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力收入骨,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 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或再用 风流散填疮口,十三、再夹缚,十四、仍用前 服药治之。

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撙令平正。若皮不破,用黑龙散敷贴。若破,用风流散填疮口,绢片 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若水与风入脑,成破伤风,则必发头痛,不复可治。在 发内者,须剪去发敷之。

凡脑骨伤碎,在头骨上,则可治。在太阳穴,乃是命处,断然不可治矣。

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盛簟。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 却坠下手腕,又着曲着手腕绢片缚之。

凡金井骨,在胁之下,有伤损不可夹缚。只是捺平令安贴平正,用黑龙散贴,绢片缚。两胁骨亦如此。

凡跨骨从臀上出者,可用三两人,挺定腿拔抻,乃用脚KT 入。如跨骨从裆内出,不可整

凡手骨出者,看如何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

凡手脚骨,皆有两胫,若一胫断,则可治。两胫俱断,决不可治矣。凡手脚骨伤甚者,不可治。

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捺正,然后敷贴、填涂、夹缚。拔伸当相近本骨 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

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

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要骨头归旧,要撙捺皮相就入骨。

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

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割肉,肉自烂 碎了可以入骨。骨入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围,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所用刀,最要快,剜刀、雕刀皆可。

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

凡骨碎断,须要本处平正如何,大抵骨低是骨不曾损。左右看骨方是。损处要拔伸捺正,用药贴。夹缚要平正方是。

凡肿是血作,用热药水泡洗,却用黑龙散敷贴。

凡伤重,必用药水泡洗,然后涂药。如伤轻,不必洗便涂药。

凡夹缚,夏三两日,冬五三日解开。夹缚处用热药水泡洗去旧药。洗时切不可惊动损处了。仍用黑龙散敷,夹缚,盖伤重者方如此。

凡皮破,用风流散填,更涂。未破用黑龙散贴。须用杉木皮夹缚之。

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之类奠之。

凡皮里有碎骨,只用黑龙散敷贴,后来皮肉自烂,其碎骨必然自出来,然后方愈。

凡骨破打断,或筋断有破处,用风流散填涂。却用针线缝合其皮,又四围用黑龙散敷贴。

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

凡平处骨碎皮片包缚。庶可曲转屈伸。有数处如指骨断,止用苎麻夹缚。腿上用苎麻绳夹缚,绳如钱绳许大。

凡贴药,用板子一片,将皮纸或油纸,以水调黑龙散,摊匀在上,然后卷之,贴损处。

凡用杉皮,浸约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用小绳三度紧缚,三日一次。如前淋洗,换涂贴药。

凡曲缚,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用药贴,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盖曲则得伸,得伸则不得屈,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

凡损伤,其初痹而不痛。应拔伸捺正,复用刀取开皮,皆不痛。三二日后方痛。

凡损,一月尚可整理,久则不可。

凡损,不可吃草药,吃则所出骨不能如旧。

凡跌损,肠肚中污血,且服散血药,如四物汤之类。

凡损,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损药,盖损药用酒必热。且服四物汤,更看如何。又服大成汤加木通。如大小便尚未通,又加朴硝。待大小便通后,却服损药。

凡伤重者,未服损药先服气药,如匀气散之类。

凡浑身无故损痛,是风损。当服风损药,如排风汤之类。凡服损药,不可吃冷物,鱼、牛肉极冷,尤不可吃。若吃牛肉,痛不可治。

凡损药必热,便生血气,以接骨耳。

凡服药,不拘在红酒、无灰酒、生酒皆可。

凡药,三四月炼,不可多合,五月尤甚。存散药随时旋丸。

凡收药丸子、末子,并用罐子收入厨子内,以火焙之。

凡损,用火灸,则医不得,服药不效矣。

诸药,惟小红丸、大活血丹最贵。盖其间用乳香没药。枫香可代乳香三之一。血竭难得,合大活血丹。欠此亦可,若有更佳。

合药断不可无乳香没药。若无没药以番降真代,血竭无亦用此代。

凡所用药材,有外道者,有当土者,如当归土与川不同。丸子可用土当归、土药材。末子须用外道者。

洗药

凡伤重者,用此方煎汤洗之,然后敷药。

生葱(切断,一本用生姜荆芥(锉) 土当归上三味煎汤,温热淋洗。

黑龙散

(贴用)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差爻出臼。先煎葱汤或药汁淋洗。拔伸整擦,令骨相续平正后,却,约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将小绳三度缚之要紧,三日一次。再如前淋洗,换药,贴裹。不可去夹。须护毋令摇动。候骨生牢稳方去夹,则复如故。若被刀箭伤,虫兽伤啮成疮穣烂,肌肉不生,跌磕肿痛。并用姜汁,和水调贴。有破则留口,以风流散填涂。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烧存性)丁香皮(六两) 土当归(二两)百草霜(散血入半两)枇杷叶根(去毛入半两,云山枇杷根)

上焙碾为细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用。大活血丹

治扑损伤折,骨碎筋伤,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痈疽发背,筋肉坏烂。

气疼痛。浑身疼痹。经脉湛浊,风痨发动,百节酸疼,并宜服之。每服半丸,用无灰酒磨化妇莫服。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余仿此。天南星(一斤,姜汁浸一宿,焙) 芍药(一斤,赤白皆可)骨碎补(一斤,焙,石上生者佳)黑豆(存性,取半斤)血竭(六两,别研)细辛(十两,去苗叶,取十两)白芷(一斤) 木鳖(半斤,去壳细香为末代)乳香(半斤,别研,如无,以三倍枫香代之) 青桑炭(十斤,青桑木取如臂大者,去皮叶,炭火 ,令赤烟起,用酸醋杀为炭)

上桑、栗、豆、补、星、药六味为末,和余药研为细末,用米醋煮糯糊拌入。臼捣千杵,方聚众人急下手丸。下手稍缓则拆。阴干半月,然后用火焙,或晒一日。大丸重六文,湿中丸重三文。湿干则以漆抹在手上。取两三丸挪漆为衣。每服半丸。合此药勿令四眼见之。更忌鸡犬妇人,见之则折矣。

小红丸

治 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筋肉坏烂疼痛。甚至昼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动用无力,常服壮筋骨,治经络,生气血。每服三十丸,用生姜煎酒,或盐汤吞下。不拘时候,孕妇莫服。骨碎补(六两,姜制,焙,取六两) 土当归(六两,焙取)川乌(六两,煨) 白杨皮(六两,焙)桂(四两,不见火)莪术(二两,焙)丁香(三两)干姜(二两,焙)川芎(三两)细辛(四两,焙)附子(三两半,煨去皮)乳香(三钱,别研不焙)没药(三钱,别研) 芍药(六两,焙)

上补、药、归、杨四味用当土者,余八味研为细末,乳没别制,和醋糊为丸,如绿豆大,信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敷用生姜自然汁煎酒,或盐汤皆可,不拘时候。

大红丸

治扑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应诸损痛,温酒醋汤任下,不拘时候。孕妇莫服。

赤蔹(一斤,即何首乌,焙干)川乌(一斤七两,火煨坼)天南星(一斤,焙) 芍药(一斤,焙)土当归(十两,焙)骨碎补(一斤,姜制焙)牛膝(十两,酒浸焙)细辛(八两,去苗叶,焙)赤小豆(二斤两)

上蔹、星、芍药、归、补、膝、辛七味,并用当土者。同余药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时服。或与小红丸互用亦可。

黑丸子

治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三十丸,用煨葱酒或茶任下,孕妇莫服。白蔹(一斤,焙) 白芨(四两,焙) 南星(六两,焙) 芍药(十两,焙) 土当归(四两,焙)骨碎补(八上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二十丸。当归

治打扑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因损后中风药大能续筋接骨,克日取效。泽兰(十两) 川当归(十两) 芍药白芷川芎肉桂(去粗皮,各五两) 川续断(十两)牛膝(十两)净秤)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乳香

损伤扑跌治,皮肉破绽,筋骨寸断。败血壅滞,结肿烂坏,疼痛至甚。或劳役所损,背肩四验。常服结血止疼生力。每服二钱,温汤调下,不拘时候。肉桂干姜(各三两)牛膝羌活(各四两)白芷(二两)川芎细辛姜黄(各四两)骨碎补归(各六两) 芍药草乌川乌(各四两)苍术(六两)桔梗(十两)赤小豆(一升)乳香(半斤)没药(五两)何首乌(十四两) 木鳖(去壳麸炒,六两) 乳没(别研,一方去木鳖加海桐皮

上焙碾为末,续入乳、没末和汤。使调服如前。鳖甲

治五痨七伤,四时伤寒,浑身增寒壮热,骨节烦疼。嗽咳痰涎,酒色伤惫,四肢倦怠。

及治山岚瘴疟,一切积气。心腹膨胀,呕吐泄泻,应是风疾,并宜服之。肉桂(四两)川芎(四两)白芷(四两)秦艽(四两)鳖甲(四两,醋炙三次令赤色)紫菀(四两,净洗苍术(一斤,焙) 天台乌药(七两)紫苏(四两,不过火)桔梗(三斤半,焙)乌药(七两)柴胡(七两)川乌(半只,炮)

上焙碾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至七分,热服。伤寒加葱白煎。劳损入盐。热酒调下。

小红丸

乌头(一个)何首乌苍术蛇床子五灵脂牛膝赤小豆白胶香当归(各一两)乳香(二钱)

上为末,好酒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小黑丸白蔹白芨 南星 芍药(各十两)当归(五两)细辛(三两)赤小豆(一升)百草霜(六两)

搜风丸

治风损腰痛头疼(治效与黑丸子同)何首乌南星骨碎补川乌(各半斤) 土牛膝芍药(各五两,一云二两)细辛(三两)当归(十两) 白藓皮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不拘时吞下。

驱风丸

(治效同黑丸子)骨碎补(五两)川乌川芎(各一两)草乌当归牛膝木鳖(各二两)何首乌(四两) 乌金(四两,即百草霜,一云京墨)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或荆芥

黑虎丹

治男子妇人手足麻痹。川乌木鳖(各一斤)地龙(十两) 黑豆(半升)五灵脂(二两) 松墨(二两,醋炒)

上四味为末。五灵脂醋研碎煮。面糊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细嚼酒下,薄荷茶亦可,不拘时。

首乌丸

治风损宽筋。何首乌(十斤,黑豆半升同蒸熟)牵牛子(十两,炒)牛膝薄荷(各二十两)川乌(二两) 青木香(五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葱汤或薄荷汤,不拘时下。

匀气散

凡伤重先下此药调气,然后服损药。茴香青皮浓朴(制)白芷乌药杏仁(去皮尖,各半两)陈皮前胡桔梗苍术粉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枣煎至八分,空心服。

四物汤

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药 川当归地黄川芎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七气汤半夏(五两)人参肉桂甘草(炙,各一两)

上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前热服。

五积散

治五痨七伤,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姜煎二钱,仍入葱白,食后热服。苍术桔梗(各二十两)枳壳陈皮(各六两) 芍药白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半?

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细锉,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

大成汤

(一名大承气汤)

应伤损极重,大小便不通者,方服此。可加木通煎。如未通加朴硝,俟大小便通,方可服损药。损药不可用酒煎,愈不通矣。然亦须量人肥弱用,如孕妇小儿莫服。大黄(四两) 川芒硝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木通(各二两)枳壳(四两) 浓朴(少许)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沸,去渣温服,不拘时。此乃专治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急将此药通下瘀血后,方可服损药。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二钱,煎热渐入)枳实(二两) 浓朴(八两)

上治效同大成汤,此较力轻。

不拘妇人女子小儿,皆可服之。

排风汤

治诸风疾损。

白藓皮白术芍药肉桂(去粗皮)川芎当归(去芦)杏仁(去皮尖)防风甘草(各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四片,煎至八分,不拘时服。更宜续命汤、消风散。

接骨药

下窟乌,一名鹗。用骨烧存性,用古铜钱一个, 醋淬七次为末,等分,骨断夹缚讫,用药一钱,以酒调下,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服,在上食后服。此方极验。

常用整骨药

用大草乌。刮去皮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

又方

乳香没药各一两,别研,次用血竭自然铜无名异、醋煮黄木鳖子各一两,地龙二两,并为末,蜜丸如龙眼大。嚼烂,热酒咽下。俟了,用生葱嚼解。

至真散

(一名夺命散)

治打破伤损,破脑伤风头疼,角弓反张。天南星(炮,七次)防风(去芦叉)

上等分为末,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一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调二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二钱,并进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