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隐疹

隐疹

病名。出《素问·四时逆从论》。又名风搔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如疹色红赤,灼热舌红、脉浮数者,属风热;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多为气血亏虚。风热者,内服消风散;风寒者内服荆防败毒散;日久反复发作气血虚弱者,服当归饮子加减。外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相当于荨麻疹。

猜你喜欢

  • 恶(wù)日

    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

  • 许仁则

    【生卒】:八至九世纪【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子母秘录》十卷,佚。唐宋医家的著作如《外台秘要》、《证类本草》等多引用该书内容。

  • 四儿风

    见《分类草药性》。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喉腥

    病证名。指病者自我感觉喉中有腥味。又名喉中腥臭。《卫生宝鉴》卷十一:“因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舌干燥。”临证宜审脉证,随证治疗。

  • 曲蟮拱头

    出《外科备要》中卷。即蝼蛄疖。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故名。详蝼蛄疖条。

  • 缠丝痧

    痧证之一。《异痧奇验方·缠丝痧》:“其证肚腹胀,头疼、心烦、前后心或有紫黑黄点子,用针挑破,以醋擦之即愈,如觉偏体麻木,无此点子者,即心痧子证。将胳膊弯、腿弯青筋刺出紫血,用炒盐煎汤服之。”参见痧条。

  • 虫疥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由于肝经风盛所致。瘙痒剧烈,搔抓不知痛,久之手掌及指缝多生细虫。治宜内服芦荟丸,外搽蛇床子散。即疥疮。

  • 平脉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

  • 两焦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 肠痫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