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蕈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
见《张氏医通》卷十四。即落痔汤,见该条。
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证名。①见《外科辑要》卷三。指疮口不敛,周围组织渐高坚硬。多因疮疡溃后,感受风湿热毒,或不慎房事或饮食禁忌,或外用药物不当所致,可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以木耳焙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消;亦可用丹药腐蚀;待
见《中医妇科学讲义》。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多因恚怒伤肝,肝郁气乱,气乱则血亦乱,冲任胞宫蓄溢失常。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稠粘,抑郁不乐,时欲叹息,胸乳胀闷不舒,或小腹胀痛等。治宜舒肝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喻脉象的软弱。《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
证名,见《审视瑶函》。指初生儿双眼红肿,眵多稠粘,目闭不开的证候。详目闭不开条。
古病名。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见《外台秘要·传尸方》:“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殜。”可用吃力伽(白术)丸治之。参见传尸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