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小儿常见病单验方>泄泻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泄泻·

泄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好发于夏秋二季。病因主要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喂养失调,感受外邪,受惊着凉,脾胃虚弱等,使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泄泻。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十余次到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有发热、呕吐、腹胀等症状。

伤食泻 乳食过度或食生凉瓜果,胃肠积滞,泻下不消化食物,粪便酸臭,或如败卵,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腹胀欲吐,嗳气腐浊,不思乳食,睡眠不安等。治当消食导滞。

(一)

处方:山楂炭12克,青皮6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混匀,以水100毫升(约12汤匙)调成浆水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15毫升

(约1汤匙)。每日4次,即1剂量分3天左右服完。

(二)

处方:山楂炭0.3克,炮姜炭0.3克。

用法:将上药加糖服,每天4次。

(三)

处方:白胡椒6个,吴茱萸子20克,五倍子12克,干姜6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成细末,调拌面粉,外敷贴于肚脐。

(四)

处方:仙鹤草6克,荷叶12克,苎麻6克,茶叶0.3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

(五)

处方:鸡蛋壳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炒黄)。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2克,每日3次。

(六)

处方:云南绿茶叶粉。

用法:单纯性婴幼儿腹泻,每天1克,分3次用温开水或乳汁调服,连服1~4天为1疗程,无效者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七)

处方: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30克,陈皮10克,胡椒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饭汤水调成糊状。加白糖适量

(以甜为度),每次1汤匙,每日3次。

(八)

处方:生山楂、炒麦芽各10克。

用法:水煎后服用,每日服2剂。

(九)

处方: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煮去渣。每日1剂。

(十)

处方:萝卜籽10克。

用法:微炒捣碎,煎水1碗,当茶饮。对因面食过多致消化不良者,效果较好。

(十一)

处方:槟榔9克,良姜3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

(十二)

处方:朴硝6克,陈皮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调为稠糊,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次为1疗程。

(十三)

处方:骨(猪、狗、鸡均可)120克,米饭60克。

用法:骨煅至焦黄存性,米饭晒干,炒成炭,共研末。1~2岁每次2~4克(1岁以内减半),每日3次,加适量红糖,饭后开水送服。

(十四)

处方:鸡内金30克。

用法:新瓦焙黄研细末,每服2克(饭前1小时服用),每日服3次。

风寒泻 外受风寒,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伴恶寒发热。治宜疏风散寒。

(一)

处方:大麦芽10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二)

处方:藿香6克,紫苏叶6克,神曲6克,厚朴4.5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三)

处方:仙人掌根30克,葱白12克,艾叶20克,生姜6克。

用法:将上述各味药物混合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患儿肚脐处。

(四)

处方:鱼腥草12克,水杨梅3克,车前草6克,黄荆叶6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蜂蜜冲服。

湿热泻 每日泻下数次至十数次,粪稀带水,色黄或黄绿而臭,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恶热,口渴,小便短黄。治以清热利湿。

(一)

处方:鲜鱼腥草6克。

用法:将鲜鱼腥草用水洗净捣烂,放少许白糖,用温开水送服。可根据小儿年龄适当加量。

(二)

处方:连皮白萝卜250克,盐3克。

用法:加水煮烂取汁服用,每日3次,连服2~3天。

(三)

处方:鸡眼草干品15克或鲜品30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分2~3次,加少量白糖调服。

(四)

处方:鬼针草

用法:水煎浓缩为40%的浓度,加糖适量,即成40%鬼针草糖浆,高压消毒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

(五)

处方:青黛3克。

用法:将青黛研成细末,调米汤服。周岁内小儿少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暑泻。

(六)

处方:黄瓜5条,蜂蜜100克。

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放在锅内,加少许水,煮沸后即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调匀至沸即可,待凉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夏季发烧泄泻症。

(七)

处方:淮山30克,滑石15克,甘草9克,朱砂3克(另包冲服)。

用法:先将淮山研成细粉,与滑石甘草煎汤,服时,再将朱砂冲入。如无呕吐,可去朱砂。久泻或无热者,可减少滑石剂量。

本方适用于小儿夏季吐泻。

(八)

处方:无花果叶(鲜、干均可)3~5片。

用法:上药置面盆中,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左右,把盆端下,先熏两脚心,待温时洗两脚心,每次熏洗约15分钟。

八、九两方适用于小儿吐泻。

(九)

处方:绿豆粉9克,鸡蛋清1个。

用法:将绿豆粉、鸡蛋清共调和为饼,呕者贴于囟门,腹泻者贴于足心即可。

(十)

处方:绿豆皮15克,白糖15克。

用法:将绿豆皮加适量水、白糖共煎,去渣凉后即可饮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麻疹腹泻。

脾虚泻 大便稀溏,多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治当补脾益气。

(一)

处方:葛根3克,土黄连2克,五味子2克,金樱子3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调拌蜂蜜或蒸蛋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

(二)

处方:肉豆蔻1个。

用法:将肉豆蔻炒制后研细末,用米汁饮下。

(三)

处方:山药12克,车前子20克,红枣10克,苹果1个。

用法:将上述4味加水适量煎煮,沥去残渣后饮服,每日3次。

(四)

处方:地石榴12克,川椒末6克,酸浆草30克,凤尾草12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面粉,外敷贴于肚脐。

(五)

处方:山药15克,红枣10克。

用法:煮烂服。

(六)

处方:小米50克。

用法:炒黄至透出香味,研细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

(七)

处方:干姜3克,陈皮6克,山药6~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八)

处方:扁豆15克,薏米仁15克,鸡内金10克。

用法:上药炒至微黄共研细末,以小米汁煮成稀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3次服。

(九)

处方:苹果1个。

用法:将苹果洗净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放入锅中蒸熟,捣烂如泥,喂食。

(十)

处方:山药粉15克。

用法:将山药粉加开水120毫升,煎煮成100毫升。每日3次,每次30毫升。

(十一)

处方:山药100克,莲肉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白糖100克。

用法:将山药、莲肉、麦芽茯苓、大米五味共磨成细粉,加适量水煮成糊状,下白糖调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肠胃机能紊乱泄泻症。

(十二)

处方:土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鸡内金(微炒)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日用量为: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1岁3克,1岁以上每岁增服3克。服时加糖适量,用热开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小儿久泻。

(十三)

处方:炒谷子10克,莲子3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十四)

处方:茄子根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十五)

处方:茯苓3克,白术3克,党参3克,山药6克,苡仁6克,神曲3克,大枣3枚。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剂量可随年龄加减。

(十六)

处方:土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微炒鸡内金6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以上至1岁3克,此后每岁加3克,按年龄逐增,加糖适量,用热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

(十七)

处方:党参30克,茯苓30克,淮山30克,炒扁豆30克,苡仁30克,莲子肉(去心)30克,芡实30克。

(十七)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7~15份,每日1份,与大米同煮成粥,调入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

(十八)

处方:栗子10枚,白糖25克。

用法:将栗子去皮,加水适量煮成糊膏,加入白糖调匀,每日2次。

(十九)

处方:山楂(去核)、淮山药、白糖各适量。

用法:将山楂山药洗净蒸熟,冷却后加入白糖搅匀压成薄饼,即可食用。

(二十)

处方:山药15克,薏苡米15克,莲子肉10克。

用法:水煮后一日内当粥食之,连服10天。

(二十一)

处方:砂仁200克,炒车前子100克,焦苍术2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6个月以内每次服1~1.5克,6个月~1岁每次服1.5~2克,1~3岁每次服2~3克,每日3次,用淡糖盐水送服。

本方适用于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脾肾阳虚 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寐时露睛。治以补脾温肾。

(一)

处方:白扁豆6克,益智仁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二)

处方:丁香5~10克,肉桂4~6克,木香5~1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小儿脐上(一)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

(三)

处方:艾叶6克。

用法:将艾叶生姜少许煎后,去渣服汁。

(四)

处方:吴茱萸6克,桂楠(即肉桂中的桂板)、广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

用法:共为细末,过筛备用。另备海绵(或柔软绒布)(一)块,以盖住肚脐为度。用时,取药末放置肚脐上,盖上海绵块,再用纱布包扎,48小时后去掉。

(五)

处方:吴萸30克,苍术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

用法:上药焙干研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取药粉2克,用茶油或热饭等拌匀,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封贴,每天1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及上感或肺炎伴有消化不良。

(六)

处方:白胡椒2粒。

用法:将白胡椒研细末,外敷于肚脐中,然后用纱布固定,再用手轻揉片刻。

本方适用于小儿腹泻,并伴有肠鸣腹痛。

(七)

处方:山楂(炒至皮黑)15克,白术10克(火炒至皮黄),鸡内金(捣细)3克,石榴皮5克,车前子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八)

处方:山药30克。

用法:将山药煮粥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久泻。

(九)

处方:莲子肉15克,山楂肉10克,诃子肉7.5克,乌梅肉3克,大枣肉20克。

用法:上药为1周岁小儿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其他年岁酌情加减。如服3~5剂后,腹泻减轻或大便稍成形,本方可碾作细面,改做散剂服。

本方适用于婴幼儿迁延型腹泻。

(十)

处方:红色高粱壳。

用法:水煎,徐徐咽下,不拘多少。忌食生冷油腻或硬食。

(十一)

处方:砂仁3克,猪肾1个,油、盐少许。

用法:将砂仁研成末,猪肾剖开取掉导管及网膜,洗净后切成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内蒸熟服食。

(十二)

处方:五倍子(炒黄)2份,干姜2份。(或鲜姜4份捣烂),吴茱萸1份,公丁香1份。

用法:将上药研细混合,取9~15克,用75%酒精或65度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儿剂部,药上覆盖塑料布块,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1~3次。

(十三)

处方:地榆30克,白及30克。

用法:将上二药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0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服用时可加少许食糖,一般可连服2~4次。

(十四)

处方: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100毫升,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其他年龄酌增减。

(十五)

处方:石榴皮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服,每日2次。

(十六)

处方:钟乳石6克。

用法:将钟乳石同枣肉捣烂后煎服。

(十七)

处方: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黄蜡30克。

用法:先将五倍子、枯矾研为极细末,黄蜡加温熔化后将五倍子、枯矾末加入,搅匀后待凉备用。用温水将脐眼洗净,将上药膏约1克,置于4×4厘米胶布上,文火化开,贴于脐眼上,每日1贴,并热敷2次。

(十八)

处方:石榴皮15克,乌梅15克。

用法:水煎取汁,1日内频服。(上方药量为5岁小儿用量)

(十九)

处方: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在肠炎大便带血时尤具功效。

本方适用于小儿肠炎。二(十)

处方:龙骨3克。

用法:将龙骨研细末扑洒患处。

本方适用于小儿腹泻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