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损

虚损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亏而成。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证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作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多见心肝虚损。证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痨。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虫丸。阳虚多见脾肾虚损。证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痠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证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肾阴虚者,证见腰膝痠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

猜你喜欢

  • 中膂内俞

    【介绍】:见中膂俞条。

  • 苏轼

    【生卒】:1037~1101【介绍】:北宋著名文学家,兼通医学。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曾把所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并由后人与沈括《良方》合并而成现今流传之《苏沈良方》。又著《圣散子方》,

  • 通真子

    【介绍】:见刘元宾条。

  • 牛肉积

    病证名。指因多食牛肉停滞不化者。《医钞类编》卷九:“牛肉积,捣马鞭草汁或生姜汁饮之。”参见肉积条。

  • 青霞医案

    书名。1卷,清·沈登阶撰于1892年。书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 麻证口渴

    病证名。麻疹发热而口渴。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即口渴、热重者,多挟温

  • 萝卜子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莱菔子之别名,详该条。

  • 妇科良方

    见医方全书条。

  • 肾虚热证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肾热,极重按至骨乃得,肾主骨也。亥子时尤甚。必兼腰膝脊臂股后痛,耳鸣,遗泄,二便不调,骨痿不能起,……”治宜滋肾养阴。选用滋肾丸、六味

  • 碧蝉花

    见《本草纲目》。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