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

病证名。①见《内外伤辨惑论》。亦称血虚热。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治宜滋阴养血或养血益气。②专指小儿血虚引起的发热。其症午后热甚,烦躁不安,两颐淡红,面唇淡白,毛发枯黄,形瘦神疲,大便艰涩难出,脉来大而无力。治宜补血以退热。用四物汤,热甚另加生地(《幼科铁镜》)。

猜你喜欢

  • 水剑草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

    书名。4卷。清·奇克唐阿辑。刊于1865年。本编分述头面、目鼻、口、耳、痿痹、咳嗽、中暑、妇科、小儿、疮毒、折伤、解毒等门,包括各科病证。每门之前冠以总论(小引),次列所选验方。除治病诸方外,尚有药疗

  • 丹诀

    炼丹的方法。晋·干宝《搜神记》:“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 天气

    ①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司天、在泉、左右间气之别,司天之气为三之气,位于正南方,南方在上,故称为天气。②泛指充满于天空中的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

  • 血蛊

    病名。因跌扑坠堕误行补涩所致。《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参见血鼓、蛊条。

  • 大肠经

    ①手阳明大肠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也称大肠、大肠筋(《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能治泄泻,止痢疾。《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若治痢

  • 知石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知母、石膏。水煎服。治腋痛属燥火伤肺气者。若胃火上冲,加葛根;肝火旺,加柴胡、黄芩。

  • 水萝卜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 足痹

    病名。指足部麻木疼痛不能行走的一种痹症。多由气血不足所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 针博士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