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离为内眦,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心与小肠相为表里,主会通水火,下济上行,品物咸章,曰虚灵廓。”其意指心与小肠具有交通水火,
见《四川中药志》。为黄水芋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牙床。详该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炒杏仁、生石膏、栀子(姜水炒)、天花粉、炒苏子、煅蛤壳、栝蒌皮各60克,炒牛蒡子、青黛、射干各30克,甘草12克,细辛6克,龙涎香1.5克,麝香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
《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看法不一:①指心包络,马莳注:“自五稚(心俞)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而包络……为小心也。”②指命门,吴鹤皋注:“下部
【介绍】:见阮炳条。
药物学著作。6卷。明·皇甫嵩撰。刊于1578年。本书卷1~2总论药性及制方之义;卷2~6按草、木、果、菜等部,分论各药。每药多参考金元以来各家之说及作者心得总括而成。
经穴名。代号LR14。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位于乳头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中。(《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