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医学实在易>血证方

《医学实在易》血证方·

泻白散 治肺受燥气咳嗽不已,火移大肠作泻等症。

白皮(三钱,生)地骨皮(一钱)黄芩甘草(各一钱

粳米二钱,水煎服。

李时珍云∶“此泻肺诸方之准绳也。”竹叶石膏石膏(八钱,生研)麦冬(四钱)半夏(三钱)人参(二钱) 炙草(一钱) 鲜竹叶(八十一片)粳米(三钱

水三杯半,煎二杯,入粳米,煎至米熟,量八分服。

回元汤人参炙草当归(各二钱)大枣(二枚) 炙 (四钱)煨姜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 白虎汤麻黄汤(加减详本论

四生丸 治热甚逼血妄行,此方止血兼能行瘀,所以为妙。

地黄艾叶生侧柏 生荷叶(各服二钱)

捣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以沸汤冲服。

理中汤(方见吐泻) 上、中、下之血不止,得此便能归经,真神剂也。黄土汤 治吐血、衄血、下血,妇人血崩之神剂。

灶心黄土(八钱) 怀生地黄芩白术阿胶炙草附子(炮、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余每用去附子,加炮姜八分。甘草干姜汤 血症服凉药不止者,得此如神。干姜(二钱,炮制) 生甘草(四钱

水煎服。

断红丸 治下血久不止。侧柏叶(炒香)续断(酒炒,各三钱)鹿茸(一具,酥炙

醋煮阿胶为丸,每服四、五十丸,乌梅汤米汤随意下。当归补血汤(见头痛

旱莲丸(《种福堂》) 治大便下血虚弱者。

旱莲草阴干为末,以槐花煎汤,调炒米粉糊丸,如梧子大,每日服五钱,以人参五分煎汤下,二服即愈。牛膝酒煎(《种福堂》) 治男子茎中痛及妇人血结少腹痛牛膝一大握,酒煮饮之。

旱莲车前汁(《种福堂》) 治小便下血。

旱莲草车前子(各等分)

将二味捣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茶杯。

桂扁猪脏饮(《种福堂》) 治大便下脓血,即日夜数次,数年久病,服之立愈。

雄猪脏(一条,洗净) 桂圆肉(二两)扁豆花(鲜,白,四两

将二味捣烂,用白糯米拌和,装入猪脏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烧烂,忌见铁器。然后将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或酱油蘸吃亦可。不论吃粥吃饭,空口皆可吃,吃四、五条即愈。小青龙汤(见咳嗽

半夏茯苓汤 治水饮,咳逆欲呕,眩晕等症。半夏(四钱)生姜(五钱)茯苓(八钱

水煎服。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支饮阻隔气道,呼吸不利。大枣(十一枚)葶苈子(二钱,研

水二杯,先煮大枣至一杯,分入葶苈煎八分服。

越婢加半夏汤 治气盛痰壅,肺胀上气,目如脱,脉浮大者。麻黄(三钱)半夏(二钱) 生石膏(四钱,研)甘草(一钱)大枣(二枚半)生姜(钱半

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吹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服,日再。

黑锡丹 治脾肾虚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及奔豚上气,两胁膨胀,并阴阳气不升降,五种香港脚,水气上攻,或卒暴中风,痰潮上膈等症。

黑铅硫黄(各三两,同炒结砂,研至无声为度)沉香胡芦巴附子肉桂(各五钱)茴香破故纸 肉豆蔻木香金铃子(去核,各一两

上共为末,酒煮,面糊丸,梧子大,阴干以布袋擦令光莹,每服四十丸,姜汤下。

真武汤(见上噎嗝) 桂苓甘术汤 肾气丸(即桂附八味丸。俱见上痰饮

四磨饮 治诸喘。人参沉香乌药槟榔(各等分

四味磨浓汁,煎沸服。

方用人参泻壮火以扶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槟榔乌药从而导之,所谓∶“实必顾虚,泻必先补也。”四品气味俱浓,磨则取其味之全,煎则取其气之达,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原注云∶送下养正丹甚妙者,以养正丹能缓肾也。安肾丸、八味地黄丸,可代此丹,镇摄归根,喘急遄已矣。

苏子降气汤 治上实下虚,痰喘及吐泻等症。紫苏子(二钱,研)前胡半夏茯苓当归炙草沉香浓朴(各五分

生姜二片,水煎服。

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 治上焦虚热下焦虚冷,此方清肃在上,填实在下之法。

熟地(一两)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另煎另服)麦冬牛膝(各二钱) 冬白术(炒三钱 五味(七分)附子(一钱,须重用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