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十二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十二·

[卷之十二] 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散见太阳少阳少阴等篇。今集于此)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中去声。成注云。太阳病三日中。曾经发汗吐下温针。虚其正气。病仍不解者。谓之坏病。言治不对证。为医所坏也。

桂枝不中与者。以其初。本系太阳。中风乃桂枝汤证。至此则其病已坏。桂枝汤不中与也。更当审其脉证。知犯何逆。

随其逆而救之。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救逆之法。补亡论亦不言及。惟准绳云。逆者谓汗下皆不顺于理也。随证治之者。

即仲景原论中云汗后病不解。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某汤主之类是也。后条辩又云有如汗后亡阳动经渴躁谵语。下后虚烦结胸痞气。吐后内烦腹胀满。温针后吐衄惊狂之类。变证多端。治非一法。仲景恐人以桂枝汤证误治。仍执定一桂枝汤。故令医人舍汤辩脉。另寻一看证之活法耳。学人须以意会之。)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

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此为欲解也。也字当在故字之下。太阳病止二日。邪犹在表。不当躁而反躁者。此必是大青龙汤证。故无汗成注云。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医人不知。反用火熨其背。强发其汗使之大出。火热之邪。因而入胃。胃中之水告竭。阴不胜阳。其发躁烦谵语之证必矣。至十余日。正气渐复。阴与阳争。故作振战悚栗之候。自下利者。火邪由大肠而得泄。此为欲自解也。其有不自解者。必在前所熨之汗从腰以下未出。成注云。此为津液虚。不得下通。故欲小便并不得也。津液既虚。火邪上逆。其势不惟躁烦而反增呕。欲失溲者。此是形容不得小便之状。足下恶风者。腰以下无汗风邪犹郁于下部。故恶风也。大便硬者。胃中水竭之故。此非津液偏渗。故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不多也。凡此者。实由大便硬。不自下利。皆未解证也。法宜用药以通其大便。大便已则火邪自泄。阴气得复而上升。头必卓然而反空痛。阳气得伸而下降。足不恶风而其心必热。此是谷气下流故也。谷气者。食气也。食气下流。则胃中输转。火邪皆去而病即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与白虎加人参汤。五苓散。调胃承气汤郭白云云。推常氏之意。谓火气入胃。胃中枯燥。故用白虎加人参汤解之。然须无表证。渴饮水者。可服。小便不利者。固当用五苓散。然亦必渴饮水者。宜服。其大便硬者。用调胃承气汤。亦必小便不利。谵语仍在者。然后可服。

又云。此条论。于诸证未生时。必须先去火邪。宜救逆汤。愚以人参白虎汤犹可用。五苓散断不可用。此系胃中水竭。

津液燥。故欲小便不得。非小便不行也。大便硬。虽小便不数亦系火热燥证。其用调胃承气汤。不若以麻仁丸代之至于救逆汤。与上条证不合。不必用也。)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

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太阳中风。此必是桂枝汤证。医人误以火劫强发其汗。邪风加以火热。以致血气流溢。

失其常行之度。风阳也。火亦阳也。两阳相熏灼。邪热搏于外。则肌肉受伤。脾主肌肉而属土。故身发黄邪热搏于阳明之经。为阳盛。阳盛则火升。故欲衄。邪热搏于太阳之府。为阴虚。阴虚则水涸。故小便难。水火者。人身之阴阳。实则气与血也。偏胜者。势必至于交病。故云阴阳俱虚竭也。阴阳俱虚。则前之流溢者。至此而衰耗。身体焉得不枯燥也。

成注云。三阳经络至颈。三阴至胸中而还。剂。分也。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者。邪热炎上。搏阳而不搏于阴也。腹满微喘者。邪热内郁也。口干咽烂者。邪热上熏也。或不大便者。邪热耗其津液也。久则胃中燥热。必发谵语。甚者。至哕。

则邪热气逆。为病更深矣。四肢者。诸阳之本。邪热亢盛则手足扰乱。甚至捻衣而摸床矣。后条辩云。以上诸证。无非邪风火热。逆乱其气血。一至于此。乃真阴立亡之象。此际欲治风。则火势蒸腾。欲治火。则风势壅遏。惟有利小便一法。使小便利。庶几火邪得泄。津液得通。其人病犹可治也。诸家注皆言小便自利。夫上文既云。小便难岂有病剧而反自利之理。必须用药以探之。其人小便利。犹为可治之证。如其不利。虽治之恐无效矣。此实仲景言外之意。按此条论。

仲景无治法。愚意云。但当利其小便。宜猪苓汤。初亡论云。与五苓散。恐太燥津液。不宜用也。又云救逆。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亦非对证之药。又云。发黄者宜茵陈蒿汤。愚以此非胃实。有瘀湿。乃干黄也。上药非所宜用。

又云。不大便。宜大承气汤。愚以此非。胃实谵语乃燥热神志昏乱。故手足为之躁扰也。上药更非所宜。但当从小便中导去其热。而诸证悉平。)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者。

是伤寒见风脉也。风脉既见。其为表虚可知。医人误以火迫劫之。汗乃大出而亡其阳。成注云。汗者。心之液。亡阳。

则心气虚。心恶热。火邪内迫则心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汤名救逆者。以惊狂不安。皆逆证也。)

[卷之十二\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擘)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成注云。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也。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本草云。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属是也。

琥按成注。犹未尽仲景制方之义。夫亡阳者。汗必多。汗为血液。何不用芍药以和营。以方中已有牡蛎之咸寒。龙骨之收涩。而芍药可不用也。且也。牡蛎龙骨。兼能胜火热之气而镇惊狂。其加蜀漆者。必病患素有痰热结于胸膈。至此复挟火邪错逆。故用蜀漆之辛以散之也。否则亡阳证。而用此暴悍之剂。大非所宜。又桂枝汤中生姜一味。亦太辛散。

虽有寒邪。宜稍减用之。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愚疑以发热二字。当在渴字之前。形作伤寒。言病患之形。似太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而无汗矣。及诊其脉。不弦紧而反弱。弱者。风脉也。

风为阳。其人必发热而渴。误被火劫汗虽不出风火相合。热搏于胃。胃中躁烦。必至谵语。然此谵语者。非胃实。不可下也。还诊其脉。而弱中带浮。邪乃在表。解之之法。当用药使汗出而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辄用救逆汤。

误矣。愚意云。宜大青龙汤。更加凉药主之。)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清同圊厕也。成注云。此为火邪迫血而下行者也。太阳病。本无汗。此麻黄汤证也。医人误以火熏迫之。究不得汗。则热无从出。火邪入胃。以故发躁而不宁也。寒伤营而汗又为血液。到经不解者。太阳到六七日。为传经已尽。邪仍不解。则胃中所郁火热之邪。将迫血下行而如圊矣。

此名为火邪者。是申明圊血之故。实由火邪所迫而然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根据前救逆汤。黄芩芍药汤。愚以黄芩芍药汤。庶几犹可救逆汤。还宜加减用之。)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而火动。必咽燥唾血。(成注云。此火邪迫血。而上行者也。脉浮热甚。

乃风邪盛于表。此为表实。灸法多补。病惟虚寒者。宜之。今者表有风热而反灸。是以实作虚治也。邪因火动。内搏于胃。故咽燥而唾血。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根据前救逆汤。误矣。愚意云宜犀角地黄汤。)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微而数。此必是风寒之后。阴虚而热未除也。虚寒可灸。虚热慎不可灸。若反灸之。则热因火入。相搏为邪。上攻则为烦为逆。且阴本虚也。更追以火。使虚者愈虚。热本实也。更逐以火。使实者愈实。阴主营血而行于脉中。当追逐之余。

脉中已无血聚。故曰散也。艾火之气虽微。其内攻之力能焦骨伤筋。所以然者。盖由血散而难复故也。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根据前救逆汤。其有汗者。宜桂枝柴胡汤愚以二汤俱与病未合。另宜斟酌用药。)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者。邪居于表。故宜以汗解之。医人误以火灸之。邪因火迫。无外出之路而愈盛。邪盛。则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何也。盖汗者。湿热之气也。

今者。邪因火迫。汗不出而热甚剧。则湿气下流而成痹矣。此名火逆者。言此亦由火气所逆而使然也。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宜少与救逆汤。愚意云。虽宜救逆。亦宜兼痹治之。)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此承上文脉浮而言。成注云。烦热也。邪气还表。则为烦热。汗出而解。以脉浮。故为邪还表也。愚按此条。是言未灸之先。有不用药。汗自出而解者。则知上条病。为汗已将出。用火遏其出路。故致湿热之气下流。而成重痹之候。又按补亡论。以此条与上条合为一条甚通。)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病至用烧针发汗。此必是太阳伤寒证也。仲景法。宜用麻黄汤以汗之。今医误用烧针。以令其汗。太阳初得病。为寒气在表。故其寒邪。即从针孔处。反入于里。在外。则肉肿起如核而色赤。在内必发奔豚。其气从少腹直上冲心也。盖太阳为寒水之经。肾即为寒水之藏。脏腑相合。经病用针。故引寒邪之气。内入于藏也。成注云先灸核上以散其寒。与桂枝加桂汤。以泄奔豚之气。)

[卷之十二\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 桂枝汤

(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更加桂(二两)金匮方共成(五两)琥按桂枝汤。虽系解肌之剂。今者寒邪之气。内入肾藏而上冲于心。此水来犯火之证。条辩议所加者。当是桂而非枝。此深合仲景之旨。

或问伤寒本系热病。复加烧针。则上冲之气。宜从火治。议者不当加桂。余答云。子言甚合鄙意。然此证。须知是太阳病未发热之时。误用烧针开泄腠理。以引寒气入藏。故与中寒同治。若内有郁热。则必见烦躁等证矣。设见烦躁等证。理宜从子言。以活法治之。

又按成注云。烧针发汗则内损阴血。而惊动心气。愚意以若损阴血而惊动心气。是为阳盛阴虚。非寒证比矣。此与仲景加桂之意不合。误极误极。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火逆下之者。此必是太阳病。误以火熨其背或以火劫其汗。

病患更加谵语腹满。起卧不安等证。医认以为里实而下之。里气重虚。又加以烧针之大热。火邪内迫则生烦躁。条辩云。

此条病逆而又逆。但未变重。故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散解火邪。)

[卷之十二\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上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成注云。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琥按上方。即前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蛎救逆汤。制小其剂而用之也。火邪迫内。则生烦躁。故用龙骨牡蛎之咸寒甘平。以胜火热而收敛浮越之气。盖烦躁不比惊狂之甚。而其气亦浮越也。愚以烦躁虽带表邪。不宜散以桂枝之辛热。

又火逆既经下之。此阴血受伤。较之救逆汤。宜增芍药。仲景之方不可执也。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太阳伤寒。宜用麻黄汤以发汗。医人误加温针。以攻其寒。殊不知寒盛于外。热郁于内。针用火温。营血得之。反增其热。热气凑心。必见惊证。惊者。神不宁而时作耸动故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

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根据前救逆汤。愚以救逆汤。宜加减用之。)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者自汗出。不恶寒但发热。是转阳明证矣。及切其脉。又非阳明之脉。乃细数。见于关上。关主中焦。为脾胃之分。细则为虚。数则为热。

以医误吐之为过也。尚论篇云。吐中亦有发散之义。故得自汗出。不恶寒。一二日太阳之邪气尚浅。吐之者。胃不尽伤。

吐后胃虚。故腹中饥。胃口受伤。故欲食而不能也。三四日。阳明之邪气渐深吐之者。胃气全伤。吐后。胃虚大热。故不喜糜粥之热。欲食冷食。及冷食朝食。暮则吐出缘阳明之气。由吐而逆。不能下行。此医误吐之所致胃伤而脾亦受伤也。成注云。胃气尚在。故云。小逆。言此实由误吐。一时气逆使然。非关格大逆之候比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

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与小半夏汤。小治中汤。亦可。与半夏干姜汤。出金匮方。郭白云。云。活人书大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生姜汤。皆可选用。愚以上方如治中汤。半夏干姜汤。断不可用。盖此证。系胃中虚热。而非虚寒。成氏原注云。

表寒传于胃中。胃中虚寒者。大误。若胃中果系虚寒。则不当见数脉矣。)以上太阳逆证共一十四条(自原论中第三卷集入于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按此条。原论上文云。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承上文尚未吐下而言。若已吐下发汗温针不惟犯少阳三禁。更加温针。以迫劫之。成注云。

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谵语。柴胡证罢者。谓无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证也。此为坏病。

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谓不当尚认为少阳证。小柴胡汤之外。另宜以活法治之也。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救逆之法。补亡论庞安时云。犯何逆者。犯四种温病坏候也。郭白云云。温针谵语。亦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愚以上二家之言。皆以臆见轻拟前圣之旨。盖仲景云。知犯何逆者。与太阳病坏证云云略同。谓汗吐下温针四者之治。各有逆证。而医人犯之。

非谓四者齐犯也。偶出谵语一条。亦不当强划温针所致。强执一方以治之。况在当日。仲景必有少阳坏病之条。及救逆之方。今皆亡之耳。学人。设遇少阳坏病。只须证书。以活法治之。)以上少阳逆证一条。(自原论中第五卷集入于此)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此条乃热邪传入少阴。误用火劫而致逆之证。夫曰少阴病。则知其脉微细而但欲寐矣。医人不知。误认以为虚寒。妄加火气劫之。少阴之支脉别出肺。今以火气强劫其汗。尚论篇云。热邪挟火气。上攻必为咳。下攻必为利。内攻必谵语。此以里。有伏热。外被火气逼迫。两热相并。势必致神乱而谵语。小便。必难者。火气迫其津液。外泄而为汗。内泄而为利。水道枯涩。以故小便难且肾开窍于二阴。少阴水藏被火所迫。以致前阴之水。从后阴而并出。救逆之法。可无方乎。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以救火逆。猪苓汤。五苓散。以通小便。愚以常氏治火逆。不论何经。

皆用救逆汤。焉能与病相合。至其用猪苓汤以通小便。庶几犹可若五苓散。太辛燥。恐非火逆所宜。)以上少阴逆证一条(自原论中第六卷集入于此)

[卷之十二] 附昔贤治逆病方论变法

孙真人云。病形不可攻。不可灸。因火为邪。血散脉中。伤脉尚可。伤脏。则剧。井益肿。黄汁出。经合外烂。

肉腐为痈脓。此为火疽。医所伤也。夫脉数者不可灸。因火为邪。即为烦。因虚逐实。血走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

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应在泻心。宜泻心汤(即仲景半夏泻心汤方也。见前第七卷少阳篇中)琥按上论。即仲景火逆证。而借用仲景泻心之法也。推千金之意。以心属火。火逆。应在泻心。愚以原方中有芩连。固为火逆所宜。若干姜一味。恐太辛热。不宜用也。

[卷之十二\附昔贤治逆病方论变法] 张文仲疗伤寒八九日不瘥名为败伤寒诸药不能消者方

(活人书云坏伤寒。)鳖甲(炙)蜀升麻前胡乌梅枳实(炒)犀角(磅因)黄芩(各二两)生地黄甘草(一两)上九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外台云此出支太医方)琥按仲景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少阳经病亦然。此云八九日。诸药不能消。则知汗吐下诸法。皆误用之而至逆矣。上药专走阳明兼入厥阴。为清热滋燥之剂。

庞安时总病论云。火邪证。谓医。以火于卧床下。或周身用火迫劫汗。或焚或误灸。皆属火邪也。又云。论曰灸久烧针后。证似火劫者。并宜火劫治之。(证似火劫者。谓惊狂烦躁之候见也。)又云。烦躁惊及狂。用六石风引汤尤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亦通用。病患因火劫。至十五六日。身黄下利。狂欲走。师脉之。言当下清血。如豚肝。乃愈。后如师言。何以知之。师曰。寸口脉。阳浮而阴濡弱。阳浮为风。濡弱为虚浮。虚受风少血发热。恶寒洒淅项强头眩。医以火熏郁。令汗出恶寒遂甚。客热因火。而发怫郁。蒸于肌肤。身目为黄。

小便微难短气。鼻中出血。而复下之。胃无津液。利遂不止。热瘀在膀胱。蓄结成积。状如豚肝。当下未下。必乱迷愦。

狂走赴水。不能自制蓄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医所为轻者得愈。极者不治。

琥按上论。皆因火而致逆之证。仲景治火逆惊狂。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治火逆烦躁证。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今庞氏用六石风引汤。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见证非一候。方不可执。此又变通乎。仲景之法者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前第七卷少阳篇中。六石风引汤。总论不载。今采金匮方。附之于后。

[卷之十二\附昔贤治逆病方论变法] 风引汤

本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英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萃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琥按上方。内有六石。想即是庞氏所用汤也。愚以六石中。止寒水滑石石膏可用。余石皆温。涩不可用。得毋以本草十剂云。湿可以去枯紫白石英之属是邪。盖火逆虽系枯燥之证。恐多用石药。更加干姜桂枝等。反增其燥。上汤之用。不可执也。

[卷之十二\附昔贤治逆病方论变法] (活人)黑奴丸

治时行热病。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或数。面赤。目瞪。身体大热。烦躁。狂言欲走。大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

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为坏病。伤寒医所不治。弃为死人。或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拨开其口。灌药下咽即活。兼治阳毒及发斑。

黄芩(一两)釜底煤(即百草霜研入一两)大黄(一两一分或作二两)芒硝(一两)灶突墨(一两研入)梁上尘(一两)小麦奴(小麦未成熟时丛中不成麦捻之成黑勃是也无此亦得。庞安时云。如无即以小麦炒黑。摊地上出火毒用之一两)麻黄(去节泡一二沸焙干秤三两)上件。捣罗为极细末。烁蜜为丸。如弹子大。以新汲水三合。研下一丸。渴者。但与冷水。尽足饮之。须臾。当寒寒竟。汗出便瘥。若日移五尺。不汗。根据前法。再服一丸。瘥即止。须微利也。此药。须是病患大渴倍常。躁盛者。乃可与之。若小渴者。强与之。翻为祸耳。

琥按上方。即千金麦奴丸也。本止治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云云。为坏病。活人兼治时行热病及阳毒发斑耳。愚以此方。用以治火逆证。烦躁惊狂。渴欲饮水。谵语。大便秘而内外实热者最神。盖火逆是受火之余毒。故以釜底煤灶突墨等药。以从治之也。

准绳载是斋方云。伤寒阴阳二证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七日以后。皆可服。传者云。千不失一用。

好人参(一两去芦薄切)水(一大升)于银石器内。煎至一盏。以新水沉之。令冷。一服而尽。汗不自他出。只在鼻梁尖上。涓涓如水。是其应也。妙甚。

苏韬光云。侍郎方丈。尝以救数十人。王使君宰清流。日车。申屠行父之子妇。产后病。时疫。一十余日。已成坏病。

偶见问因。劝其服人参一味。遂安。是时未知有此方。偶然暗合耳。

琥按上是斋方。是治坏病中之误汗吐下。真气脱而致虚者。服之自神。

(琥)又按伤寒汗吐下针灸等法。关系非轻。今医止知汗下。而吐法与针灸之道。久已不讲。然因汗下而致逆者。

亦不少。诸逆之中。惟火为甚。以伤寒本系热病。复加以火。其逆可知。所以仲景当日。特设救逆汤以治之。其他诸逆。

虽有治法。不云救逆也。至于后贤立论。亦以火逆。谆谆垂训良有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