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蛇啮

蛇啮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蛇咬伤。可分无毒蛇咬伤和有毒蛇咬伤。前者危害不大,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后者伤后,局部逐渐红肿、疼痛,久则更剧,以至伤处起水泡,甚则发黑形成溃疡,出现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呼吸困难;严重者,面部失去表情、舌强不能言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抽搐、血压下降、粘汗淋漓、头项软瘫不能自由,最后晕厥而亡。有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缚扎,以防毒素扩散,用药筒拔法吸尽毒汁。进而分型论治:1.风毒型(以神经毒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但有头昏、眼花、嗜睡、昏迷、气急,严重者呼吸困难、四肢抽搐。应以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30克,野菊花白芷川贝母龙胆草白僵蚕各9克,蝉衣6克,全蝎蜈蚣各6克,甘草4克。煎服。2.火毒型(以血循毒症状为主):局部疼痛、血泡,全身皮下出血等,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用半边莲、鲜生地各30克,丹皮9克,黄芩9克(或黄连4克),赤芍、黑山栀、射干各9克,出血严重者加犀角3克,磨粉冲服。3.风火相兼型(以混合毒症状为主):具1、2两型症状,治宜解毒、清热、熄风、凉血为主。用半边莲30克、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大蓟白茅根各15克,蜈蚣、全蝎各4克。亦可及时用季德胜蛇药、或其它蛇药片内服及外敷;或用单味药雄黄、半边莲、蚤休等水煎服。如出现脑、心中毒症状与并发症严重者,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猜你喜欢

  • 血之府

    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详脉条。

  • 妊娠环跳穴痛

    病证名。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上卷:“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 医略

    综合性医书。4卷。清·钱一桂撰于1818年。本书纂述《内经》、《难经》及历代诸家医书,以“改古今之同异,辨议论之经验,分诊治之优劣”(见凡例)。卷1脉法、治则及杂论;卷2内科、妇科主要疾病诊治,重点阐

  • 倪涵初治疟第一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

  • 直肠痢

    病名。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清·陆子贤《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为主,如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 闭息

    气功术语。又称为闭气。主要是指练习停闭呼吸的耐久力。《养性延命录》:“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而出。”亦即在入静基础上,通过调息,减息,以至无息。无息,不是完全停止呼吸,而

  • 骨羡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六。由风热郁滞肌肤所致。其症生于背部神堂穴、膈关及膈俞穴处。初起皮肤瘙痒剧烈,继起燎浆水泡,搔破后溃烂见骨。治宜托里解毒。内服加味补血汤,外敷太极黑铅膏。

  • 足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

  • 九秋香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风热吐血

    病症名。指风热损肺所致的吐血。《金匮翼·诸血统论》:“风热吐血:风,阳邪也;热,火气也。并入络中,则血溢络外。其证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者是也。宜以辛凉入血之药治之。”方如《圣惠》荆芥地黄汤、《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