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第一节 眼病的护理·
正确的护理,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因此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古代眼科也很重视护理工作,从《医方类聚·龙树菩萨跟论》来看,就有多方面的护理知识。如该书在黑风、绿风中指出:“此候总恶,善自将息,细看禁忌慎护之。不可吃生冷、五辛、芸苔、生鸡子、热面、酒、醋、毒鱼、猪肉、油腻、葵、诸香菜及陈臭等物”之饮食方面的护理知识;在服药方面就有空腹温服、食后服等服药护理知识;在开内障术后提出“绵封七日,仰卧不能转动,人常看,勿高声叫唤、觅物,欲大小便,人缓缓扶起,勿令病人用力”等术后护理知识。在钩割针剧等外眼手术有“不得空腹,五脏虚即运倒”等术前护理知识。
至《秘传眼科龙木论》在护理方面的知识,更为广泛。如“煎药诀”:“大凡煎药退热,药须要清利,不可用火太猛,火势蒸炎,水数易于,须是火势得中,扇之恐灰土泥飞人药中,服之反为害也。”如“服药须知”:“凡眼药率多凉剂,必于食后服之,或者徒泥其说,往往食未下咽,药即人口,是致食气与药气冲搏,酿积于脾胃之上,不谓药无其效,且使脾家受冷,旋至虚弱。须当食后片刻,候胸膈稍宽,然后随意服之。尤贵冷热得所,大热则非肝肺所宜,大冷则脾肾停积不化,宜自斟酌耳。”尤其在针拨内障术方面,提出了术前调理身体,术后头枕要安稳,进食宜粥饭,便时勿用力,避免呕逆、咳嗽等护理知识,至今仍有临床意义。此后,历经诸代,护理知识也日趋完善,现根据古人经验和当代临床实践,分述如下。
一、眼部护理
医护既要分工,更要密切合作。病房要有健全的护理制度,门诊要结合宣传护理常识。
对于眼病护理,则要辨证施护。凡传染性眼病,患眼的眵泪不要沾污他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枕巾等要煮沸消毒。医生检查后要用消毒液洗手,然后才能检查他人。如一眼先患者,不要交叉擦眼,卧位宜取患侧,以免眵泪流人对侧,引起健眼发病,同时眼部禁止封盖,以免加重病情。局部用药时,要将用药方法、用药次数、用药后的反应,一一向病人交待清楚。同时需查对药物、查对眼别。药瓶不要碰触睫毛。动作要轻巧敏捷,特别是对于黑睛疾病,更须遵循《秘传眼科龙木论·黑翳如珠外障》“不用强看将手擘,恐因手重出青涎”的告诫。外敷药物时,勿将药末掉人眼内,一般可用纱布一层隔垫,不要直接敷于眼上。对于眼外伤病人,尤其是真睛破损者,除注意伤眼情况外,还应注意健眼情况,避免误诊或漏诊交感性眼炎。对于手术病人,术前作好细致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合作,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术后遵医嘱处理。如发现病情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各种手术的具体护理,详见有关手术)。
二、精神护理
休养包括目力、体力、精神等方面的休养。凡眼病患者,一般要少用目力,特别在急性期不要作阅读抄写等增加目力负担的工作,即使较轻的慢性眼病,也只宜适当阅读书报,不宜过度,应稍读稍息,避免用目力过度而加重眼病。如为黑睛等部位的疾病,可戴用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室内窗户可置帘幔,灯光适当遮挡,以免光线过强,刺激患眼。如有绿风内障等,不宜在暗处久留,尽量少看电影电视,或在看的过程中点用降眼压的药物。对于眼内出血所致的暴盲,必须减少体力活动或卧床休息,以免活动过多加重病情。对于难以速愈或预后较差的眼病,要注意了解病人思想情况,劝其正确对待疾病,心情开朗,保持七情和畅,切勿焦虑忧郁。医务人员的举止言行,要温和体贴,多加安慰鼓励,减少病人的思想负担,且要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病人居处,不宜接近高温炉灶,更须避免烟熏,室内要整洁,空气要流通,环境要安静,让病人安逸舒适,以利病情痊愈。对于某些眼病,尤其是肾虚引起的内障眼病,必须节制或暂忌房事,这一点前人非常重视,如《秘传眼科龙木论·肝风目暗内障》就对患者有避忌房室的告诫。
三、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宜忌,可以减轻疾病,辅助药效,促使疾病早愈。前人非常重视,如《世医得效方·眼科》在热证眼病禁忌中指出:“眼乃一身之主,如不能忌,已药亦无功,自陷此身也。”眼病之饮食宜忌,总的说来,以食物多样,又富营养,且易消化之晶为宜。一般情况,凡属实热性质的眼病,不食五辛、煎炒炙赙以及腥发之物,以免助热生火,或蕴成脾胃湿热,加重病情。宜多食瓜果蔬菜等清润之晶,以助清利头目。若属虚寒性质的眼病,当戒食寒凉凝滞之物,以免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妨碍康复。若年老体胖者,以清淡之品为宜,少食或不食肥甘厚味,过食则有助生痰变生他证之弊。年幼体虚者,以综合饮食为妥,多食动物肝、瘦肉、蛋类、素菜等,不可偏嗜,否则营养缺乏,生化不足,目失濡养。嗜烟对身体有害,应少吸或不吸。至于饮酒,对于眼病患者亦以不饮为宜。
此外,煎药服药,还需注意方法。
合理地煎煮药物,注意服用方法,可以节省药材,提高疗效。凡碎散轻扬类药物,以武火急煎为宜;味厚滋补类药物,以文火久煎为妥。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可另包先煎;芳香挥发性药物,应该后下。易溶于水的药物,可溶化冲服。贵重而难煎药,采用磨调,亦可研末兑服。总之,根据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方法。
至于服药时间,古代虽分为食前服、食后服、晨服、临卧服等,但大部分是食后服。前人认为病在上部者,可借食后之热力,载药上升,直达病所。当今实践,一般以食后休息片刻服药为宜。急病重病,以汤剂为主,且可日服1—2剂,以使药力相续。慢性眼病,可用膏丹丸散,逐渐调理,缓以图功。至于热服冷服,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以温服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