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证名。指胃腑病邪盛实的病症。见《脉经》卷二。胃实多兼热证。《太平圣惠方》卷五:“胃实则热,热则恒渴引水,头痛如疟,唇口皆干,喜哕,或生乳痈,及缺盆腋下肿,腹胀,身热心悬,消谷善饥,溺色黄者,则是胃实热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指在表的邪气。六淫外感,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参表证条。
【介绍】:见方有执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三。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以致昏不知人,故名。急以回阳救脱,方用独参汤。
【介绍】:南宋医生。字德肤。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名医家陈言门徒。曾集常用验方三十个,咀药三十种,及市场常售成药十种,编为《易简方》一卷。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