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 痰饮门 总论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 痰饮门 总论·

卷一百六十四 痰饮门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 痰饮门 总论

夫饮有四何谓。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之证。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过多。水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睡。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也。凡心下有水者。筑筑而悸。短气而恐。其人眩而癫。先寒即为虚。先热即为实。故水在于心。其人心下坚筑筑短气恶水而不欲饮。水在于肺。其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于脾。其人少气。身体尽重。水在于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于肾。心下悸。夫病人卒饮水多。必暴满喘。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耳。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喜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眠加短气。其脉平也。溢饮形不发作。无热脉微。烦满不能食。脉沉滑者留饮病病有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嗽转甚。其人咳而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瘛痵状。夫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其脉沉者。有留饮也。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大如手。病人肩息上引。此皆有溢饮在胸中。久者缺盆满。马刀肿。有剧时。此为气饮所致也。膈上之病。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恶寒。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病人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此非风也。必有饮在上焦。其脉虚者为微劳。卫气不周故也。久自瘥。病痰饮者。当用温药和之。

夫人之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内有七情汨乱。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为内所因。大小青龙、桂枝、防风、五苓、通圣。外有六淫侵冒。玄府不通。当汗不汗。蓄而为饮。为外所因。茯苓、苍术、八味、参苏。或饮食过伤。嗜欲无度。叫呼疲极。运动失宜。津液不行。聚为痰饮。属不内外因。十枣、葶苈、大黄、大小半夏汤、控痰散。惟气与血。能生诸病。痰者津液之异名。人之所恃以润养肢体者也。血气和平。关膈条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窍凝滞则痰聚。而有痰之所以发动者。岂无自而然。则风寒暑湿。调摄失宜。以至诸热蒸郁。啖食生冷煎火□尃。鱼□星膻醎辛。动风发气等辈。皆能致痰也。是痰作恙。为喘为嗽。为壅为呕。为眩晕。为风癵。为狂迷。为怯悸。或吞酸。或短气。或痞隔。或肿胀。或寒热。或疼痛。或挛躭。或癃闭。痰实主之。人知痛生于气血。孰知痰涎之流注。亦能缠滞而为痛乎。如头风证。眉棱眼角俱痛。投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收功。如患眼证。赤肿羞明而痛。与之以凉剂弗疗。与之痰剂获愈。如酒家手臂痛重。时或麻痹。二陈汤加片子姜黄。下白丸子、消饮丸、倍术丸辈。每每就安。如斗家胸骨扑伤。刺痛无已。散血之剂罔功。续以自己溲便饮之。须臾吐痰。其痛立止。此皆痰涎作痛之明证也。然而顽痰满胸。上脘填塞。其高者因而越之。当从权取吐。或者津液不守。所以痰多。吐甚痰脱。则精竭而毙矣。疗痰之法。理气为上。和胃次之。若风。若寒。若湿。若热。如前数者。亦当推寻所受之因。和胃谓何。涎者脾之液也。胃之液津也。脾胃一和。痰液自散。故治痰多用半夏。盖半夏能利痰故也。凡治法。悬饮当下之。溢饮当发其汗。支饮则随证汗下。痰饮则用药从小便利之。痰饮之痰。皆气不顺而致之。当顺气为先。分道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自下。亦有肾气虚寒。不能摄养肾水。使邪水溢上。多吐痰唾。又当以利之。八味丸最得其宜。王叔和云。肾寒多吐。盖肾为水之官。肾能摄水。肾气温和。则水液流下。肾气虚寒。则邪水溢上。其药用山茱萸、山药辈。取其补。附子肉桂取其温。茯苓泽泻取其利。理亦当矣。或因酒后停饮而呕者。二陈汤、丁香煮散主之。或脾胃为物所伤。而停积痰饮。五夺丸、破饮丸主之也。凡人病痰证发者。比前论更多。有三显证。共成五也。一曰风痰。二曰热痰。三曰湿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诸痰在于上焦。毒薰于头者。诸阳之会首也。故令病人头重目涩。涕唾稠粘。或咳嗽喘满。时发寒热。可用赤小豆汤吐之。吐后各随其证而治之。除风去热。导湿化痰者。可服通圣加半夏导气之剂。如新暴风痰者。体寒饮冷。热痰大盛制金。湿痰者停饮不散。可服加减连翘饮子、除湿丹、无忧散。亦有酒痰者。解毒去热。宜以三圣丸主之。五者食痰。可用汉防己丸、丹砂丸而治之。若依法服之。决有神效矣。凡富贵之人痰嗽。多是厚味所致。内经云。所谓味厚则发热。可服通圣散加半夏以止嗽。更服人参半夏丸。化痰坠涎。止嗽定喘。贫乏之人。多感风冷寒湿。内经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可服寗神散、寗肺散、加白术之类。若咳极面赤。烦悗半晌。此火化乘肺也。宜详辨之焉。

积年痰饮渐成风。口眼?斜语不通。苏合姜汁调半盏。青州丸子有神功。

凡中痰一时诸证蜂起。则为困笃。仓卒之间。药不可入。当用白梅搽开牙关。或以半夏末或皂角末吹鼻。或灌陈白梅汁。以收其痰。或服真麻油。调麝香。以疏其气。或用稀涎散、胜金丸、略吐其痰。却以苏合香丸。姜汁调。灌下三服。更以牛黄清心丸。薄荷汁化开与服。或有热者。用竹沥调尤好。气才上却随证施药。

一切痰饮附论

病源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肋内。水入肠胃。动作有声。身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是也。脉偏弦为饮。浮而滑为痰。

大五饮丸出千金方 治主五种。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摇动有声。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冷水过多所致。

苁蓉一两 远志一两 苦参 藜芦 乌贼骨 白术 甘遂 大黄 石膏 栝蒌根 桔梗 半夏 紫菀 五味子 前胡 芒硝 桂心 芫花 当归 人参 贝母 茯苓 芍药 大戟 葶苈 黄芩各一两 薯蓣 甘草 细辛 附子各三分 巴豆三十枚 厚朴一两 恒山五分 右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旋覆花丸出千金方 治停痰澼饮。结在两胁。腹胀满。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唾乾呕。大小便或涩或利。腹中动摇作水声。腹内热。口乾好饮水浆。卒起头眩欲倒。胁下痛。

旋覆花 桂心 枳实 人参各五分 甘遂三分 吴茱萸 细辛 大黄 黄芩 葶苈 厚朴 芫花 橘皮各四分 乾姜 芍药 白术各六分 茯苓 狼毒 乌头 祅石各八分 右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五丸。日二。加之。以知为度。延年方无白术、狼毒、乌头、祅石、细辛、黄芩、厚朴、吴茱萸、芫花、橘皮、甘遂。有皂角、附子各二分。蜀椒、防葵、杏仁各三两。乾地黄四分。

生胃丸出瑞竹堂 治脾胃不足。痰多呕逆。不思饮食。此药以南星、粟米、黄土为主。盖谓南星醒脾去痰。粟米养胃。黄土取其以土养土。性味温美。进饮食化痰之要剂。真良方也。

大天南星四两用真黄土半斤将生姜汁和黄土成剂包裹南星慢火煨香透去土不用将天南星切碎焙乾 丁香 木香 厚朴去皮姜汁炒 神黡 麦芽炒 橘红 白豆蔻仁 缩砂仁 青皮去皮各一两 半夏黡二两 沉香镑半两 人参半两 甘草炙半两 粟米一升生姜二斤和皮捣碎取自然汁浸粟米蒸 右为细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七十丸。不拘时。姜汤下。

前胡汤 主胸背气膈上热。口乾痰饮。风气头旋。

前胡 枳实炙 细辛 杏仁去皮尖炒 芎? 防风 泽泻 麻黄去节 乾姜 芍药以上各三两 茯苓一作茯神 生姜各四两 桂心 甘草 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六合。分三服。微汗。忌生冷油腻。猪羊肉面。海藻菘菜。生葱生菜酢物。

海藏五饮汤出拔粹方 治一留饮心下。二癖饮胁下。三痰饮胃中。四溢饮膈上。五流饮肠间。凡此五饮。酒后伤寒。饮冷过多。故有此疾。

旋覆花 人参 枳实 陈皮 白术 茯苓 厚朴 半夏 泽泻 猪苓 前胡 桂心 芍药 甘草各等分 右锉。每两分四服。水二盏。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取清温服。不拘时候。忌食肉。生冷滋味等物。因酒有饮。加葛根、葛花、缩砂仁。

大茯苓汤出千金方 治主胸中结痰饮。癖结脐下。眩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

茯苓 白术各三两 当归 橘皮 附子各二两 生姜 半夏 桂心 细辛各四两一作人参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薯蓣汤 治七情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心中忪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动摇。

薯蓣 人参 麦门冬去心各四两 前胡 白芍药 熟地黄各二两 枳壳面炒去瓤 远志去心姜汁制炒各三分 白茯苓 茯神各一两半 半夏汤浸去滑一两一钱 甘草半两炙 黄芪一两 右锉散。用千里流水一盏半。姜七片。秫米一升。煎七分。去渣。温服。食前。

葛花解酒汤一名葛花解醒汤出医方大成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缩砂半两 葛花半两 木香半钱 白豆蔻仁半两 白茯苓一钱半 橘皮半钱 白术二钱 乾生姜二钱 莲花青皮去瓤三分 猪苓去皮一钱半 泽泻二钱 神黡二钱炒 人参去芦头 右为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得微汗。酒病去矣。

消痰咳嗽丸出御药院方 治消痰快气。除咳嗽。利咽膈。

白术 牵牛 槟榔 白芷 厚朴制各二两 半夏五两洗 陈皮四两去白 乾姜一两半 人参 木香 青皮各一两 赤茯苓 枳壳黡炒去瓤各三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祛风丸出御药院方 治清膈化痰。降气消谷。宣通蕴滞。调顺三焦。

车前子 赤茯苓去皮 木香 皂角烧存性 槟榔各三两 枳壳黡炒去瓤 陈皮去瓤 青皮去白 半夏汤洗各二两 乾生姜半两 大黄三两 黑牵牛生六两 右为细末。熟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开结枳实丸出御药院方 治宣导凝滞。消化痰饮。升降滞气。通行三焦。滋荣心肺。灌溉肾肝。补助脾元养胃。转行百脉。去风结恶气。流畅大小肠。主中痞。痰逆恶心。呕哕膈实。酒醉不解。宿物停积。两胁膨闷。咽嗌不利。咳嗽等疾。

枳实黡炒 白术 半夏汤洗 天南星炮 白矾枯 苦葶苈 大黄 青皮去白各半两 木香二钱 黑牵牛头末二两 大皂角去皮子酥炙一两 旋覆花一两 右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如单腹胀。上喘涎多。四散肿满。食后。生姜汤下三四十丸。以知为度。妇人乾血气。膈实肿满。或产后有伤。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生姜葱白汤下。酒疸病。温酒下。

克效神圣饼子出御药院方 治积痰停饮。留滞不散。胸中噎闷。胁肋刺痛。噫醋吞酸。不嗜饮食。及宿有沉积攻冲。膈脘痞闷。宜服之。

安息香 南乳香并研 石三棱锉 川姜炮制 硇砂水飞 丁香 木香各半两 乾漆杵碎炒令烟尽 高良姜 京三棱泡锉 蓬莪廿□戍泡锉 粉霜研各一两 右为末和匀。用石脑油温就。和丸如绿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五饼至七饼。食后熟水下。

参苏饮出仁存方 治痰饮积停胸中。呕吐痰涎。眩晕怔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手足亸曳。口眼?斜。半身不遂。食已则吐。头痛发热。状似伤寒。

前胡 人参 紫苏 茯苓各三分 桔梗 木香 半夏 陈皮 枳壳炒 甘草炙各半两 右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哕者加乾姜服。腹痛加芍药。一方加乾葛。

紫沉丸出御药院方 治宿食不化。痰饮留滞。心腹胀满。胁肋疼痛。胸膈痞满。噎塞不通。呕哕吞酸。噫气寒热。并宜服之。

丁香一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京三棱锉炒 蓬莪廿□戍锉炒 宿砂仁 桂去粗皮各半两 硇砂飞研一钱 木香三钱 乌梅和核令碎去仁四两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出油别研 右为细末。将巴豆、硇砂、和令极匀。面糊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人参枳术丸 治痰。

人参半两 枳壳三两炒 木香三钱 半夏五钱 茯苓半两 神黡三钱炒 白术一两 麦芽三钱炒 南星半两 右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八九丸。茶汤送下。不拘时候。亦能消食。

十宝散 治消饮化痰丸。至夜上床。亦气喘促。比十二夜轻。得睡些少。十四日希贤诊脉。令服后药。如常服养脾丸。

初服

紫苏子中 人参中 枳壳中 半夏上 良姜中 枳实中 甘草下 白术 前胡 陈皮

次服

木香中 槟榔中 半夏上 陈皮中 枳实中 草菓中 桔梗中 良姜中 甘草下

后服本道前方。加星半服效。本道又令服见晛丸。方在后。

人参 木香 良姜少 三棱 南星 半夏 陈皮 砂仁 蓬术 荜澄茄 片黄

右以上三方。用姜枣煎服。

导饮丸 治风痰风涩。膈脘痞满。停饮不消。头目昏眩。手足麻痹。声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常服去痰涎。进饮食。

荆三棱炮 蓬莪廿□戍锉各三两二钱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白术各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改作一两半 枳壳黡炒去瓤 槟榔 木香各一两 半夏三钱改作一两 右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一百丸。食后生姜汤下。忌猪肉荞面等物。一方加神黡、麦芽各二两妙。一方加乾葛。

木香枳实丸 治食饮停积。胸膈痞闷。消痰祛风。宿食迟化。

木香一两 枳实麸炒一两 乾生姜一两 赤茯苓去皮 青皮去白 半夏汤洗七次 宿砂仁 白术 泽泻 槟榔各二两 右为末。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服。

沉香中和丸 治痰饮气痞。呕吐涎沫。粥药难停。

沉香 丁香 肉豆蔻麸炒煨熟 半夏汤洗七次生姜制 木香 吴茱萸汤洗焙乾 白茯苓去皮 水银 硫黄并水银研结沙子 人参各半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蔻大。每服三四十丸。生姜汤空心时服。

半夏温肺汤 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常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胀痛。不欲食。此胃气虚冷所致。其脉沉弦细迟。

旋覆花半两 细辛半两 桂心半两 人参半两 甘草半两 陈皮半两 桔梗半两 芍药半两 半夏制半两 赤茯苓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温服。食后。

槟榔散 治胸膈停滞痰饮。腹中虚鸣。食不消化。或加呕逆。或臂痛顶痛。

槟榔 半夏汤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炒 桔梗去芦锉炒 橘红 旋覆花去枝梗 乾姜炮 白术各一两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桂心汤 治下痰饮。散风邪。止涎嗽。通耳鼻。宣关窍。利咽膈。清目。解冒眩。进饮食。

桂去粗皮 细辛去苗土 乾姜炮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二两 五味子 陈皮去白 半夏汤浸七次细切如豆不捣 白术各三分 右件。除半夏外。捣罗为粗末。再同拌匀。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丁香五夺丸 治胃气虚弱。三焦痞涩。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臆间。令人呕吐恶心。胀满不食。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逆胀疼。伏于中脘。亦令臂疼不举。腰腿沉重。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恶湿。得水则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虚满而不食也。

南星每个切作十余块用半夏煮水浸三日须是每日换水次用白矾二两研碎调入水内再浸三日洗净焙乾 半夏 乾姜炮 良姜 白术 茯苓各一两 丁香不见火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木香各半两 右为细末。神黡一两。大麦芽二两。同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下。不拘时。常服脾胃去宿冷。消宿滞。化饮食。辟雾露。风吹。山岚瘴疠。非时不正之气。但是酒癖停饮。痰水不消。累服汤药不效者。服之如神。

橘皮汤出直指方 治胃停痰饮。

半夏制五两 茯苓 陈皮各三两 细辛 青皮 枳壳制 桔梗 甘草炙各三两 旋覆花去萼 人参二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

姜椒汤出千金方 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姜汁七合 蜀椒三合 桂心 附子 甘草各一两 橘皮 桔梗 茯苓各二两 半夏三两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姜汁。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效再服。欲服他散及五夺丸。必先此汤。及进黄芪丸佳。一方不用甘草。

化痰铁刷丸出御药院方 治男子妇人。风痰。酒痰。茶痰。食痰。一切痰逆呕吐。痰逆头疼。目昏眩。肺痿喀脓。声如拽锯。并皆治之。常服此药。化痰堕痰。止嗽定喘。

白附子炮 南星炮 半夏汤洗 白矾生用各半两 寒水石一两炒 乾生姜七钱半 硇砂 轻粉各一钱 皂角一两去皮子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前胡饮 治痰饮呕逆。头目不利。

前胡去芦 赤茯苓去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人参 旋覆花 枇杷叶炙去毛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等分 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良久服。

涤痰丸出御药院方 治三焦气涩。痰饮不利。胸膈痞满。咳唾稠浊。面目热赤。肢体倦怠。不思饮食。常服升降气滞。清膈化痰。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白 枳壳麸炒去瓤 京三棱煨锉碎 大黄湿纸裹煨令香熟 半夏得洗七次以上各一两 黑牵牛微炒二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化痰丸 治停痰宿饮。

人参去芦 白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别研细末 桔梗切作小块姜汁浸 白术各一两 白附子 前胡 枳实 甘草各半两 右为末。用半夏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姜汤下三四十丸。

旋覆花汤 主胸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

乌头五枚去皮熬 旋覆花 细辛 前胡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半夏一两洗 生姜八两 桂心四两 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槟榔散 治胸膈痰饮。腹中虚鸣。食不消化。或加吐逆。

槟榔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一两 桔梗半两去芦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乾姜一分炮制碎锉 橘皮三分汤洗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白术一两 右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有旋覆花。

白金散一名白金汤 治清利肺。能下痰。止烦恼。(方见肺脏门肺脏壅热类)

(案原方: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各半两。甘草炙。紫苏子各一两。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食后去滓温服)

治心下有水。(方见1951页泽泻汤)

新法半夏汤 治脾胃气弱。痰饮不散。呕逆酸水。腹肋胀满。头旋。不思饮食。

宿砂仁 神黡 草菓仁 橘红去白各一两 丁香 白豆蔻仁各半两 甘草生炙二两 大半夏四两汤洗七次每个切作两片用 白矾末一两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七次去矾候乾一片作两片再用姜自然汁于瓷盆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顿用姜汁乾尽以慢火焙燥为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日乾或焙乾炙黄勿令色焦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少许。沸汤服。

木香半夏丸 治痰涎。上壅恶心。胸膈不利。常服消痰饮。

木香七分半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切片焙乾 陈皮去白 白茯苓 乾生姜 白附子 人参 草豆蔻仁各半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木香槟榔丸出卫生宝鉴 治疏通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快气消食。通润大肠。

木香 槟榔 枳壳 杏仁去皮尖麸炒 青皮各一两去白 半夏黡 皂角去皮酥炙 郁李仁去皮各二两 右为末。别用皂角四两。用浆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生姜汤下。

藿香中和丸出御药院方 治痰不消。胸膈痞闷。头目昏痛。呕吐酸水。或心腹满痛。怠惰嗜卧。□□玄癖气块。

藿香叶 陈皮不去白各一两 丁香半两 人参一两半 半夏生姜制作黡 白茯苓 白术各二两 巴豆去皮一两半与陈皮同炒令巴豆黑色提出巴豆不用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破痰消饮丸出危氏方 治一切停痰留饮。其效甚速。

青皮洗 陈皮洗 川姜炮制 京三棱灰炮捶碎用 蓬术灰炮捶碎 良姜湿纸裹煨 草菓面裹炮各一两 半夏三两汤泡七次 右并焙乾为细末。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乾。每服五十丸。姜汤或热水下。不拘时。一方无半夏。

槟榔利膈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五饮痰厥。上攻痰涎壅滞。呼吸喘促。仰卧艰难。牵风注外迫寒。喉闭肺痿。劳喘咳嗽。并皆治之。

槟榔一两半 木香一两 人参一两半 半夏四两汤洗七次 杏仁一两半水煮去皮 青皮一两半 栝蒌三个炒去瓤 桔梗一两半 牵牛头末三两 肉桂半两 右为末。姜汁并水煮糊为丸。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半夏煮散出王氏博济方 治胃冷有痰。呕逆。不思饮食。及中酒后。大宜服此。

半夏十六分汤洗十度 木通十六分 前胡六分去芦头 白术 茯苓六分去皮秤 陈橘皮六分汤洗去瓤 槟榔六分生折煎药或以后斟酌入 官桂五分去粗皮 枳壳三分麸炒去瓤用 旋覆花去萼仁五分 右一十味。捣罗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空心腹。余滓再煎。日午服。

芎辛散出百一选方 治壅寒痰盛。清头目。辛丑年、葛丞相苦此踰月。语音不出。服柴胡之类。亦不能去。医者云是燥。用此药数服而愈。

川芎 细辛 防风 桔梗 白芷 甘草 羌活各一两 桑白皮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半。生姜二片。薄荷三叶。煎至七分。不饥不饱时温服。

前胡半夏汤出直指方 治痰盛。

前胡 半夏制 茯苓各三分 陈皮 木香 紫苏 枳壳制 甘草炒各二分 右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乌梅少许。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豁痰丸出直指方 治顽痰壅寒。

南星三两 半夏二两各锉大片用浓皂角水浸一日焙乾为末 白附子 川灵脂 直僵蚕炒去丝 莘阴细辛 白矾煅枯各一两 全蝎三钱半 右为末。皂角浆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调胃白术泽泻散出拔萃方 治痰病化为水气。传变水蛊。不能食。

白术 泽泻 芍药 陈皮 茯苓 生姜 木香 槟榔 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匕。更量病势虚实加减。临时消息。一法加白术。本药各半。治腹上肿如神。若下痞者加枳实。若下实者加牵牛末。

一方出千金方一名槟榔饮 治胸中痰饮。肠中水鸣。食不消。呕水。

槟榔十二枚 生姜 杏仁 白术各四两 半夏八两 茯苓五两 橘皮三两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又方出御药院方 治诸疟。胸中痞闷。痰逆呕哕。并宜服之。

藿香 甘草炙 草豆蔻仁 橘皮去皮 厚朴 生姜三味并去皮 半夏洗三味同捣烂焙乾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又方出百一选方 治远年痰饮。发作有时。诸药未效者。

丁香 枳壳麸炒黄 木香各二钱半 半夏汤洗七次 缩砂仁 陈皮去白 白茯苓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四大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食前煎热服。可断根。

宽中祛痰丸出德生堂 治男子妇人饮食过饱。色欲太多。喜酸咸。作成痰饮于胸膈。满则呕意恶心。流则臂膊大痛。升则头目昏眩。降则腰脚重痛。沉则左瘫右痪。轻则猛然倒地。此药宽中理气。祛痰搜风。又名祛风化痰丸。

半夏四两汤泡七次晒乾研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子阴乾 荆芥穗一两 白矾枯二两 麻黄四两去节净用 槐角子一两麸炒 陈皮洗去白一两 朱砂一两研细水飞过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右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临卧。皂角子仁炒黄。同生姜煎汤下。忌食猪羊血、猪肉、桑鹅、蘑菇、黄瓜、茄子等物。一方用萝卜汁为丸。

南星汤出百一选方

南星 半夏 枳壳 桔梗 防风去芦 甘草生用各半两 赤芍药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七片。慢火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化痰延寿丹一名五福寿命丹又名长寿丹 治酒醉解醒。专治酒痰食痰。宽胸利膈。一切积气。

天麻半两 枸杞子一两半 白矾一两半半生半熟研用 人参一两 半夏一两半汤洗七次用 乾生姜一两半 右为细末。好糯酒拌匀如沙糖。用□□正饼剂蒸熟去皮。杵臼捣四五十杵便丸。如乾入酒三四点。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下。一方温水送下。食后临卧服。

白术汤出医方大成 治胸中虚损。及痰吐者。

半夏黡 白术各一钱 槟榔二钱半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 茯苓一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生姜汤调下。食前服。

水煮金花丸出济生拔萃方 治有痰泄痢不止。甚则呕而欲吐。利下而不能食。由痰羁绊脾胃之间。

半夏一两汤洗 天南星一两洗 天麻半两 寒水石烧存性一两 雄黄二钱半 白面六两 右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先沸浆水内下药。煮令浮为度。漉出。生姜汤食前下。一方改寒水石为轻粉少许。

六物汤 治痰气上攻。头旋目晕。呕吐胸膈不快。及治痰疟潮作。寒热往来。头痛不止。

白术一两焙 人参去芦一两 赤茯苓去皮一两 半夏汤浸七次一两 橘皮洗净焙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 右碾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白术茯苓丸出御药院方 治三焦气涩。停痰不消。胸膈痞闷。腹胁胀满。咳嗽涎甚。咽嗌乾痛。心忪悸动。头目眩晕。寒热时作。肢节疼痛。呕吐清水。神昏多倦。不欲饮食。

白茯苓 白术各半两 天南星一两 白附子一两 白矾三分 半夏三两并生用 右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不拘时候。

藿香散一名藿香汤出和剂方 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食。止呕吐。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醋吞酸。呕哕恶心。兼治山岚瘴气。

藿香叶 厚朴去粗皮姜制 半夏切四片姜汁浸一宿粟米炒黄用 甘草炙各一两 陈橘皮去白半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水一钟。生姜三片。枣一枚。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少热服。不拘时候。日进二三服。

沉香堕痰丸一名小半夏丸出御药院方 治宿饮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头目昏晕。呕逆恶心。胸膈不快。

槟榔大者二枚面裹煨熟 半夏黡二两 木香二钱 沉香二钱 青皮去白二钱半 右为末。生姜汁浸。蒸饼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加减二陈汤出澹寮方 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并宜治之。

丁香一两 半夏五两 陈皮五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乌梅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恶甜者减甘草不用。或至痞疾加草豆蔻。面裹煨熟一两半。

滚痰丸 治诸痰疾为患。胸膈痞闷。心神不宁。头目眩晕。不美饮食。常服滋润肠胃。安心神。

大黄半斤蒸熟 黄芩半斤去腐净 青礞石一两用硝煨 沉香半两 上好朱砂三两研 右为末。滴水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十丸。食后临卧。白汤送下。温茶清送下亦可。渐加至一百丸。

化痰丸出瑞竹堂 治顽痰不化。

石青一两水飞 石绿半两水飞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十丸。温汤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损人。

新法半夏汤出仁存方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肠腹膨胀。吐呕痰水。噫醋吞酸。或中吐酒哕逆。恶心头疼。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并宜服之。

青皮去瓤 乾姜炮各六两 桔梗炒 陈皮去白各一斤 丁香四两 甘草炒十二两 半夏洗姜汁制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盐一捻。沸汤点。不时常服。和三焦开胃。消酒进食。

止呕丸出御药院方 治停寒积饮。呕吐痰水。无问冷热。不下食者。服之必愈。

沉香 丁香 木香 吴茱萸汤洗焙乾 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各半两 水银 硫黄各一两二味研砂子星以尽为度 右为末。生姜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服。

导痰汤出百一选方

白茯苓 桂心 半夏汤洗七次 乾生姜 橘红 枳壳炒香 甘草 右等分为末。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非时温服。

细辛五味子汤出百一选方

细辛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乾姜炮各一两 五味三两 右为饮子。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辰砂祛痰丸 治酒食过醎酸。作成痰饮于胸中。凝则呕逆恶心。流则一臂痛。头目昏眩。腰脚疼痛。深则左瘫右痪。浅则蹶然倒地。此药神效。

半夏四两 生姜四两制过作饼阴乾 槐角一两炒黄 陈皮一两去白 白矾一两生 荆芥一两去土 朱砂一两水飞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右为末。煎生姜汤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皂角仁汤下。空心一服。临卧一服。忌动湿面、猪肉、油腻。

触痰丸 专治痰。

枳壳 茯苓 南星 半夏各半两 风化硝二钱 僵蚕二钱半 全蝎三个 右为细末。姜汁为丸。每服五六十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吴茱萸汤出千金方 治胸中积冷。心嘈烦满。汪汪不下饮食。心胸膺背痛。

吴茱萸三两 半夏四两 桂心 人参各二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服。

梅青丸出御药院方 治平胃气。止咳嗽。利咽膈。化痰涎。

青黛二钱半 半夏四两汤洗七次 硝石三两 桔梗 天南星生 蛤粉各一两 白矾半两全 右为末。水浸蒸饼。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破饮丸出和剂方 治一切停饮不散。时呕痰沫。头眩欲倒。膈脘不快。

旋覆花八两 白术一斤一两 肉桂去皮 乾姜炮各六两 赤茯苓去皮七两 枳实麸炒二两 右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下。

暖胃丸出仁存方 治去虚痰。利冷饮。

硫黄研 白矾同炒 丁香炒 茴香炒 木香各一两 半夏二两姜汁炒 右为末。姜汁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汤下。

天仙饮出直指方 治痰注臂痛。

片子姜黄六钱 天仙藤 羌活 白术 白芷梢各三钱 半夏制半两 右锉。每服三钱。姜五片煎服。间下千金五夺丸。

白术半夏汤出简易方 治胃虚。停痰饮恶心。中脘刺痛。肠胃搅痛。头目昏晕。肢体倦怠。

半夏二两 陈皮三两半 赤茯苓 白术 丁香各一两 肉桂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煎取八分。去滓服。

疗饮气痰膈。食则呕吐方。

茯苓八分 橘皮六分 甘草四分炙 生姜八分 鸡苏六分 人参四分 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令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忌海藻、菘菜、酢物。

茯苓饮一名参苓饮出三因方 主心胸中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膈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生姜四两 枳实二两炙 橘皮二两半 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物。一方无枳实。

沉香四倍丸 治痰饮。两臂疼痛。腰腿沉痛。

木香半两 青皮四两去瓤 白术三两 半夏四两汤浸七次 沉香半两 黑牵牛头末半两 右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

丁香半夏丸出危氏方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气短噎闷。不思饮食。

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一分 藿香叶半两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三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

小半夏汤一名茯苓半夏汤出御药院方 治诸呕哕。心下痞坚。膈间有痰水。眩悸。(方见1964页茯苓半夏汤)

赤茯苓丸出御药院方 治痰气痞。

赤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去瓤 半夏黡 槟榔 白术各等分 右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温服。或风眩头痛。则荆芥汤下。

五苓散出三因方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者。吐涎沫而癫眩。水也。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三两 桂心去皮二分 泽泻 右五味下节。水七日三多饮水汁出愈。忌桃李雀肉。生葱醋等物。

茯苓丸出德生堂 治痰饮为梗。令人手臂背疼痛。胸膈痞塞。神效。

半夏制二斤 赤茯苓 白茯苓各半斤 枳壳炒半斤 朴硝飞过四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食后临眠服。气实者加至七十丸。

枇杷叶散出圣惠方 治痰饮。发即烦闷不安。兼吐痰水。

枇杷叶一两拭去毛净炙微黄 人参一两去芦头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 陈橘皮一两去白 白术一两 右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润肺丸出御药院方 治肺不调。咳嗽声重。日久不止。痰涕结搏。咽嗌不利。心神烦躁。头目昏重。精神不爽。心忪烦悸。喉中呀呷。逐气有声。一切痰实。并皆治之。

朱砂水飞 五灵脂微炒各二两 苦葶苈 杏仁去皮尖麸炒 半夏黡各一两 右为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大半夏丸出御药院方 治咳嗽。消痰。顺气。

半夏六两 桑白皮 生甘草各一两 皂角槌碎 生姜锉碎各八两 右先将五味。用水五升。同煮汁尽。取出半夏焙乾为末。次用下项。

青皮 槟榔 木香 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各一两与前半夏末拌匀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枳实半夏丸出御药院方 消痰顺气。利胸膈。进饮食。

枳实一两麸炒黄色去瓤 半夏一两半汤洗七次切作片子焙乾 白术三分 蓬莪廿□戍半两 白茯苓一分去皮 右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陈橘皮汤下。不拘时候。

化痰丸出瑞竹堂 快脾顺气。化痰消食。

半夏洗 南星去皮膜 白矾 皂角切碎 生姜 右各一斤重。用水同煎至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作片。同半夏、南星、阴乾。不见日色。火焙再加。

青皮去瓤 陈皮去白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别研 乾葛 杏仁去皮尖炒别研 神黡 麦糵炒 唐球子 香附子 右件。以上各半斤净。与前药合和一处。碾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正饼。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茶酒送下。

涤痰丸出瑞竹堂 治痰盛。宽胸膈。快气。

黑牵牛三两 皂角二两去皮弦火中微烧 白矾枯一两 半夏黡炒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 右为细末。煮萝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临卧淡姜汤下。

南星半夏丸出经效济世方 治痰开胃。

天麻 半夏 天南星炮去火毒 人参 白附子 右三味等分。内半夏天南星倍之。俱各为末。半两。用生面一两。滴水为丸。每服百十丸。于沸汤中煮沸漉出。用生姜汤吞下。食前服。不拘时候。

撩膈散一名吐痰方出圣惠方 治心上结痰。饮食寒冷心闷。

瓜丁二十八枚 赤小豆二十枚 人参去芦头 甘草各一分 右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亦治诸黄。一方用虀汁调服。

紫芝丸出百一选方 治痰。

五灵脂粒粒取全者去砂石 半夏汤洗七次慢浸入心透 右等分为末。生姜汁煮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汁煮汤。或茶汤食前下。空心临卧时服。

半夏丸出十便良方 治消下痰涎。

大白半夏 老生姜各等分同捣研如泥焙乾 右捣为末。用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

二陈汤出仁存方 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

半夏洗七次 橘皮各五两 白茯苓三两 甘草炙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一方、伤寒后不敢进燥药者。用此快脾。则饮食倍进。易得复常。治痰疾加草菓。如半夏之数。仍咽红丸子。因酒食所伤。发为黄疸。亦宜加草菓。咽红丸子。多服取效。呕吐者加丁香。如甘草之数。恶甜者减甘草。吐甚者兼服手流丸。仍用半夏为细末。每一两。入丁香槟榔各一钱。旋以生姜自然汁。丸如梧桐子大。右水煮半夏丸。先以水二盏煎沸。次下丸子煮令极一时。挑服。用药汁咽下。烦躁者。于二药并去丁香。仍服养正丹。或来复丹。黑锡丹之类。候大便利。无不作效。呕家不以温药微利大便。则无由愈。此数药皆有硫黄。能温利之。秘甚用加味感应丸。若先自溏利。是为虚寒。不宜用此。可于理中汤震灵丹方中求之。妊妇恶阻。产科用茯苓汤、茯苓丸。作快脾之剂服者。病反增剧。不若用此。极有神验。余见四物汤并红丸子方中。一方、加竹茹同煎。食前服。

温中化痰丸一名二姜丸出和剂方 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头眩目晕。好卧减食。咳嗽呕吐。气短恶心。或饮酒过多。或饮食无度。或过伤生冷。痰涎并多。哕醋噫酸。亦治暖脾胃。散寒气。

青皮去瓤 良姜去芦炒 乾姜炮 陈皮去白各五两 右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糯米汤任下。不拘时候。或生姜汤亦可。一方又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四片。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温胃化痰丸出御药院方 治腹间有疾。脾胃停饮。胸中不快。痰涎不尽。

半夏三两 橘皮去白 乾姜炮 白术各二两 右为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蠲饮枳实丸出御药院方 治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麸炒去瓤 半夏汤洗七次 陈橘皮去白以上各三两 黑牵牛半斤三两余取头滓不用 右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除痰丸出御药院方

天南星炮 半夏汤浸七次各二两 皂角大一定去皮弦子用水一大盏揉汁 蛤粉微炮一两 右为细末。以皂角汁调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渐加至五十丸。临卧更进一服。忌甜物。

二黡丸出百一选方 治脾虚痰盛。不入食。甚妙。

神黡半斤为末枣肉搜成饼子候乾慢火炙 半夏半斤为末生姜自然汁捏成饼子候乾慢火炙 右为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不拘时候。

治痰证。看人眼有黑晕多者是。

木鳖子 白芥子 甘遂 大戟 右等分。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姜汤下。

消饮倍术丸 治胃虚。五饮酒癖。头痛眩。胃乾呕。饮流肠间。动则有声。

白术五两 削术三两 桂心一两 乾姜四两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后服。

半夏化痰丸一名半夏丸出卫生家宝方 治主痰实。恶心呕吐。头目昏晕。心忪背寒。臂痛涎嗽。胸膈不快。

半夏去滑一两 赤茯苓半两去皮 白矾一分枯 铅白霜半两 右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姜汤下。

茯苓汤出千金方 治胸膈痰满。

茯苓四两 半夏一斤 生姜一斤 桂心八两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四服。冷极者加大附子四两。若气满者加槟榔三七枚。忌酢物羊肉。生葱猪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