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眼外观无异常而逐渐失明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目是五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肝气通于目,为停饮水渍,脏气不宣和,精华不明审,故不赤痛,亦无障翳,而不见物,故名青盲也。”亦有由儿在胎中,孕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U6.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郄穴。位于前臂掌侧,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当太渊穴上7寸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
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脉学著作。3卷(即《利溥集》卷1~3)。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王氏以黄蕴兮《脉确》一书内容列于篇首,以此引伸,兼采诸家脉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脉法。
经穴名。代号LI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渊
见针灸全生条。
证名。见《慎斋遗书》卷九。多由邪袭少阳,肝胆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有外感、内伤之分。《杂症会心录》卷下:“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内伤者,不外气血两端,外感者,责在少阳一经而已。”治宜和解少阳,行气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泻黄散,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鹤山。江苏无锡人。于1805年与高秉钧、姚志仁合纂有《景岳新方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