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鱢嗽

鱢嗽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咳嗽》:“鱢嗽,乃邪恶鬼注之嗽,乃五嗽中之一嗽也。主以四满丸。”参见咳嗽、五嗽条。

猜你喜欢

  • 脾气下陷

    同中气下陷。详该条。

  • 大腧

    即大杼。《灵枢·背腧》:“背中大腧,在大杼骨之端。”马莳注:“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

  • 神仙外应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川乌一斤。为末,入砂锅内,加醋慢火熬如酱色,先用升麻、皮硝、生姜煎水洗患处,然后敷此药。治湿痰流注。

  • 热厥心痛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

  • 元达

    【介绍】: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 草药图经

    民间草药著作。又名《简易本草》、《简易草药方图说》。1卷。清·德丰撰,莫树蕃校。刊于1827年。作者通过询访山村乡老的采药实践,共收录南方地方草药60种,大多不见于一般本草文献。每药记其别名、形态、主

  • 风寒

    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以祛风散寒为主。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520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1723年。本书辑录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分类编纂,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

  • 肺气不足

    即肺气虚。详该条。《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是为肺气之虚也。”

  • 天宝本草

    民间草药近代著作。1卷。书的名称是因治病草药有如天宝之义,与历史上的年号“天定”无关。撰人不详。本书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以歌赋的形式介绍草药149种。现有1939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