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螽(zhōng 终)斯丸

螽(zhōng 终)斯丸

①《古今医鉴》卷十一引王同知方。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蒸)、当归(酒洗)各四两,茯苓川芎赤芍药枳壳(麸炒)、黄芩(酒炒)、延胡索(酒炒)、青皮各二两,陈皮苏木红花五灵脂各一两,炒干姜五钱,甘草二钱,香附(童便浸,春三、夏二、秋四、冬五日)一斤。为末,用艾煎汤,入醋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空腹酒或白开水送下。治妇人赤白带下经候不调,或前或后,或行时小腹作痛,腿膝麻痹,腰腹痛子宫不能摄养。②见《产育宝庆集》卷下。即秦椒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咳逆嗽

    病名。见《丹溪心法·咳嗽》。指咳呛气逆的痰嗽。治疗可用蛤粉、青黛、瓜蒌、贝母等。参见咳嗽、咳逆、痰嗽等条。

  • 简易医诀

    书名。4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女、儿、外科等类病证。作者以三言歌诀形式论病、论治、论方。歌诀后有详细注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引用各家

  • 蝼蛄串穴

    出《外科备要》卷中。即蝼蛄疖。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故名。详蝼蛄疖。

  • 唇萎

    证名。指口唇萎废。可由瘀血内停所致。《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

  • 鸡肠风

    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 湿毒下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证治准绳·杂病》:“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多因湿毒结蓄大肠,损伤脉络所致。证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小便不利,胸膈胀闷,饮食减少,或面色深黄等

  • 偏结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见该条。

  • 里水

    病名。①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脉经》注:“一云皮水。”黄肿,《脉经》作“洪肿”。②十水

  • 首甲

    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甲子年为开始运算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首甲定运。”

  • 龙脑冰片

    见《中药志》。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