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小肠气

猜你喜欢

  • 狗屎灵香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 地罗汉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

  • 两胁里急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 伤风眩晕

    病证名。又称风晕。指感冒风邪及头风证所致的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伤风眩晕,必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宜芎散。”参见眩晕、风寒眩晕、风热眩运、头风眩晕等条。

  • 玉机真脏论篇

    《素问》篇名。玉机,含有珍重之意;真脏,指真脏脉。本文重视对真脏脉的论述,故名。内容包括五脏脉息与四时的变化,脉的胃气,疾病的传变,五脏的虚实等。其中尤以论脉为重点,指出脉息的变化,取决于胃气,有胃则

  • 伤津

    即津液受伤。一般指热性病过程中,由于高热,出汗过多,或感受燥邪,肺胃津液耗伤而出现的证候。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丝、鼻干咽燥、喉干痛。胃津受伤,则见烦躁、渴饮不止、咽干口燥等。

  • 幼科医学指南

    见幼科指南条。

  • 气痈

    病名。出《咽喉脉证通论》指因郁怒所生之咽喉痈肿。《秘传喉科十八证》:“此症因恼怒伤肝,肝血不和,以致肺气壅塞,火炽上升,发于喉间。其状帝丁之上,红肿作痛,或有连及两边者,寒热大作。”治宜宣肺泻热,疏肝

  • 喉疳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①为疳生于咽喉。多由外受风热,热灼肺阴,咽喉失养而发;胃经蕴热,或过食膏粱厚味,火热上攻咽喉所致;《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受风热,或食炙博受毒而起。老者难愈、少者易痊。”杨梅

  • 黄微干苔舌

    全舌纯黄,微干少津。伤寒传至阳明府,寒邪已化火,胃有实热,津液受灼。可见大热大渴、谵语等证,宜白虎汤,服至黄苔渐退。如杂病里证见此舌者,是脏腑皆热极、宜酌用三黄承气之类(见《辨舌指南》)。