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交

阳交

经穴名。代号GB3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郄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外丘穴后方1寸取穴。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膝踝肿痛,脚气,惊厥,下肢痿痹,以及胆囊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金匮要略》方。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水煎去渣,入芒硝,再微煎,分二次服,微利则愈。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服木防己汤,虽好

  • 溪病

    古病名。①水毒病的通称。《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诸病源候论·水毒候》

  • 朱绍溪

    【介绍】:见朱沛文条。

  • 猪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圆而小,疮口内有油者。治同疔疮。

  • 耳停

    病名。《寿世保元》卷八:“小儿耳肿、耳痛、耳停、乃三阳风热壅遏所致。”即停耳,详该条。

  • 脾虚发黄

    病证名。脾气虚弱导致湿热郁滞而致的黄疸。《幼幼集成》:“盖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黄重者利湿清热,用茵陈五苓散;黄稍退,即速健脾。若面目俱黄而带虚浮,宜补脾健胃

  • 时行伏阴刍言

    书名。1卷。清·田宗汉原著,李贡三重订。本书摘取田氏《医寄伏阴论》中部分内容,并附重订者有关验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 著噤

    即噤风。详该条。

  • 日角月角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池直上发际处。左为日角,右为月角。参见太阳条。

  • 九宫

    ①即九窍,出《玄女经》。包括耳二、眼二、鼻孔二、口、前阴、后阴。②古代将八方及中央定为九宫,见《灵枢·九宫八风》。九宫各有专名和数字(如表)。金、元时针灸家将八脉交会穴配合九宫数成为灵龟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