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疡医大全>杨梅疮门主方

《疡医大全》杨梅疮门主方·

首用第一煎方

当归穿山甲(切碎,微炒)甘草没药(去油)柴胡乳香(去油)天花粉川贝母皂角刺赤芍(各三钱)防风连翘肉桂(各二钱四分)金银花广陈皮(各七钱五分)白芷(二钱一分)

上各称准,分作三剂,每日一剂。用黄酒一斤,水一斤,煎至一斤为度。宜砂罐煎之,温服取汗二次。水酒减半,照上温服取汗,戒口味,不过三服即愈。看何部位,照后加味治之,神效。头上加 本;面上加升麻白芷;顶上加升麻桔梗羌活;腹加白芷柴胡;背加皂角刺;胸加栝蒌;腰加羌活独活;胁肘加柴胡青皮;臂上加肉桂羌活;耳后加升麻柴胡独活桔梗;四肢加肉桂金银花;肩膊加肉桂升麻∶脚底加肉桂牛膝;疮成加肉桂皂角刺。以上引经药各加一钱。

煮枣神方。(《家秘》)何首乌(半斤)天花粉威灵仙鳖甲(炙)金银花皂角刺川萆 白僵蚕木通白芷麻黄蝉退当归苍术川芎(各二两) 生大黄生地(各四两) 全蛇蜕(一两)

上药用水一斗,磁锅内煎至五六升,去渣净,拣大黑枣五斤入汁,再煎收至药汁干为度,将枣晒干,不时食数枚。毒渐消,口自收,落靥而愈。

消风败毒散

归尾川芎生地赤芍黄芩干葛升麻(各一钱) 川黄连防风黄柏连翘(各八分)羌活金银花蝉蜕甘草(各五分)

水煎二三剂热服。

初起必加大黄二钱,芒硝一钱五分。通利,恶物去净后即勿用。

廿四味风胜饮(《说约》)毒发出时用。防风荆芥白芷连翘苦参赤芍黄连地骨皮白鲜皮黄芩栀子归尾木瓜金银花蝉蜕薏苡仁黄柏僵蚕五加皮甘草蒺藜皂角刺(各一两) 土茯苓(白实者,三斤)

上部疮多,倍加川芎;下部疮多,倍加木通;疮痛加羌活独活;体虚加人参茯苓,去栀子。分作五六十剂,每日水煎二剂服。忌牛肉、烧酒,猪肝肠,盐宜炒过食,不炒恐生癣。此方起死回生,活人甚众。羊肉发药(《说约》)。梅疮初起,皮肤燥痒,上部多者。蝉蜕川芎当归(各三钱)威灵仙(一两)麻黄(春用七钱,夏用五钱,秋用九钱,冬用二两二钱)

先用羊肉一斤,水十碗,煎七碗,去羊肉入前药于汁内,煎至三碗去渣。一日内早、午、晚分三次服完。用羊肉好酒过口,吃尽被盖取汗,或吐或泻三四次,以粥补住,内毒日解,外毒自发。忌牛、狗、鹅、鸡,火酒、茶、醋等物。每早食仙枣三枚。如病患不能饮酒,或虚极者,服胰子汤。

仙枣方 大黑枣二十一枚去核,入胡粉三分,逐用线扎紧,放小砂罐,略放水煮熟,露一宿,空心吃三枚,冷茶送下。

胰子汤(《说约》)。杨梅人虚气弱,不能汗下,用此解毒托散,方能送毒外出。

薏苡米川芎金银花牛膝木通黄连当归黄连防风(各一钱)甘草(六分) 白僵蚕(七条,炒,研) 土茯苓(二斤,米泔浸一二时,打豆大,勿犯铁器,井花水洗净) 肥皂子(七粒,打去黑皮)

陈酒、河水各二碗,煎一半,入前药并胰子一付去油净,同煎一碗,空心服,取汗。忌口如前,虚弱甚者,加人参猪肉茯苓汤(《说约》)。梅毒下体先见,遂及遍身,筋骨酸痛,二便涩滞。牛膝苍耳甘草当归蛤粉金银花红花天花粉皂角刺(各二钱)蝉蜕(二十一个) 土茯苓(洗净,木槌打碎) 精猪肉(各四两)穿山甲(二十一片,土炒,研)大黄(大便结,用一两,如常者,用五钱,自利者,不用)

生白酒三碗煎一半,空心服。猪肉过口,大便利三四次后,以粥补住。

仙遗粮汤(《说约》)

茯苓(即仙遗粮,洗净,木槌打碎,二两) 皂角子(五个,切片,微炒)当归白鲜皮川芎薏苡仁木通威灵仙防风金银花木瓜苍术(各一钱)甘草(五分)人参(疮久气分虚者加入)

水二碗,煎八分,看病上下,食前后服。腿脚之下加牛膝一钱。病浅者一月可退;病深者百日可痊。此疮欲发,先发下疳,预服此方,能免发疮也。此治梅疮初起,筋骨疼痛,数月延绵不已,并治杨梅风毒,误服轻粉,瘫痪不能动履之良方也。食忌同前。

解毒天浆饮 梅疮不问新久,遍身溃烂及筋骨作痛者。

茯苓(二两)防风当归蝉蜕防己白鲜皮连翘风藤皂角针金银花川芎木瓜苡仁(各一钱)天花粉(二钱)甘草(五分,下部加牛膝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临服入酒一杯,量病上下服之。杨梅结毒。(王明宇。)天花粉(二钱) 白僵蚕蝉蜕(去两眼珠、脚尖)杏仁肥皂子(独核者)皂荚子(以上各七个)金银花(五钱) 土茯苓(取牵连疙瘩,长者名钻筋透骨草,四两,实者六两)

忌见铁器,用井水六碗煎三碗,任服。忌醋、盐,戒房事。如无独核肥皂子,便用肥皂子七个,打开看内有黑色、黄色,油腻味的,俱不可用,只拣青草色的方可用;皂荚子如虫蛀的,便用十个。如初生鱼口,浑身筋骨疼痛,即宜服此,便可不发梅疮。

此方得之异传,活人千万,功效甚捷。但服是药,日日须吃白水肉,以免心嘈,不可少也。

经验梅疮方(《锦囊》)麻黄穿山甲白芷威灵仙蝉蜕(各二钱) 生黄 (一钱)

羊肉一斤,水五碗煎三碗,将药取起,入药在汤内煎至二碗,热服盖被,出汗为度。杨梅杨梅风方(《锦囊》)

茯苓(四两) 川当归金银花牛膝(各二钱)皂荚甘草防风羌活川芎(各一钱) 熟地(三钱)

水煎三盅,三次服。

又方(《锦囊》)

茯苓(四两)金银花皂角(各五钱)

水煎汤,另用大肥皂核烧存性为末,每用三分调服。

梅疮神方(《启玄》)

黄连川芎黄连当归(各一钱) 土茯苓(二两)猪胰子(一个)

酒水各盅半,煎一盅,看疮上下分食前后服。

二皂饮(沈员峤。)

肥皂子(独核者二十粒) 皂角子(三十粒)苦参金银花(各一两)

河水碗半,井水碗半,煎一碗,露一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

又方

茯苓(四两)蝉蜕皂角刺肥皂子僵蚕(各一钱)

水三碗,煎一碗,服一七除根。人参苓汤

茯苓(四两)人参(一分) 土黄 (三钱,如无以黄 代之)

水十五茶盅,煎汤当茶,只食淡肉,忌咸。杨梅疮服此,永无结毒之患。(《济生》)

黄连(三钱)牛膝黄连(酒炒,各一钱)

加新鲜土茯苓一斤,洗净木槌子打碎,水八碗,瓦罐内煎至四碗,入猪胰子一个,再煎至二碗,再将猪胰子一个铲碎入药内,同胰子一日服尽。

宝灵丹 毋论梅疮初起已溃,服此神效。并治结毒下疳串毒,以及男女内外不可明言之处恶毒等证。珍珠豆腐包,煮透,研) 滴乳香(去油) 广木香真血珀(另研)没药(去油)沉香冰片(各一钱) 西牛黄(五分) 辰砂(水飞,五钱) 真胎骨(不拘多少,沉香煎水制过) 滴乳石(三钱,用零陵香、紫背天葵甘草茅香各三钱,水煎一伏时收取研用)

上药各味另研,照分两配合,再研千余下,瓷瓶收贮。每用丹三分加飞白面二分和研极匀,分作三服,每服用新鲜土茯苓一斤,刮去粗皮,以木槌打碎入砂铫内,加河水十碗,煎至六碗,每用二碗调服上丹一分七厘。如患者中气不足,土茯苓只用十两,大便不通加百草霜五分调服;脓水多加当归白芷各一钱五分;毒在上部,加川芎桔梗各三钱;在咽喉加玄参三钱;在腰加杜仲三钱;在胁加柴胡防风各三钱;在下部加牛膝、苡仁、防己各三钱。俱加入土茯苓汤中煎服。服过如毒瓦斯不行,小便不利,可于土茯苓汤中加利水等味,服之自利,一料除根。琥珀牛黄丸 治杨梅破烂,并一切疽痈久溃,脓水不干者。琥珀猪牙皂木香(各一钱)人中白( )轻粉雄黄朱砂乳香(去油)没药(去油)白芷(各三钱)当归(二钱) 西牛黄(三分)槐花(炒,一两)丁香(春夏一钱五分,秋冬三钱)

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萝卜子大,初服五丸,五日后服七丸,又五日后服九丸,又五日后仍服七丸,又五日后只服五丸,周而复始,俱用土茯苓甘草煎汤下,其毒消散如神。

又方

芝麻槐角子(各一升)

同炒研细,每清晨白汤调服二合,七日即愈。

又方 陈琉璃阴阳瓦焙研极细,土茯苓煎汤调服二钱。

又方白果肉 红枣肉 肥皂子(各四十九粒)

共捣为丸,每早土茯苓汤送下三钱。

又方 羊粪不拘多少,阴阳瓦焙存性,每服三钱,好酒送下,数服自愈。

又方

红枣肉 核桃肉轻粉(各三钱)

共研细作丸,分九服。每服三十丸,朱砂为衣,疮上食后服,疮下空心服。七日疮愈,换用花椒七粒泡汤送下。

梅疮神效丸(《锦囊》)棉花核(炒)肥皂核(炒黄) 广胶(麸皮拌,炒)槐花米(炒) 马料豆(炒) 麻子(炒,各半升)

为末,雄猪胆汁为丸,每服五钱,酒送下,生在上身者加穿山甲土炒,二两。

又方(《锦囊》)朱砂(二钱)雄黄(一钱五分)苦参荆芥天麻麻黄面粉牛蒡槐角子(各三钱)

上为末,用糖心鸡蛋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鸡汤或羊肉汤送下,一日一服,表出毒瓦斯,再不发。忌一月房室。神效。杨梅疮后肿块方(《锦囊》)

冷饭团(十五两)防风薏苡仁木通金银花防己白鲜皮木瓜皂角刺茯苓(各五钱)白芥子(四钱) 归身(七钱)

分二十服。每用水煎,空心、午饭后、晚饭前各一服。忌鸡、鱼、生冷、房事及煎炒、茶酒,十余日立效。虚弱人加人参五钱,其妙不可尽述。

梅疮遍身臭烂 大蛤蟆一只,竹刀腹上割一小孔,将大红枣填满,再加蟾酥五分,用线扎好,麻油半斤入砂锅内炙至黄色为度,取出研细,瓷瓶收贮。每服三分,无灰酒调服取汗,五日痊愈。

忍冬汤金银花(一两) 黑料豆(二两) 土茯苓(四两)甘草(三钱)

白水煎。每日一剂,酒助药力。

金蝉脱甲酒 梅疮不拘新久轻重,皆验。并治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好酒五斤,大蛤蟆一个浸酒内,封瓶口,煮两柱香取起。待次日随量之大小饮醉为度。冬夏盖被出汗为效;所剩之酒,次日只服量之一半,酒尽疮愈。服酒后七日不见风,要紧。忌口味、房事,百日除根。

久不收口 陈肥腊肉切薄片粘贴,日三易,先以千里光煎水洗之。

神应散何首乌天花粉荆芥苦参防风(各一两)肥皂核(烧存性)薄荷叶(各五钱)

共为末,分十服。每日用新鲜白土茯苓八两,雄猪肉四两,入前药,一服用水七碗煮烂去渣,其肉听食,其汤代茶饮之,不过十日痊愈,再无余毒。如善啖肉者,可作大剂与之。

先天一气酒 治杨梅疮筋骨疼痛。铅七斤打成片,剪碎,用上好堆花烧酒十五斤,将铅片浸酒内,泥封坛口,隔汤文武火煮一昼夜,埋土中,一七退火气,早晚任服一二杯。待筋骨不痛,然后服八宝丹收功。

蜒蝣槐花丸(沈员峤)。槐花拣净炒,研细,用蜒蝣捣丸,空心酒服三钱。

口上杨梅疮 先将豆腐渣焙热,将布囊盛之。熨嘴,俟作痒时以胆矾涂之即愈。

翠云散铜绿胆矾(各五钱) 熟石膏轻粉(各一两)

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贮,湿疮干掺。干疮公猪胆汁调点,一日点三次,自愈。

又方杏仁四十九粒,泡去皮、尖,压去油取霜,研极细,入轻粉三钱,冰片五分,再研匀,猪脊髓调点。若疮一二个既大且硬,可先用白降丹少许拔去毒瓦斯,后用此药收功。

鹅黄散(《正宗》) 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宜之。石膏( )黄柏(炒)轻粉(各等分)

研为细末,干掺烂上,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乃愈,此解毒止痛收干之妙药也。

梅疮点药(《启玄》)

白砒 精猪肉(各一两) 红枣肉(五钱)

共捣如泥,外用黄泥固好, 红取出研细末,用鹅胆调搽如神。

又不疼点药(《启玄》)

轻粉杏仁松花粉(各一钱)冰片(一分)

用鹅胆汁调搽。

梅疮灵药(《启玄》)水银皂矾(各一两) 火硝 明矾 青盐(各一两二钱五分)

共研,入阳城罐内,盐泥固济,先文后武,打三炷香,取出冷定听用,点梅疮神效。一方多雄黄朱砂各三钱。

粉霜(点杨梅疮。)水银(一两)食盐明矾 皂矾 火硝(各二两)雄黄朱砂(各三钱)

水银不研,将六味研末,入阳城罐内,中间放水银,上以铁盏盖好,再用铁线扎紧,以牡蛎盐泥封口,晒干,裂缝补好,照升药法,升打三蛀香为度。冷定取开,刮下盏内灵药,每用一二厘,冷水调点,三四次愈。

梅疮膏药 猪油熬去渣一两,加香油三钱同熬,离火稍冷,加乳香没药各五钱,儿茶七钱,研细搅匀,又入冰片麝香各一分,轻粉五分,临用摊贴神效。

又膏方 老松香一斤,河井水煮九次,先用麻油四两炼滴水成珠,入煮过松香胆矾铜绿二味只各用一两,研细搅匀,收膏摊贴。

梅漏膏麻油半斤熬至滴水成珠,入白蜡五钱熔尽,入血竭儿茶乳香没药各五钱,胆矾一钱,再下飞丹二两,铅粉五钱,离火入冰片一分,麝香二分,搅匀成膏,欲去污肉,加龙骨赤石脂各二钱。

五宝丹(丁惠生。)杏仁(五粒,去皮,乳霜)轻粉(五分) 银珠(三分)冰片(一分)麝香(五厘)

共研极细末。破者干掺,未破者水调涂之,隔日痂脱自愈。

洗梅疮法黄连黄芩黄柏黄蜡 白芨(各五钱) 川椒(三钱)食盐(少许) 煎汤洗之。

又方 用前汤入好醋少许,加冬青叶三四十斤同煎,取叶贴疮上。渣再煎汤洗。

又方 土菖蒲煎汤洗疮,易于收口。

又方

梧桐金银花菊花(各等分)

煎汤入旧马桶内熏之,一日二次。有痔漏加枸杞子

通仙五宝散(王范泉传。)

钟乳粉(三钱六分)琥珀冰片(各六分) 大丹砂(二钱四分) 飞白面(炒,一钱八分)

各称足和匀,分十二服,每日用土茯苓一斤,水煎十二碗,清晨一碗入药一服,服其土茯苓汤,须一日服尽。不可别饮汤水并茶,重者再服一料,无不愈者。忌鸡、鹅、牛、羊、房事。此方古今第一。

初起熏法(《秘本》)。辰砂末一钱,绵纸分作七条,香油浸透,每次熏二条,熏时板凳坐着,夏天用单被,冬天用夹被盖之,不可出气,要口含水,恐伤口皮,熏完吐去,不可咽下,其效如神。(此方弱人不宜轻试。)

搜风解毒汤(《泮霞仙秘录》)。治梅疮不犯轻粉,重者月余,轻者半月余。

茯苓(一两)薏苡仁金银花防风白鲜皮木瓜(各五分)皂荚子(四分) 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

白水煎,日三服。忌茶并毒物房事。

西圣复煎丸(扶沟宝林僧传)。已破危笃,百方不效,用此如神。丁香(焙)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儿茶(各一两)血竭阿魏白花蛇(各四两) 飞白面(一斤,炒) 白蜜(六两) 香油(四两) 枣肉(八两,研末)

捣丸弹子大。每用一丸,土茯苓四两煎汤化服。

五宝霜(《怀德堂秘方》)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五分)白矾绿矾(各二两五钱)

研匀罐盛,灯盏盖定,盐泥固济,文武火炼升,罐口扫收。每以升药三钱,入乳香没药各五分,研细末掺太乙膏贴之,绝效。杨梅结毒。(秘方。)皂荚五加皮当归白鲜皮金银花(各二两)

分八贴,每贴加土茯苓四两煎服。杨梅疮经验方(周鹤仙方。)

牛角 羊角穿山甲(各二两)皂角刺(三钱) 生大黄(十二两)

牛羊角、穿山甲三味用湿纸裹,煨焦取净末如前数,同皂角刺、生大黄合为细末,每服五钱,陈酒调服。出恭时宜于空地上解完即将土掩之,恐恶气害他人也。间二日再服一服,最重者不过三服,神验。

又方(周鹤仙方)。土茯苓二斤,用石打碎,猪胰子一个去油,水四升,同熬成二升,去渣,再兑入好酒二斤,金银花、生地、桔梗当归各五钱,熬成二升,温服。

渣再煎减半,四服痊愈。此天下第一奇方也。

神方(周鹤仙方。)

大黄麻黄蝉蜕陈皮(各四两)猪肉(一斤四两为六块)

作一剂,酒六碗,水六碗,煎六碗。每日食肉一块,汤一碗,分作六日吃,三天发汗,三天长齐,三天贯浆,三天结靥,共十二天痊愈。并无回毒,屡验。只用一剂,不可以平易忽之。

又方(周鹤仙方。)雄黄(一钱五分)轻粉(一钱)杏仁(去皮、尖,三十粒)

共为末,先将疮洗净,用雄猪胆汁调搽,二三日即愈。百发百中,天下第一方也。

小儿梅疮起于口内,延及身肤。(《外科发挥》)。土茯苓末,乳汁调服,月余自愈。杨梅疮神方(潘大章)。石膏滑石(各一钱八分) 生甘草(一钱)朱砂生明矾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六分)冰片(一分)麝香(八厘)

上乳细末约重七钱,分作七服。每用土茯苓一斤打碎,一半铺瓦铫内,将药放土茯苓上;又将这一半土茯苓盖上,水四碗,以二碗分二次,一日服完。七日七服,自效。杨梅疮初起先服三四剂,升发毒瓦斯。川芎升麻连翘金银花当归甘草黄芩羌活黄柏地黄葛根穿山甲白芷蝉蜕赤芍防风水酒同煎服。

后服此方三四剂痊愈。人参(五分)川芎防风薏苡仁金银花牛蒡甘草牛膝苍术(同陈皮炒,去陈皮) 土茯苓皂角刺地黄当归羌活木通水酒同煎服。

梅疮搓药胆矾(五钱,研碎,纸包,面裹,煨熟,取研细末一钱)没药(八分) 京墨调搓。

刘氏杨疮秘方蝉蜕(二两五钱)威灵仙蒺藜(炒,去刺,各二两)防风(五钱)麻黄(头一剂冬用一两,夏用三钱,春秋只用五钱)

先用羊肉一斤,煮烂,将羊肉取起只用汤,吹去汤上浮油,患人每岁加胡椒一粒为引,将药入汤内,煎成一大碗。再将前煨汤的熟羊肉入酱油,用酒饭任意吃之;再服煎药,盖被取大汗透,次日必要洗浴,连头发内都要洗透,不然恐有落发之患。第二剂去麻黄大黄,(年幼、壮实者用五钱,年纪大弱者用三钱。)药用水煎,不用羊肉汤,药煎好,方下大黄一二十沸即服,俟行过四五次,即以温粥补之即止。第三剂去大黄人参(多寡听用)煎服,渣再煎服。第四剂去人参加土茯苓半斤,犍猪肉四两同煎服,再服三剂,共七剂痊愈。

老君丹(祁道士门人张元履传,邵宗尧用之,屡验。)

粉霜(一两)蜈蚣(去足)全蝎(酒洗) 直僵蚕(炒去丝)穿山甲(土炒)朱砂(水飞)雄黄(水飞) 广三七蟾酥(各五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防风荆芥(各三钱)牛黄(三分) 或加竹青蛇末、苍龙末各五钱更妙。

各研细末,称准和匀,老米糊为丸如绿豆大,阴干。(凡灵药为丸之药,俱要阴干,不可烘晒,烘则有毒,晒则必吐,宜知之。)此丹专治杨梅结毒,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疔毒对口,痰核瘰 ,湿痰流注,每服一分或二三分,黄酒送下,看人壮弱,病之重轻,全在人之机变增减,用之如神。如治结毒,常服不比暂用,当每服数厘,以免口齿之患。升白粉霜法∶火硝、明矾、水银食盐各一两,如升药法升三柱香,取出灵药以纱囊包扎好,用犍猪蹄一只入锅内,以水十五碗,煮蹄半熟,去蹄取汤,加生甘草一两,同纱囊入汤内煮,水干为度,将灵药袋埋土中三日,取出研细,配前药用。

点梅疮(丁郁文)。兼敷大毒瘿瘤。红升丹(五分)轻粉(一钱)铅粉( 红,一钱五分)胆矾( ,四分)

乳极细,用人乳或鹅胆调,以羊毛笔蘸扫,二三次即愈。

透顶神功散(水利道宪王)。治杨梅疮、鱼口疮、恶疮已出者,七八日好;未出者半月后手足心起一豆大泡,即是毒从此出。鹿茸(蜜炙)穿山甲(炮,各一钱五分) 大贝母知母白芷(各四钱)僵蚕(三钱)

用河水二大碗,煎一大碗,将熟,入生熟大黄各五钱,略煎数十滚,倾出露一宿。再用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一钱,麝香一分,研细末放碗内,五更时将药温热冲服,盖被出微汗,行过次,以温粥止之。忌猪肉

三三丸(孙北权)。杨梅等疮。儿茶(一分)轻粉(五分) 砒(八厘,壮者用一分)

共研细,面糊丸,如绿豆大,分作九服。一日三服,水茶送下,三日后无形迹。杨梅疮。

大黄生地金银花甘草(各五钱)猪胰(一具) 河水煨服。

又方

茯苓(八两)杜仲皂角末金银花(各五钱)五加皮(一钱)甘草(二钱)

水煎服。至重者,十剂痊愈。

又方川乌黄柏(各五钱)

研细,猪胆调搓。茯苓糕 治杨梅疮。

茯苓(去粗皮为末)白矾糯米粉(各一斤)

和匀,蒸糕食之。常以土茯苓煎汤当茶。宜忌茶。杨梅下疳臭烂不堪者。百草霜(乃烧百草人家灶门口烟煤,轻虚成片者以鸡翎扫下) 箭头砂(各一钱)

共乳极细,以桑皮纸铺药捻成三条。每条作三次用,每次点着,以纸遮住眉目,将烟熏入鼻中,每日熏三次。但此烟入鼻,令人心内作搅,可先煨烂肉汤,不时呷之。至重者不过三条即愈。

灵药方(梁毓秀)。水银(一两) 劈朱砂雄黄(各五钱)硫黄(三钱)白矾(一钱)

上研细末,入阳城罐内,用铁盏合好,盐卤和泥封固,以铁丝扎紧,用银炭十斤,先文后武火,升三柱香为度,取起冷定开看,取铁盏上药重约二两七钱;如杨梅毒烂喉者,用灵药五分加人中白青黛各八分,乳香没药各五分,冰片二分,麝香一分,药珠一分五厘,共研细末,吹入喉内,日五六次,三日即痊愈。

如烂嘴鼻,再加龙骨象皮血竭儿茶各五钱,琥珀二分,研细掺之,外以清凉拔毒膏贴之。

清凉拔毒膏麻油二斤,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再入杭粉一斤,入广锅内炭火炒红黄色为度。筛下,用桃柳棍搅成膏,倾水中拔去火毒,任摊用。此膏诸疮皆可用,但灵药不可用。杨梅点药

番木鳖(火炙成性)轻粉(各五分)杏仁霜(一钱)

共乳细。猪胆调搽。

鹤顶红 点杨梅疮。杏仁轻粉银朱(各五分)

共乳细,鹅胆汁调点。并治鸡冠痔,痔干以唾津润湿干掺,痔潮干搽。杨梅初起麻油四两入蜈蚣三条,穿山甲三片,熬至山甲浮起为度,冷定,加川乌草乌末各三分,壮实人用五分;次早将油顿热服下,盖被出汗即愈。愈后宜服防风通圣散以利其毒。

又方 大鲫鱼一尾,半斤以上者。用紫背浮萍二三斤,包着鲫鱼入甑内,蒸极熟。令患者先从鱼嘴吃起,并鱼鳞、肚、肠吃至鱼尾,细细嚼烂,好酒饮醉,絮一条浓被盖出汗自愈。盖过绵絮,须于无人处以火熏透,免毒贻害他人。

又方臭牡丹根皮干研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服,浓盖取汗,汗出透,从头撤被,渐撤至足,不可见风,所用衣被,一概换去,方除后患。

又方

生地白鲜皮熟地金银花当归大枫藤川芎薏苡仁羌活五加皮木瓜穿山甲藿香槐花防风荆芥(各一两) 土茯苓(四两,木槌打碎)

水五碗,煎三碗。每日早晚服一碗,十剂痊愈。忌茶、牛肉、蛋、鹅、肝、肠、火酒。

又方乳香箬叶,焙去油)没药箬叶焙去油)银朱水银儿茶(各一钱)冰片麝香(各一分)

共研细末。用红枣二两火煨去皮,捣膏。和丸,作四圆,如弹子大。每日用木斗一个,内放碗一只,碗内置灶灰,放炭火,将药一圆放火内烧烟,将患者口含冷水,以被围住,只将鼻孔闻药味,如口含之水一热则吐去,另换冷水含之,四天熏完四圆,第五日再将烧过四圆放在一处,做一天熏之,梅疮轻者七八日愈,重者半月痊愈。忌鸡、鹅、鱼、肝、肠、花椒、发物。

外治杨梅。(吴 )。

血丹轻粉(各等分)

研匀,猪胆汁调搓。杨梅秘方(吴 )。

龟板(醋炙、研末) 明矾(研)

先用龟板三两,明矾七两,米糊为丸,每服五钱,早晚二服,服至五日,即用龟板、明矾各五两为丸,再服四五日;即用龟板七两、明矾三两为丸,又服三四日;即用龟板九两、明矾一两为圆,服至疮已痊愈,再以龟板为丸服数日。前后总以每日服丸药一两为率。忌猪首、公鸡、鲤鱼、鸡、鸭、鹅蛋、绿豆等物,戒房事。

护面散 可保杨梅疮不上脸。

女头发( ) 明雄(各三分)

研匀,用香油半酒盅调匀,以滚酒冲服,一日三次。槐花蕊(张景岳)。凡棉花疮毒及下疳初感,或毒盛经久难愈者,速用新槐蕊拣净,不必炒,每早、午、晚食前清酒吞下三钱,服至二三升,则热毒尽去,可免终身余毒之患,亦无寒凉败脾之虑,此经验神方也。如不能饮,即用滚水盐汤,但不及酒服之效捷也。棉花疮点药杏仁(取霜)轻粉(各等分)

研细敷上二三日,即痂脱而落。

紫霞丹(一切杨梅恶疮。)

龟板(醋炙,十五两)石决明(炙,四两五钱)朱砂(飞,三两)

共为细末,水叠为圆,每服一钱,土茯苓煎汤下。杨梅疮 真水安息搽即愈。

又方(汪玉亭《普救》)。杨梅疮者,皆由风流所致,间有侵染触犯而得者,百无一二。治之不得其法,不但一身为害,而且殃及妻儿,甚有乏嗣,悔之莫及。然所治之法,各有不同,有遏抑其毒而不令其出者;有重用行药而行去其毒者;有用升发之剂而发出其毒者;有用解托之剂而败去其毒者。四者之中,惟升发解托可用,至于遏抑内收,将来必致结毒。若重用行药,必致大伤元气。予有一方,药止数味,即非行托,更觉和平,且无论新久,不二十剂而收全功,不独永除后患,更且无碍生育,但恐收功之后,视为容易,又复姿情纵欲,是谁之过欤?相劝患者全愈之后,当痛改前非,力行善事,免鬼神之鉴临,保父母之遗体,苏妻子之遗毒,培子孙之福寿,所得不更多乎!何首乌(忌铁,木棒打碎)防风净银花(各三钱)荆芥(二钱)当归(五钱) 肥皂子(九个、打碎)猪胰(一付) 土茯苓(磁锋刮去皮,木棒打碎,四两)

河水六碗,砂铫内煎至三碗,每日空心及午饭后、晚饭前各温服一碗。忌酱、盐、醋、茶、鸡、鱼、鹅、鸭、虾、蛋、鲜物,止宜土茯苓煨肉,豆腐、青菜,其余一切当忌。用土茯苓汤代茶。

又方川芎威灵仙蝉蜕大黄(各一钱)麻黄(六钱)羊肉(剔骨净,一斤,切碎)

水八碗,煮烂去肉,煎药三碗,分三次服,上身多饱服,下体多饥服,三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