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常由肝肾亏损,虚火上炎引起。多因瞳神缩小失治,黄仁与其后黄精部分或全部粘附所致。证见“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缺参差”(《银海精微》),或如梅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青皮(去白)、鸡心槟榔各三钱,大黄七钱,陈皮(去白)五钱,白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生姜煎汤调下。治湿热而致的腹胀喘满,大小便涩滞。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介绍】:见胡澍条。
病名。聋者,“无闻也”(《说文》)。“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释名》)。“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康熙字典》引《左传僖二十六》)。参见聋聩条。
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参五味所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连翘30克,生石膏(捣细)18克,蝉蜕、炒牛蒡子各6克。水煎服。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若喘,倍牛蒡子;胸中
见《温病条辨》。即金银花,详该条。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温热类编》卷一:“时疫发斑,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