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謇吃

謇吃

病证名。謇,通作蹇(《韻会》)。《易经》注:“謇,难也。”“口吃难于言也。”(《广雅注》)。《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之五藏六府,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和平,气血调适,则言语无滞,吐纳应机。若阴阳之气不和,府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若府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謇吃。……《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气通于舌,心损则謇吃。”着重阐述了正常语言的机转及产生口吃的病机。参见重言与口吃条。

猜你喜欢

  • 三叶珠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 方通草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 喉风针诀

    喉科治疗技术名称。见《重楼玉钥》卷下。喉风诸证,常因脏腑经络受风热邪毒,风热相搏致气血滞涩不行,而风痰得以上冲咽喉变生种喉风。宜以针法开导经络,通利气机,使邪热外达,则风痰自解、热邪外出。或配以汤药。

  • 医竘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

  • 间隔灸

    即间接灸。见该条。

  • 鹅口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凡小儿初生出腹有鹅口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剧者,鼻中亦有之。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治宜清胎毒。即鹅口疮。详该条。

  • 脾伤

    指脾脏伤损的疾患。《脉经》卷六:“凡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阳不从阴。”《诸病源候论·虚劳候》:“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慎斋遗书·虚损》:“若房劳辛

  • 抱石莲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 披肩

    正骨器械。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两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适用于肩部骨折、断碎,尤其是肱骨颈部的骨折固定。

  • 鬼哭

    见鬼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