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虚恶寒

阳虚恶寒

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实,或小水频数,或阳道不壮,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阳虚生寒也。治宜温补元气,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之类择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医碥·恶寒》:“阳虚则恶寒也,治宜姜、附、参、芪之类助阳固表。”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猜你喜欢

  • 金灯草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 雷公炮炙论

    制药学专书。3卷。刘宋·雷敩撰,胡洽重订。约成书于5世纪。本书记述了制药学的基本知识,收载约300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

  • 芸薹散

    ①《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芸薹子、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加生姜七片、童便少许,水酒煎服。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引《产乳》方。芸薹子(隔纸炒)、当归、桂心、赤芍药各等分。为细

  • 舌岩

    病名。岩通癌。为舌恶性肿瘤。又称舌蕈。《谦益斋外科医案》上编:“心开窍于舌,心邪郁滞,舌尖结粒,时大时小,久成舌岩重症。”

  • 芒芋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癞头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 麻疹逆证

    麻疹透发艰难,病毒内陷者,多属逆证。一般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小儿,在出疹时,又遇气候不良,往往疹毒内闭,不能外透;如疹出不透,或一出即收,或发热无汗,或疹色不正,稀疏淡白,或紫暗成片,以致正虚邪实,遂

  • 地蚕子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红汗

    病证名。即鼻衄。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称为红汗。《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②泛指一般鼻衄者。《伤寒家秘的本》:“俗人以血为

  • 失神

    指神气涣散。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是五脏精气的体现。审察神的得失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目光无神,神思昏乱,言语不清,面色无华,气息不顺,肌肉瘦削,二便失禁等,谓之失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