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外科方外奇方>痔疮部

《外科方外奇方》痔疮部·

外痔搽药 顶大五倍子(十个。钻孔去子) 金头蜈蚣(三条。碎)儿茶(研。一两五钱) 将二味装入倍子内。用银纸封固。瓦上 以青烟尽。取起研末。配熊胆(一钱)冰片(五分) 再研极细。先用皮硝泡汤洗痔后。以猪汁调搽。

追管丸 姜汁炒胡黄连(一两) 炙刺 皮(一两) 当门子(二分) 共为末。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食前酒下。专治痔漏不拘远近。服后管内脓水反多。是药力到也。脓水追尽。服后消管丸自能奏效。不必疑忌。

消管丸 胡黄连(二两。炒) 炒甲片(一两)石决明(一两。 ) 炒槐米(一两) 各取净末秤准和匀。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早晚二次米汤下。至重者四十日全愈。再服完善丸。如四边疮口有硬肉突出。可加蚕茧二十个。炒研和入药内。

闭管丸(即完善丸。)夏枯草(十两)连翘壳(五两)甘草节(五钱)金银花(四两) 共炒为末 净银花(一斤)煎浓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钱。空心淡盐汤下。若起漏三五年。两服全愈。一二年者。一料即愈。

外痔搽药寒水石(四两)。研极细末。大蜒蚰(百个。同捣极烂阴干。再捣千余下如香灰样收贮。临用。每末二钱)配冰片(一分)和匀以蚌水调搽。或猪胆汁搀入真麻油亦可。初起者。半月愈。年久者。一月断根。若痔内出血。配入蒲黄三四分。外洗用瓦花枳壳煎汤。

治痔神枣散 顶大南枣(一枚。去核) 真铜绿(须铜上刮下者。不拘多少。)鳖头(一个。煮取净骨打碎) 将铜绿鳖骨填满枣内。将枣合紧线扎。 存性为末。先将秋海棠根叶煎汤洗疮。后用清水调敷。

洗痔极效方葱白(十个) 瓦花(一两) 马牙苋(五钱) 皮硝(五钱)五倍子(五钱)槐花(五钱)茄根(五个)花椒(五钱) 煎汤频洗。

又方 烂石榴(三只)五倍子(五钱)乌梅(七个)槐米(五钱)地骨皮(五钱) 煎汤。

痔漏插药百草霜黄连(各二钱五分)冰片(五分)麝香(五分) 旱莲草头(炒)蜣螂虫(各五钱) 蚂蝗(五条。瓦上炒焦) 研细为末。丸如粟米大。纳入管内。三日后。管即化出。用轻粉乳香麝香韶粉 东丹血竭末 掺之收功。

痔疮化管方 田鸡皮炙灰血余炭 黄明胶牡蛎拌炒 研末。每朝三钱冲服。

痔漏插药 小茴香(一两)白芷(三两)白矾(一两) 研细。铜杓内熔成饼。再入炭火上 令烟尽。取出出火毒。为细末。用面糊成条。插入漏内。直透至痛处为止。每日三次。七日为止。十余日结痂而愈。如结只一孔。十日全愈。

洗痔疮方 遍地香 过冬青凤尾草各一种俱要鲜 煎汤熏洗二三次。即好。如无鲜者。干者亦可。

痔漏精方乌梅肉(半斤)韭菜蚯蚓(七条。瓦上焙燥) 陈仓老米(八合) 研细饮和丸。夜露早收。每晨开水下。每服三钱。不论久远一料除根。

枯痔散 明矾(一两) 白砒(三钱) 共研细。入阳城罐内。外围炭火炼至烟起。烟即砒毒。人不可闻。俟烟尽矾枯去炭。次日取研至无声为度。四围搽之。不可使药流入中孔。致令大痛。

神散元珍丹 明矾 熟存性不碎。如绿豆大。以桂圆肉包之。日服一粒。虽重症服之百日断根。治痔以手搓之。

又方 透明白矾(一斤。捣如豆大) 入罐内。如前法炼至矾笑罐外而枯。其顶如痔形者。即灵药成也。出火毒研极细。或顶大雪梅片一二厘。取津吐调于手心。搽痔上。不可多搽。再取竹白衣作膏药式糊痔上。数次即愈。其灵药底可合一切药。

又方 红砒不拘多少。瓦上 至白烟尽为度。飞白矾(各一钱)乌梅肉(二钱,烧存性) 共研极细。用时以津吐湿手。指蘸药于痔头痔身搓捻。一日二次。初敷不肿。五六日出臭。如出尽。其痔干枯。此药不用。一方加白灵丹五分。

灵秘丹药 片脑(一分) 朴硝(五分)熊胆(二分)蜗牛(一两) 螺肉(一两)橄榄炭(五钱) 捣烂水浸一夜。取水并药敷痔上。

胎元七味丸 头胎男子脐带(三个。瓦上焙存性) 陈棕炭(七钱) 京牛黄(三分)槐米(二钱) 刺 皮(三钱)象皮(四钱)地榆(三钱) 共研酥油糯米糊丸。如蚕豆大。每服七丸。空心白滚汤下。专治痔漏。三日化管。七日平满。血清脓止。十日除根。

眼痔 用五倍子烧灰。麻油调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