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劳吐血

虚劳吐血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十二。指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如心经阴虚,火盛动血,证见虚烦不眠,怔忡健忘,神气不安者,宜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若心阳不收,汗出惊悸,以及心火不下交于肾,而见梦遗溺赤等症,用上二方如龙骨牡蛎枣仁莲心浮小麦等;心经火虚不能生血,兼见瘦削悸怯,六脉细弱者,宜补脾胃,养心神,用人参养营汤。又如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兼见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嗜卧少食,大便不调者,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统治之。兼发热丹皮、山栀;兼肺气燥者加麦冬、五味;兼胀满而水谷不健运者加陈皮、煨姜。或加阿胶以滋血,或加柴胡贝母解郁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则用养真汤脾阳不旺,不能磨化水谷,则用香砂六君汤等;肝阴虚,吐血兼见虚烦不寐骨蒸梦遗等,宜滋养肝血,清热除烦,用四物汤加枣仁、知母、牡蛎、阿胶之属;肾水不足虚火灼肺,吐血喘咳,足痿骨蒸,痰血痨瘵,宜滋补肾阴,用地黄汤左归饮等。如足痿、骨蒸,用大补阴丸滋阴潜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上热下寒,吐血兼见头晕腰痛,肿喘癃闭者,用肾气丸,从阴化阳,补火济水;肺虚津竭,络脉燥损,血随气上,宜用辛字润肺膏以滋肺中阴液,或用地魄汤生脉散等方(见《血证论》)。参见内伤吐血、吐血等条。

猜你喜欢

  • 后下

    煎药法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木香、砂仁等,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如煎煮过久,则其有效成份可挥发失效,故宜在其它药物将煎好时才放入,稍煎即可。另外,大黄后下,可使其泻下作用更显著。

  • 幽门

    ①经穴名。代号KI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旁开0.5寸处。一说:挟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并有腹

  • 医学一统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脾合胃

    脏腑相合之一。脾和胃同是消化、吸收和输布饮食物及其精微的主要脏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为脏属阴,其性喜燥恶湿;胃为腑属阳,其性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经脉上互相络属,

  • 余奉仙

    【生卒】:1860~1939【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涤凡。江苏阜宁人。著有《医方经验汇编》,主要论述外感性疾病及疫病证治,附有医案。

  • 三叶珠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 痹气

    古病名。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气虚少,阴寒内盛,以致气滞血涩,而闭阻不通。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灵枢·官针》:“病痹气痛

  • 脾肚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发背。见该条。

  • 过期不产

    病名。见清·阎纯玺《胎产心法》。亦称过期妊娠。指妊娠足月而逾期半月不产,或月经周期规律,而按末次月经计算,超过42周而未产者。多因气虚或血虚气滞所致。若平素体虚气弱、妊娠足月,无力送胎下行而逾期不产,

  • 正虚邪实

    指虚证、实证同时出现。①疾病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