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五世纪初【介绍】:明代民间著名医生。大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外科,子孙共六代都是外科医生,当时称为“大河外科”。并有《大河外科》一书传世。
病名。阴阳易之男传于女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其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阳易。里急,腰踝连腹内痛。”可用猳鼠粪汤治之。参见阴阳易条。
治疗肺热阴虚的方法。临床用于阴虚咽喉痛及白喉,方如养阴清肺汤。劳伤咳嗽,干咳少痰,偶见血丝,午后低热,盗汗,胸闷隐痛,口干,舌边尖红,脉细数,用四阴煎(生地、麦冬、白芍、百合、沙参、甘草)加减等。
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4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
骨名。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位于足后。
导便法之一。用蜂蜜适量,在锅内熬煎浓缩,趁热取出,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栓子,塞入肛门内(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适用于病后或老年、新产,因肠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结,体虚不任攻下者。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详手腕骨脱条。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寒痰。详见该条。
指痰湿内阻,肺气不得宣降的病机。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气喘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治宜宣肺化痰或降气平喘。
证名。指两手掌心中有发热感觉。一名掌中热。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之一。详见掌中热条。又为劳倦内伤及五心烦热的症状之一。《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