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市

猜你喜欢

  • 罗遗编

    书名。3卷。清·陈廷铨撰。刊于1763年。本书书名系取收罗古针灸遗法之义。卷上论述经络及要穴、针灸禁忌等;卷中为各经俞穴部位及五脏用药;卷下为内外各科疾病的针灸取穴及五运六气论等。内容多辑自有关专著,

  • 溻渍法

    常用外治法之一。出《外科精义》卷上。即以药煎汤,乘热湿敷、淋洗、浴渍或熏洗患部,以达治疗目的的之法。具有疏通腠理,调和血脉,祛邪消毒的作用。外科疮疡及骨伤多用之。如治疮疡初肿未溃的葱归溻肿汤;治诸疮已

  • 刺节真邪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讨论了真气和邪气,又分述了“刺五节”与“刺五邪”的针法,故名,介绍刺法中的五节(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和五邪(持痛、容大、狭小、寒、热)的发病规律及针刺方法,另方面,详

  • 少冲

    经穴名。代号HT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经始。属手少阴心经。井(木)穴。位于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

  • 顽疮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①即恶疮。见该条。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

  • 骚羊古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 濡泻

    病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称濡泄、湿泻、洞泄。《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详濡泄、湿

  • 风论篇

    《素问》篇名。风为六气之一。风气中人则病。本篇主要讨论各种风病病理变化的特征,阐明“风者善行而数变”和“风为百病之长”的意义,故名。

  • 胞肓

    经穴名。代号BL5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第二骶后孔相平处。一说在第二骶椎棘突下,除骶椎旁开3寸处(《针灸资生经》)。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并有臀上动、

  •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