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白游风

赤白游风

病名。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为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营卫失调所致。滞于血分则发赤色,名赤游风;滞于气分则发白色,名白游风。临症常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如云片,触之坚实,自觉灼热麻木及轻度微痒,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等处。一般无全身症状,但亦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治宜散风清热利湿,佐以调和营卫,内服消风散化裁,外用玉露散金黄散外敷。相当于血管神经性水肿

猜你喜欢

  • 食郁头痛

    病证名。《医学六要·头痛》:“食郁,右关寸脉滑而实,症兼呕吐恶心,心下痞闷,或痛或寒热如疟,乃食郁头痛也。”治宜消导二陈汤加山楂、厚朴、枳实、神曲等味。参见伤食头痛条。

  • 脚下痛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 肥人白带多痰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一:“肥人气虚生痰,多下白带。宜服柴术六君汤(六君加苍术、柴胡、升麻、生姜),兼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枳壳、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右为末,姜汁和神曲为丸,柴术六君汤送下

  • 足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太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腹痛;虚则膨胀。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

  • 风惊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乘,故惊不安定,名为风惊。”症见精神恍惚,惊悸不

  • 阴独八穴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 霉疮秘录

    性病专著。2卷。明陈司成撰,刊于崇祯五年(1632年)。系汇集历代医家有关方论,结合家传及个人多年治疗梅疮临证经验编成。内容包括总例、或问、治验、方法、宜忌五部分。系统论述梅疮传染途径、起因、发病症状

  • 龙入虎口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陈氏《小儿按摩经·诸穴治法》:“板门穴,往外推之,退热除百病;往内推之,治四肢掣跳。用医之手大拇指,名曰:龙入虎口。”

  •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针灸经脉书。简称《黄帝内经明堂》。13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七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12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1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代政府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

  • 无误蒙药鉴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