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预测》第一节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到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的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如是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起到了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如《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由于经络系统是一个网状的、互相沟通的整体,因此对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等各方面都起着联系作用,把人体内部脏腑与外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都贯通起来,沟通了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之间,体表与体表之间的气血联系,使人体成为了一个内外一致的统一整体。如是,经络与脏腑共同构成了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内脏有病必外象于经络,这就是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属于微观层次上的新结构。人体脏腑病理变化,哪怕是极微小的疾患,亦能通过经络反映出来。由于经络具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故经络是最重要的全息系统、疾病先兆症的最早出现系统。经络对病的反映可以是局部的,亦可是本经疾病,还可交叉反映疾病。
经脉对疾病的反应包括体表局部异常及机体全身性症候表现,前者多表现为经穴及经络本身异常,后者则多出现综合症状群,其病理反应常出现于经络的循行路线上,症状以经络及其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为特点。经络系统有高度的感应传导能力,因此在病理上经络对疾病的反应亦极为灵敏,经络的感传现象证实了经络反映疾病的敏感性,因此也证实了它的先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