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泻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
骨名。胸胁众骨之统称。包括胸骨和肋骨。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子午寅申主火热(暑)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所指即为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
切脉指法。切脉布指时,发现寸、关、尺三部脉形有显著不同,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指距。例如患者寸脉涩而尺脉滑,或前小后大,布指时可将布于寸脉的食指后移,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的脉形。
心与舌有密切关系。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反之,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