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血崩下而夹瘀血在内,以致淋沥不断,谓之崩中漏下。多因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或漏下淋沥不止。其夹有五色者,古人认为乃随各脏之虚而出现有赤、白、
病名。《秘传眼科龙木论》:“横翳内障一名横关翳内障,”详横翳内障条。
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活幼悟神集》20卷,佚。
见小儿疳瘦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口鼻出腥臭水,状如铁色,虾鱼走跃,捉之即化为水,此肉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