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12至卷21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12至卷21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二

肉门

黄帝素问

六节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注 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腑,故皆为仓廪之本。脾藏荣,故为荣之居。器者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脏,输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此节指脾而言,以肠、胃、三焦、膀胱、并受传水谷之精粗,故总为仓廪之本。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

五脏生成篇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注 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脾主土而受制于肝木,是肝乃脾脏生成之主也。】

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此五味之所伤也。

【注 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月刍)而唇掀揭矣。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脏有偏胜,则所不胜之脏受伤,此又承制之不可太过也。】

平人气象论

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注 土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

脏气法时论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注 脾主肌肉,主通会元真之气,脾气伤,故身重而肌肉善痿。痿者,肌肉委弃不仁也。足太阴经脉,循胫膝,邪在经络,故足不收。气伤,故善瘈而痛。此言经病而及于气也。】

宣明五气篇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注 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也。】

阴病发于肉。

【注 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而发于所主之肌肉。】

脾主肉,久坐伤肉。

【注 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脾喜运动,故久坐伤肉。】

血气形志篇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注 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注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盖血随气行,气数乱逆,则经络不通,荣卫不行,是以病生于不仁。宜按摩醪药,以行其荣卫血气焉。】

逆调论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实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注 苛,虐也。肉虽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虚实者,不和也。言荣气不得卫气之和,则荣气虚,卫气不与荣气相和,则卫气实也。盖阳道常实,故曰实。然则过犹不及也。不仁者不知痛痒,不用者痿而不胜于用,盖言荣卫不和,则两者皆虚矣。荣卫两虚者,不仁且不用,不仁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虚也。】

痹论

痹在于肉则不仁。

【注 脏气外合于形身,如病形而不伤其气,则止见肌肉不仁而不痛也。】

痿论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注 有渐于湿者,地气之中于下也。以水为事者,好饮水浆,湿浊之留于中也。若有湿浊之所留,而居处又兼卑下,外内相湿,以致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也。】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注 阳明燥金主气,从中见太阴之湿化,是以脾气热则胃干而渴矣。脾胃之气并主肌肉,今阳明津液不生,太阴之气不至,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也。】

气穴论

帝曰: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消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来往,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注 肉有大分者,如股肱之肉,各有界畔;小分者,肌肉之内,皆有文理。然理路虽分,而交相会合,是大分处即是大会处,小分处即是小会处也。分会之间,以行荣卫之气,故名之曰溪谷。大气,宗气也。夫气为阳,邪留于肌腠之气分,邪正相搏则为病热,故有壅脓消破之败证矣。邪气淫溢,则正气自壅,溪谷之气,与脉相通,是以脉热于内而肉败于外也。荣卫不行,则血气留滞而为壅,脓邪留于腘肉节凑之间,则筋骨必将自败矣。夫积寒留舍,致荣卫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余,寒性凝濇,故为不足。此大寒之邪,留于溪谷之间,以致筋骨皆为病也。溪谷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以应一岁,与孙络之相同,可以微针刺取,以泻其邪。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邪在皮肤,循脉往来,见而泻之,与治孙络之法相同,而亦不必问其穴会之所在也。此言邪之客于人也,必先始于皮肤,次于孙络,入于肌肉,以及于筋骨,在浅之时,微针所及,易于解散,无使其入深而为大痹也。】

调经篇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注 蠕,虫行动貌。盖风伤卫,卫气行于肌肉之间,故蠕动也。】

四时刺逆从论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

【注 有余而在外,则为肉痹,不足而在内,则为脾痹。】

长夏气在肌肉。长夏者,络经皆盛,内溢肌中。

五常政大论

太阳司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皮(疒帬)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

【注 太阳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水饮中满,皮痹肉苛,皆水湿之为病。身后痈者,痈发于背也。】

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

【注 隆平之纪,其类土,其脏脾,土从木化则受其胜制,故上用变革而为体重食减之脾病也。目转耳鸣,风行于上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

【注 加临之气,乃厥阴风木,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风湿交争风化为雨,加临之气,从时而化也。夏秋之交,湿土主气,故乃长刀化乃成。盖夏主长,秋主成,长夏主化也。民病大热少气者,风热之病。肉萎足痿者,湿土之气。注下赤白者,湿热交感也。】

至真要大论

太阳之胜,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

【注 《灵枢经》曰:足太阳是主筋所生病者,为痔疟者,太阳寒热之邪也。厥逆而入于胃者,水侮土也。胃络上通于心故心痛也。阴中乃疡,是以隐曲不利,而互引阴股,足太阳主筋,故筋肉拘苛也。】

灵枢经

寿夭刚柔篇

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若形充而大,肉(月囷)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

【注 脾主地而主肉,肉坚者寿,不坚者夭,此后天之土基有厚薄也。】

本神篇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注 思虑,脾之情也。如心因怵惕思虑,则伤心脏之神,神伤则不能主持,而恐惧自失矣。脾主土而主肌肉,肺主气而主皮毛。肉之膏肥曰(月囷),色者,气之华也。(月囷)肉者,地所成之形也。毛色者,天所生之气也。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天地所生之命绝矣。死于冬者,死于四时之胜克也。】

经脉篇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肉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注 足太阴之气生于脾,脾藏荣而外主肌肉,是以太阴气绝,则脉不荣于肌肉矣。脾开窍于口,主为卫使之迎粮,故唇舌为肌肉之本,脉不荣则肉萎唇反,太阴之生气绝于外也。甲笃乙死,脾脏之气死于内也。】

五癃津液别篇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注 腠理者,分肉之文理,津随三焦出气,淖注于皮肤肌肉之间,故腠理开则汗大泄。如有寒而留聚于分肉之间,则排裂分肉而为痛。沫者,津聚而为沫也。】

五变论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注 朱永年曰:此言皮不致密,肉理粗疏,致风邪厥逆于内,而为漉漉之汗。盖津液充于皮腠之间,皮溃理疏,则津泄而为汗矣。委中之下曰腘,太阳之部分也。盖太阳之气主于皮肤,如腘肉不坚而无分理,无分理者粗理也。理粗而皮不致密,则腠理疏而浑然汗出矣。】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注 理者,肌肉之文理,若文理粗疏而不致密,则邪留而为痹。盖皮肉脉筋骨,五脏之分部也。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故各视其部,则知痹之高下。盖心肺之痹在高,肝肾脾痹在下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

【注 夫皮肤薄而气不充身泽毛,肉不坚而津液不能淖泽,如此则肠胃恶。盖津液血气,肠胃之所生也,恶则邪气留止而成积聚,乃伤脾胃之间,若再饮食之,寒温不节,邪气稍至,即稸积留而大聚乃起。夫肠乃肺之合而主皮主气,胃乃脾之合而主肉主津,故皮肤薄而肉不坚,则气不充而津液不淖泽矣。气不充而液不泽,则毫毛开而腠理疏,疏则邪气留止,渐溜于肠胃之间而成积聚矣。】

本脏篇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注 言人之血气神志调和,则形体乃安。】

脾应肉。肉(月囷)坚大者胃厚;肉(月囷)么者胃薄;肉(月囷)小而么者胃不坚;肉(月囷)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约不利;肉(月囷)不坚者胃缓;肉(月囷)无小裹累者胃急;肉(月囷)多小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不利也。

【注 倪氏曰:(月囷),肥脂也。么,亦小也。约,约束也。胃有上脘中脘下脘,故胃下则下脘约不利,结则上脘约不利也。】

论勇篇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

【注 薄皮弱肉,则脏真之气虚矣。五脏之气虚,则不能胜四时之虚风矣。虚风者,虚乡不正之邪风也。黑者,水之色,论肾气之厚薄也。不伤于四时之风者,谓土旺于四季也。不病长夏之风者,谓土主于长夏也。设有皮厚肉坚而伤于四时之风者,必重感于寒也。天在地为水,在天为寒,肾为水脏,上应天之寒气,是以色黑而皮厚肉坚之为病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谓外受天之寒邪,内伤肾脏之水气。此言人之五脏,与天之六气相合,是以五色之薄弱者,不能胜四时之风气也。】

论痛篇

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注 人之皮肉筋骨,皆借少阴、阳明之所资生而资养者也。少阴禀先天之精气,阳明化水谷之精微,是以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皆禀气于少阴阳明者也。黑色而美骨者,少阴之血气盛也。肉缓皮肤厚者,阳明之血气盛也。】

卫气失常篇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注 腠理者,肌肉之文理,如豕之精肉条分而有理路。理中之白膜曰脂,肉外连皮之肥肉曰肥,故曰腘肉坚而皮满者肥。盖肥在皮之内,肉之外,故肉坚而皮满也。膏者即肥之脂膏,谓如豕之红白相间而有数层者为膏。盖肥膏之间于肉内,故肉不坚而皮缓也。此论卫气之肥腠理,故止论膏而不论肥。然先言人有肥者,以明膏肥之有别也。皮肉不相离者,谓肉胜而连于皮,内无膏而外无肥,此亦卫气之胜于肉理者也。】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注 膏者肉不坚,故其肉淖,言膏与肉之相间而相和者也。脂者腠理固密,故其肉坚。粗理者,卫气外泄,故身寒。细理者,卫气收藏,故身热。】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注 卫气盛则腠理肥,是以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腴者,脐下之少腹也。肉者,身体容大,此卫气盛而满于分肉也。脂者,其身收小,此卫气深沉,不能充于分肉,以致脂膜相连,而肌肉紧密,故其身收小也。】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

【注 膏者卫气盛,故热而耐寒。肉者肌肉隆盛,故多血。血气盛则充肤热肉,故充形。血随气行,血气皆盛,是为荣卫和平。脂者肌肉坚密,是以血清气少,故不能大。此三者有肥瘦大小之不同,故与平人之有别也。】

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大不小,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也。

【注 三者之人,有肥大之太过,瘦小之不及,故当审其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无失卫气之常经,斯为平和之人矣。此因卫气失常,是故膏入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也。盖卫气主于皮肉筋骨之间,浮沉浅深,各在其处,若独充盛于皮肤分肉之间,而使纵腹垂腴,上下容大,或深沉于筋骨之间,以致脂不能大,皆卫气之失常也。是以浮沉深浅,不可胜穷,随变而调其气,命曰上工。】

五禁篇

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为逆也。

【注 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者,湿邪伤形,久而化热也。脉偏绝者,脾胃之气败也。】

刺节真邪篇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注 寒与热搏者,形中之阴阳二气也。盖形舍气,气归形,形气之相合也。是以伤形则病气,伤气则病形。结气归之者,寒热相搏之气,归于邪留之形所也。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定处,而有肉枯、骨蚀、筋溜、昔瘤之定名也。】

九宫八风篇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九针篇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注 形乐志乐,则心广体胖,故当治之针石以疏气。惊伤心肝,恐则伤肾,是以形数惊恐,则筋脉不通,荣气不行,则为不仁。】

扁鹊难经

肌肉消瘦

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

中藏经 【汉 华佗】

肉痹

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痹者肉之奉,气已食痹者肉之本,气已食[ 疑作「脾者肉之本,气已失」]。则肉不荣,肌肤不泽则纹理疏。凡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不早治则为肉痹。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也。其右关脉按举皆无力而往来濇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痹,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也。

肉病治疗

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堕肌肉,久留未消。

病若虚而不补,则使人气血消散,肌肉耗亡,精神脱失,志意昏迷。不当汗而汗,则令人肌肉消绝,津液枯耗。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月真)胀,筋骨舒张。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肉极

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又曰: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体痒淫淫如鼠走,其人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鼻端色黄,是其相也。凡风气藏于皮肤,肉色则败。以季夏戊己日伤于风为脾风。脾风之状多汗。阴动伤寒,寒则虚,虚则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不嗜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不可以动转,名曰厉风,里虚外实。若阳动伤热,热则实,实则人身上如鼠走,唇口坏,皮肤色变,身体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名曰恶风。须决其纲纪,知其终始,阴阳动静,肉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能治其病者,风始入肉皮毛肌肤筋脉之间,即须决之。若入六腑五脏则半死矣。扁鹊曰:肉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凡肉应足太阴,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肌肉。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濡,肌肉濡则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气尽则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死,良医妙药,终不治也。

虚实

夫肉虚者,坐不安席,身危变动;肉实者坐安不动,喘气。肉虚实之应主于脾。若其腑脏有病从肉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麻木

风寒湿三气,留着不去,即四肢麻木拘挛也。

濇者,物湿则滑泽,干则濇滞,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濇滞,皆属燥金之化,故秋脉濇,然麻亦犹濇山。由水液衰少而燥濇,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气强攻冲而为麻也。如平人抑其手足,则其气顿行之甚,而濇滞壅碍不得通利,而麻亦犹鼓物之象也。其不欲动者,动则为阳,使气行之转甚,故转麻也。俗方治麻病多用乌、附者,令气行之暴甚,以故转麻因之冲开道路,以得通利,药气尽则平,气行通而麻愈也。然六气不必一气独为病,气有相兼。若亡液为燥,或麻而无热证,即当此方。或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则宜以追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调之,则麻自愈也。治诸燥濇,悉如此法。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不仁

伤寒肉不仁,何以明之?仁,柔也。不仁,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发,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致斯然也。《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经曰: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即是言之,知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为不仁者明矣。经曰: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言此厥者,是正气为寒气所乘为厥气也,非四肢逆冷之厥也。何者?盖以郁冒为昏冒,不仁为不知痛痒,得不为尸厥之厥耶?经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其乘寒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昔越人入虢,诊太子为尸厥,以郁冒不仁为可治,刺之而得痊愈者,实神医之诊也。鸣呼!设或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此谓命绝,虽越人其能起之欤?

瞤动

经曰: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是发汗而动肝气者也。

伤寒肉瞤,何以明之?伤寒头痛身疼,恶寒发热者,必然之证也。其于肉瞤,非常常有之者,必待发汗过多,亡阳则有之矣。《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动也。太阳病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即是观之,筋惕肉瞤,由发汗多亡阳,则阳虚可见矣。兹虽逆也,止于发汗亡阳而表虚,治以温经益阳则可矣。或因吐下发汗,表里俱虚而有此状者,又非若但发汗后所可同也。经曰:伤寒吐下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筋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此为逆之甚者也。太阳病发汗复下之后,表里俱虚,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兹为逆之甚者也。发汗吐下,庸可忽诸!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不仁

凡肌肉不仁,乃风湿寒三气合而为痹,及手足麻痹不仁。《内经》曰:荣虚卫实,皮肤不仁,痹而不知痒痛,可用郁金散吐之,次服导水丸轻寒之药泄之;泄讫,次以辛温之剂。汗出后,常服当归、芍药、乌、附行经和血之药,则愈矣。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痿痛消削

脾气热,生肉痿,故痹而不仁。诸痿皆属于上者,指病之本在肺也,故必先于起肺,然后热传入五脏,散为诸证。

肌肉痿,足太阳膀胱经也。

肉痛,足太阴脾经也。

脾虚则肌肉消削,盖人之肉如地之土,岂可人而无肉?故肉消则死矣。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麻木

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或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者。若此其甚,宜先汗而后补。有痰滞四肢,或一指麻木,逾年而有中风之病,此皆气血先虚之兆也。若此者,须预治之。

医学正传 【明 虞抟】

麻木

经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故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河间曰:留着不去,四肢麻木拘挛也。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为不仁。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分而为二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兼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先汗而后补也。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

脉法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也。

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濇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肉部所主

脾主肉。经云:脾主肉。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又云: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是也。

脾病在溪。经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故病在溪。溪者,肉之小会也。

病因

湿伤肉,甘伤肉。经云,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又云,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又云,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是也。

坐乐伤肉。经云:久坐伤肉。又云: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是也。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肉脱者死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此,此岐伯欲人以脉合形也。盖形肉者脾之所主,脾土为万物之母,观其形肉脱则知脾坏于内而根本丧矣。九候虽调,犹不免于死,形可以弗视乎哉!

肉痿

经云: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盖脾痿者,肉痿也。脾与胃以膜相连,而开窍于口,故脾热则胃干而渴。脾主肌肉,热蓄于内则精气耗伤,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古今医鉴 【明 龚信】

脾痹

痹病在肌者多不仁,应乎脾,其证四肢懈怠,发嗽呕吐。

麻木

肌肉麻木者,因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阳道不利,亦有痰在血分者。其证合眼则浑身肌肉麻木痒者,血不荣于肌腠,治以参、芪能助阳道,以当归能行--,二朮、苓、甘、蘗以除湿热,柴、升、芍药以升提之。痰加二陈。治当活法。

如感风湿,手膊或痛或木,或遍身肌肉麻木,用五积散主之。

医学准绳六要 【明 张三锡】

脾应肉

五脏一或有虚,必见证于外,脾虚则面与手足肌肉削肿,因其流而补其源,可谓上工矣。

痿瘦

心脾损及胃损,饮食不为肌肤,宜益气和血调饮食,十全大补汤、补肾金刚丸。

肉极

脾实则肌肉痹,腠理开,汗大泄,四肢缓弱急痛,宜薏苡仁散。

麻木

荣卫滞而不行则麻木,如久坐压住一处,麻不能举,理可见矣。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

脉沉滑体厚人,多痰与湿,二朮二陈,或少佐风药羌、独、桂枝一二味,兼参、芪补气。

妇人及素有郁抑者,当舒郁。

脉微弱或弦大无力,病久体羸者,血气虚,补中益气。或加制附子一片,夏月对生脉散。

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濇而芤。

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芎、归、桃仁泥、红花、牛膝、二陈之类加韭汁。大便黑而闭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伤寒六书 【明 陶华】

瞤惕

肉瞤筋惕者,非常常有之。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发汗过多,津液涸少,阳气偏枯,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动,瞤瞤然跳也。非温经助阳之药,何可愈乎?故设真武汤以救之。因汗吐下后,表里俱虚,有此证者,逆之甚也。

不仁

肌肉不仁者,谓不柔和,虽痛痒不知,针火不知是也。诸虚乘寒,则为郁冒不仁,血气虚弱,不能周流于一身,于是正气为邪气所伏,故肢体顽麻不仁,厥如死尸,用桂麻各半汤。不愈者,补中益气汤,入姜汁。设或身体如油,汗出不休,喘而直视,水浆不入者,此为命绝也。

古今医统 【明 徐春甫】

麻木论

《内经》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不痛不仁者为麻痹是也。今夫麻木之证,正经所谓不痛不仁。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仁,如绳扎缚初解之状。

治麻木以疏导郁滞为先

凡坐卧及倚靠之久,而致经络气血不通,即麻而木,可见其郁滞也。凡麻木多在四肢及手足之指者,此则四末气血不充,荣不通,故多麻木也。丹溪谓当多用附子行经,则此意也。

十指麻木者,胃中多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白朮、桃仁、红花之类。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麻木

《原病式》列麻证在六气燥金诸濇条下。释之曰:物得湿则滑泽,干则濇滞,麻犹濇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濇,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气强攻冲而为麻也。俗方治麻病,多用乌、附者,令气行之暴甚,以故转麻,因之冲开道路,以得通利而麻愈也。然六气不必一气独为病,气有相兼。若亡液为燥,或麻木无热证,即当此治。或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则宜以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调之。东垣则曰: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流通,填塞经络,四肢俱虚,故生麻木不仁。或在手,或在足,或通身皮肤尽麻者,皆以黄芪、人参、白朮、甘草、五味、芍药、当归、升麻、柴胡之类,随时令所乘之气,出入无方,但补其虚,全不用攻冲之峻剂。窃详刘、李二公,生同时,居同地,无世运方土之异宜,何乃凡病遽有补攻之别如此?盖因悟入圣人之道不同。刘以人禀天赋,本无亏欠,因邪入搅乱其气,而后成病,所以攻邪为要,邪退则正气自安。李以人之真气,荣养百骸,周于性命,凡真气失调,少有所亏,则五邪六淫,便得乘间而入,所以补正为要,正复则邪气自却。今宜酌量二公之法,当攻当补,从中调治,无执泥其说。丹溪又分麻木为二,以麻止习习然,尚无气血攻冲不行之状;木则气血已痹不仁,莫知其痛痒也。疠风初起者,其手足必先木而后皮肤疡溃,与夫痈痪者,手足亦时麻木,当自求之本门。

《素问》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灵枢》曰:卫气不行,则必麻木。东垣治麻痹必补卫气而行之,盖本诸此。

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麻木不仁,并神效黄芪汤。

皮肤间有麻木,此肺气不行也,芍药补气汤。如肌肉麻必待泻荣而愈。如湿热相合,四肢沉痛,当泻湿热。

《金匮》方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湿气风证不退,眩运,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荣虚卫穴,肌肉不仁,致令(疒帬)重,名曰肉苛,宜前胡散、苦参丸。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三

肉门

肉极方 【《千金方》,下同】 治肉热极,肌痹浮淫如鼠走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为脾风,风气藏于皮肤,肉色败,鼻见黄色。

麻黄 防己一作防风 枳实 细辛 白朮各三两 生姜 附子各四两 甘草 桂心各二两 石膏八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西州续命汤 治肉极虚热,肌肤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麻黄 生姜各三两 当归 石膏各二两 杏仁四十枚 芎藭 桂心 甘草 黄芩 防风 芍药各一两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黄,除沫,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日再。

石楠散 治肉极热,则体上如鼠走,或如风痹,唇口坏,皮肤色变。主诸风大病。

石楠三十铢 薯蓣 白芍药一作甘草 天雄 桃花一作桃仁 甘菊花各一两 黄芪十八铢 山茱萸一两十八铢 真珠十八铢 石膏二两 升麻 葳蕤各一两半

右十二味,治下筛,酒下方寸匕,日再,食后服。

大黄芪酒 治肉极虚寒为脾风,阴动伤寒,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虚极所致。

黄芪 桂心 巴戟天 石斛 柏子仁 泽泻 茯苓 干姜 蜀椒各三两 防风 独活 人参各二两 天雄 芍药 附子 乌头 茵芋 半夏 细辛 花粉 白朮 黄芩 山萸各一两

右二十三味,(口父)咀,绢袋贮,以清酒三斗渍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渐渐加,微痹为度,日再。

又方 治肉极虚寒,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挛急痛,注五脏,恍惚,喜怒无常,手脚不随。

独活 茵芋 黄芩各三两 甘草 防风 芍药 芎藭 麻黄 葛根各二两 人参一两 乌头三枚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入竹沥四升合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五加酒 治肉虚坐不安席,好动,主脾病,寒气所伤。

五加皮 枸杞皮各二升 地黄 丹参各八两 石膏 杜仲各一升 干姜四两 附子三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清酒二斗,渍三宿,一服七合,日再。

半夏汤 治肉实,坐不安席,不能动作,喘气。主脾病,热气所加关格。除喘。

麻黄一两 半夏 宿姜各八两 杏仁五两 细辛 橘皮各四两 石膏七两 射干二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须利下,加芒硝三两。

地黄煎 【《中藏经》】 解劳伤,生肌肉,进饮食,活血气,养心神。

鹅梨汁一升 生地黄汁 杏仁汁 生姜汁 紫苏汁 薄荷汁各五升 法酒二升 沙蜜四两

右慢火熬成膏,入后药。

柴胡三两 木香 人参 茯苓 山药 远志 柏子仁微炒,另研 白朮 枳壳各一两,面裹煨 秦艽二两 桔梗 熟地黄各四两,酒浸,切,焙 麝香半两,细研

右丸如桐子大,每日食后,甘草汤下二十丸。

真武汤 【仲景】 治悞发太阳汗,致筋惕肉瞤,以此救之。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茯苓 白芍药 生姜切 白朮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半合,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清肺饮子 【《卫生宝鉴》】 长肌肉,补肺气,养脾胃,定心神。

白芍五钱 人参 升麻 柴胡各四钱 天冬 麦冬各三分 陈皮二分半 黄芩 甘草生 黄蘗 甘草炙,各二分

右十一味,(口父)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汗多者,加黄芪五分。

防风白朮牡蛎汤 【仲景,下同】 治发汗多,头眩汗出,筋惕肉瞤。

防风 牡蛎粉炒黄 白朮等分

右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以酒调下,米饮亦得,日进二三服。汗止便服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 治前证汗已止者。

桂枝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劈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蔚金散 【子和,下同】 治肌肉不仁,以此探吐,吐后宜服导水丸。

蔚金 滑石 川芎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量虚实加减,以虀汁调下,空心服之。

导水丸 治前证。

大黄 黄芩各二两 滑石 黑牵牛头末各四两

右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临卧,温水下。

柏子仁丸 【丹溪】 补益元气,充实肌肤。

山萸四两 柏子仁炒 远志各半两 覆盆子 山药另为末,各一两 当归梢 泽泻各半钱 陈皮 红花少许 五味子三十粒

右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补气升阳和中汤 【东垣】 治闭目则浑身肌肉麻木,昼减夜甚,开目则渐退。

生甘草 黄蘗酒炒 白茯苓 泽泻 升麻 柴胡各二分 苍朮 草豆蔻各三分 陈皮 归身 白朮各四分 白芍药 人参各六分 佛耳草 炙甘草各八分 黄芪一钱

右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服。

双合汤 【《古今医鉴》】 治湿痰死血作麻木。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陈皮 半夏 白茯苓 白芥子各一钱 桃仁八分 酒红花 甘草各三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入竹沥、姜汁调服。

神效黄芪汤 【东垣,下同】 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肩背腿脚麻木,并皆治之。

蔓荆子二分 陈皮五分 人参八分 炙甘草 白芍药各一钱 黄芪二钱

右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临卧稍热服。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加黄蘗,只加黄芪一钱,通三钱。如麻木甚者,加芍药一钱,通二钱。如小便淋濇,加泽泻五钱,一服去则止。如有大热证,加酒洗黄蘗三分。

补气汤 治肌肤麻木神效。

黄芪 陈皮 甘草各一钱二分 泽泻六分 芍药八分

右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开结舒经汤 【《古今医鉴》】 治七情六郁气滞,肌肉手足麻痹。

紫苏叶 陈皮 香附 乌药 川芎 苍朮 羌活 南星 半夏 当归各八钱 桂枝 甘草各四分

右銼,作一贴,姜三片,煎入竹沥,姜汁调服。

参苓丸河间 洽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亻亦)人参 石菖蒲 远志 赤茯苓 地骨皮 牛膝酒浸,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五十丸,不拘时服。

前胡散【河间】 治肉苛证。苛者(疒帬)重也。

川椒三钱 前胡 白芷 细辛 官桂 白朮 川芎各三两 吴茱萸 附子炮 当归各二两

右銼捣,以茶酒三升,拌匀,同窨一宿,以猪脂五斤,入药微煎,候白芷黄色去滓,熬成膏,在病处摩之,以热为度。

谷灵丸 【《济阴纲目》】 治肌肉消索。

黄芪 人参 牛膝 当归各一两 熟地黄 白茯苓各五钱 杜仲 苍朮 白朮 肉桂 枸杞子各三钱 附子炮,一枚

右为末,酒糊和丸梧子大,人参汤下百丸。

五积散 【《和剂》】 治风湿肌肉麻木。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 当归 川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药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 麻黄去节根 陈皮去白,各六两 桔梗十二两 苍朮泔浸去皮,二十四两 厚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爁,各四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根,煎七分,热服。

十全大补汤 治气血两虚,脾弱,肌肉瘦削,手足逆冷,脉沉微,无火证者。

人参 白朮 茯苓 熟地黄 川芎 当归 芍药 肉桂 黄芪各等分 甘草减半

右(口父)咀,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补中益气汤 【东垣】 治病久体羸,气虚麻木,脉微弱,或弦大无力者。

黄芪病甚热甚者,一钱 人参三分,嗽者去之 橘皮 归身酒浸 升麻 柴胡各二钱 白朮三钱 甘草炙,五分

右(口父)咀,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滓,食远稍热服。如伤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久者,以权立加减之法治之。

桃仁承气汤 【仲景】 治一块麻木,属死血,大便见血而便闭者。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 桂枝各二两

右水煎温服。

生脉散 【《医录》】 治夏月气虚,肌肉麻木者。

人参五钱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钱

右水煎服。

薏苡仁散 治肉实极,肌肤淫淫如鼠走,津液开泄,或时麻痹不仁。

薏苡仁 石膏煅 川芎 肉桂 防风 防己 羚羊角镑屑 赤芍药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金刚丸 【《保命集》】 治心肺胃损,肌肉消削,及肾损骨痿。

萆薢 杜仲炒去丝 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浸,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桂枝麻黄各半汤 【仲景】 治肌肉顽麻,厥如死尸。

杏仁二十四个,去皮尖及双仁者 大枣四枚劈 桂枝去皮,二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中,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易简方 治遍身肌肉麻痹。

黄芪一两 人参 白芍各五钱 附子炮一枚 当归三钱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酒下。

桂枝五物汤 【仲景】 一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肌肉麻痹。

黄芪 桂枝 白芍药各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水六升,煮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除风湿羌活汤 【东垣】 治风湿不退,眩运麻木。

黄连一分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 独活 甘草炙,各五分 升麻七分 茯苓二钱 槁本 陈皮 黄蘗 川芎各三分 苍朮米泔制 黄芪各一钱 泽泻 猪苓去皮,各二分 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量虚实施用。

苦参丸 治肉苛。

若参取粉,二两 丹参炙 沙参 人参 防风 五加皮 蒺藜炒去刺 乌蛇肉酒浸 蔓荆子 败龟板酥炙黄 虎骨酥炙黄 黑参各一两

右为细末,用不蛀皂角一斤銼碎,以水三升,挼取汁去滓,于无油铁器内熬成膏,用炼蜜四两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良久夜卧。共三服,荆芥薄荷酒下。

单方

干地黄,长肌肉,令人肥健,作丸或酿酒久服,佳。 【《本草》,下同】

薯蓣,长肌肉,补虚劳羸瘦,能肥人,生者磨如泥,和酪作粥服,甚佳。

何首乌,治积年劳瘦,能肥人,末服、丸服并佳。

五加皮,疗虚羸,能肥人,酿酒服或煎服,并佳。

海松子,羸瘦人可令肥健,作粥常服,甚佳。

鲋鱼,羸瘦人能肥健,作羹食、蒸食,皆佳。

鳖肉,劳瘦人能肥健,取肉作羹常食;又取甲炙为末,酒服一钱。

芋,充肌肤,令人肥白,作羹常食,甚佳。

胡麻,长肌肉,肥健人,蒸曝久服,妙。

大豆黄末,补劳瘦,肥健人,炼猪膏和丸服之。又鴈脂和丸服,亦可。

蔓菁子,令人肥健,蒸晒作末,酒饮任下二三钱,其根作羹常食佳。

韭薤俱能肥健人,作葅常食,并佳。

人乳汁,治瘦瘁,令人肥白悦泽,可久服之。

人胞,即胎衣也,主血气羸瘦,能肥人,蒸熟和五味食之;或合滋补药,和丸久服,尤佳。

牛乳,补羸瘦,肥健人,作粥常食,佳。

黄雌鸡,治羸瘦着床,能肥人,煮烂作羹服,甚良。

羊肉,治瘦病,能肥健人,或煮或烧,常食,佳。

黑牛髓,治瘦病,能肥人,和地黄汁白蜜等分作煎服之,佳。

茶久服,去人脂,令人瘦,太肥者可服。

赤小豆能瘦人,久服令人黑瘦枯燥,肥盛者可服。

人太肥,欲得瘦轻健,取冬瓜长食,作羹作葅,佳。欲肥则勿食。

桑枝茶,逐湿令人瘦,过肥者宜久服之。

昆布,下气,久服瘦人,作臛作菜常食佳。

肌肉麻木疼痛,万灵膏:用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捣作饼贴之,内饮甘草汤。【《摘元方》】

身体麻木:芥子末酢调涂之。 【《济生秘览》】

针灸

《素问》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病有在皮肤者,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度量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暑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

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

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亻亦)。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

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灵枢经》曰: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

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黄帝问于伯高曰:何以知肉之病也?伯高曰: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肉有柱,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间。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百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少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圆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甲乙经》曰:咳上气喘,暴喑不能言,及舌下挟缝青脉,颈有大气,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鸣,翕翕寒热,项肿肩痛,胸满,腹皮热,疟,气短哽,心痛,隐疹,头痛,面皮赤热,身肉尽不仁,夫突主之。

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医学纲目》曰:凡夏感风寒湿者,为肉痹,久而不已,则内入于脾,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取太白、三里。

医案

《儒门事亲》曰:郾城梁贾人,年六十余,忽晓起梳发,觉左手指麻,斯须半臂麻,又一臂麻,斯须头一半麻,比及梳毕,从胁至足皆麻,大便二三日不通。往问他医,皆云风也。或药或针,皆不解,求治于戴人。戴人曰:左手三部脉皆伏,比右手小三倍,此枯濇痹也。不可纯归之风,亦有火燥相兼。乃命一涌一泄一汗,其麻立已。后以辛凉之剂调之,润燥之剂濡之,惟小指次指尚麻。戴人曰:病根已去,此余烈也,方可针溪谷。溪谷者,骨空也。一日晴和,往针之,用《灵枢》中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讫,复卓针起,向下卧针送入,指间皆然。手热如火,其麻全去。昔刘河间作《原病式》,常以麻与濇同归燥门中,真知病机者也。

《卫生宝鉴》曰:张抚初病时,右肩臂膊痛无主持,不能举动,多汗出,肌肉瘦,不能正卧,卧则痛甚。经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予思《内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又云: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使经络通和,血气乃复。又言:陷下者灸之,为阳气下陷入阴中,肩膊时痛,不能运动,以火导之,火引而上,补之温之。以上证皆宜灸刺。谓此先刺十二经之井穴。于四月十二日,右肩臂上肩井穴内,先针,后灸二七壮,及至疮发,渐于枯瘦处渐添肌肉,汗出少,肩臂微有力;至五月初八日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与正气相接;次日,臂膊又添气力,自能摇动矣。时值仲夏,暑热渐盛,以清肺饮子,补肺气,养脾胃,定心气。

《薛己医案》曰:一产妇两手麻木,服愈风丹、天麻丸,遍身皆麻,神思倦怠,晡热作渴,自汗盗汗。余谓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诸证悉退;又数剂而全愈。但内热,用加味逍遥散而痊。

一妇人元气素虚,劳则体麻发热,痰气上攻,或用乌药顺气散、祛风化痰丸之类,肢体痿软,痰涎自出,面色痿黄,形体倦怠,而脾肺二脉虚甚,此虚而类风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十全大补汤,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调理,寻愈。

《证治准绳》曰:李正臣夫人病,诊得六脉中俱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弦在其上,是风热下陷入阴中,阳道不行。其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目开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其目,此证不作。惧其麻木,不敢合眼,故不得眠。身体皆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是有痰而不利,时烦燥,气短促而喘,肌肤充盛,饮食大小便如常。惟畏麻木,不敢合眼为最苦。观其色脉,形病相应而不逆。《内经》曰:阳病,开目而动,轻;阴病,闭目而静,重。又云:诸脉皆属于目。《灵枢》曰:开目则阳道行,阳气遍布周身;闭目则阳道闭而不行。如昼夜之分,知其阳衰而阴旺也。且麻木为风,虽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细校之则非。如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假如为绳紧缚之人,释之觉麻木作而不敢动,久则自已。以此验之,非风邪,乃气不行也。不须治风,当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矣。知其经脉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凉在外,湿在上作也,当实其皮毛以温剂。身重脉缓者,湿气伏匿而作也,时见躁作,当升阳助气益血,微泻阴火去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非五脏六腑之本有邪也。补气升阳和中汤主之。

李夫人立冬严霜时得病,四肢无力痿厥,乃湿热在下焦也。酢心者,是浊气不降,欲满也。合眼麻木者,阳道不行也。开眼不麻木者,目开助阳道,故降寒之气少退也。头旋眩运者,风气下陷于血分,不伸越而作也。温经除湿汤主之。

大理少卿韩珠泉遍身麻痹,不能举动,求治于予。予以神效黄芪汤方加减授之,用芪一两二钱,参、芍各六钱。他称是,一服减半。彼欲速效,遂并两剂为一服之,旬日而病如失矣。予以元气初复,宜静以养之,完固而后可出。渠不能从,盛夏遽出,朝见谒客,劳烦屡日,偶从朝房出上马,忽欲坠仆,从者扶至邸寓,邀予视之,予辞不治,数日而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