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医碥>齿

《医碥》齿·

麻黄(去节) 黑附子(炮,各三分)羌活苍术(各五分) 黄 (一分)防风甘草升麻僵蚕(炒去丝)黄柏白芷(各三分) 佛耳草(有寒嗽者用之,如无不用) 上水煎服。

麻黄(去节) 草豆蔻(各一钱半) 黄桂枝(各二钱)吴茱萸白芷(各四分) 本(三分)羌活(八分)当归身 熟地黄(各五分)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先用水漱洗,以药擦之。

防风(一钱)升麻(七分) 炙甘草(三分)细辛(二分)草龙胆(酒洗,四分) 上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以匙抄在口中滞痛处,少时立止。

地黄(酒洗,三分)升麻牡丹皮(半钱)当归身(三分) 拣黄连(三分,如连不好,更加二分,夏倍之) 上五味,同为细末,水煎至一半,候冷呷之。

羌活防风川芎独活石膏荆芥升麻干葛 生地黄细辛白芷赤芍黄芩甘草上加薄荷煎服。

茵陈连翘半夏荆芥麻黄升麻黄芩牡丹皮射干羌活独活大黄(炮)薄荷僵蚕(各二钱半)细辛(半两) 牵牛(一两) 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先煎汤熟,下药末搅一搅,急泻出,食后,连滓热服。

升麻(一钱)麻黄地黄当归白芷豆蔻羊胫骨灰草龙黄连(各等分) 上为末,擦之。

豆蔻(二钱二分)益智当归身 熟地黄羊胫骨灰(各五分) 木律(二分)升麻(一钱半)黄连(四分) 上为细末,擦之。如寒牙痛,去木律。

豆蔻(一钱二分)黄连升麻(各二钱半)细辛防风(各二分) 熟地黄羊胫骨灰(各五分)当归身(六分) 为细末,痛处擦之。

麝香(少许)升麻(一钱)黄连豆蔻(各二钱半) 熟地黄麻黄(各一分)益智仁(二分半) 羊胫骨灰(二钱)人参地黄当归防己(酒制,各三分) 为细末,每用少许擦牙疼处,噙良久,有涎吐去。

细辛(焙)黄柏知母防己黄连升麻白芷蔓荆子牛蒡薄荷薄荷汤调服及擦牙根,或煎服亦可。

升麻地黄石膏(各一钱) 白茯苓玄参(各二分) 羊胫骨灰梧桐律(各三分)黄连(一钱三分)麝香(少许,另研)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少许,临卧擦牙,复以温水漱去。

又方槐枝柳枝(各长四寸,四十九枝) 皂角(不蛀者,七茎) 盐(四十文重) 上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糠火烧一夜,候冷取出,研细,用如常法。

升麻(一钱) 羊胫骨灰(二钱)白芷(七分)石膏(一钱半)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用温水漱口,擦之妙。

地骨(五钱) 羊胫(烧灰,五钱)石膏(五钱)升麻(五钱) 为末,擦牙。

熟地(二两)山药牛膝(酒浸) 枸杞(酒浸,各两半) 萸肉茯苓杜仲(姜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炒)楮实(酒炒) 小茴香(炒) 巴戟(酒浸)肉苁蓉(酒浸,各一两)石菖蒲(五钱) 加枣肉,蜜丸,盐汤或酒下。

枇杷叶(刷去毛) 熟地黄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穣,麸炒) 山茵陈(去梗) 生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 炙甘草黄芩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后临卧。小儿量减与之。

蜂房(炙)荆芥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地骨皮松节青盐白矾(枯,各一两)

为细末,每用半钱,绵裹于患处咬之,有涎吐之。

升麻附子(炮,各一两) 为细末,研匀,于八月内取生地黄四斤,洗去土,绞取汁二大盏,即下药搅,令匀,放瓷器中。每用以柳枝绵裹,一头点药,炙令热,烙齿根下缝中,更涂膏少许即验。

雄黄芜荑大黄芦荟黄连黄连黄芩芦荟柴胡黄连胡连牛蒡玄参桔梗栀子石膏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竹叶(十片)

人中白(二钱)儿茶(一钱)黄柏薄荷青黛(各六分)冰片(五厘) 搽之,使涎流出。

升麻白芷黄芩牛蒡连翘石膏防风当归荆芥蒺藜(各一钱)甘草(五分) 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