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见《本草纲目》。即鸡子黄,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
出《王右军帖》。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即支节烦疼。见《伤寒来苏集·柴胡汤证》。详支节烦疼条。
病证名。指性交时泄精过早,甚至未交精液即出。多因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常伴见阴茎易举,或举而不坚,心烦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等方。阴阳两虚者,兼见畏寒肢冷、舌
即肝血虚。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病证名。亦名胎前谵语。《张氏医通》卷十:“妊娠谵语,为藏府热极之候,急宜童便时时灌之。不应,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庶胎得安。脉实者,加酒大黄下之,下迟则伤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