一丝不续。则穹坏判矣。玉师曰。

搏者阴阳相搏。血衄身热者。血气俱脱。故死。悬钩浮脉。乃血衄之常脉。故不死。不死者。如奇恒之衄也。)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暴厥者。一时昏厥。

而不能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夫有形之邪上乘。则脉至如喘。无形之气上逆。则脉至数疾。邪薄心下。故发惊也。盖心不受邪。至三四日。邪自下而惊厥之病自已。非比外淫卒厥之难愈也。)脉至浮合。浮合如数。

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此论脏腑经俞之气不足。而各有死期也。浮合者。如浮波之合。来去之无根也。浮合如数。而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之不足也。微见此脉。至九日十日之交而死。盖九者阳之终。十者阴之尽。此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气终也。予与同。夫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之气。各传与之。如五脏有病而逆传其所胜者死。如顺传其所生。而受所与之气不足者亦死。故曰气予之不足也。又五脏各以其时而主于手太阴者。脏气传与之俞。俞气传与之经。脉气与之络。络与之肌。此经脉之气。受五脏所与之气不足。故脉至如此虚数之极也。士宗曰。

微对显言。微现此脉。期以九十日而死。若显露之。不超时日矣。后之交漆。亦犹是也。兆璜曰。络与之肌。肌络之气。外内相通。故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如火薪然者。心气不藏。虚炎之极也。精者。五脏主藏精。谓所与之气。精气也。曰夺曰虚曰不足者。谓夺其所与之精气。

以致虚而不足也。草干冬令之时。当遇胜克之气而死。所谓脉至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也。玉师曰。心脉如火薪。肝脉如散叶。胃脉如泥丸。太阳如涌泉。肌脉如颓土。皆以五行之气效象形容。盖此乃五脏虚败之气变见于脉。非五脏之病脉也。斯之谓奇恒之脉。应略曰。予者谓脏腑之气传与之脉也。)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散叶、飘零虚散之象。肝木之气虚。故当至秋令之时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脉塞而鼓。谓脉始来充塞于指下。旋即鼓动而去。有如省问之客。方及门而即去也。悬、隔也。悬去枣华者。谓相隔于枣华之时而死也。张兆璜曰。脏腑之气。外合五行之生克。而草木之荣枯。只以四时之气候之。火土之气。皆主于夏。故曰悬去枣华者。谓相去枣华之初夏。而死于土令之长夏也。应略曰。脉始于肾。故肾气虚而脉至如省客。)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丸泥者。如泥丸而不滑也。胃为阳土。位居中央。其性柔。其体圆。故曰脉弱以滑。是有肾气。盖往来流利如珠曰滑。如丸泥者。无滑动之象。胃将死败之征也。榆荚至春而落。木令之时也。脏腑之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故曰精予不足。)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胆属甲子。主一阳初生之气。

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如横格者。有如横拒而不得上下。是胆气虚而不能升也。灵枢经曰。其胆乃横。是胆气横而脉亦见其横格也。禾熟、秋深之时也。兆璜曰。人生于寅。天三生木。故在人脏腑阴阳之生死。应四时草木之荣枯。

按宋史钱乙传曰。一乳妇因悸而目张不得瞑。乙曰。此气结而胆横不下。用青郁李酒饮之而愈。)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弦缕者。精血虚而如缕之细也。胞精、胞络之精气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善言者。胞气泄也。驷见而陨霜。九月之候也。九月万物尽衰。则气去阳而之阴。应收藏之气。

而反泄于外。故死。胞主藏精血。故曰精予不足。)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见三十日死。(此承上文而言冲任之脉绝也。冲任起于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胞精不足。冲任将绝矣。交、绞也。如绞漆之左右旁流。无中通一贯之象。是循中而上之冲任绝矣。精血为阴。故至三十日而死。三十日者。月之终也。兆璜曰。冲任为经脉之原。故亦曰微见。吴氏曰。微见。始见也。)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至如涌泉。

来盛而不返也。浮鼓肌中。无根外脱之象也。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主气。而生于膀胱之水中。是以标阳而本寒。夫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少气味者。少阳之标本皆虚也。盖言太阳之气不足。而水府未虚。阳生于阴。尚有根而可复。如标本皆少。不免于死亡矣。韭乃肝之菜。至春而英。韭英之时。更疏泄其本气则死矣。兆璜曰。太阳为诸阳主气。故六气之中。独举太阳。冲任为经血之海。皆起于胞中。故六腑之中。特提胞脉。膀胱者。胞之室也。)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颓土、倾颓之顽土也。脾主肌肉。如颓土而按之不得者。无来去上下之象。是肌气受所予之不足也。土位中央。而分王于四季。当五色具见而先主黄。若五色之中而先见黑。是土败而水气乘之矣。马氏曰。垒作。葛之属也。葛色白而发于春。白发时。木气旺而颓土之气绝矣。)脉至如悬壅。悬壅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悬壅者。如悬痈也。揣、度也。先轻浮而度之。再重按而切之。其本益大。有如痈之头小而本大。此脏腑十二俞。气之不足也。夫经俞之气。昼夜环转。俞予之不足。是以脉壅滞而有如痈之象也。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壅滞之脉。再为凝泣。绝无生动之机矣。)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菀音郁。偃、仰也。脉如仰起之刀口。

利锐而背坚浓。是以浮之小急。而按之坚大也。夫五脏相通。精气各循序而传予之。肾为水脏。又独受五脏之精而藏之。

是以传与之外。而又有邪气独并于肾之奇病也。有如此之脉病者。其人当至立春而死。按灵枢经曰。肾是动病喝喝而喘。

坐而欲起。其人不得坐者。肾气伤也。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肾气已伤。再至春而泄之。肾气绝矣。张兆璜曰。

菀热、久郁之气。寒热、新积之邪。盖久则寒亦化热。故曰菀热。按此与病能之义。大略相同。病能篇论五脏之邪气。

循序相传。此论五脏之寒热。独并于肾。盖精气之有传有并。而邪亦随之。此论气予不足中。突提邪并一节。经义微妙。

学人大宜体会。张应略曰。因精气之传予。故邪亦从而传之。因肾藏五脏之精。故寒热亦独并于肾。)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直值同。如丸滑而不值手者。圆活流利。似于无形。

故按之不可得也。大肠为肺之府而属庚金。其脉宜弱轻浮。气予不足。故脉至若此。枣叶生于夏。火旺则金铄矣。)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脉至如华者。如华之轻微也。小肠为心之府。而属丙火。其脉当来盛。反如华者。气予不足也。腑气不足。则脏气亦虚。神虚则恐惧自失。神志不宁。故坐卧不安也。小肠之脉。入耳中属听宫。常有所听者。如耳作蝉鸣。或如钟磬声。皆虚证也。遇金水生旺之时而死。下经曰。

诊合微之事。通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定五度之事。如此乃足以诊。夫五中之情。决奇恒之病也。五度之事。度奇恒之脉也。本篇先论奇恒之病。后论奇恒之脉。与经常之脉证。大不相同。故曰大奇论。兆璜曰。大奇脉解二篇。皆无君臣问答之辞。而曰论曰解者。乃伯承上章解论奇恒之脉病也。)

[卷五] 脉解篇第四十九

太阳所谓肿腰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痛也。(此篇论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盖以三阴三阳之气。各主六十日为首。六六三百六十日。以终一岁之周。阴阳六气。各自盛衰。

而能为经脉作病。故名之曰脉解篇。然此篇之论。与诸经之论阴阳。各不相同。乃解奇病之脉也。太阳为诸阳主气。生于膀胱水中。故以太阳之气为岁首。正月阳气虽出于上。而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未得次序而出。故太阳所谓肿腰痛者。

因太阳之气。尚为阴气所郁。故肿腰痛也。此论阳气之微也。兆璜问曰。奇恒之势六十首。已释于诊要篇中。但脏腑阴阳之气。与此篇各有异同。请明示其旨。曰。诊要篇中论五脏之气。各主六十日为首。而取刺诸俞。各有浅深之法。

所谓度脏度俞也。此篇论三阴三阳之气。分主一岁。各有盛衰。而能为经脉作病。所谓度阴阳气。度人脉也。阴阳之道。

有名无形。数之可十可百。推之可万可千。明乎阴阳常变之理。然后可与言医。)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此言太阳之气。生于冬令水中。寒水之气有所不足。以致太阳之气亦虚。而为偏枯跛足也。夫正月阳气解冻。从地气而上出。则阳气当自次而盛矣。言有所谓偏虚而为跛者。又缘冬令寒水之气颇有不足。以致所生之阳气偏虚。而为经脉作病。上节论阳气微而为时所遏抑。此论根气不足。而所生之气亦虚。

以下论阳气之渐盛。)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强上引背者。头项强而引于肩背也。太阳之脉。上额交巅。从巅别下项。挟脊抵腰中。阳气大上而争扰于上。故使其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此言阳气之更盛也。春三月。所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地万物之气。皆盛上而跃。而人之阳气。亦虚于上。

是以经脉上壅而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此言阳气之盛。极于上也。所谓狂癫疾者。乃阳气尽甚于上。而阴气从之于下。不得与阳气相和。下虚上实。故使狂癫疾也。本经曰。阳盛则狂。又曰。气上不下。头痛癫疾。以下论阳气之从下而上。自微而盛。由盛而极。太过不及。与时消息。而皆能为病。)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此申明经气之有别也。如阳气盛上。而所谓耳鸣者。因气而病经也。若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按此篇名曰脉解。而篇中上论三阴三阳之气。并不言及经脉。盖解释经脉之气。三阴三阳之气也。经脉之病。三阴三阳之气所致也。故曰所谓。曰者。言所谓有如是之病者。乃阴阳气之盛衰。而证见于有形也。若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而不涉于经也。兆璜曰。曰所谓。曰者者。释脉解篇之解字而言也。)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此言阳盛于外。而复归于阴也。阴阳离合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

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是阳气离阴而出于地。盛极于外。当复归而与阴相合。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入中之气不足。则阴虚而为喑矣。)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内夺者。谓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虚矣。俳当作痱。痱之为病。四肢不收。盖不能言而兼之四肢不收。此肾虚厥逆之所致也。兆璜曰。阳受气于四末。

阳盛已衰。故四肢不收。肾气不足。则为喑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少阴之气。肾所主也。承上文而言。肾虚以致少阴之气不至者。则手足厥冷也。兆璜曰。少阴之气。阴中之生气也。阳盛已衰。则肾虚。肾虚。则少阴之气不至矣。)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按少阳之气。当主七月八月为首。九月少阴心脏主气。少阳为君火之相。故至九月而为心之表。其气更盛者也。然此时天之阳气。尽归于下。而阴气正盛。君相之火。为时所遏。故心胁痛也。兆璜曰。少阴主心痛。少阳主胁痛。诊要经终篇曰。九月人气在心。)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九月之时。万物之气。俱收藏于阴。物藏则不动矣。是以少阳之气。亦不能枢转。故不可反侧也。上节论少阳正盛之气。为时气所遏。此言少阳之气。随万物收藏。而不能转运其枢。)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虚。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此言少阳之气正盛。

不肯随时而藏于阴也。夫九月少阳为心之表。其气正盛。然此时万物草木。尽皆衰落。则人之气。亦当去阳而之阴矣。

但少阳之气正盛。阳气入之于下。而仍欲上长。故病多跳跃也。夫人之阴阳升降。随四时寒暑往来。此气独与天地万物之气相忤。故谓之奇。兆璜曰。所谓六十首者。三阴三阳之气。各以六十者为首。自微而盛。盛而极。极而衰。非仅主六十日也。故少阳之气。至九月而正盛。)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

故洒洒振寒也。(阳明乃盛阳之气。故主五月为首。五月阳盛而一阴始生。故为盛阳之阴。阳盛之气。为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五月阳气始衰而下。一阴始生而上。阴与阳交争。以致经脉不和。而为胫肿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

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阴气下而复上者。谓冬至一阳初生。阴气下降。至五月而阴气复上也。邪、水邪也。谓阴气下归于水脏。至阴气从上而渐盛。则水邪随气而上升。上客于脏腑之间。故喘而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故曰水者阴气也。

上节论有形之水邪。上客而为喘。此论无形之水气。上乘而为胸痛少气。)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

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甚者。谓阳气下之甚。阴气上之甚也。甚则阴阳相搏。水火相恶。而阳明之气厥矣。阳明气厥。则阳明之脉病矣。阳明脉病。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

阴阳相搏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此言阳气尽归于下。阴气独盛于上。故欲独闭户牖而居。夫阳明之气。

主五月为首。五月之时。阴气始上。阳气始下。至于甚时。则当秋分之候矣。甚至阳尽阴盛。又当冬极之时矣。是阳明之气。但以五月为首。而非独主于五月六月也。六气皆然。)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此申明阴阳之气。有上下而复有表里也。阴阳复争者。谓阴阳之气。上下相搏。而复交争于外内也。阴阳之气。外并于阳。则阳盛而为病矣。阳盛。故使之乘高而歌。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

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此承上章而复申明阴阳之气。上下升降。内外出入。行于脉外之气分也。气分者。皮肤肌腠之间。上谓皮肤之上也。夫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足太阴之脉。亦见于皮肤之上而无所隐。是以阳明之气并于上。则迫于阳明之孙络与太阴之经脉也。迫于阳明之孙络则头痛鼻鼽。迫于太阴之经脉则腹肿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故主阴尽之十一月也。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故主病胀。胀谓腹胀也。兆璜曰。十一月律起黄钟。为一岁之首。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故以太阴主子也。)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阳明者。太阴之表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阴极则复。故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噫者嗳气也。灵枢经云。脾是动病。腹胀善噫。口问篇曰。气出于胃则为噫。五气论曰。心为噫。是太阴之气。从阳明而上出于心。则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嗌。故呕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则盛满而上溢。故呕也。经云。足太阴独受其浊。太阴之清气。上出则为噫。阴之浊气。上溢则为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

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得后者。得后便也。气者。转失气也。十一月初生。

至十二月阳气且出。阴气从下而衰。所谓脏中之气。得以下行。故快然如衰也。夫土位中央。上走心为噫者。厥逆从上散也。得后与气者。厥逆从下散也。夫奇恒之阴阳。各以六十日为首。而始于太阴。故论太阴之气曰十一月十二月。则余气可知。兆璜曰。太阳为诸阳主气。太阴乃阴中之至阴。以正月起太阳。十二月终太阴。用周一岁之气。)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少阴之气。主九月十月为首。十月寒水用事。故主于足少阴肾。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九月主手少阴心。然阴阳六气。止合六经。皆从下而生。故不及于手。惟少阴主水火阴阳之气。有标本寒热之化。故九月主手少阴。而十月主足少阴也。其余脏有阴阳。只论足而不论手。张兆璜曰。九月虽属心火主气。然只论足少阳之表气正盛。其义微矣。张应略曰。身半以下。地气主之。阴阳之气。皆从地而出。故厥论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本输篇曰。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是以六气止合足六经而不及于手。)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此言上下阴阳之气。不相交合而为病也。

少阴寒水在下。君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根据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咳气喘之病。)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ktkt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

阴阳内夺。故目ktkt无所见也。(此节论少阳主七八月为首。因上章论少阳为心之表。其气正盛。在九月。故不复提少阳二字。七月之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阴阳不定。而未有所主。是以色色不能。而亦未有定也。秋气始至。

则阳气始下。而未盛于内。阴气正出。而阴气内虚。则阴阳之气夺于内矣。阴阳内夺。故目ktkt无所见也。高士宗曰。色色、犹种种也。色色不能。犹言种种不能自如也。久立久坐而起。则目ktkt无所见。非色色不能之谓欤。张兆璜问曰。少阳主一阳初生之气。奚复始于秋。曰。少阳主初生之气者。乃三阳之次序也。以七月为首者。论阴阳之化运也。是以少阳主甲子。而复主于寅申。在初生之气。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坼。在相火主气。其运暑。其化喧嚣郁烦。气化在申。其运凉。其化雾露清切。阴阳之道。有常有变。此论阴阳之变易者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灵枢经曰。少阳主气。秋时阳气下降而不治于外。则少阳之气亦不得出。故少气也。厥阴肝气。与少阳标本相合。少阳之气不得出。则肝气当治而亦未得矣。

肝气内郁。故善怒。煎厥者。焦烦颠倒也。按阴阳系日月论曰。戌者九月。主左足之厥阴。故至七八月少阳主气。而厥阴肝气。将当治矣。张兆璜曰。因首不言少阳。故特提出肝字。)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

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秋时阳气虽入。而阴气尚少。故万物虽衰。而未尽去。阴气少。则阴气正出矣。阳气入。

则与所出之阴相搏矣。阴阳相搏。则少阳厥阴之气皆伤。肝气虚则恐。胆病者。心下。如人将捕之。)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秋深之时。阳尽而阴盛。是以胃无气而恶闻食臭也。论少阳而提胃气者。言奇恒所主之四时。亦皆以胃气为本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血也。(秋时阴气正出。则内夺其所藏之阴。阴气上乘。

故面黑如地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阳气未盛于上者。言至九月而少阳始盛也。夫血随气行。气未盛而脉先满。则血留而上逆矣。兆璜曰。少阳主气。心主血脉。少阳为心之表。故脉满当于阳气盛时。)厥阴所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为疝。少腹肿也。(厥阴木火主气。故主于三月四月之交。三月阳盛之时。而厥阴主气。故为阳中之阴。邪谓阴气也。厥阴之气在内而未得尽出。故为疝腹肿也。张兆璜曰。有因阳气正出而为时气所遏抑者。有因时气正盛而又当阴气所主者。当知奇恒之阴阳。与四时相逆而为病。)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草木繁茂。枝叶下垂。一惟俯而不仰。人为万物之灵。是以腰脊痛而亦不可以俯仰也。)所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癃疝也。(阴亦盛者。厥阴之气亦盛于外也。阴盛而脉胀不通。故癃而肤胀也。癃疝者。

阴器肿而不得小便也。按此篇系伯承上章解释奇病之脉气。乃自相问答之辞。故末节添一曰字。以申明自相问答之意。

张兆璜曰。曰所谓。曰者者。是设为之问辞。下文是答辞。故增一曰字以别之。)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搏而热。

故嗌干也。(所谓甚者。谓阳气甚盛也。厥阴之气。与甚阳相搏。则阴亦为热矣。热甚故嗌干而热中也。夫人之脏腑阴阳。

与天地四时之气。寒暑往来。交相顺序。惟奇恒之势。各以六十日为首。与四时之气。相逆而为病。故圣人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而持之。先诊阴阳之序。后诊阴阳之奇。审于终始。通于常变。诊道乃具。方可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