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为地骷髅之别名,详该条。
平息内风的治法。治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内风表现为眩晕、震颤、发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病症。分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详各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介绍】:参见刘邦永条。
①亢盛的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②五邪之一。某脏因子病及母而发病,即从子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解剖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下睑。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病名。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伏气源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温热经纬》卷二有《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贯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