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中医伤科按摩学>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伤科按摩学》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一种临床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影响病人参加体力劳动和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椎间盘的构造与功能】

1.构造 正常人体的椎间盘共二十三个(第1、2颈椎间无椎间盘),位于两个相邻的椎体之间,保持着椎体间的互相分离,避免骨与骨之间的磨擦和冲撞。椎间盘由纤维环、软骨板、髓核3部分组成,是一个富有弹性的软垫,在充沛时期约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

软骨板 由玻璃阳透明软骨构成,在椎体上、下面各1个,构成椎间盘的上、下部分,与椎体紧密相连。幼年时期,软骨板较厚,至周缘的骺环完全骨化与椎体融合在一起时,则软骨板变薄,且凹陷于骺环之中。软骨板的边缘以纤维固定骺环之上。

纤维环 为坚韧的纤维软骨组织,呈向心性分层排列。各层纤维呈三十度到六十度的交角,斜形连接于相邻上、下两椎体缘,呈格子状。由于纤维环的环绕,将髓核固缩于中央。纤维环的外围不仅和上下骺环连接紧密,而且与前、后纵韧带相互愈着。

髓核 髓核由富于弹性而又柔软的浆状灰白色半固体物质构成,位于软骨板和纤维中央。髓核本身有很大的张力,无一定形态,可随着脊柱的运动而变形。早期,髓核的含水量约为百分之八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成人的髓核与纤维环之间无明显的分界,到了老年椎间盘完全变成象粥团样的一个肿块。由于椎间盘的萎缩,胸段脊柱的后凸明显加大,形成驼背,脊柱长度缩短,身体明显变矮。

椎间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按年龄可分为三期:1到二十岁为生长发育期;二十到三十岁为发育成熟期;三十岁以后为退变期。完全成熟的椎间盘,其软骨板较薄,嵌于椎体的上、下面骺环以内;纤维环的张力大而有弹性。椎间盘借助于软骨板的渗透作用与椎体进行液体交换,以维持其新陈代谢。

2.功能

(1)连接脊柱、产生运动 脊柱的椎体之间是靠椎间盘相连接。其运动与椎间盘的功能有关。在脊柱的各种运动中,椎间盘不仅变形,而且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凸出。由于椎间盘的存在,使脊柱具有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多种运动功能。

(2)负重 当负重时,椎间盘依赖髓核的弹性、纤维环的张力和软骨板的变形来适应。这些组织健全时,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不受损害。根据人体试验测定,当在肌肉松弛状态下平卧时,腰部髓核压力约为十二千克或略高。在直立时,压力为十二千克加其平面以上体重的总和,即约为四十五到六十千克。当脊柱运动时,髓核可做为杠杆作用之支点,所受压力更高;由前屈自然伸直时,压力可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做剧烈活动或搬取重物时,其压力一时可增至数百千克。尸体脊柱椎间盘测定证明,正常髓核能承受三百千克的压力而不破裂,即每平方厘米可负重约六十千克。这些重力的作用主要是由上而下的垂直压力,使椎间盘组织向周围扩(散)展,当压力解除后,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和张力而复原。

(3)吸收震荡、保护中枢神经 由于椎间盘的存在,避免了椎体之间的直接磨擦和冲撞,人们在日常活动、劳动或生活中,不断由外界传入人体内的震动、冲击力作用于脊柱时,椎间盘就象弹簧和橡皮垫一样起到了缓冲外力吸收震荡、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而不使机体造成损害。

【病因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的内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及解剖学上的弱点;外因则是进行损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冷(凉)、潮湿的刺激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和患椎骨凸关节错位、椎间韧带损伤、椎体旋转、椎间孔的前后径变狭,产生脊神经根受压症状。如神经受压长期得不到解除,则可出现损伤处的神经根变性,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同时可伴有腰臀部筋肉的代偿性损伤。

(分类)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病理和临床表现,可作如下分类:

1.根据突出的方向,可分为椎体内突出与椎体外突出两大类:

(1)椎体内突出(又称纵向突出) 仅觉腰背部疼痛,无神经根受压症状。造成椎体内突出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髓核内压力增高;二是软骨板或椎体因受损伤或疾病而变薄弱,使髓核有穿过软骨板凸入椎体内的可能。一但发生椎体内凸出,髓核即在椎体内占居一定的位置。此类突出的发生率,据施莫尔氏在三千具尸检中,发现此种改变者占百分之三十八.故后人有把椎体内凸出称为施莫尔氏节的命名。

(2)椎体外突出 即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膨出。由于椎间盘和后纵韧带(下腰段)在解剖学上的弱点,髓核易从椎体后缘、后纵韧带两侧向椎管内凸出,压迫脊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形成这种改变的因素,常是纤维环先有退变,而髓核的膨张力正常加上某种外在因素造成的损伤,肌肉和韧带的紧张,使髓核从裂隙处向椎体外凸出。这种改变多发生于负重及活动量较大的腰4、5和腰5骶1椎体之间,腰3、4椎体之间较少见。

2.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幼弱型(又可称隐藏型) 为纤维环不完全破裂,仅纤维环的内层破裂,外层尚保持完整。纤维破裂的软弱部,可因椎体之间压力的排挤作用,使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向软弱部的外围膨出。突出物的大、小与纤维破裂程度和椎体间压力的高低成正比,与外界阻力的大小成反比。即纤维环破裂严重、椎间隙压力大、外界阻力小,突出物就大;反之,纤维环损害轻、椎间隙压力小,外界阻力大,则突出物必然缩小,甚至消失。因突出物大小不一,其症状可轻可重。

(2)成熟型 即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自断端向外移出。若突出物上被一薄膜,而与邻近组织隔绝,可不发生粘连;若突出物表现无被膜,则可与邻近组织形成粘连。其临床症状为持续性的,而且逐渐加重。也有突出物以蒂相连,游离于椎管内神经根之前内侧或外侧,可造成脊柱侧弯时左时右的变换。有时破裂的纤维环组织大块向后突出,排挤或穿破后纵韧带,压迫马尾神经根的前侧,成为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出现鞍区麻木、双侧坐骨神经痛与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等。

(3)移行型 介乎前两型之间,纤维环接近完全破裂,如继续发展,纤维环可完全破裂,若处理得当,膨出的髓核可缩回椎间隙而愈。

【临床表现与诊断】

1.发病年龄与病史 本病常发生于二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少数仅有过劳、受凉史。

2.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和单双侧下肢沿一定的神经路线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在站立、行走、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屈膝屈髋或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本病引起腰伴腿痛的类型有下列几种:(1)伤后突然腰痛,随即出现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径路的疼痛。是突出物压迫一侧神经根所致。

(2)伤后仅感下腰部空虚,或暂时疼痛,次日起床后方感腰伴坐骨神经痛。

(3)伤后横贯性腰区疼痛、僵硬,隔数日或数月后腰痛缓解,始出现坐骨神经痛。

(4)偶有伤后腰伴双下肢疼痛,或交替性坐骨神经痛者,为突出物位于椎体后方,或突出物在椎管内左右移动所致。

3.体征

(1)脊柱畸形 包括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小、平直或后凸。畸形的产生均系为了扩大椎间隙,使突出物变小,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所致。若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上方,脊柱为了使突出物躲开神经根,则上身倒向健侧,局部凸向伤侧;反之,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内下方(即神经根与马尾的成角处),则上身倾向伤侧,局部凸向健侧。若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前方左右移动,则可出现交替性侧凸,即在一次检查时腰凸向健侧。若突出一次检查时又凸向健侧。平腰或后凸是由于较大的突出物位于椎体后方,阻止腰部的后伸活动所致。

(2)脊柱移动障碍 脊柱移动受限的方向、程度,取决于椎间盘的病理改变与突出物和神经根的关系,一个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多半为腰后伸受限明显,前屈或侧弯受限较轻。如轻度椎间盘突出,突出物将接触到尚未挤压神经根时,病人卧位休息则无腿痛,坐起或站立则产生腿痛,腰不能前屈,否则神经根被拉紧而腿痛,腰后伸时神经根离开突出物则腿痛减轻或消失;如突出物过大或椎管前后径较小,则把神经根推挤到椎管后壁与黄韧带靠紧,这时腰反而不能后伸,因腰部越后伸,黄韧带形成的皱褶越严重(增厚),越加重对神经根的挤压。

(3)腰区触诊可发现 患椎棘突旁压痛并沿相应的神经径路向下肢放射痛,该棘突常出现偏歪;偏歪棘突上、下间隙宽窄不等;伤处棘上韧带条索样纵行剥离、钝厚、压痛;棘间隙可有隆起的软块、压痛;或单双侧腰肌紧张。

(4)腱反射异常 多数病例可表现为腱反射的异常。腰3、4椎间盘突出,表现为髌腱反射异常;腰5骶1椎间突出,为跟腱反射异常;若腰4、5椎间盘的突出物过大,亦可压迫骶1神经根,出现跟腱反射的改变。检查时应注意双侧对比,有无亢进、减弱或消失,有助于判定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5)神经根牵张试验阳性 包括直腿抬高试验”在四十五度以下出现疼痛;“扳颈压胸试验”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上方时,出现腰伴腿痛;“屈区试验”出现腰伴腿痛时,则有利于确定病变部位。

(6)神经根挤压试验阳性 包括“挺腹闭气试验、挺腹咳嗽征和隔掌击顶试验”,出现腰伴腿痛,对确定是否有椎间盘突出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7)肌力与肌张力改变 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足背伸、或跖屈力减弱;有明显坐骨神经痛的病例,因长期行走不便,可出现小腿肌肉萎缩,其张力明显降低。

(8)小腿感觉异常 多数病例有小腿外侧、或后侧酸胀、麻木及痛觉减退。感觉减退区在小腿前外侧及拇趾根部,为腰5神经根受压;外踝部与足背外侧感觉减退,则为骶1神经根受压。

(9)压痛点 本病压痛点多位于腰4、5和腰5骶1之间棘突旁开2厘米处(按压时,常伴有下肢放射痛),居缪、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常有不同程度压痛。

4.X线检查 腰骶椎X线检查的目的在于排除其它疾病(如结核、肿瘤、骨折等),并有利于发现椎间盘突出的一些线索。本病常见的X线征象有如下几个方面:

(1)正位片 可同时脊柱侧弯,椎间隙两侧不等宽,棘突偏斜与棘突过线失常。

(2)侧位片可显示 腰脊柱生理前凸减小或平直。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生理前凸的存在,任何两个腰椎体上下四个缘不能在一条直线上。用直尺放于相邻两椎体的后缘(上位椎体后上缘及下位椎体的后下缘),若出现上位椎体下缘和下位椎体的后上缘,也通过直尺,即说明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平直。

椎间隙等宽或前窄后宽。正常情况下,由于生理前凸的存在,腰部椎间隙呈前宽后窄现象。若出现前后等宽后前窄后宽征象,应视为突出间隙。测量方法:沿两椎体相等缘(上位椎体下缘与下位椎体上缘)各划一条延长线,观察其椎间隙有无宽窄的改变。

椎间隙变窄。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若有下肢神经受累症状,可视为突出间隙。若有相邻椎体缘骨质致密硬化,而无坐骨神经症状者,可视为椎间盘退变,而不作为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椎体缘硬化与唇状或刺状骨赘。该现象多见于椎体两侧或前缘,后缘较少见。如临床症状典型、X线片具备下列一种情况者,可有诊断意义。1.局限性某相邻椎体角增生、硬化;2.某相邻椎体后缘增生者。 椎管内游离骨块 此颇少见,但有时较大,向后游离在椎管内。此征象对该病诊断有肯定意义。但其发生机制不明确。

腰骶角变直多见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或变性。因腰骶角变异较大,所以,只有腰骶角明显变直,才有其临床意义。测量方法:沿腰椎、骶椎中轴各划一条直线,测量其交角,正常为一百二十度到一百四十度之间;或以骶骨上面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乱表示,正常腰骶角为三十度到四十度。

(3)斜位片 显示病变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征象。

总之,本病从生理到病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有许多特点,决不能单独地去研究X线检查的征象,更不能企图找出本病的绝对特征,必须紧密结合临床,畸形全面分析,找出规律,做出正确判断。椎间盘突出定位诊断。

【治疗】

1.原则 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纵韧带的张力,使突出物还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解除突出物对椎间韧带、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恢复椎间力的平衡。

2.施术部位 腰臀部及伤侧下肢,以腰部为主。

3.取穴 腰部压痛点,大肠俞、肾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人中、扭伤、风府及耳部的腰点、臀点、坐骨点、神门穴等。

4.施术手法 按、揉、推、抖、动、牵。

5.刺激量及时间 应根据病人耐受程度和伤情,适宜选择、中、重度刺激量;每次治疗时间,约二十五分钟为宜。

6.手法操作(分为常规手法与复位矫形手法两个部分)

(1)常规手法(分以下四个体位)

病人俯卧位 术者立于病人左侧,用手掌或掌根部由轻到重,自下向上推、揉骶、腰部两侧5到7遍;叠掌或前臂揉压腰骶部脊柱两侧数遍。拇指或肘尖拨、压伤侧大肠俞穴,同时用另手或前臂托起伤肢股部、将其向后过伸;(可加用“托腿按腰晃伸法”,见后)数次;双手大鱼际向前上方推抖大肠俞穴2到3分钟;小鱼际或掌指关节部滚腰骶部脊柱两侧3到5分钟(肉腰部肌肉放松,可让病人坐位,施术“腰椎旋转复位法”,见后)。拇指或肘尖拨梨状肌及臀部索条,揉压环跳、承扶、委中、承筋或大肠俞、殷门、承山、昆仑等穴(交替选用),掌指关节滚伤侧下肢坐骨神经路线数分钟。

病人健侧卧位 术者立其背后,双手拇指紧贴腰段病变部位的棘突与横突之间,在一助手牵引下肢时快速按抖5到7次(可用腰胯引伸推按法,或侧卧复位手法),手掌推、前臂揉、压下肢胆经路线5到7遍,拇指揉拨阳陵泉、绝骨、昆仑等穴。

病人取仰卧位 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掌根揉压髀关至粱丘穴一段5到7遍;拇指揉拨小腿前外侧段,重压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穴。一手拇指重压健侧扭伤、后溪或手部腰痛点、同时嘱病人抬高或屈伸伤肢髋、膝关节数次。用一手大鱼际部压放冲门穴,另手拇指压、拨照海穴。

病人取正坐位 术者立于后方,一手扶病人肩部,另手掌部由上而下推抚、横搓腰骶部,以温热感为度;双手捏肩井、拿肩部结束。

若病人腰痛难忍,不能配合治疗,可先用拇指重压人中穴,对压印堂、风府穴,或拇、食二指揉捏耳部的俞穴(腰、臀、坐骨点),强刺激对侧扭伤穴,或点揉同侧第2掌骨桡侧敏感点数分钟,待腰腿痛有所缓解,再施术上述手法。

(2)复位和矫形手法(统称动腰手法) 下列手法可根据病人体质及伤情,有选择地穿插在常规手法中施术,亦可单独应用,如“腰椎旋转复位法、悬腹牵伸按抖法”及牵引等手法。为便于练习,按体位将常用动腰手法分述如下:

1)坐位

腰椎旋转复位法 病人坐于方凳上,两足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助手面对病人正坐,固定其双下肢,以维持病人正坐姿势。术者坐于病人后方,先用拇指摸清患椎棘突偏歪的方向(以第4腰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

术者用右手自病人右腋下经腋前、掌根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指扶持左侧颈肩部(嘱病人腰部放松,稍低头,双足踏地、臀部正坐,不要移动),左手拇指桡侧抵紧向右偏歪棘突的蚴侧,在右手下压颈部、身体前屈、侧弯及旋转动作的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方顶棘突,可觉指下位移感或伴有“咯啪”响声,示复位。双手拇指由上而下推理两侧骶棘肌与棘上韧带数遍。亦可施“握腕拉臂推棘法”,见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双手推肩动腰法 病人坐势同上,两臂交叉于胸前、手握对侧肩或前臂;助手固定病人双膝上部。术者立其后方,双手分别按扶病人两肩外侧,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推至最大限度,将腰部充分充分旋转,左右反复数次。此法亦适应于其它腰痛。

扳肩推腰后伸法 病人正坐于方凳或床缘上,两腿稍分开。术者立其背后,一手握肩部,另手掌根放于同侧腰部,双手协调的后扳、前推,将腰部充分扭曲、过伸。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反复3到5次。此法亦适用于腰部劳损及退行性脊柱炎的病例。

正坐攀足过屈法 病人正坐于硬板床上,两下肢伸直,尽力前屈,同时术者双手握拿病人腕部(或肩部),用力牵拉,将其腰部过屈,反复5到7次。此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后期神经根粘连的病例。

2)俯卧位

悬腹牵伸按抖法 病人俯卧,下胸段与髂股部各垫一枕头,将腹部悬空(腹壁离开床面)。此时,助手二人对病人脊柱畸形拨伸牵引。术者立于病人左侧,双手掌重叠放于病变部位,进行有节律的顿挫性快速垂直按抖5到十分钟(此时,嘱病人随之张口呼吸)。此法对于较大的中心型椎间盘突出症不宜采用。幼弱型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最佳。

托腿按腰晃伸法 病人俯卧。术者用一手掌按压腰部病变部位,另一前臂托住病人两学滞股部,将其(托平)离开床面;双手协调进行晃动、推扒、牵伸、按压动作,使腰部过伸。此法适用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腰部扭伤的病例。

3)侧卧位(健侧卧位)

推肩扳髋复位法 详见“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治疗手法。亦可施术“定点推扳复位法。”

腰胯引伸推按法 术者立于病人后方,一前臂托起伤侧小腿,手掌握拿膝部;另手拇指压准椎旁痛点。此时,托小腿之前臂将膝、髋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将腰尽力前屈),然后牵直下肢并向后扳,使腰后伸二十度到三十度,同时另手拇指用力推按痛点,可反复操作十五次左右。此法亦适用于其它腰痛病例。

足蹬手拉过伸法 术者双手分别握拿伤侧肩、踝部;同时,用一足掌抵紧病人腰骶部,而后手足协调的轻轻蹬拉几次,待病人腰部放松时,突然用力蹬拉一次,将腰部过伸,然后用一手小鱼际在腰部施滚法数分钟。此法慎用于体弱及严重的中心型椎间盘突出症。

4)仰卧位

抬高伤肢牵提法 术者一手或前臂托起小腿,另手握拿踝部,在四十度到九十度的不同角度顺向牵拉伤肢。在八十度到九十度时,可用双手紧握下肢远端适宜部位向上提牵数次。在四十五度以内,可用两手分别托握足跟,足掌向远端牵拉,并抬起伤肢(抬起动作应缓)。

屈膝屈髋动腰法 术者立其右侧(嘱病人下肢屈曲),一前臂按扶病人双膝前下方,另手托握双足跟,双手协调动作,进行顿错性的向胸腹部用缓力按压并左右旋转腰部、伸直下肢。此方法亦适用于其它慢性腰痛。

5)其它

站立背闪动腰法 医患背靠背站立,两肘弯部相挽。然后术者弯腰挺臀(用臀部抵紧病人腰部),将病人反背起(此时,嘱病人全身放松,双足离地),以臀部为着力点,两膝一屈一伸,并前后、左右摆动,使病人腰部跟随其活动。活动幅度要由小到大(腰部有响声者,效果更佳)。新发的椎间盘突出症及急性腰扭伤、脊柱学关节错位的病例较为适宜。

腹部悬空足踩法 病人俯卧于踩床上,胸及髂股部各垫一枕,将腹壁(离开床面)悬空。术者手握踩床之横杆(以便控制刺激量),然后用一足横放于病人腰骶部,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一踩一松,切忌屏气。此法常用于体质强壮,病史较长、后凸畸形不太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症,对后凸的矫形有一定作用;慎用于年老、体弱及严重骨病的患者。

牵引复位矫形法

人力对抗牵引法:病人俯卧于板床上。用一棉垫紧束于胸部中段(棉垫高处不宜超过肩胛下角),然后用一长条布带由背部经腋下掏出,在胸前扎紧(以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固定于床头;再用两个小棉垫分别包绕两小腿下部,用布带绑紧固定,助手3到5人用双手握一端之固定带,向下拨伸牵引(力量以病人能耐为度,不宜猛拉、猛放)。此时,术者立于病人左侧,用双拇指紧贴棘突两侧,由上而下进行顿错性按压数遍,或双掌重叠放于病变部位,作垂直的顿错性按压数次,闻复位响声(为佳)。双拇指施理筋手法数次结束。

机械牵引复位法:有轻量持牵、重力牵引、悬吊牵引三种方法。

轻量持牵法 病人固定同上法,另在病人足部床头置一滑轮,头部床腿垫高,将床呈三十度到四十五度斜坡;然后把4到十千克重量的物体用绳子绑好系于两踝之间的布带上,将绳子通过滑轮,物体垂于床头下方,利用下半身及物体重量对脊柱的腰段进行四十分钟至数小时的持续性牵引。牵引过程中,病人不能忍受时,可适当减少牵引物体的重量,或适当降低床的坡度。牵引解除后,术者于患处施滚、揉手法缓解即可。

重力牵引法 病人俯卧于特制的牵引床上,胸部固定同“人力对抗牵引法”。牵引前先将特制的牵引衣及棉垫铺在床上(相当于小腹部)然后病人俯卧于上床面。术者将棉垫由两髋前包绕于骶部,再将牵引衣扣紧(牵引衣的下缘不超过大转子),牵引带下端的挂勾扣于弹簧称的链环上,助手缓慢的转动手轮,逐渐增加牵引力(牵引量以病人耐受为度,或触到腰肌绷紧、棘间隙增宽即可)。术者可参照“人力对抗牵引法”的手法施术。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周。

悬吊牵引法 用特别的牵引衣,将病人固定于特制的悬吊牵引架上。嘱病人主动做下肢的前后、左右摆动数分钟,以活动腰部椎间隙。在牵引同时可加用滚、揉、扳、推等手法。

牵引可扩大椎间隙,减少椎体间的压力,紧张椎体周围纵韧带及椎间韧带,矫正脊柱畸形,并有助于除肌肉痉挛,促使髓核还纳,恢复脊柱内、外平衡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本病治疗期间,应嘱病人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

2.严重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应慎用按摩手法治疗。

3.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后,应卧床休息1到2周(卧床姿势不限,以舒适为度);3周后,开始做“鱼跃式或拱桥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受凉与潮湿。

4.神经根受压症状解除后,应注意对症处理,或配合透热疗法。

5.按摩治疗前,要排除脊椎结核、肿瘤、骨折等骨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