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膏
即阳和解凝膏,见该条。
即阳和解凝膏,见该条。
【介绍】:见朱丹山条。
《审视瑶函》卷三方。赤芍药、炒黄连、木通、生地黄、炒栀子仁、黄柏(盐水炒)、黄芩(酒炒)、当归尾、甘草梢、牡丹皮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滓热服。治两眼赤丝虬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字思贤。祖籍开封,后迁居杭州。世代为小儿医,观善医术更精。
①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寻骨风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通光散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掖门,《医心方》作液门。即大巨。见该条。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高良姜,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