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皮取脓散

隔皮取脓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方。驴蹄、五倍子各一两,炒荞麦面二斤,白盐五钱,草乌四钱。为末,水调作饼,慢火炙黄,去火毒,研细末,醋调成膏,摊贴患处。治一切肿毒。

猜你喜欢

  • 温脾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方。高良姜一两,炮附子、炮姜、炒胡椒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橘皮煎汤或米饮送下,不拘时服。治脾脏冷气,腹内虚鸣。

  • 脐中水

    病证名。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若脐中水及冷,则令儿腹绞痛,夭(音义同纠。夭纠,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为寒湿之邪,结于腹

  • 唐烈三

    【介绍】:见唐大烈条。

  • 张总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履贯不详。精通针灸术。据载徒弟为病妇刺足外踝,针滞留不出,张另刺手腕某穴,针刚进而外踝滞针即出。

  • 龟头肿痛

    证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多由湿热下注,直接外伤,或接触过敏药物而致。症见龟头红肿疼痛。因湿热下注者治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因药物过敏者宜用松萝茶外洗,并敷朱黄散。因直接损伤者,用浓甘草汤外洗,外

  • 审苗窍

    审察舌、鼻、目、口唇、耳等苗窍的变化,作为识别内脏病变的参考。如心火炽盛可见舌赤糜烂;邪气壅肺,可见鼻翼煽动;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参见五官条。

  • 大阳

    见太阳条。

  • 陶通明

    【介绍】:见陶弘景条。

  • 陆心源

    【生卒】:1834~1894【介绍】:清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1851~1861)间举人,光绪(1875~1908)间官至福建盐运使。精于校勘学、目录学。其

  • 月露

    见《证类本草》。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